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大一個胸!

(2006-08-04 19:27:04) 下一個

BY 唐小琳

現在這個網絡時代,論胸的帖子很多,論襟的帖子也多,但論胸襟的倒沒見多少,所以見到這一篇,雖漏洞百出,但也還有興趣評它一評,也顯得本人有幽默感。反正這幾日在朋友家作客,閑著也是閑著,何不瞎劃幾句,給大家湊個興?

話說這文章的題目就叫做 << 論寫手的胸襟 >> ,那作者就叫做一個“采桑子”,老唐一看這題目和這名字,就先喝個采,端的高雅 ! 想必這文,一定高格;想必這人,一定高風。

以老唐的半瓶子醋來看,這文章定然是要講胸襟了,且是寫手的胸襟。到底何為胸襟?文中沒有定義,隻對寫手下了個定義,老唐對什麽是寫手不感興趣,放過不提。

且說這“胸襟”,既是文章論述的重點,自然是應該定義一下的了,但作者偏不。老唐隻好在這裏做個女雷鋒,摸出詞典,查將起來,終於尋得一個定義:

胸襟:抱負,氣量;舉例:偉大的胸襟,胸襟開闊 (<< 現代漢語詞典 >>)

<< 實用漢英詞典 >> 將“胸襟”翻譯成“ MIND ”,將“胸襟狹窄”翻譯成“ NARROW-MINDED ”,說明該詞典沒有去管胸襟的另一個詞義“抱負”。

既然采桑子在文中從來沒提“抱負”的事,老唐也省個麻煩,隻談胸襟的第二個定義:氣量。從定義可以看出,所謂“有胸襟”就是“氣量大”,“胸襟狹窄”就是“氣量小”。

搞清了胸襟的定義,我們就知道這篇文章該談什麽了,根據以上詞典的定義,胸襟不是一個法律概念,也不是一個道德概念,而是一個人的修養問題。

一個人胸襟狹窄,我們不能搬法律出來砸她 / 他,對她 / 他 PRESS CHARGE ,把她 / 他投入監獄。一個人胸襟狹窄,我們也不能說她 / 他道德敗壞,把她 / 他送上道德法庭。我們隻能說這個人修養不好,我不喜歡,厭而遠之。

所以如果真的要寫好這篇文,就應該緊扣“胸襟”來寫,寫什麽是寫手的胸襟,為什麽寫手要有胸襟,沒胸襟的壞處,有胸襟的好處。

如果你一心想要顯得“博古通今,旁征博引”,也行,扯扯古今中外哪些寫手有胸襟,哪些寫手沒胸襟,有胸襟的寫手下場如何,沒胸襟的寫手下場如何,都行。就是有一點,你要緊扣胸襟來寫,莫要東扯西扯,一會“社會規則”,一會“ COMMON SENSE ”,一會言論自由,一會憲法,這都哪跟哪呀?

如果沒胸襟就違反了這麽多法律,你還論個什麽胸襟?法律條文早幫你寫好了,直接抓那些沒胸襟的去坐牢就行了,還羅嗦個甚?

如果你認為說個“請到你自己的博克去發言”是妨礙了民主,限製了言論自由,還跟她 / 他客氣什麽?告她 / 他 !

但是你如果動動腦子,就會發現,你其實是在自覺不自覺地妨礙言論自由,因為說“請到你自己博克去發言”,也隻是一種言論,並不是行動。你在那裏大談言論自由,為什麽不給她 / 他說這話的自由呢?

給對方製造槍支彈藥,以便對方來砸自己,是這篇文章最大的特點。幾乎每一個論點都是一顆子彈,送到對方手裏,讓別人來砸她。

采桑子的“邀約論”是她這篇文章的安身立命之處,如果寫手和讀者之間的邀約關係不成立,那麽她的那兩個“著名”的比喻就風馬牛不相及,因為那都是邀者與被邀者之間的關係。

那兩個比喻本身已經被寒枝等網友評過了,這裏就不多說了。“社會規則”也被很多人評過了,采桑子被要求拿出那個“社會規則”來證明博克主人跟讀者之間確有邀約關係,但她拿不出來。不過還算她聰明,在回貼中沒提這事,如果硬拿一個規則出來,肯定又搞成了眾矢之的。

她的“邀約論”成了送給艾米的一顆子彈,艾米說:

“再說“邀約”,就 ASSUME 你就是社會規則,而博克寫手與讀者之間有“邀約”的關係,那我的博克掛在這裏,就是邀約著所有的人,但到文學城來的人這麽多,到我博克來的卻隻有每日一到兩萬,剩下的那些人是不是很 RUDE ?因為我邀約了他們,而他們卻不來,我可不可以根據你的“社會規則”去控告他們?

