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飄泊的風花雪月

給自己一個空間 給自己一片寂寞 給自己一片孤獨 給自己一次回憶 給自己風 給自己花 給自己雪 給自己月 任季節變化 我有自己的故
正文

拉著記者的手去觸摸曆史——讀《我在白宮當記者》作者:vickikiller

(2006-08-21 03:24:00) 下一個

剛開始聽說這個書名,甚至在書店拾起這本書時,心裏都在想恐怕也是一本靠噱頭兜售一點與眾不同的經曆的書吧。要知道,這年頭,哪怕是一個剛出國的小留學生都可以出一本《我在***留學的日子》,或者冠以“澳洲”、“英倫”、“牛津”、“哈佛”等咋呼的字眼出本疑是私家相冊的“書”,甚至打上排行榜!      
                      翻開扉頁一看,竟然沒有慣有的圖片彩頁,先吃了一驚。再一翻翻,裏麵的圖片大小適度,絕無整頁圖片,而且竟然沒有一張別的類似書裏張貼的作者和各色接觸過的名人並肩傻笑的合影,報道對象就是對象,新聞圖片就是新聞圖片,作者照片少之又少,大吃一驚!趕緊買下來。       
                      作者袁炳忠從事新華社記者近20年,遊曆過日內瓦、華盛頓、阿富汗等四十多個國家,在白宮當記者、在波黑戰場奔走、在阿富汗戰爭時駐守……所有的經曆和感受都被他細心而有技巧地記錄在書裏,娓娓道來,一一呈現。正如老作家蘇叔陽所推薦的那樣,沒有獵奇和炫耀,平實、親切,是該書的特色。“讀者就像緊跟在他身邊,甚至拉著他的手跟他一起前往,和他一道觀察、聆聽、提問。”也象“戰地玫瑰”呂丘露薇所言,作者“終於把自己過去的經曆寫成了一本書……”這種厚積薄發的東西,總是不可避免地透著紮實。      在白宮當記者是主打篇章,更是書名。可通篇讀來,這一部分在全書中反而顯得相對單薄。除了詳細介紹作者親曆的白宮新聞廳的新聞發布情況,掀起一角讓我們感受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新聞宣傳機製的內幕外,隻有江澤民訪美的章節,才看到更多記者在美國采訪行動的身影。其他的,除了采訪了比較邊緣的90高齡白宮女記者和白宮外的抗議人士,克林頓經曆緋聞遭遇彈劾等尖峰時刻在美國的作者隻以劄記的形式寫了觀感。
      按書的框架意圖,記者應該是主角的。緣由似乎可尋——記者在華盛頓工作期間,參加過一次又一次總統記者招待會,幾乎每次都把手舉得高高的,有一次幾乎都喊出了問題,可“克林頓朝我這邊看了看,仍然沒有叫我。”“所以,我在華盛頓工作的幾年,心裏很壓抑,總感到自己的是二流”。字裏行間,讀者不僅可以和作者一起“深切地體會到美國新聞自由的相對性”,也同樣能感受到記者的壓抑和淪為配角的無可奈何。

      當然,身處其間和多年美國采訪生活的積澱,哪怕是隔岸觀火的美國2000年大選的分析和布什執政的點評等篇章,作者的見地和功底仍可見一斑。

      全書的第二部分——手記:沒有硝煙的戰場,最為引人入勝!這部分主要是由一個個采訪危險地帶的精彩驚險的故事串成的。有記者在波黑戰場的無邊等待,美國西雅圖世貿組織部長會議的混亂恐怖和記者為能參加會議翻閱鐵絲網,大戰喀布爾衝進總統府……記者的經曆在這一部分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現場感、搶獨家、奔跑、飆車、周旋、坑蒙、絞盡腦汁、當機立斷。讀者的閱讀快感在這些文字裏一波接著一波。

      人物專訪從波黑前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到阿富汗總統穆賈迪迪,從德國前總理施密特到意大利影星索菲婭·羅蘭,作者從訪談中各個名人的不同尋常的經曆裏,得出一個主題:從來紈絝少偉男,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古今中外風雲人物蓋莫如此。在了解了這些曆史人物、藝術家的同時,也了解了那些曆史和曆史背後的曆史,同時,感受到人物的魅力。這部分同樣可以視作勵誌篇。

      我覺得最好的一篇是《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的中國情》。不僅僅是因為這位曾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到訪中國並與我國第一代領導會麵的政治家,在國際社會中始終站在中國一邊,為中國仗義執言,還因為通過記者的觀察和訪談,感受到的這位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以及他掩藏在倔強直率後麵的對中國及發展中國家的深沉的情感。我們幾乎可以和記者一起“感覺到他呼呼地走過來,帶著一種大氣和光環……感覺出不凡的氣度,感覺出偉人的力量。”      

                           在阿富汗日記裏,記錄了作者在2002年初在戰火中的阿富汗一個多月的駐地采訪經曆。在別的記者,僅這一筆就足以出一本書,大書特書了。而作者並沒有那種宣揚和咋呼,日記的體裁讓他的這一部分文字更為私人化,而平實的記錄讓他的文字充滿著悲天憫人的情懷。細膩的筆觸更多地指向路邊的乞丐、孤兒院的孤兒,甚至分社聘請的當地司機、翻譯,他們的貧瘠的生活,饑餓的生活,無助的生活。記者毫不掩藏自己一個七尺男兒“實在采訪不下去,連忙低下頭”躲到大門外去,“嗓門哽咽張不開口”,“淚流滿麵,無法繼續采訪”;也毫不諱言渴望著能早日結束采訪任務,離開這個灰色的地方,沒有希望的地方,並為終於能夠離開而高興。

      這本書是“讀圖時代”的叛逆。就在最值得炫耀的人物專訪裏也沒有貼出與各色名人的合影——唯一的一張是采訪阿富汗首領的工作照。他不需要這些,“他有非常充實的東西要寫”。而且我始終以為,圖片和影象隻是一種證據,給人以瞬時的衝擊,圖片、影象是讓觀者自己去看,去感受,而真正的分享和交流則來自智者的文字。那些思考、錘煉出來的東西,是作者奉獻出來的智慧,是在追求“第一時間”“我在現場”等轟動效應的報道後的真正的人文的深邃的東西。這才是資深記者的功夫所在。

      在夏天的煩躁的午後時光,我竟然連著兩天一氣讀完,享受到真正的閱讀的快樂和收獲。正如蘇叔陽所言:讀起來並不格外輕鬆,但它的魅力大約也正在於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