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98)
2008 (107)
2009 (65)
2011 (115)
2012 (90)
2013 (103)
2014 (94)
2015 (130)
2016 (69)
2017 (71)
2018 (44)
2021 (66)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上海 晴
今天上午從浦東坐的士到浦西靜安寺老人院,看望吳月蘭同學丈夫才老陳。進入老人院時使我嚇了一跳,走廊上坐滿輪椅的病殘老人,他們正在吃午飯。進入室內,隻見一個大房間住著八個病人。
老陳是三年前因中風入住老人院,經過治理現在基本認得一些人,手腳也有些反應了。住此院也不易,每月要交三萬多元人民幣,好在他們辦好了醫保,每月隻交三千元。
吳月蘭是印尼僑生,是我控江中學的學友。她因回國時吃錯藥而常生病,後分配到國棉十九廠當工人。1989年,我到北京參加國慶後到上海僑聯時與她聯係上,時離20多年,她還在電話中聽出我的聲音。那時她已是致公黨委員,擔任了不少任務工作,是個名人,先進分子,幫助了不少海外華人回國就醫。以前做學生時,她是不問政治的“落後分子”。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2000年我與內子到上海,她熱情招待,還與我們去杭州玩。2005年我大兒在上海結婚,在南京路海倫酒店擺酒時,她與先生一同出席。這次到上海,她在病中也熱情招待我們。
老陳是泰國僑生,畢業於上海醫學院。1968年與吳月蘭結婚,婚後育有一兒。後來他獨自回泰國行醫了20多年,近年因車禍而腦部受損,2007年腦中風後返回上海就醫至今。
中午,我的親家何國良夫婦在普陀區丁香園設宴請我們吃午飯,出席作陪的有何先生的雙親與吳月蘭學友。
丁香園,原是前清重臣李鴻章的別墅,後送給其第三妾丁香,因此而得名。
園內花草樹木一片青蔥,環境優美,是高級會所。解放後成為高幹住所。現在,到此吃飯的人也是非富即貴,餐價自然不菲,這頓飯吃了二、三千元。其實,所謂“親家”,就是一家人了,更何況他們也是工人階級,何必要到那些地方燒銀紙呢!這頓飯使我吃得很不安。
上海人講排場,愛麵子的習俗,從中可見一斑矣!
下午,我們與吳月蘭到她原來住的平涼路探望友人阿芬。2000年我們到上海時,就住在阿芬新買還未裝修的新樓裏。十年不見,阿芬與其夫婿老陳變化不太,但其家庭變化可大了,他的兒子已去了美國,他們不久也要移民去美國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們為他高興。日後我們到美國去探望他們時,也比去中國更方便。
平涼路的變化不太,周圍還有平民居住的小破房,要找一部的士回浦東也不易,我們行了兩個路口才截到一部的士。回到浦東李青家時,已是夕陽西下了!
親家邀宴丁香園:左二與右二是我親家何國良夫婦。左一是吳月蘭,中間是何先生的雙親。
左一是吳月蘭,左二是阿芬
平涼路邊的舊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