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3)
2008 (108)
2009 (123)
2010 (88)
2011 (127)
2012 (167)
2013 (94)
2014 (145)
2015 (232)
2016 (119)
2017 (81)
2018 (78)
2019 (73)
美國第四十一屆學生奧斯卡六月七日在洛杉磯西好萊塢美國導演協會劇場(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舉行。以前不知道有學生奧斯卡這個東西。托同學劉震雲之女劉雨霖的福,知道美國不僅有真格奧斯卡,還有為許許多多勤奮、有抱負的天才們鋪路架橋的學生奧斯卡;知道了以後又覺得這學生奧斯卡的偉大、了不起,她的道理和價值。
約一個多月前,劉雨霖的短片《門神》在洛杉磯上映,角逐學生奧斯卡決賽。我因故沒能前去觀看助興。先生看完以後就跟我說:《門神》很好看,非常有希望。《門神》講的是很簡單樸素的人情故事:在改革開放中急劇變化中的河南農村,一位母親承受不了貧困而背叛家庭,遠走他鄉,留下父女倆艱難度日。七歲的女兒日夜盼望媽媽回來,被告知春節貼門神時就是媽媽歸來之日。這一天終於到來,回來的卻是一位和媽媽極為相似的女人:媽媽的雙胞胎妹妹,是爸爸為了安慰女兒而想出來的計謀……真切的情感,樸素的期盼,迷離的前景。《門神》的誕生,來自劉雨霖對生活細膩敏感的觀察、體驗和捕捉,來自她一顆柔軟的心和藝術天分。在來自世界各地兩百多部短片的角逐中,《門神》脫穎而出,榮獲銀獎!
讓我感到特別的,是這一次(第四十一屆)學生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五個項目中共有三名華裔學生榮獲獎項:紀錄篇銅獎,動畫篇銀獎和故事片銀獎。另外,獲得故事片金獎的導演雖然不是華裔,但是整部電影卻是中文發音,講的是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本屆學生奧斯卡上的中國因素,相信不是隻有我一個人感受到它。
頒獎典禮開始了。
劉雨霖在《門神》獲獎後發言。
今晚放映的影片中,還有一部紀錄片非常令人感動。在美國西南一個偏遠小鎮,缺醫短藥,四千平方英裏內,隻有一家藥店。這一家以賣藥為主的雜貨店的店主,毅然地擔當起了服務全鎮的任務。他每天為顧客診斷治病,病人付不起藥費(在那裏似乎不存在醫療保險這件事),他就免費服務。日子久而久之,欠賬越來越多,有位顧客甚至登門銷售一幅魚骨化石,希望以此來付清賬單。這位店主竟然心甘情願以一千五百美元買下了那幅魚骨化石。可歎的是,店主的妻子身犯一種奇怪的病,日加嚴重。不能解除妻子的病痛,是這位店主(簡直就是小鎮上的“救世主”)心底最大的痛。所幸,兩隻可愛的、善解人意的狗,給了主人許多的樂趣和安慰。真的沒有想到美國有這樣的地方,有這樣的純粹的人,熱心為人民服務的人。
參加了第41屆美國學生奧斯卡頒獎典禮,讓我更多一點地理解美國奧斯卡的胸懷和根基,更多一點地看到她的未來。
筆者在劇場門前留影。
在劇場內和奧斯卡金像合影。
我想拍全世界都能看懂的中國電影——劉雨霖
世界日報早些時候的有關報道
劉震雲夫婦教女
本人近期動態:
剛從新疆回來
洛杉磯華文作家代表團訪問中國現代文學館
虔謙詩集《原點》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