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一個甲申年,屈指一算,距離清兵入關正好360年整。與此同時,“清史纂修工程”也開始啟動。日前,清史編纂委員會第一副主任馬大正接受了某報記者的采訪,他的一個最讓人感到難以理解的觀點是:清兵入關也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原話是這樣的:“比如清兵入關,我們會站在17世紀40年代的立場,當時中國需要一個強大的政治核心來領導,這個統一確實有好處,它隨後導致的康乾盛世在中國曆史上也是可圈可點的。”(見11月8日《新京報》)。
在我看來,馬先生的立場與其說是站在“站在17世紀40年代”,倒不如說是站在21世紀。因為清兵入關以後的種種好處,“站在17世紀40年代”是看不出來的。那時看到的隻有赤裸裸的侵略、征服、屠殺。明末時中國的人口為1億左右,到清順治時又進行了一次人口統計,全國人口隻剩下1400萬人了,銳減了80%多,其中大部分是在清兵入關之後遭到了屠殺。一個小小的揚州城,就被殺害了80萬人。正因為如此慘烈,所以才有了袁崇煥、史可法。如果清兵入關值得肯定的話,那麽我們又置袁、史二人於何地?他們難道是阻礙曆史進步的跳梁小醜嗎?
更糟糕的是,如果馬先生的邏輯是成立的,那麽以後我們在麵臨侵略,尤其是比我們發達的強敵的侵略之時,選擇抵抗,還是不抵抗?抵抗不僅會流血犧牲,而且還可能失去未來無限豐富的可能性,不是很蠢麽?世界麵臨混亂局麵時,“需要一個強大的政治核心來領導”,環顧全球,誰有資格充當這個“政治核心”呢?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它?
就在和清兵入關大致同時,歐洲也發生了一次“入關”: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率軍對荷蘭進行征服。荷蘭無力抵擋,但誓死不降。荷蘭人挖開海堤,引大西洋淹沒國土,寧將全部財產和家園毀滅,也絕不留給侵略者。按照馬先生的觀點,荷蘭人的行為是無法理解的,難道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都不懂嗎?做強大的法國的一個行省不是很好嗎?但對荷蘭人來說,不願意被征服就是不願意被征服,這是不能用“成本/收益”來計算的。
我想,馬先生的觀點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並且在“清史纂修工程”中占據主流(這從馬先生在清史編纂委員會中顯赫的地位可以看出來),恐怕和我們這些年來實用主義太過強烈,工具理性壓倒了價值理性的大環境有很大關係。從工具理性的角度來看,為了目的的達成可以選擇一切手段。工具理性過於橫行,我們就會得出一些很荒誕的結論:如果被征服可以帶來一個“可圈可點”的“盛世”的話,那麽被征服就是值得的,甚至是受歡迎的。
其實這種爭論,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有過。當時有人以明末清初的幾個著名漢奸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洪承疇等無緣配享清朝的太廟為例,警告不能“吃裏爬外,槍口向內”時,魯迅先生就很不以為然,他在《“立此存照”(四)》一文中一錘定音:“因為衛國和經商不同,值得與否,並不是第一著也”。
要而言之,清史當然要修,但在修之前,對價值觀進行一番清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不知馬先生以為然否?(中國青年報 郭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