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陳湃

兵學工商滄桑四業 柬中港法浪跡兩洲
個人資料
陳湃專欄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讀《左傳·周鄭交質》的體會與發現

(2011-12-31 02:54:38) 下一個

讀《左傳·周鄭交質》的體會與發現

 

今天早上起來,讀《左傳·周鄭交質》,有一個體會與兩個發現。先錄原文: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 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蘊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第一個體會是古文簡潔。此文分兩段,第一段是述事,隻有102個字。第二段是評論,是150個字。全文總共252個字。現在興微博,提倡寫140個字左右的文章。第一段的敘事,正符合微博的要求,可見古人是寫微博的高手。

大家都知道詩、文越短越難寫,其難處就是以最少的文字,敘述出一個完整的事件。

今人喜歡用定語,如“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句字前麵用了三個定語。又如“巍峨的大中華”。中華前麵加個“大”字還不夠,還要再加個“巍峨的”。

年輕人喜歡寫朦朧詩、文,句子的前麵用了一大堆定語,到頭來不知此句的主語在哪裏,更不知他說什麽?要想好寫微博,最好學古人行文之簡潔。有條件的年輕人,最好也學一點古文。

本人工作較忙,寫微博最適合,隻是到現在還不敢動手寫,原因如上述的難寫。微博用字要少、精、準,要想寫好它也不是易事。

兩個發現是有些古字,今天廣東仍用,如“周人將畀虢公政”中的“畀”字,是給的意思。現在廣州話仍很流行,如普通話“我給你一本書”,廣州話是“我畀你一本書”。

又如評論中的“雖無有質,誰能間之”的“無有”二字,是沒有意思。現在廣東、廣西靠近越南的東興、防城一帶的人,仍用“無有”的。如“我無有錢”、“我無有見過他”等。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我們的《援越抗美》隊伍中,有幾個東興人,說“沒有”時,都用“無有”,我常用“無有”來取笑他們。現在想起來,覺得很無知,他們才是古漢語的守衛者。

我發覺,我們廣東人在寫詩詞時,用的韻腳很準,有時不用查韻書也不會錯,講起話來也四聲分明,仍保留入聲字,如“出”、“去”等,比起現在的普通話沒有入聲字(把入聲字全部歸平聲)完善得多,寫起詩詞來更得心應手。考其原因,是我們的祖先來自河南,我們陳氏就在穎川郡。而河南正是中華民族的正宗發祥地,商、周時已建都於此,左傳也是周文。我們廣東人不是南蠻子,而是地道的炎黃華裔,我們的廣東話是古漢語的傳承者之一!

                       陳湃 2011年12月31作於巴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