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3)
2008 (108)
2009 (123)
2010 (88)
2011 (127)
2012 (167)
2013 (94)
2014 (145)
2015 (232)
2016 (119)
2017 (81)
2018 (78)
2019 (73)
2025 (4)
海外華人文化廣角之一
海外大陸移民:尷尬的愛國心 (上)
中國人,是世上最戀故土,最認祖宗的民族;與此似乎有些矛盾的是,中國人,卻也有著離鄉背井,圖謀新生的悠久曆史。一千六百多年前晉代所謂 “五胡亂華”時期 (就是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民族侵擾中原),中原居民大舉南遷。聽父親說,我們那一帶的閩南人,就是那個時候從河南山西一帶南下的。晉江、洛陽橋這些名稱,保留了我們最早的故土的痕跡和我們心底存著的中原眷念情結。
客家人的首批大量南遷據說也是那個時候開始的。之後客家人還有兩次大的南移,一次是唐末黃巢起義,另一次是南宋末年。客家人以勤勞刻苦著稱於世。
近代,中國南方的一些人漂洋過海,奔赴南洋,甚至遠赴大洋彼岸,開始了中國華僑的曆史。 這些華僑,除了生存力頑強,特別吃苦耐勞之外,令人動容的是他們念念不忘萬裏之遙的故鄉。有點財富,血汗之錢,千方百計的都要往家鄉送。
每次路過廈門集美學村,看著陳嘉庚建造的那一棟棟風格鮮明的建築,景仰感戴之心油然而生(陳嘉庚對廈門乃至中國的貢獻可以寫出長長的一卷史書)。
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向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的移民大致五十年代就有了。不過據我所知那時候的零星移民大都通過台灣或香港的特殊關係。 我從美國一部紀實影片裏就了解到這樣的例子。移民者是位女子,由於出身及宗教背景的關係在當時還相當保守的內地遭受到不公待遇和迫害,於是輾轉香港而出。這類移民由於出來得早,加上特殊的移民原因和背景,很快就和美國主流融合。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 (也就是改革開放開始的時候)到2003年左右,是中國大陸往北美、澳洲及歐洲留學、工作及移民最集中的時期。據不完全統計,這個時期僅留學人數就達七十萬。
我還記得那時候在美國領事館門口排長隊的情形。 我還記得許多人心裏擔心簽不了證的焦慮眼神。
那一股出國熱,仿佛是盲目的,其實它也是很清醒的。
國門初開,大陸人,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對外麵的世界,特別是西方發達世界充滿新奇和向往。和以往的遷徙有所不同,他們盼望、爭取出國,並不是被迫的,也不是因為和自己的祖國有什麽大的過節,我認為,那個時候的移民潮,基本的動機其實很簡單,就是想到國外闖出一片天,過上更好的日子。所謂人往高處走,美國,成了這些人心目中的人間天堂,也是那些年海外留學和移民最集中的國家。
然而,這些留學生們由於都是成年之後才出國門,雙腳踏上異國之土後,沒根沒基的他們大都經過艱苦的語言、文化和生活的適應和掙紮奮鬥過程:洗碗刷盤子,餐館侍應生,旅館經理,保姆管家等等,從最低層的工作幹起。這些人當中的許多人,至今仍在為生活拚搏。 我的百嚐美國夢係列,是這個過程的真實記錄。另一部分人稍微幸運一點,起點高一點,較早受雇於美國大公司,至少形式上較早融入美國社會。不論是何種過程,爭取綠卡和公民都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曆經千辛萬苦的。 還有為數不多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心喜情悅的融入了美國文化,或是進入了美國主流。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正當這批人在美國艱苦創業的時候,大洋對岸他們的祖國也發生著滄海桑田、天翻地覆的變化。貧窮落後的中國一躍成了世界經濟發展巨人,到處是機會的廣闊天地。於是,有所謂的 “海歸”,就是離開海外,重新回到故土去發展,落葉歸根。 畢竟,許多人雖然出國經年,根基仍在國內。 據統計,1978到 2003,海歸人數達十七萬多。2008一年就有五萬人回流。
