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陳湃

兵學工商滄桑四業 柬中港法浪跡兩洲
個人資料
陳湃專欄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法德邊境遊_德國遊部份 (附圖)

(2006-06-17 05:28:28) 下一個

法德邊境遊_德國遊部份

我們首訪法國東部邊境名城斯特斯堡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越過法德兩國交界的萊茵河,進入德國遊玩。

盡管我居法廿年,鄰近國家都去過, 1990 年也曾在柏林圍牆倒閉時到過德國柏林遊玩,但德國對我來說仍具有神秘性和相當的吸引力。

跨越國境的聯想

七月九日晨,風和日麗,正是天公給我們旅遊的好時光。早上 10 時正,我們在陳大姐的帶領下向德國進發。陳大姐家在斯特斯堡市東麵的大學城區,離德國邊境很近。我們乘公共汽車從市府門前站出發,越過萊茵河去德國邊境城鎮克爾( Kekl )。我問陳大姐過境情況如何?她說:“以前進入德國,旅客要全部下車檢查;後來德國關員上車檢查;近年撤消關卡自由出入。盡管如此,我仍然欲一睹雙方關卡的情況,證件帶齊,以備檢查。

好好的天氣,在汽車跨越萊茵河進入德國時,突然烏雲密布,閃電雷鳴,嘩啦啦地下起大雨來,還夾著粒粒如珍珠般的冰雹,增加了幾分恐怖感。隻見河的這邊有一排排關閉了的法國邊境檢查站,河的彼岸,隻有個小小不顯眼的德國邊境檢查站。汽車如入無人之境地越過萊茵河,隨即進入小鎮科爾巴士總站。

從過關的小事,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和平的可愛。有人統計過,從公元前 3200 年到 1964 年的 5164 年裏,世界上共發生 14513 次戰爭。這期間隻有 329 年是和平的。死亡了 36.4 億人,損失的財物合成黃金,可鋪成一條寬 150 公裏厚 10 厘米環繞地球一圈的金帶。如果從此世界上消除戰爭,撤除一切藩籬,讓各國人民隨意來往,過著安定而自由的生活,該是多好啊!可惜的是,我們苦難的祖國,到目前連海峽兩岸三通都未實現,真是嗚呼,哀哉!台獨分子違背民望倒行逆施,罪莫大焉!

共產主義最終要消滅國界進入大同的理想,今天竟然在老牌的資本主義歐洲諸國出現取消國界,統一貨幣等初步體現共產主義理想的舉措,這如何解釋,實在使我迷惘,不知誰人能解答?

清澈明亮的萊茵河

萊茵河( Rhein )是德國最長的河流,全長 1360 公裏,發源於瑞士聖哥達山。在瑞士由前後萊茵河匯成。流經法國、德國、荷蘭進入北海。它是歐洲第三大河流,僅次於伏爾加河和多瑙河。( Rhein )是公元前四世紀在這裏居住的克爾特人的語言中是“清澈明亮”之意。

久負盛名的萊茵河,今天我終於見到她的芳容,的確是“清澈明亮”,她平靜地向北流去。使人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感,隻是“東”字要改為“北”字。

我們此行之目的,是要看看接近法邊境的德國市鎮,還要到大學名城海德堡( Heidelberg )參觀,回程時到溫泉及旅遊勝地巴頓―巴頓( Baden-Baden )一睹其芳容。

潔靜的德國的火車

從德國邊境小鎮克爾到海德堡上百公裏,而三人的來回火車票隻需 21 歐元,實在太便宜。原來在德國坐火車,有三人以上就可成團,可享受團體優惠價。售票員能用德、法兩種語言詳細指導轉車情況,還用電腦打出一張行程詳細時刻表,保證旅客萬無一失。

德國的火車運轉頻繁,密度很高,似乎是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查票很嚴。德國人也似乎很遵守法規,我們來回轉車等坐了不少次火車,從未見有不購票坐霸王車而被罰者。德國的普通慢車的車廂外表一般,多是老式番新的,但車廂內非常潔靜,坐位布質光鮮,車廂內外全沒有被塗鴉痕跡。

