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98)
2008 (107)
2009 (65)
2011 (115)
2012 (90)
2013 (103)
2014 (94)
2015 (130)
2016 (69)
2017 (71)
2018 (44)
2021 (66)
陳湃越戰親曆記40參加宴會餓肚子?
部隊出國作戰,主要的任務雖然是戰鬥,但是必要的外事應酬,還是重要的一環。中越雙方除了設立聯絡組,就大事小事經常接觸會談外,若遇上節日,如建軍節、國慶節等,雙方都要設宴慶祝一番的。?
一搞宴會,除了炊事人員外,最忙碌的可能是翻譯組的同事了。他們既要協助有關部門列出邀請越方要人的名單,又要參與首長發言稿的起草和翻譯工作,還要協助招待來賓等。?特別是被指定作主譯的同事,更是責任重大,要打醒十二倍的精神,要隨機應變,要充當首長的參謀。遇到一些首長嚴肅的,懂外交禮節的,注意言行的固然是好,但遇著一些信口開河,無所避忌的首長,就麻煩了,要為他們把關,有些話不能譯出來。最慘的要陪著雙方要人飲宴,翻譯是不敢亂吃東西的,萬一正進食時,雙方首長要對話,而翻譯者卻滿口是飯,就會出盡洋相。唯一的方法,就是守候著要人吃飯,自己不敢進食,或者隻能是象征性進食。如果實在要吃,那就要看準時機,找些容易吞下的軟質食物,匆匆咽下。
有一次,我們有一位同事,可能經驗不夠,看見要人不語而正在進食,他竟吃起雞肉來。正當他滿嘴填滿雞肉時,要人突然發言,他吐出亦不能,吞下也不是,弄得非常尷尬。有了這個經驗,以後誰作主譯,誰就準備餓著肚子回來吃餅幹。不知內情的人,有誰會相信參加宴會,而要餓著肚子回來的呢!?但是,這不是一概而論,餓著肚子回來的隻是在大人物身邊當主譯的人,其他桌子裏的翻譯,一般都是能吃飽的,特別是坐在末席的翻譯,陪著小人物,更是可以大嚼朵頤,談笑風生。我本人最喜歡坐在司機席,因為司機席不是主要鬥爭的外交場合,不用太注意禮節,可以隨便傾談,可以盡情飲食,根本不會有餓肚子的事。?
因此,無論是我方設宴,或要赴越方宴會,大家都不願去做主譯的,誰要是“光榮地”被選派去做主譯,其他的同事就笑著對他說:“望閣下努力加餐,加餐努力,不要餓著肚子回來找尋餅幹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