當然,大部分人很難回去了,因為這些人,作為第一代移民,如今大都人到或人過中年, 從生活上講他們也已經相對適應了國外的生活。歲月如梭,他們的孩子們有的已經長大成人,有的正在長大成人。 孩子,是定力;孩子在哪裏,家就在哪裏。這是我的切身感受。
不管中國大陸的第二代移民們如今狀況如何,站在文化根的角度不樂觀的講, 他們的父輩們,也就是首代大陸移民 (也就是我們這些人)所擁有的原汁原味中國傳統,基本上很難被傳承下來 ,因為,以美國為例,第二代移民受的是純粹的美國教育,他們的語言和思維都是美國式的。
零碎的勢單力薄的中文學校教育,在大環境大氣候底下,文化傳遞之命雖說是任重道遠,卻的確是步履維艱。
於是,這批人在時間的長河裏,從宗親的角度講,勢必成孤獨的斷了線的一代人。他們的文化,他們的足跡,基本上將隨著他們的消失而從活生生的世界上消失。 他們的兒女們,大致隻能用英語,憑著淡淡的記憶,向世人講述他們的父親母親們的故事。
然而,他們的文化和精神,會以別樣的形式往下延伸。在可以看得到的將來裏,還會有新的移民,數量也許沒有那麽多,帶著新世紀裏新的中國文化因子,踏上他們踏過的異鄉之路,在一定的程度上重複他們的生活模式,承繼他們那一顆故土眷戀之心。在曆史的回音壁裏,新一代移民所聽到的主旋律,是那一曲曲也許在故土已被遺忘了的鄉戀之歌;或許,也隻是他們,有著同樣文化命運和生活軌跡的人們,最聽得懂那歌聲和裏麵的底韻。
(待續,如欲轉載請聯係本作者並請注明轉載處網址 URL)
qianqianwxc@yahaoo.com
海外大陸移民:尷尬的愛國心 (中)(圖)
金哲熙 --- 外國同事再上我的博客 (圖)
即景:生米已成軟粥的老夫老妻
俺想寫個文革題材的長篇 ......
交代小說 “保姆和裝修工”的寫作背景
兒子一篇 “看透”婚姻的作文
人的過失不是神的過失。 神就是愛,這是聖經裏的話。可惜,人並不總都是愛。
當然,這個問題要鑽下去,也會是很複雜的。邏輯很難一以貫之。所以,一個人的信才這麽珍貴。 曆盡苦難,信仰猶在。
保羅不是說要服從國家嗎?“政府的權柄,人人都應當服從。因為沒有一樣權柄不是從神來的;掌權的都是神設立的;。。。” (羅馬書 13:1)既是這樣,愛政權又有什麽邏輯上的不對?何況,我根本沒提愛政權,我說的是鄉情啊。
兄弟,我在許多信仰論壇呆過,中文的,英文的。還有美國人直接發電郵給我,說要反對保羅,說保羅沒有施洗約翰聖潔。。。
兄弟,我不知怎麽說。我不說我就代表神或真理什麽的,但是我也不去論調斷別的人,我也不說別人就不能論斷。
我痛過,因為我愛。 但是現在我滿自信,滿平和,滿幸福。因為,我真的感到,神在我的生命裏。
簡單的說就是這些。複雜的說有好多好多。但是我已經不喜歡複雜了。能簡單,為什麽不簡單。
再敘。 下次回複,就用虔謙這個筆名,這樣你就要點擊進來才能發現了。
問候。
關於有沒有假基督徒,請參閱【哥後11:26】,【加拉2:4】
愛父母, 愛親人,愛朋友, 以至愛一切世人,都是神所喜悅的。
唯有愛世上的政權(國家存在的基礎),是與神的話語相抵觸。
不喜歡真基督徒假基督徒的說法. 我反正很少去想人家是真是假. 信耶穌是神的兒子, 人類的救主,就好.
愛父母? 愛親人?愛朋友? 都本質上和神抵觸?
“愛國”這個東西根本不應該存在於一個真基督徒的精神視野裏。
保羅是羅馬帝國公民,同時也是猶太人。他隻愛神,並通過愛世人(甚至包括凱撒本人)來彰顯神對世人的愛。
但他不可能愛羅馬帝國,也不可能去愛猶太國。
愛國主義,本質上是與神的教訓相抵觸的。無論這個國是世上的哪個國。
因為,千百年來,世事變幻,世上的國也是短暫的,永遠在變換不停的。唯有神的真理是永恒不變的。
愛國主義這麵光鮮旗子,下麵掩蓋了太多虛偽、凶殘、惡毒、偏執、狹隘、狡詐、出賣、傲慢自大....(看看WXC裏麵的許多“愛國”文章就知道有一種典型心態:隻要是愛國[特指愛中國]的,任何心思意念和行為就都是好的!)
