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通故事(16)王安時 - 博客 | 文學城
個人資料
萬家述評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四通故事(16)王安時

(2009-04-04 09:00:15) 下一個


第三章 初試啼聲
———————————————————————————————————————

四通故事(16)王安時




葛大爺說:熱鬧的馬路不長草,聰明的腦瓜不長毛。看到老王的這張近照,情不自禁就想到了這兩句話。

王安時,絕頂聰明,比我年長十歲,畢業自上海交大,一直在中科院自動化所負責科研器材的供應工作。老王對市場的需求,感覺十分敏銳,天生的生意人。八十年代初,他的幾個主意就救活了廣東一家瀕臨倒閉的半導體廠。這個廠的許廠長因此被提拔為廣東省電子局長。許局長一直在拉老王南下。因為家在北京,也因為有一個女兒在華遠工作,老王正打算接受華遠公司的聘任。

在他即將走馬上任的前兩天,我們搶先延攬到了這位商界奇才。

1984年6月20日,老沈和我在科學院物資局辦事,遇到一位熟人,人稱“蔣先生”的杭州美女蔣敏美。當時蔣先生在中科院的發育生物所,和崔銘山一起經營勞動服務公司。因為科學院信息管理係統這個項目,蔣敏美被借調到院部物資局做數據標準化工作,因此和大家相識。聽說我們在辦公司,蔣先生立即舉薦王安時,她的語速很快,一口氣說了一大堆老王的神機妙算。蔣敏美的熱忱催化了我們求才的渴望,決定當晚就去登門拜訪。

王安時家住在北京西城區的一個四合院裏,自己的產業,獨門獨戶,相當安逸。因為天熱,我們就搬了幾把椅子,在院子裏坐下來聊上了。

說起科研體製的弊病,都是科學院的同人,聊起來有很多共識:國家勞民傷財,科技人員辛苦努力,搞出來的是樣品、禮品、展品,就是不能成為商品。寫了論文、提了職稱,就進了倉庫成了廢品。缺少市場化這個環節,現有的體製很難有出路。我說,辦四通,就是想走出把科研成果市場化的新路。對此,老王深表讚同。

在介紹我們近期打算的時候,我提到兄弟公司(BROTHER)的新一代24針打印機M-2024,介紹了它的精巧結構和絕好的性能價格比。這時候,老王就像一頭聞到了獵物氣息的美洲豹,豎起耳朵、腦門發亮、眼睛放光,準備撲上去了。他對商機的把握,絕對精準;對人生道路的選擇,也絕對果斷。他當即就表示願意加盟四通;我也當場就封官許願,請他當主管貿易的副總。

這時候,一直在旁聽的王夫人,衝了出來,大嗓門向老王嗆聲:“你已經有負於廣東,難道現在又要失信於華遠?!”

女兒則在一邊嬌聲提醒:“爸……爸……”

老王大聲回應:“我又沒有和他們簽賣身契!”

因為王安時加盟四通,蔣敏美也一起入夥。留下來的勞動服務公司,本來我們想用承包的辦法給發育生物所固定上繳利潤。但所裏不領這個情,決定把全班人馬掃地出門。四通便成建製把他們接管過來,記得他們當中有馮和敏,一個認真做事的胖丫頭,後來一直在四通的財務;還有一個小男孩孟海濱,在四通的門市。人小,卻長在輩上,比那些自稱“老賊”的還老資格。

勞動服務公司的經理是崔銘山,當時正在外地出差。回到北京,發現大本營已經易幟,老窩被人端了。盡管蔣先生解釋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還是有些不高興。他徑直找到了我,在板井村線路板廠的傳達室,一開口,是要求“把公司的章程拿出來讓我看看!”

他讀了章程,看到了新意;和我聊了幾句,感到了誠意。說了一句:“嗯,還行!”

從此,四通得了一員超級戰將。在後來的商戰中,崔銘山立下了赫赫戰功。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pace38 回複 悄悄話 To Mr. Wang An Shi:
I am your old friend Zhu Jing Quan in 1962-3 to 1966. We had a good time as teachers.
It is nice to see your picture. Hope you can see this note. I am fine and live in Virginia US.
Best Regards.
(Zhu Jing Quan), Jack J. Chu
jackjchu@hotmail.com, 434-975-2435
丁九 回複 悄悄話 報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