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清longhair

走走看看, 天天天藍; 風清雲淡, 輕舞飛揚
個人資料
longhair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魁北克人眼裏的中國(8)- 結束篇

(2010-02-16 07:49:00) 下一個
前麵說了, 回到廣州,我們基本上就是窩在東部,主要活動就是SHOPPING和EATTING, 所以,可以上的片片數量驟減。不過,廣州在大小朋友那有什麽印象深刻的,從有限的片片還是可見一斑的。
1)


這是天河的正佳廣場,集購物與餐飲於一體。那麽多層、那麽現代、那麽大,很讓大朋友興奮,說這樣看過去,都可以想象Jacky Chan 在這些樓層間飛來躍去的功夫槍戰片。
2)


3)


這是娭毑住的小區。雖然,人口密度其實蠻大的,不過還是見縫插針有綠化。而且,小區內長期有人打掃,且不允許停車,所以很整齊幹淨。
 
區內區外幹淨程度的巨大差別,是讓大小朋友很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小朋友走在路上,有時候塵大了、就迷了眼睛;有時候車過了,就嗆了喉嚨。大朋友有時看到,路邊大排檔的服務員,把桌上的垃圾順手掃地上;路人邊吃桔子邊順手漏果皮到地上;順手扔了剛到手的宣傳單之類,覺得特不理解 ——那不是他們自家的餐館嗎?那不是他們自己要走來走去的地方嗎?

4)


有天準備出門,在電梯上碰到小朋友在樓裏認識玩開了的小姑娘的媽媽,她很熱情地要開車送我們一程。見到她的車,大朋友可激動了一番,這麽CUTE的車哇,真的挺象熊貓哦!

5)


雖然語言不通,在我們沒節目不出門的時候,大朋友可沒少一個人出去周圍轉。一會兒去買些燈泡,一會兒去買個燈管、整流器、小工具什麽的,主動把娭毑住的房子那一些、我老弟懶動手或不知道如何動手的小毛小病給解決了。

娭毑為他的handy感歎了一番(其實在這邊真算不上的);我呢,表揚他陌生地方,在那麽些小街小巷裏轉,居然不怕迷路、也沒迷路。附近的這個大市場,我從沒去過;後來去,是他先轉過,給我當“導遊”的。:)

6)



回去後,我們就不用自己動手做飯了。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外麵吃,家人、朋友請的,自己出門順便上館子的;在家裏,也是吃娭毑、老弟的手藝。大朋友大約覺得隻吃不做不好意思,有天,特意要求做一餐給我們全家人吃 ——選了個他自覺是最容易做的、也最跟中國相關的“Pate Chinois" (直譯就是“中國派”)。 

我就告訴他,在這做就沒他想的那麽容易,他還不信。首先,我們附近超市裏沒有牛肉末賣,隻好去肉菜市場。市場有牛肉買,不過賣豬肉的地方可以幫人絞碎,賣牛肉的檔口不行。於是,買了牛肉,得在偌大的市場找某家包餃子餛飩店,出錢給人絞成了肉碎。然後,買番茄醬、黑椒粉,但是怎麽也找不到蒜粉(他還就要幹粉,新鮮的蒜不行);幸好老弟冰箱裏還剩下些他以前做蛋糕用的黃油和奶酪,不然不知道附近的市場是否買得到。玉米通街都是,可是沒有剝成粒的呀;好在娭毑一開始就主動承擔了買玉米剝粒的任務。就這樣,等東西湊合齊,開做了,他才知道玉米粒比加拿大的老且不易熟,土豆比加拿大的難煮爛多了;加上沒工具,做個土豆泥的時間都比平時長一倍不隻 —— 搞得一家老老小小幹巴巴地在那等他的午餐吃。

其實“Pate Chinois"是什麽呢?就是一層牛肉末,一層玉米粒和一層土豆泥而已,多簡單個東西,硬是折騰了我們一上午。結果,家人一致認為上麵土豆泥和玉米粒還行,大多不愛下麵的牛肉末 ——他這下知道不是我的口味與眾不同了吧。:)

7)


臨走前一天,才終於去了老廣州那邊,帶大小朋友去了沙麵。這是在從地鐵站出來、進沙麵前的人行天橋上拍的上下九那邊。大朋友大約是想對比一下這裏的新舊建築和破舊立新吧。

我本是念著沙麵有些老的西式建築,而且有個朋友大力推薦的泰餐館,所以才帶他們去的。結果在吃他愛的泰餐之前,讓大朋友覺得最遺憾來得太遲了的,居然是沙麵那些賣中國特色紀念品的店。得承認那裏的確是鬼佬-freindly,這樣的店很多,家家的人講英語且很知道如何跟鬼佬對話,東西更是投其所好。不過,明擺著那裏就是糊弄兼宰老外的地方嘛,早不跟我說要買這樣的東西,早直接去他們進貨的市場得了。

8)


這是沙麵島上的兩幢就幾百年曆史的老房子。那裏曾經是租界,所以各種特色的西式建築都有,而且就是有年代的了。

9)