巧見黑森林

列車行走了不久,陳大姐指著前麵的一條綠墨色山脈說:“這是黑森林!”使我精神為之一振。久聞德國有個聞名於世的“黑森林”,我亦想一睹其麵目久矣,想不到突然出現在我眼前,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所謂“黑森林”,其實並不黑,隻是長長的山脈上長滿茂密的森林,呈一片鬱鬱蔥蔥的墨綠色,比一般長滿樹木的山林之顏色為深些。隻因此山脈上長滿閉日蒼鬆,陽光難射入,故樹下一片陰森,又因鬆樹的針葉比其他樹木的葉子蒼綠,故遠觀卻成了“黑森林”。在德國,不單是鬆樹墨綠,火車沿途的莊稼與樹木都長得分外茁壯,葉子特別深綠,可能是土地肥沃之故。為此,我特意詢問過陳大姐有關法德莊稼生長情況,她說德國較好些。這可能是造成“黑森林”原因之一。

海德堡大學城

一出海德堡車站,就發現一度奇特的風景線,廣場上排放著成千上萬的單車,蔚為奇觀。但四周馬路上很少有乘單車者,這可能是市民坐單車到站後轉乘火車去上班、上學的原因。

10c7716ce75.jpg

海德堡火車站的單車群

海德堡是座古老而著名的大學山城。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高等院校,由魯佩特一世建於 1386 年,是一座綜合性大學。它分布於河的兩岸,中間有一座大石橋連接,整個校區樓房遍布,林蔭夾道,綠草如茵,美不勝收。 1931 年至 1935 年,中國著名作家馮至先生曾在此處學習,而今在校的中國學生料亦不少。

在山城高處有一座用紅砂岩石壘成的海德堡宮,是古時候王侯的宮殿。遊人須坐纜車上去參觀。在纜車上,我們巧遇一群十五、六歲,天真活潑的中國女孩子。在異國他鄉,莫說是同姓三分親,就是在街上碰到一個黑發黃臉的中國人,亦倍加親切。了解之下,才知道她們是台灣國中的女學生,是一團文藝隊,到此地的一間學校作文化交流演出,還要到巴黎與瑞士遊玩。團中還有一對母女,母親是教師兼領隊。我們相聚甚歡,還拍照留念。

海德堡宮10c771e50d2.jpg

海德堡宮殿興建的時間甚長,從 13 世紀到 17 世紀才完成。而環繞著它的則是拱衛形狀的碉堡。今天,宮殿兩側的樓房已殘缺不全,留下禿牆敗瓦,呈現一片荒涼景象,有點像中國的圓明園。原來使該宮殿毀壞的,是 1689 年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揮軍攻占海德堡宮,使大部份建築毀於一旦。今人多論德軍侵法之罪行,可否也曾想到法國的路易十四王曾一度稱霸歐洲;拿破侖還打到莫斯科呢?但願曆史上你搶我奪的恩恩怨怨從今了結,化幹戈為玉帛。然而當代的極權主義者能做到嗎?他們天天還企圖借“反恐”之名,行揮軍侵略別國之實呢!

10c7720f4ce.jpg台灣遊客中的母女(前排蹲下者)

沐浴-沐浴

回程時,我們參觀了旅遊勝地巴頓-巴頓( Baden-Baden )。據說 Baden 沐浴之意。原來此處有溫泉,是溫泉浴的好場所,又是賭徒的好去處,也是前法軍的駐地。

法國人是世界上公認最會享受的。鳳凰擇木而棲,法國人選山水而住。他們自然選營頓兵於巴頓-巴頓這個娛樂與旅遊的勝地了。

這裏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別墅密布。宏偉的溫泉浴室,豪華的加士諾賭場,沿山而辟的商業步行街……使遊人樂而忘返。人雲在法軍未撤離前,這裏更熱鬧,燈紅酒綠,夜夜笙歌,在軍營中還買到廉價的法國貨品,享受到正宗低價的法國餐,因而使人趨之若鵠,成為斯特斯堡人周末或假日的好去處。

10c772688b7.jpg

圖為巴頓-巴頓賭場雄姿

我們回到邊境小鎮克爾時,已是晚上十時許,末班巴士早已收車,隻好乘坐的士。德法邊境是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開放的。抵達陳大姐家時,車費隻有 8 歐元,可見斯特斯堡市離德國之近。

五天的緊張旅程終於結束, 7 月 12 日下午我們安返巴黎。(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