你也不可能去看每一個博克,那你的胸襟到哪裏去了?別人這麽多博克邀約你,而你不去,去了也不帶點禮物,走的時候也不打個招呼,你什麽態度?建議你先把所有邀約你的博克拜訪到了,再來跟我談“邀約”。 ”

<< 文化走廊 >> 一位讀者看了采桑子的這篇文章,評得很簡單明了:“ 怎麽想就怎麽說唄。不高興直說是對別人的尊重。如果民主就要扭曲壓抑人性,那怎麽長的了 ” ( 醜女郎 )

這是用采桑子的“胸襟 = 民主”論來砸采桑子。

另一位說:“暈,網上玩樂還想找公平?怎麽高興怎麽玩,找公平上法院去較好 "(yymimmo.)

這是用采桑子的“胸襟 = 公平”論來砸采桑子。

采桑子的教訓:說胸襟就說胸襟,莫拉大旗做虎皮,想用幾個大帽子把人蓋死,結果蓋死的都是你自己。

看得出,上麵兩位評論者還是認真看了一下這篇文章的,至少看到文章在扯“民主”“公平”的事。

有幾個讀者對采桑子的文表示了一下讚同,但都是讚同“寫手應該有胸襟”這個命題,對文章論述的“為什麽寫手應該有胸襟”,沒有別的人涉及,說明大家沒功夫細看,或者細看了,別人不以為然,也懶得指出。既然你在談胸襟,大家何不 SHOW 一把胸襟?更何況你在那裏出醜露乖, SHOW 你的邏輯混亂,孤陋寡聞,幹別人何事?

當然最大的軍火庫就是采桑子自己,她的言論中有很多子彈,是專門用來供給對方射擊她的,想不感謝她都不行。

網友“大小馬甲”把一位網友的反駁文章 << 從“寫手的胸襟”說開去 >> 貼在了文化走廊,並 COPY 了幾個很能顯示采桑子胸襟的跟貼:

“采桑子 評論於: 2006-06-22 08:19:43

邏輯思維能力上,她當然跟我不是一個水準,這我毫不懷疑。文學城能趕上我的水準的不多,包括你在內。

采桑子 評論於: 2006-06-22 09:12:20

同學,穿上衣服說話。雖然天比較熱,但是還沒熱到要你老人家裸奔的程度。

采桑子 評論於: 2006-06-22 21:39:55

你們一群弄堂大媽在夏天的夜晚搖著善子在扯淡 , 在傳播流言 . 當然還有一個不男不女的黨代表 ... ”


大小馬甲還披露了兩個事實:

“采桑子還有罵跟貼人 " 王八 " 的貼 , 在 YC 被刪了 , 無法 COPY, 但相信她如果誠實 , 就會承認 . ”

“采桑子對自己這篇文章的評價是 :" 有理有據 , 博古通今 , 旁征博引 " ”

事實勝於“胸”辯,不論你怎麽“博古通今”,你自己的“胸”掛在那裏,人人可見。

於是采桑子出來申辯:她先罵我的,我才罵她。

不申辯還好,這一申辯又是一顆子彈,更讓人看出采桑子的“胸”是什麽成分了:矽膠 --- 假的。

先不說別人究竟罵了你沒有,就算別人罵了,你有胸襟你也不會回罵。別人罵你,你就回罵,還算得胸襟?正如大小馬甲評論的那樣:“頂多算個不吃虧”。何況別人說的是“長舌婦”,而你說的是“王八”。

采桑子說寫手要有胸襟,要接受別人批評。於是有位網友出來批了采桑子的文,結果采桑子勃然大怒,叫人拿出證據來。這位網友說:

“切,我憑什麽要找證據?你的清白關我屁事,我就是要批你,你的胸襟哪去了?” ( 貼子被刪,大意如此 )

采桑子好不容易才捉摸出這話的意思來,說:原來你在栽贓陷害我?

同學,這不叫栽贓陷害,這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的明白?


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現在就把采桑子跟艾米拿出來比一比,讓大家看看誰的“胸”更大:

1 、先說作為寫手:

采桑子在艾米的貼子下發表“我建議封艾米為狂想幫幫主”之類的言論,而艾米正在描寫成鋼被抓時她的難過心情。

如果采桑子是把艾米的故事當文學作品看的,那麽這樣的跟貼算不上文學評論;如果采桑子是把艾米的故事當故事看待的,那麽采桑子的話很不友好。說這是胸襟問題,還是輕的,整個就是毫無同情之心。

但艾米沒說什麽,隻說“我們不是同一類人,我不明白為什麽你要看我的東西。”這樣一句話,竟然使采桑子懷恨在心,在原創和艾園裏追殺艾米,采桑子的胸襟如何,不是很清楚了嗎?