沙麵邊上那家朋友力薦的泰餐館,叫做“泰珍”,很好地結合了泰式和粵式的作法,比如說傳統的泰國菜是冬陰功海鮮湯吧,他們除了有此之外,還有冬陰功魚頭煲,我們點了一個,口味很是喜歡,而且分量多得吃不完。 那裏的菜式種類多、風味獨特可口,價格適宜,果真不負眾望,三個人都吃得好開心很痛快。

10)



既然說到了吃,當然人在廣州是一定要說到吃的,“吃在中國,吃在廣州”是大朋友回來後跟他家人朋友聊起中國行時,一定要大談特談的重點之一。

這張魚片片是小朋友在“天河公園”拍的,我們回到廣州的第二天,老弟就帶我們和娭毑去了那。去的最主要的目的不是遊園,而是去吃的。那裏有個餐館叫“在米庫”,吃自助餐。可是,此buffet非彼buffet, 它不是常見的那種台子擺滿了的菜,客人自己自取那種。那裏的菜是現點現做的,哪道菜你覺得喜歡,可以繼續點、繼續上、繼續吃,錢象其他自助餐一樣按人頭付,點多少一個價。

價格不便宜,不過,靚靚的包房很寬敞、很安靜、很舒適,是一小幫人邊吃邊聊邊歇的好地方。點到的所有菜都很美味,因各人的最好不一樣,所以,重點了好些菜式。唯一的不好是,很容易不知不覺就吃到過飽,那撐得夠嗆的感覺,再美味的感覺也給off set了, 難得大朋友這回也同意我,可見他也吃得不是一般的撐了。

11)


我們到處吃、吃不同的餐館和口味。大小朋友都屬於什麽都肯嚐試的那種,最多嚐了發現不喜歡,就少吃罷了。不過,大家一般還是挺照顧他們,沒有帶我們去古怪的地方、吃太古怪的東西。可能的話,我一般會給他們點個類似於“General Tao”的菜,比如說糖醋裏脊、糖醋排骨、咕嚕肉、京都骨,那樣可以保證至少有一樣大小朋友都可吃愛吃的東西。

小朋友喜喝新鮮果汁,不過沒有
的時侯,粒粒橙是很好的替代。大朋友一般是喝啤酒,除了當地的啤酒,就是青島啤酒了;國內吃飯喝紅酒的少,在廣州喝白酒的也不多,唯一一次是跟當初讀PART TIME的同學吃飯,一桌除了我,全男生,他們就煙酒一起上了 ——這“四特”成了大朋友平生第一次喝的中國白酒。

12)


回來後,問大小朋友,這次在中國,最喜歡吃的是什麽?除了烤鴨皮,小朋友說最喜歡的是在深圳吃的手撕包菜和金銀饅頭 ——當然,他當時吃得歡的,可不隻這麽多,可能隻是記得這兩樣了。

大朋友喜歡的多了,“全聚德”的烤鴨、“孔已己”的膳魚、“在米庫”的鵝肝、“焦葉”的炸魚、“巴適”的辣鍋蝦,等等等等。

雖然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樂不思蜀,但偶爾大朋友的西方胃還是要起義一下的。中間某天,大朋友提出特想吃牛扒了,正宗西式的。我記得長堤那邊以前有一家,問了一下家人朋友,一時沒能問到。正好那天弟媳帶我們去大學城,路過天河公園的時候,看到一家建在半坡上的西餐廳,她說挺不錯的。 所以,回來以後,我就把大朋友帶那去了。

跟它的門麵給人的感覺一樣,那裏環境不錯,裏麵也挺氣派、挺有情調,音樂輕柔、燭光搖曳,很適合我們難得一次的兩人Romantic dinner. 餐前酒,沙拉,湯,一路下來都不錯。隻可惜主菜牛扒上來,meat cut太差,一根大骨頭不說,肉裏都是筋筋絆絆,以他的技能,可以吃到口的肉就沒兩口 —— 於是,那餐成了大朋友Claim在中國吃得最差的food,至今念念不忘哪天要去中國開家正宗的牛扒屋呢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我是幸運兒 回複 悄悄話 看著這些圖片,讀著你的詳細解說,真是解饞嗬 :)
從東邊跑西邊,你們真牛 :)))
嗯,補上一句長發JJ和全家“過年好!” :))
P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onghair的評論:
謝謝長發的關心,好不好,怎麽說呢,覺得自己很矛盾,積極又消沉. 對很多事情失去的興趣,包括上網,有時侯上來看看,也不想說話,算是潛水吧.~~
心裏欠了自己好多債,沒有精力還,就這麽背著,越來越重.終究一個懶字...無論如何,一切都還好.:)
longhai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一霖的評論:

不晚, 不晚, 這不還沒到十五嘛...新年還沒過完呢. :)
longhai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ycereal的評論:

大約誰回國了, 都會是吃的喝的玩的很好的. 麥片兒, 你好象很快也要回去了吧? 也一定吃的喝的玩的很好!
longhai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PP.的評論:

謝謝PP. 最近少見你冒泡, 可好?
一霖 回複 悄悄話 拜年拜年!還不算太晚吧?

虎年吉祥!
mycereal 回複 悄悄話 很溫馨的遊記。這次你們回國吃的喝的玩的真好!
PP. 回複 悄悄話 SF! 來晚了,給長發拜年.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