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雜憶1】“姘頭”和“嶽父大人”
(2008-10-12 16:23:20)
下一個
在巴黎的時候,我曾有機會接觸一位美國外交官,小夥子叫馬克,很聰明,屬於說話一點就透的那種。有一件事情,我質疑他沒有說真話。他回答說:我們外交官說話,同淑女有相似之處,都口是心非,但表達方法不同:
如果你想和淑女約會,問她會不會來?
如果她說“不”,她的意思是“可能”;
如果她說“可能”,她的意思是“是”;
如果她說“是”,那她就不是淑女了。
如果你和外交官討論一件事:
如果他說“是”,他的意思是“可能”;
如果他說“可能”,他的意思是“不”;
如果他說“不”,那他就不是外交官了。
我和馬克談話的時候,邊上有一位淑女翻譯,她的名字叫南希。南希是ABC,即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從小在舊金山長大。她的母語是英語,第一外語是法語。她母親原籍廣東,所以她第二外語是廣東話。在我們去巴黎之前,她對普通話一竅不通。
當時,她在巴黎的一家公司做翻譯,把各種電腦的使用手冊從英語譯成法語。因為1989年的曆史事件,她比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血管裏流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所以她熱心地參加了當時在巴黎的各種活動。她非常有語言天賦,在幫我們義務做翻譯的同時,也經常向我們請教某句話在普通話裏應當如何表達。
我們第一次見麵,她就表現得非常友好。她款款地走到我跟前,說:“萬總,我母親是你的忠實FANS。”對了,淑女永遠不說“是”,也永遠不說“自己”。
說到這裏,大家千萬別誤會,今天的故事同本人無關。今天說的是範曾——國畫大師範先生,當時,他帶著南莉,也流亡到巴黎來了。
有一位法國作家寫了一部關於中國的書,在一家書店開發布酒會,我們都去了。範先生也會來,這是他到巴黎後第一次參加公開活動。當時範先生和南莉生活在一起,但還沒有正式結婚。
這時候,我注意到南希在很認真地向周邊的人打聽:和範先生這樣一種關係,在普通話裏應當如何稱呼南莉。
有一個小子不懷好意但卻一本正經地教她:這樣的關係叫“姘頭”!
範先生來了,孤身一人,沒有帶南莉。南希笑盈盈地迎向範先生,甜甜地說:“範先生,您好!怎麽沒有把你的‘姘頭’帶來?”
範大師張口結舌,全場哄堂大笑。
中國人的稱謂很複雜,同一種關係,有尊稱、鄙稱、自稱、昵稱等等,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用法,一般人很難區分得很仔細。像南希這樣在海外長大,受人誤導,用普通話表達時稱謂不當,在大庭廣眾鬧笑話,並不為過。我還見過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竟然在稱呼自己父親時用錯稱謂,這就有點特別了。
我說的是文革期間,在上海的一個鄰居的小孩,叫德華,很乖的一個孩子,上初三了。那時候的中學生,學不到多少文化課,大部分時間學軍、學工、學農了。學農一般在郊區,大部分孩子離開家以後,隻顧自己在廣闊天地裏開心,沒有什麽人會想到給家裏報個平安。隻有德華是例外,因為他很乖。
在那個年代,他居然懂得給家裏寫封信!而且知道,對自己的父親,要用尊稱。他依稀記得在什麽地方見過“嶽父大人”,把父親比作“山嶽”,他認為是很崇高的形容。於是,他恭恭敬敬地在信的抬頭,寫下了“嶽父大人”四個字。
父親收到這封信,啼笑皆非、感慨萬千。他拿著這封信,氣急敗壞到學校去找老師理論:“孩子都快初中畢業了,連封信都寫不好,居然稱我‘嶽父大人’!”
德華在班上算是好學生,好學生都出這種狀況,學校非常重視。於是規定,下鄉的學生都要給家裏寫封信,要經老師批改以後,才可以發出去。同學們無端增加了額外負擔,都非常不開心。大家便把不滿發泄到德華頭上:“TMD,都是因為你這個嶽父大人!”
從此,德華有了一個新外號:“嶽父大人”。
《中國企業家》:對你經營企業影響最大的是什麽?一個人?一句話?一本書?
史玉柱:考入浙大數學係是為了成為陳景潤的理想,但進去後才發現數學是那麽的難。
1988年,在深圳大學進修時,我聽到了四通總經理萬潤南的講座,這個講座對我的觸動非常大。當時他談論四通如何創辦,題目是《泥飯碗比鐵飯碗更保險》,意思是四通這個泥飯碗可以變成金飯碗。從那時起,我才有了辦企業的理想。
http://tech.sina.com.cn/i/2008-10-20/17332521587.shtml
對不起,開始見“萬家述”,發了後才見萬潤南。想您致敬!
先生可是萬潤南?
I like your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