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
2022 (3)
看了轉來的幾個學外語的咆哮體帖子,不免想起中文中以音喻義的事情來。典型的就是歇後語,例如:
炮彈掉進糞坑裏--- 激起多少民憤(糞)
茅房裏發大水 ---奮勇(糞湧)向前
褲帶上撒香水 -- 妖裏妖氣(腰)
膝蓋上掛暖壺 -- 水平(瓶)比較(腳)高
屁股上掛暖壺 -- 有一定(腚)的水平
你說,老外要是學這些中文,他怎麽去理解呀。
還有一些文雅的,比如曹雪芹玩這個就很厲害,紅樓夢裏麵的人名就很有學問,什麽賈雨村言甄士隱,真真假假搞得人頭都大。就是那個小人物“封肅”,他都不放過,意思就是“風俗”。
俺挺喜歡“晴”“情”二字的音喻,一方麵兩個字都很陽光,另一方麵“無情”和“無晴”還真是很一樣的境地。先看俗的:
一天三場雨 --- 少情
一場雨下一天 --- 無情
烏雲抱太陽跳舞 --- 矯情
再看雅的。舉兩個例子看古人在詩詞中怎麽用的吧,兩首都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的。
第一首就是劉禹錫的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看看這有晴無晴和有情無情多麽渾然一體!
還有一首也是大家的作品,那就是蘇軾的定風波: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瀟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靠,這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多讓人心淚如海,多讓人心涼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