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98)
2008 (107)
2009 (65)
2011 (115)
2012 (90)
2013 (103)
2014 (94)
2015 (130)
2016 (69)
2017 (71)
2018 (44)
2021 (66)
法國總統競選 三強鼎立
選舉日期及選舉辦法
法國總統大選今年四月開鑼了!法國總統選舉由全民投產生,投票采取兩輪製:第一輪選舉預定於4月22日舉行,第二輪選舉預定於5月6日舉行。首輪選舉中如果沒有候選人獲得超過50%的票,則繼續第二輪選舉,由選民在首輪選舉中票數第一和第二的兩位候選人中進行選擇,獲得多數選票者當選總統。法國總統任期以前是七年的,從上屆起攺為五年。
參加總統選舉條件
參加法國總統競選的候選人必須年滿23歲,出生在法國,擁有投票資格的選民。要想參選,必須得到全法至少30個省的500位民選代表的聯署支持才有效。候選人必須在3月16日星期五18點以前,遞交500位民選代表聯署支持名單。官方則將在3月20日對外公布各候選人提交的民選代表支持名單。
參選政黨
法國實行多黨製,目前共有30個政黨。每屆參選法國總統的人不少,但基本是左右兩大派。左派以法國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最強,它是法國第一大黨。它與共產黨(Parti Communiste )、綠黨(Les Verts)等結合成一個左派陣營;右派以人民運動聯盟黨(UMP)勢力最大,它結合了民主聯盟黨(UDF)等組成右派陣營。還有勒厐的極右派國民陣線黨(Front National)遊離於左右政黨之外,但本質上屬於右派陣營的。
三強鼎立
羅亞爾女士代表社會黨參選,薩科奇代表人民運動聯盟黨參選;白魯代表民主聯盟黨參選。這次勒厐是否能代表國民陣線參選,還看他是否能找到300位議員簽名支持。
起初民調顯示,風頭最勁的是羅亞爾,薩科奇次之,而白魯隻得5%的支持率。但近日民調大有變化,在第一輪選舉中薩科奇得26%,羅亞爾得25%,白魯竟大幅躍升到24%,形成三強鼎立之勢。
三強走向
薩科奇
薩科奇是個充滿魄力的政治家,能說會道,作風雷厲,敢說敢幹,在當內政部長期間,做出成績,深獲好評。且有總統希拉克和總理德維斯·潘的助陣,大老板的支持,而麵對的卻對手卻是一位婦女,較易出線。但他也有致命的弱點:第一,右派政黨已坐莊兩任了,按照政黨輪替,就該輪到社會黨坐莊了; 第二,因為他的手段太潑辣,傲氣淩人,特別是前兩年兩個年輕被警察追逐而被變壓電房的電觸死,導致年輕人暴動。所以多數年輕人不喜歡他;他對移民有選擇的融入,也得罪了不少勞工移民;三,他本來是希拉克栽培的,後來在上兩屆總統選舉時,他背叛希拉克而支持巴拉杜。這次又逼宮,說希拉克老了不能再擔任總統,使希拉克好難堪,引起希拉克支持者的憤怒。而法國人是講自由民主博愛的,對這樣反複的人不太高興的。當年巴拉杜出任總理時,答應過希拉克不參選總統的,後來食言參選與希拉克對碰,起初巴拉杜民意分極高,但他違反自己的諾言,給選民拋棄,結果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了。薩科奇是否也是這樣,現時還不好說,但願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羅亞爾
羅亞爾首先有利之一,是這回應該輪到社會黨坐莊的形勢;二,法國畢竟是勞苦大眾多過有錢人,而社會黨是代表勞動人民利益的,票源基礎豐厚;三,現在世界興起一股女人當家熱潮,德國的總理也是女的,克林頓夫人希拉莉也參選08年美國總統大選了;四,在第一輪辯論中,她表現出色,分數回升,且她態度和藹,溫文雅爾,深得部分人喜歡,想試試給個女人當總統看看。但是,法國人民是傳統的,能不能接受一個女人當總統,還得要周詳考慮。
白魯
白魯也是右派民主聯盟黨的黨魁,這次以不左不右的中間派政綱參選,卻得到出乎意料的高分。法國人一般不太喜歡政治,認為政治是最肮髒的。因而投票時很情緒化:右派當總統時,選對反黨的左派做總理;左派當總統時,找右派做總理來鉗掣總統,實行左右共治。現在,白魯的民調分突然上升十幾點,這是一個預兆:可能法國選民不喜歡左派與右派,而故意找個中間派來調和調和也是有可能的。君不見上屆總統大選。選民出乎意料地投了不得人心的極右派政黨的票,差點給過街老鼠,臭名遠揚的排外分子勒龐當選,這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左右派都打中國牌
此次法國總統選舉,有個明顯的趨向,就是打中國牌,求助於中國。羅亞爾一取得黨內的推選權,第一個選舉動作就是訪問中國;薩科奇也不例外,在春節華人招待會上,首先就說,中國是他的朋友,感謝中國在他政途最低落、最困難時,邀請他訪問中國。在今年中國春節時,希拉克、薩科奇、羅亞爾一齊向報社投信,熱情洋溢地祝賀中國春節。其目的很明顯,就是想拉票源。
白魯至今尙未對中國的政策表態,這對他來說是最困難之事,因為這個家夥以前支持過魏京生之流的中國民運分子,曾罵過中國的。但政治人物如小孩的臉,一日三變的。好話說盡而壞事做絕的也為數不少,陳水扁之流就是其中之一。
法國選情如何發展,將拭目以待。
陳湃 2007年3月17日於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