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鋼琴之旅(1)

(2006-11-25 16:55:08) 下一個
上個周末,趁陪同妻子麵試的機會,到Indianapolis去拜訪了一個聯係許久的鋼琴商.這個dealer位於市北的CARMEL區,屬於這個城市的富人集中地:白人比例高,收入豐厚,犯罪率低,小區景色建設非常宜人.當我的車緩慢駛入的時候,已經非常喜歡這個區了.接待我的是一個叫Greg的美國大個子(應該在190cm左右),人很nice.由於我們之前已經通過email聯係了許久,大家就象'老朋友'一樣的談了起來.我是鋼琴的初學者,沒有任何經驗.也就是臨時在網絡上做做homework,research,知識還是很貧乏的.Greg的專業知識未必很多,但關於marketing,那說起來是頭頭是道,做business的人都這樣,也沒什麽好奇怪的.
  Dealer的接待廳淹沒在一片連續的各種小門頭中,我兜了兩圈才找到.後麵的展廳就開闊多了.裏麵有各種品牌,型號的鋼琴.我粗略估計一下,應該至少在50台以上.由於我事先已經有了心儀的'對象',便直奔主題而去.對於他的介紹,也是心不在焉了.
  美國市場上的鋼琴品牌有近百個,基本分三大類.歐美高端產品,日韓普及型和中國廉價群.日韓產品質量一般,屬於偷工減料卻價格不低的東西,不與考慮;反而沒有中國產品來的真實:我就是廉價,質量不很好,但我要的也不貴.歐美品牌是我的考察重點.這其中又分三種情況:美國本土產品(也多半是歐洲品牌移植過來的),由於marketing做的好,價格很貴,質量雖然上乘,但並不非常穩定;歐洲發達國家產品,比如德國,意大利和英國,質量保證,但價格奇高;東歐產品,質量在上乘之列,價格相對較低,這是我考察的重中之重.
   Estonia是一個國家的名字,也是一個鋼琴品牌,在pianoworld上麵討論極為熱烈.我首先跟Greg討論了這個牌子.他花了大約1個小時給我介紹這個品牌的曆史,製造工藝,以及Dr.Laul接管質量如何改進等等.這些對我來講屬於話外題,我更看中的是鋼琴本身.於是我就赤脖上陣,去體驗一下.由於此前從來沒有彈過,也不知道怎麽彈.幹脆來個最簡單的,一個鍵一個鍵的感覺.沒有標準便沒有比較.旁邊有台150K的Bosendofer,還有幾台Rebuilt的舊的Steinway,拿他們做比較最好了.B的聲音清脆不失混厚,touch感覺不是很重;S的鍵盤比較重,聲音混後的多;E的聲音最為醇厚,mellow,但高音部分缺乏清晰的感覺,讓我不是很滿意.也許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很就沒有tone了,所以這幾台的高音部分都不讓人滿意.關於三個pedal,這個就更沒經驗了.隻感覺出了右邊做sustain的,E的表現還是非常出色,但總感覺聲音回旋的太大,不夠發散.也許是因為房間不夠理想吧.總結看來,touch不成問題,基本上是歐洲傳統的偏重感覺,也是我的喜好;聲音上,E有點太mellow了,浪漫的成分足夠,但不夠堅強;價格方麵,可以接受(L190在24-25K,還有下降空間).中間一個小插曲,兒子很想聽老師彈過的twinkle(我們帶他去旁聽過幾次課).我憑印象,竟然把前7,8個音彈出來了,看來我們還是很愛好音樂的.
   很快2個小時就過去了,兒子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吃MacDonald了.精神享受完畢,該伺候肉體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