艾米說話是很中肯很明智的,源於她做人的低調和自知之明。她隻說不是一類人,並沒說哪類好,哪類壞,但采桑子這樣的胸襟,肯定要理解為別人在說她那類人不好。

這一點在最近的一次交鋒中更明顯地暴露出來,當黃顏說:

“ 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跟艾米不是一個級別的,她不理你是很聰明的。”

黃顏隻說不是一個級別,沒有說誰高誰低,這是黃顏說話有水平的表現,叫做滴水不漏。

但采桑子又上了當,跳出來說:“邏輯思維能力上,她當然跟我不是一個水準,這我毫不懷疑。文學城能趕上我的水準的不多,包括你在內。”

這話貼在了文化走廊,想必那裏的文人們從此都服了采桑子,邏輯思維方麵大家就甘拜下風吧。跟采桑子理論過幾回的人,對采桑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都有所領教,都有一番感慨:難怪艾米不理她 !

當艾米的貼子帶來大量跟貼的時候,采桑子的胸表現在挑唆斑竹刪貼,讚成斑竹刪貼。這是個什麽胸襟?有本事你也帶來這麽多跟貼不就行了?你貼故事的時候,艾米有沒有跟過冷嘲熱諷的貼?任何人貼故事的時候,艾米有沒有跟過批評的貼?不管別人多熱火,艾米有沒有抱怨過,或者叫斑竹刪貼?

艾米對自己的高點擊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看的人多,是故事人物的驕傲;看的人少,是故事人物的失落”。她的博克扶持那些新寫手,她把他們的貼發在艾園,她幫他們打響名字,一旦打響了,她就讓別人去為自己的博克掙點擊。

這,采桑子不要說做不到,就算她想做,一時也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她能做的,就是夥同斑竹,把艾米趕出原創。趕出去了,還不甘心,還要追到艾園來鬧事,說艾米對讀者說“不許進來”,並根據她自己的這一臆斷,對艾米橫加指責。

關於這一點,這幾天的風雲大戰已經讓很多讀者看清了,就不再多說了。

2 、再說對讀者的態度:

采桑子標榜說:我對到我博克去評論的讀者,從來不趕別人走。

到底有幾個人到你博克去發表評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個寫手對讀者尊重不尊重,不僅表現在她對讀者說不說話,也表現在她說什麽,更重要的是她為什麽要這樣說。

應該說采桑子還在盡力向讀者邀寵的階段,給她一個膽子,她也不敢說“請你回你的博克去發言”.評價她的故事的貼子,很少有長達幾段的,這說明她寫的故事,還沒有達到引人深思的地步。如果達到了引人深思的地步,如果讀者寫了具有爭議性的評論,作為作者,如果真的尊重讀者,就應該光明正大地表明自己的觀點,平等地與讀者討論,而不是把讀者當阿鬥,不哼不哈,以博點擊。

采桑子愛談文學批評,但她是否知道一部文學批評史就是各種觀點的拚比史呢?魯迅寫了多少反駁別人的文章,采桑子同學知道不知道?她動輒就提薩克雷,那麽對薩克雷的批評,類似“封艾米為狂想幫幫主”的,有幾個被當作文學批評了?

采桑子對讀者的邀寵還表現在用馬甲為自己做廣告上。她曾用“聲聲慢”的 ID 為漢代蜜瓜做廣告,說漢代蜜瓜的貼子在某個網站突破多少點擊了,叫大家都去看。

采桑子也曾用聳人聽聞的話題在原創為自己拉點擊,一個電腦簡筆畫,說成是“文學城帥哥668之肖像”,或者以談“口交”為題,在原創做廣告,哄人到她博克去。這個胸襟就大得很呢 ! 大到欺騙讀者的地步了。

艾米可曾這樣拉過點擊?她的博克點擊高的時候,她認為那是大家努力的結果,不證明寫字的人水平高,隻說明同類者多,喜歡這類文章的人多。艾園受到攻擊的時候,她承擔責任,說那是“我的博克”。

艾米對她的讀者,態度是認真的,誠懇的,充滿熱愛的。她碼字的宗旨就是為了那些知她的人。她現在有孕在身,夫妻團聚,工作繁忙,不碼字也說得過去,她博克的點擊也早就很高了,足以讓采桑子之類的人一時半會趕不上來。但她一直在碼字,每天按時上貼,因為她知道有很多人在等著看她寫的故事,她自己害怕等待的痛苦,她就不讓她的讀者也為她品嚐等待的痛苦。

對讀者的跟貼,她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每貼必回;對讀者的疑問,她盡力解答。這根本不是采桑子做得到的,或者說采桑子想做也無法做的,因為采桑子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如果不是文學城的 BUG ,幾乎每個貼下麵都有超過六十的跟貼。在貼山楂樹期間,幾乎每天都要另開灌水貼,供大家在下麵跟貼。

艾米和黃顏,不管多忙,都會堅持上貼,早上兩篇,下午一篇,堅持了近半年了。說這樣的人不尊重讀者,那就不知道哪樣的人才尊重讀者了。

所以黃顏利用采桑子的“邀約論”,勸她回自己博克去種菜,說你既然邀約了大家,而你不種新菜,豈不是對被邀約者極不尊重?

