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家述評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曹思源:世界憲政潮流——各國憲法比較

(2011-12-13 14:10:03) 下一個

         

  潮流啟示錄

  ——獻給讀者的肺腑之言

  一、從十八個問題看世界憲政潮流所向

  中國向何處去?這是我和讀者朋友共同關心的問題。

  被台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共同尊崇的孫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中國要進行政治體製改革,不能不順應世界憲政潮流;而要明確世界憲政潮流之所向,不能不對中外各國憲法進行比較研究。

  筆者有幸根據中國青島出版社1997年版《世界憲法全書》所載中國和其他110個國家的憲法進行比較研究,頗有收獲。很願選擇部分成果,與海內外有興趣的朋友分享。

  究竟什麽是憲政潮流?這雖然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卻是可以推算出來的一種發展趨勢。我選取了十八個問題進行考察,以110個國家為基數,計算相關國家所占的比重(%),主流便一目了然——

  (1)56%的國家憲法規定有公民投票;

  (2)66%的國家憲法規定了法官的獨立性;

  (3)67%的國家設有憲法監督機構;

  (4)69%的國家承認或不禁止雙重國籍;

  (5)69%的國家元首為總統;

  (6)71%的國家元首兼任軍隊統帥;

  (7)74%的國家憲法無序言;

  (8)75%的國家實行地方自治;

  (9)76%的國家議會(或代表機構)實行直接選舉;

  (10)85%的國家不把個人名字寫進憲法;

  (11)87%的國家不把任何主義名稱寫進憲法;

  (12)91%的國家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活動自由;

  (13)91%的國家憲法對新聞出版自由有保障條款;

  (14)94%的國家實行三權分立;

  (15)95%的國家實行公開化;

  (16)95%的國家不承認任何政黨有政治特權;

  (17)98%的國家憲法保障人權;

  (18)99%的國家憲法無專政條款。

  如果說,大多數國家在前述十八個問題上的憲法取向(詳情見書後所附統計表),反映了世界憲政潮流的話,我們可以說:2004年3月中國人代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3條中增加一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初步順應了世界憲政潮流;而其他問題上,則顯示了中國憲法與世界憲政潮流之間的差距以及中國憲政改革前進的大方向。

  二、以憲政潮流為鏡,評估優劣

  世界憲政潮流發端於十七世紀英國,成熟於十八世紀的美國與歐洲,流行已數百年。憲政潮流的四大基本原則——三權分立、多黨競爭、直接選舉、新聞自由,在國際社會逐漸深入人心,成為人們判斷政治體製優劣進退的一麵鏡子。

  不是嗎?上個世紀莫斯科兩度易幟——1917年升起了紅旗,1991年8月22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發布命令,用曆史上的俄羅斯旗幟(白、蘭、紅三色旗)取代了鐮刀斧頭紅旗,重新作為俄羅斯的國旗。對此評價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按不同的標準,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評判。而用世界憲政潮流的四大基本原則來對照,就一清二楚了。

  1、布爾什維克先後消滅了孟什維克、立憲民主黨、社會革命黨和左派社會革命黨,從1921年開始,俄羅斯由多黨製變為黨外無黨的一黨製國家,顯然是曆史的倒退。

  2、1917年以後的俄羅斯政權同分權製衡的憲政原則背道而馳,經曆了由“一切權力歸蘇維埃”、“一切權力歸布爾什維克”到“一切權力歸黨的總書記”的發展,形成了高度集權專製,紅色恐怖籠罩全境。僅1935—1941年這六年多就有2000萬人遭受政治迫害,其中700萬人被槍決,平均每年殺100多萬人。

  3、雖然前蘇聯憲法載有普遍平等直接選舉製,但實際上候選人均由執政黨指定,然後交給選民去按等額投票,未列入候選人名單的人根本無法當選。選舉成了年複一年、幾十年如一日的愚民鬧劇。

  4、前蘇聯無新聞自由是舉世皆知的,以致於前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下台之後,隻能靠收聽美國之音來了解新聞,這就是對否定憲政原則的絕妙諷刺。

  蘇俄反憲政潮流七十餘年,終於陷入了天怒人怨的汪洋大海。最後時刻,蘇共中央通過前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等高官在1991年8月19日發動政變,試圖挽救危局。然而,廣大人民群眾害怕重新回到那種一黨一派壟斷政權、草菅人命、控製選舉、扼殺新聞自由的恐怖生活中去,因而都不支持“8?19”政變,政變三天就失敗了。廣大公民和他們的代表唾棄了反憲政潮流的政治體製,以致於共產黨員占最大比例的蘇聯最高蘇維埃1991年8月29日緊急會議以283票讚成、29票反對和52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停止蘇聯共產黨在蘇聯全境的活動。曆史終於宣告,1991年三色旗在俄羅斯重新升起,是順應世界憲政潮流的進步之舉。