海內外許多中國人仍然不能識破,實在是遺憾。
謝謝你的分享!是的,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2003年左右出來的這批人,也不是鐵板一塊,我知道。但是鄉土情應該還是占多數的。其實一個課題一直在我腦裏轉:海外華人麵麵觀及各種分析。這是往細裏去了。這篇文章是粗線條的勾勒,並且還沒有寫完。
再敘。
今天當祖國強大的時候,她是否還記得曾為她獻出過青春的整整一代人呢?
謝謝你的評論. 這篇文章屬於愛人的範疇.我不覺得愛神和愛祖國或愛第二祖國有什麽矛盾.
是的,信主的人,不單靠糧食,還靠神的話活著.
謝謝你的評論.是的,題目真的很大,所以我才分大專題.我打算在別的專題裏繼續寫我們這些人的一些心路. 我是深有感動才寫的.
我也很愛美國. 下一集會涉及一點.
真很重要. 我相信我們也真的愛美國,家都在這裏了,能不真.所以才說 "尷尬". "尷尬" 這個詞其實代表了一種執著.
再聊,祝好!
好像耶穌從來沒有說過要我們“愛國”吧?
看看現在的世界上,不愛人的“愛國者”好像還不少呢!是吧?
嘿嘿....
But so many people on this world, not only Chinese(although Chinese are in this point quite extrem) are so brainwashed from their gover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at they are not honest any more in feelings.
The WXC system does it, not me : )
工作時間偷偷上來哈,我還沒寫完呢,別急下結論說我排斥別的文化哈。。。得下了!
later...
別那麽排斥別國文化,不能依老賣老,5千年的文化並不是十全十美的.下一代人身上若是同時擁有中西方的文化才是強者呢!
授的書,他對文化傳遞,中介學習經驗,認知可變性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研究。他
認為文化傳遞的中斷,中介學習經驗的缺失,是導致“文化剝奪綜合症”的首因。
Thank you for the sharing!
我深有同感。謝謝評論。
Your nothing is my something; your boring is my interest. That's just human differences :)
國籍是與身具來的,是血脈,隻要不申明放棄沒人有權力剝奪特別是中國人的中國情結.入籍隻是一個通行證,北美也沒有要人們放棄原籍才可入籍,為什麽自己的足國要對自己人過不去,東南亞一帶的人可以自己放棄如果有必要,為什麽要一刀切.可笑的是當外國人稱你是中國人時,自己的同胞卻要你簽證,說你是外國人.你看到簽證大廳似乎是為這些假外國人開的,都是一口流利國語而英語卻不地道的中國人.
你能想象在西方國家的第三代華人嗎?我見過澳洲第三代連姓什麽都不知道的人!還有太多太多第二代不會說中文的。但是我的同事是個土生土長的ABC,她會說中文,會寫會看,雖然不那麽好,她的父母是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麽大馬華人的後代都可以保持中國文化?(不論是在大馬還是澳洲)。我覺得這和父母的教育有關,如果父母都不在意孩子是否保持中國傳統,也不灌輸這方麵給孩子,孩子自然就無法繼承。
出國的理由不重要,大馬華僑的祖先也是為了好一點的生活出國的,不然誰願意背井離鄉。但是也許那地方社區有很強的凝聚力。還有所在國和中國的差異也是一個原因,我的同學介紹自己時很有意思,新加坡華人說‘我是新加坡人’(他們是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馬來西亞的說‘我是馬來西亞華人’(他們是華人,但不是中國人),越南的說‘我是中國人’(他們根本就不肖提自己生活的國家,都第三代了)。有意思吧,如果有一天中國比美國還強大,ABC都會說我們就是Chinese...哈哈哈!
謝謝 Easy.Spin & jigjig 評論. 這個問題意見很多,各自有理, 這是 "尷尬"的原因之一。
感情上,我們可能不容易接受下一代“變了味”。理智上,我寧可下一代先作有屯嚴,有愛心,有責任的人,再加上一點中國味和美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