2004 (1)
2005 (1)
2007 (104)
2008 (95)
2009 (105)
2010 (66)
2011 (37)
2012 (44)
2013 (36)
2014 (56)
2015 (33)
2016 (62)
2018 (34)
2021 (36)
2022 (36)
2024 (46)
上周日,7月27號,一年一度底去了今年的加拿大網球公開賽看球。National Bank Open presented by Rogers (NBO)
今年的比賽開始得比較早,而且也是第一次賽期比以前延長了四天(July 26 - August 7)。我們一般都是去看正賽的Openning Night開賽日的中心球場的晚場,因為主球場晚上開場的兩場賽事,肯定會優先安排熱門加拿大選手的比賽,通常兩場都是如此。
以往都是周一或周二,這次是周日。這樣一來,我不必下班後才匆匆趕去。所有,跟小子說好,下午早點過去,可以在賽事公園裏好好逛逛,參加參加那裏的活動。不過,小子後來受邀去一個同學的周日藝術聚會。於是,午飯後,他的一個朋友J,接上我們一起先去了那個同學的聚會。那個同學住在城裏,他們公寓後麵居然有個楓樹環繞的小院,實在難得。可惜,治安堪憂,已經被破門兩次。所以,雖然舍不得那小院和前門對麵的公園,還是不願繼續住那,九月就準備搬家了。每次看到他們一群搞藝術的人聚在一起,總是會有些“奇裝異服”讓我開眼的。
四點多離開,J把我們送到就近的地鐵站,我們坐地鐵去Jarry站。一如既往,憑球票可以免費坐地鐵公交。下了地鐵,走去公園的路上,太陽曬到之時,真切感受到了夏天的味道。
1)
2)
3)
4)
)
6)
7)
8)
這裏好像是可以免費進場去看的。就算不可以進場去坐,站在外麵也很容易可以看到比賽。
9)
進主館之前,先吃了個Mandy's Salad做晚飯。裏麵的其他東西都蠻新鮮的,醬汁也不錯,但裏麵的碎麵確口感很差,還不如剛嚼的方便麵。
然後,第一次試這個加國的特色小吃,經典款。蠻好吃,不過甜。
10)
坐等比賽開始。又猜對了,第一場就是Bianca打。
男子、女子輪流在蒙特利爾和多倫多舉辦。今年蒙城是女子比賽。第一場,正好是我開始看網球時,首先關注的加拿大女子選手Bianca Andreescu.
她直落兩盤贏下了比賽。不過,最後兩分前扭傷了腳踝。這是她的老傷之處了,雖然最後兩分因對方接發球失誤而拿下了,我估計她下輪很可能打不了。果真,她第二輪周二的比賽,她退賽了。實在是可惜,希望盡快從傷勢中恢複吧。
11)
12)
13)
夜幕下的副館(Rogers Court)中比賽正酣。俯瞰下麵活動場地。
14)
15)
第二場是加拿大的Rebecca Marino. 名字看到過,不過,比賽沒大關注過。
34歲的老將了。開賽之初,兩人打得明顯不如上一場的比賽精彩。有點“菜鳥互啄”的意味,兩人你破我、我破你的輪流來地拖到了搶七。Rebecca贏下搶七之後,明顯狀態提升,而對手心態有些崩了。所以,第二盤,她以6:1輕鬆拿下。
這兩場比賽看得挺爽,看完挺開心,因為本土選手都贏了。
16)
跟去年一樣,第二場比賽開始沒幾盤,看下麵近球場的位置已經空了很多,主持人便喊話說:樓上的觀眾都可以下來了,隨便找空位坐下繼續看就可以了。
因為去年感覺,離太近其實看起來感覺並不是那麽好,覺得看不全整個場地。所以,我們找了一個稍高點的位置,感覺比去年好。不過,跟坐上麵看比,我反倒有種球場變小了的感覺。
看完比賽出來,館外的活動都已經結束。於是沒坐逗留,最後順手拍了這個賽事Logo.
我第一次去Rogers Cup就是用的免費票,好像開始的那個周六或日,直接去窗口拿的。不過,現在不知道怎麽才能拿到了。但是應該還是有免費票的,因為我看到某封收到的賽事郵件裏,有下麵這句:
"Free site access is fully sold out."
布莎是不是屬於出道即巔峰?最近好些年了,她一直沒啥成績,也沒人提起。這次是因為要退役前最後一賽,才激起了些水花。第一場我看了電視直播,她自己都沒想到會贏,還可以打多一場。:)
我覺得坐旁邊挺好的,跟平時看電視轉播的角度不一樣,正好有新的視角。
第一場比賽,觀眾還是蠻多的。第二場選手名氣稍低,加上時間有點晚了,有些人看完第一場就走了。
加拿大的網球以前不知道,我從18年開始看的,正好是沙波贏了納達爾那年(沒看現場)。所以,開始粉他。可惜他這兩年一直不在狀態,啥人都輸,經常一輪流。實在是蠻遺憾的,因為他的球蠻好看得,當然是打得好得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