  循此思想方法,我們也就不難評估那個時代的東歐劇變,新世紀以來的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事變,以及未來還可能發生的此類事變。所以說,以憲政潮流為鏡,可以幫助我們識別曆史變遷。

  三、以憲政潮流為標,規劃進取

  無論在中國還是前蘇聯、東歐各國,對政治體製改革的必要性的認識,都提到了相當的高度——“不改革,就會亡黨亡國”。但是究竟如何改,以什麽為參照係,對未來新的政治體製應當怎樣設計和建設,則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大問題。

  具體而言,中國要實行什麽樣的政治製度?據2004年9月16日人民日報載,一位大人物說,關鍵在於它要“植根於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廣闊沃土”。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沃土是什麽?誰都知道,就是封建帝製嘛!中國是全球曆史上帝製最發達的國家,誰要以“皇帝”為題材做博士論文,非到中國考察不可。然而,封建專製主義沃土,並非中華民族的榮耀,恰恰是中國長期落後的政治原因。誰對稱孤道寡感興趣,就讓他去沾沾自喜吧。這也許是某些人強調“特殊國情”的潛台詞。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決不喜歡帝製的陰影。如果一個國家的政治製度永遠隻能植根於過去幾千年的落後慣性,那怎麽能實現後來居上?那還談什麽國民革命、社會變革和“與時俱進”?袁世凱稱帝和張勳複辟豈不是也有點道理?

  顯然,後進國家的政治現代化,隻能吸收人類政治文明的智慧結晶,像90%以上的國家那樣,走分權製衡而不是集權專製之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認識世界憲政潮流,對我們啟示多多。再譬如說,當今世界七成以上的大國實行聯邦製,非聯邦製國家七成以上實行地方自治,這對於中國國家結構的設計也頗有借鑒作用。如何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是中國千百年來的一個老大難問題。目前,許多人除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自治概念,並不知還有一般的地方自治,借鑒絕大多數國家在這方麵的豐富經驗,認真探索和解決好地方自治,同時也有利於進一步處理好民族問題。

  因此,隻有以世界憲政潮流為航標,我們才能撥開迷霧,看清前途,明白當代政治體製改革的真正需求,區分輕重緩急,去逐步爭取勝利。

  拿什麽奉獻給您,我的讀者朋友?我這裏做的不過是刪繁就簡、條分縷析的工作。將400多萬字的各國憲法取其精髓,熔於一爐,濃縮成您手上這本不到7萬字的小冊子。如果您由此而感到選讀各國憲法,了解憲政潮流還挺方便的,願意跟我進一步交朋友,那我就太高興了!

  曹思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萬家述評 回複 悄悄話 回複4252的評論:
很好的意見,改了。
425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kingfish2010: 我同意。樓主在行文時應該避免這種容易使人誤讀的書寫方式。
kingfish201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4252的評論:
掃銳,1. 和56 之間應回車, 俺以為。
425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kingfish2010: 看清楚了,是56%, 前麵的"1.",那是序號。
kingfish2010 回複 悄悄話 1.56%的國家憲法規定有公民投票;
* only 1.56% ?
** 有公民投票 or 由公民投票?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文化人搞學術講座也被盤查

12日一大清早,憲政學者曹思源就給康國雄老先生打電話:"我今天去不了,有人來了,不讓我去聽報告。"很清楚,老曹讓人堵住門口了。據悉不但來了人,還來了車,曹思源一旦不配合,將被"請"走,起碼一天要失去自由。還有新聞學者焦國標,為了規避"世界人權日",大冬天被國保帶到避暑地延慶度假村呆了三天,11號剛讓回到北京,他也接到了聽報告的通知,也沒來成,說明也被堵住了。

事情遠不止於此,11日,80多歲的康國雄老先生一個小時內就接到四個電話。第一個電話:"這個報告會是誰組織的?"康:"是我召集的。"第二個電話:" 你們的報告會是什麽內容?"康:"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楊天石做《孫中山民生主義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的學術報告。"第三個電話:"鳳凰衛視來不來人?"康:"不來。"第四個電話:"你們的報告會不要讓記者報道。"康:"除了聽演講,沒有其他打算。"

