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才知道, 在中國是不能上文學城網站的. 原以為隻是部分地區的問題, 現在看來隻有在香港時比較自由一點.
(三) 我們的教育
剛回來時, 適逢各中小學生麵臨期末考, 我們住在大學校園裏, 旁邊就是全市最優秀的小學和中學, 每天看著他們背著沉沉的書包, 臉色凝重, 目光呆板地上學, 不覺想起了當年的我……
中國的教育製度確實和美國有非常大的區別. 中國很注重密集型的反複訓練, 由於人口多, 競爭意識非常強烈. 所以幾乎所有父母都竭盡全力去培養他們的獨生子女. 小學一年級的書包竟然比我的LAPTOP還重, 看來以後我再不能抱怨公司不給我換一個輕點的機器. J
各種各樣的暑假英文,數學加強班, 使開心的暑假變成了小孩子的第三個學期. 和一家長聊起來時, 她說, 真的沒辦法, 其他人都去, 你不讓你的小孩去, 人家會覺得你不重視教育, 而且他的同學都沒空陪他玩, 他在家也無聊.
唉, 變成了什麽世道?
有一親戚的女兒正逢高一升高二, 考完試後就隻休息了一天,學校接著就開課, 抓緊時間上高二的課程, 爭取後麵更多時間在高三時衝刺. 她由於期末試沒考好, 愁眉苦臉, 一聲不吭. 媽媽告訴我, 她覺得很自卑, 不願見人.
看得出來, 她的壓力很大. 十六歲的大好年華, 應該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對人生的渴望. 對世界的探索和求知也是這年齡做的事. 而不應一味地為了追求高分而放棄了其他. 平心而論, 我自己的世界觀就是在這年齡段形成的, 也謝謝當初有緣認識了一位敢於衝破世俗的老師, 讓我領悟了什麽是民主, 公平和正義.
所以深知此時對小孩引導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 美國的教育比較自由.
“我們一年級的辦學目的是培養小孩子對我們學校的感情. 先讓他們喜歡上我們學校, 至於文化知識, 以後慢慢學沒關係. 所以, 第一年, 我們要讓他們每天來開開心心地玩!” 這是我去年參加女兒家長會時校長說的第一句話. 我記憶尤新.
年紀尚小, 我認為很重要的是讓他們開闊視野, 嚐試各種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和興趣愛好. 提供力所能及的機會給他們學習. 所以很多家長都喜歡帶小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足球, 藍球, 擊劍, 溜冰, 畫畫, 武術, 甚至烹飪, 剪裁都有……
至於文化課方麵, 學校比較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 剛剛開學時, 要求家長每天晚上讀十五分鍾故事給小孩子聽, 讀了大概半年, 女兒就要自己讀給我聽, 到學期末, 她已經很喜歡自己靜靜地一個人看書, 而且看的是CHAPTER BOOK. 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其實是培養一個人的自學能力, 以後她遇到問題, 就可以自己去圖書館找答案了.
小孩子還小, 讓他們有個高高興興的童年, 對他們求知欲的培養可能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