艾米是個坦誠的人,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所以她把她碼字的宗旨高高地懸掛在博克頂上:“碼字為知傻”。坦誠是對人最好的尊重,虛假的笑臉才是對讀者的欺騙和蔑視。坦誠的人歡迎你,你知道她的確是歡迎你;虛假的人歡迎你,保不住背後在嘲笑你。

比如我們的采桑子小姐,自認邏輯思維能力整個文學城沒幾個趕得上,她在那裏對你的批評不吭聲,能說明什麽呢?隻能說明她認為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趕不上她,她不屑與你多說。

艾米盡力避免在無意當中傷害她的讀者,所以她很早就寫了 << 碼字為知傻 >> 一文,來說明她碼字的動機。你是一類人,就進來看看;不是,就不要理她。即便按照采桑子的無理要求,說寫手應該標明哪些評論允許,哪些評論不允許,艾米也做到了,她掛在那裏,你看不見,那就不是她的錯了。

3 、最後說對人的態度

采桑子對艾米的態度已經能很好地表現她的胸有多大了。采桑子對那些評論她的 << 寫手的胸襟 >> 的讀者,隻要不是吹捧她的,一律是打殺的態度,語言之無理與惡劣,讓她在壇子裏大出風頭,那兩天,幾乎到了見誰咬誰的地步。

落花飄零發了一個貼子,呼籲大家不要把網絡看得太認真,停止爭論,還原創以安靜。落花飄零特別聲明了,說我不愛看艾黃寫的東西,從黃的第一篇起我就不看,我隻是勸大家不要再爭論了。

采桑子小姐連這樣的貼子也要上去咬兩口,心胸狹窄至此,人不聰明至此,叫人歎為觀止。總聽說“胸大無腦”,原來胸不大,也可以無腦的。

大家幾曾見過艾米在壇子裏咬人來著?她的原則很簡單:不喜歡就不看。看到喜歡的了,就鼓勵幾句,表揚一番,喝個采,叫個好。對那些說不喜歡她碼的字的人,最多說一句“不喜歡就不看了吧”。

她自己是學文學的,但她幾曾指手劃腳地批評過別人的寫作?她要給人忠告之前,先問一句:我以為我是誰?我比別人當事人還清楚她 / 他自己的情況?

“不幹涉他人的活法”,是艾米的父母從她很小的時候就教她的,她的父母是這樣為人的,她也是這樣處世的。能容忍別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能看到不同生活方式的長處,就是最大的胸襟。如果我們都能這樣,這個世界就少很多爭執了。

艾米的胸襟不僅表現在她對生活中的人是這樣,她對她故事裏的人物也是這樣,她對任何人故事裏的人物都是這樣,因為這是她的活法。所以她才會一再呼籲對故事裏的人物,要看到他們美好的一麵,如果一定要做道德法庭式的批判,也請考慮到當時的情況,從法律、道德、人性等各方麵去評價。

她這樣呼籲,也因為她自己是學文學的,一部文學史,多少也讀了幾遍。所以她知道道德評判式的評論,是沒有生命力的,會隨著道德的變遷而被遺忘。當然,她寫的東西不是文學,那就更沒必要對人物進行道德批判了,就把人物當你的朋友,善待他們,全麵地看待他們,實在不欣賞,參見“不幹涉他人活法”。

所謂氣量大小,就是能不能容人,不僅是容那些跟自己誌同道合的人,也包括容那些跟自己生活方式不一樣的人。

采桑子和艾米,是兩個活法不同的人。一個是高調吹捧自己,賣弄自己的一知半解;另一個是低調行事,既不把自己碼的字當文學,也不謀求出版,更不把自己比作這個作家那個作家。

這兩個人,一個對活法與自己不同的人,總要跳出來批評指責;另一個即便是對自己故事裏的人物,也力爭全麵地看待,相信別人是聰明智慧的,相信別人那樣做總是有別人的道理的。

如果你了解這兩個人,你當然不難看出誰的胸大,誰的胸小。

最後說一句,采桑子有一件事老唐還是讚賞的,那就是她在看到西風斑竹泄露 IP 的事被披露後,她能站出來承擔這個責任,說是她自己用軟件搞到 IP 的。雖然這已經為時過晚,但這種為朋友敢於犧牲自己的精神還是值得表揚的。

胸大的地方,我們就說大;胸小的地方,我們就說小。但願采桑子從這次事件中吸取養份,讓“胸”也變大,腦也變大,至少記得再莫裝“胸”做勢。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