打電話的是朝陽區一所成人學校,是康國雄先生1979年創辦的,聯係這裏,主要因為午餐實行AA製,學校食堂可以提供方便的自助餐。追問的四個電話,當然不是出自校方的動機,而是為入校盤查的某個部門代言。

選擇12月12日隻是巧合

11月26日,該月最後一個周六,上午十點,一批文化人自付16元茶水費,到海澱萬聖書屋二樓茶座進行茶敘。約定成俗,此項活動已經進行二年有餘。近代史專家楊天石,也是該茶敘的常客,但是今年因為是辛亥100周年,楊教授國內外學術活動頻繁,好多月的茶敘都未能參加。26日茶敘,楊先生也隻能參加十幾分鍾。大家歡迎他講話。他告訴大家,9月27日,北京圖書館開辦的"部長級曆史文化講座"請他做學術講座,他拿出兩個題目:《蔣介石和國共關係》,《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和和現代價值》。北京圖書館經過請示,選擇了第二個。

楊天石認為,孫中山基於對現代資本主義的認識,否定"剩餘價值"學說,認為 "社會有能力分子,在生產、消費過程裏都有貢獻。"他提出:"民生才是社會發展的中心和原動力",而馬克思、斯大林"階級鬥爭"、"消滅資本家"的主張是大錯特錯的,孫中山認為:"階級戰爭是社會進化時候發生的一種病症"和"獸性"。他主張"開放政策","私有經濟和國有經濟並存。"

楊天石告訴大家,他的講座,在一百多位部級幹部中反響熱烈,認為是"聞所未聞的孫中山"。北京圖書館每期講座都要部級幹部填寫問卷,此次收到回執達47%,給以很高評價,表示以前"唯上、唯書",對孫中山實際不了解。沒有反對意見。

茶友們強烈要求楊天石也給大家做一次講座,時間當然要看楊天石的,聯係人是康國雄老,還要征求成人學校的意見,學校建議選擇工作日,員工不必加班。"雙十二"就是這樣確定的。



孫中山、蔣介石都是中國文化的必修課

"雙十二"講座的舉行,是文化人維護自身文化權利的結果,11日有關部門的介入,引起大家一致的憤慨,紛紛呼籲要"照開不誤"。如今政治局請學者到中南海講課,儼然成為中共的政治文化,每次都有新華社報道。部長講座也在北京圖書館舉行了兩年多。為什麽隻有文化人自己掏茶錢,掏飯錢自發進行文化學習,就要被幹涉?部長聽得,文化人就聽不得!這不成為當前"文化改革"的一個諷刺段子了嗎?

中國的曆史文化早已被政治扭曲和汙染,學者的作用,就是拿出曆史真相,給全社會進行文化補課。楊天石正是這樣一位不可多得的學者,他是大陸第一個閱讀《蔣介石日記》的學者,幾年前,鳳凰衛視采訪他,他不過講了《蔣介石日記》中記載,1936年對暑期訓練團提出兩條訓練方針:1,為國事犧牲。2,為人民服務。對鳳凰記者的追問,楊天石一再解釋毛澤東1944年9月21日,為紀念張思德發表《為人民服務》的演講,"不叫抄襲"。還是遭到毛左派的網絡圍攻,大罵楊天石"卑鄙"、"無恥"、"該槍斃"。"恨不得楊天石的皮被扒光"。

12日楊天石進行講座時,一再聲稱"所用幻燈片是北京圖書館製作的。"但是回答自由提問,學者講真話的率性還是表露無遺,根據提問他回答了蔣介石到台灣之後是如何貫徹落實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的。他說我們隻講孫中山講的"耕者有其田",其實還有半句"讓地主也不受損失。"蔣介石是用國營公司股票的方式換取土地,而且開辦"土地銀行"讓農民用貸款方式購買土地。凡是把股票保留下來的地主,在經濟起飛時候,都轉化為工業企業家。

因為提問者踴躍,飯後自由發言的時間仍舊是楊教授回答問題的時間。他從蔣介石親自決策、指揮傅作義綏遠戰役,收複百靈廟,一直講到二戰後開羅會議上蔣介石堅持朝鮮、韓國獨立,拒絕羅斯福將越南送給中國的建議,堅持越南、印度獨立,也堅持站錯隊的暹羅(泰國)獨立。又為文化人講了一個"聞所未聞的蔣介石"。

楊天石告訴大家,今年末或明年初,57年的《蔣介石日記》(1915、1916、1917、1924四年丟失)將在台灣出版。這是文化人的好消息。

作者: 高瑜

責編:達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