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之嚎

野狼乃勇猛之獸,喜群居,尚團結。攻則群嚎而起,退則齊喑而下。不求單兵格鬥之高下,不究一時得失之勝負。乃智勇雙全之靈物也!
個人資料
正文

宋徽宗和李師師

(2011-11-23 08:59:56) 下一個

有句話叫“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實際上是狗屁話。古時兒童沒有遊戲機,到私塾館裏認識幾個字,水滸這樣簡單的課外讀物你不讓他讀,他讀什麽?還有,人老了,看水滸他覺得太庸俗,看紅樓,他又覺得太傷心,你不讓在三國裏找點精神依托,不是逼他早死嗎?


人說了,之所以“少不看水滸”,是拍小孩子看了會上當,學李逵找兩把菜刀當板斧出去殺人了。其實這完全是胡扯的邏輯。看了李逵就殺人,那看了新聞聯播是不是一個個都造反要搶著當國家元首?多少年前,青春期年輕人萌發一種對異性的興趣,本是自然的事情。可是非有人把這正常興趣往流氓上聯係。結果好了,好多人結了婚還不懂男女之道。那幫管事的又過來出新花樣,搞什麽婚前教育,逼著人家看AV接受性教育.


其實水滸那書隻能小時候去看。因為年輕讀者比較輕信。你說什麽,他就接受什麽。你說宋徽宗好色,偷著去嫖妓,他們信。你說名妓李師師看上那個1米5高的小個子浪子燕青,他們也信。你說李師師安排宋徽宗和宋江在妓院見麵,他們也信。


野狼小時候讀水滸的時候也信,可後來越來越不信了。宋朝時的高級妓女,尤其是名妓,那可不是一般人。即使你有錢,估計也不大可能會見她一麵。原因是什麽,這些名妓的主要顧客都是皇親國戚達官貴人。這些人不僅身上銀子多,還得十分時髦,至少能在當時的流行頂端的詩詞書法上有些造詣。不然,就像你連打字都不會就泡論壇,不是你願不願意,而是人家不帶你玩。你想,這樣的高級妓女要是和街上小混混搞在一起,豈不是要得罪自己的主流顧客。



宋徽宗趙佶琴棋書畫無所不精。這樣一個優秀藝術家,他要看上一個風塵女子,一定是出自對這位女子才藝上的欣賞,而不是由於一種簡單的色欲誘惑。尤其是,兩人的初次見麵一定不是一見鍾情,因為李師師絕對不能和趙佶偶遇在東京汴梁城某家新華書店裏。幾乎可以斷定,趙佶一定是聽了某位網友對李師師的介紹,或者看了李師師的某首詩詞,才產生“網友相見”的想法。



趙佶的才情在下麵這首詞中得到充分的展現。那時他已經做了俘虜,被押著往北方去。路上,暮春的北方風景秀麗,杏花開放。趙佶前程未卜,忽感悲從心起,填了一首流傳千年的名詞:


宴山亭 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大家想想,此種才情,豈是隻能胡亂湊幾句大白話,像什麽“恰如猛虎臥荒丘”和“敢笑黃巢不丈夫”的刀筆小吏黑三郎宋江所能望其項背的?



再看看“網友見麵”活動的另一半李師師的才情。大家應該知道秦觀秦少遊吧,此人當時不僅也是李師師的粉絲,還和李師師搞過一段網戀。後來秦少遊在離京城很遠的地方找了個工作。那裏上不了網,秦少遊見不到李師師,痛苦得受不了。後來,他寫了一首詞,表達對李師師的思念。


      
踏莎行·霧失樓台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知何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野狼讀著心裏都酸酸的,別說李師師了。據說,李師師接到從別人那裏轉過來的秦少遊的帖子,立刻失聲痛哭,並立刻跟了個柔情萬種的跟貼:


 


君如劉郎,妾似洪度。相逢何年知何處。
樹梢月冷鳥鵲寒,美人可歎是遲暮。


孰寄梅花,孰傳尺素!長亭短亭無重數。
楊柳岸拋相思淚,為我流下瀟湘去。



此種稀世文采,此種絕代風情,除了敬仰你還能有別的嗎?


靠,施老爺子居然在水滸傳上說李師師傍那個小混混燕青,不僅可很,而且可笑。你說,除了年輕人,他還能騙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