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第2世紀中下葉,對於基督教會來說,真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時期。在內,有異端斜說忽悠會眾,各種偏離正統福音的思潮風起雲湧;在外,有羅馬帝國政府的國家機器進行秋風掃落葉式的嚴控嚴打,還有就是,一些不懷好意的羅馬知識分子對基督教義的惡意毀謗。毀謗者中最著名最激烈的,要數一位名叫克理索的哲學家。
克理索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其家庭社會背景又是如何?由於缺乏史料,我們知之甚少,我們隻知道此人在約公元175年時寫了一本叫《真道》的書,這是最早的有係統地反對基督教信仰、反對教會的著作,原書已經不存在。但書的內容,我們可以從第三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家俄利根的護教大典《駁斥克裏索》中找出來。關於俄利根本人,我們後麵再來介紹。
從克理索的書中,我們可以大致猜測到,克理索是羅馬公民,對希臘哲學的研究很有造詣,也是一位筆鋒剛健的評論家。他可能在一個基督徒的家庭中長大,從小對猶太人的曆史和舊約聖經﹑新約福音書﹑使徒書信等都較熟悉,算是對經文和教會組織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成年之後,他不僅沒有歸信基督,反而醉心於希臘哲學的探討,對古埃及的宗教也有涉獵。
克理索對基督教展開多方麵的攻擊,其論點主要有四個﹕其一,他否認耶穌具有任何神性,說他隻是一個普通的猶太人,基督徒把耶穌當作神的獨子來崇拜,是荒謬可笑的,耶穌行的神跡都是巫術;其二,他把基督教信仰當作一種新的哲學來看待,而且還是一種低劣的哲學;其三,他認為,基督教會的信眾大多是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低層階級,基督徒是愚拙人、下等人、奴隸、婦女及兒童等;其四,基督教義是羅馬帝國的威脅,奉勸基督徒放棄信仰,轉去相信羅馬的多神國教。
還有更惡劣的事情是,克理索似乎很想特立獨行,搞個轟動效應什麽的,不知他是腦中哪一根神經搭錯了,居然拋出了一個故事,還說得有鼻子有眼。他爆料說﹕耶穌的世俗父親不是木匠約瑟,而是另有其人!有一個叫潘得拉的羅馬士兵跟馬利亞相好,當馬利亞懷孕後,就被和她訂婚的木匠趕出了家門,因此她被定了通奸罪,而她生出的孩子實際上是潘得拉的。克理索如此地褻瀆,但又提不出什麽曆史資料支持他的說法,後世絕大多數嚴肅的學者都認為克理索是惡意造謠。這種無稽之談,後來竟常常被反基督教人士拿來大加渲染,真是荒謬可笑。
事情在近代再起波瀾。德國萊茵河畔城市賓根的城區,原是羅馬帝國時期的軍人墓地,到了1859年某日,在鐵路建設工程中,工人們挖出一塊古墓碑,專家們讀出了墓碑上的文字,是:提(庇留)·朱利(亞斯)·阿布得斯·潘得拉,西頓人,享年62歲,服役40年,職務是羅馬軍隊大隊旗手,屬於弓箭手第一步兵隊。專家們的進一步分析認為,此墓碑主人出生於中東腓尼基的西頓地區,後來加入羅馬帝國軍隊的弓箭手第一步兵隊,而據史料記載,第一弓箭步兵隊駐紮在猶太行省一直到公元9年,後來,才調防至賓根地區。
這一下,反基督教人士興奮起來了,他們叫囂道:看看,連潘得拉這個羅馬士兵的墓碑都找到了,潘得拉確實是在猶太行省駐紮過,他當然就是在那時結識了馬利亞。啊哈,克理索說的關於耶穌真正身世的事情終於有確鑿的曆史根據了。
這就叫確鑿的曆史根據嗎?其實,潘得拉是一個羅馬人的家族大姓,有此姓的人多如驢毛,就像中國人之張姓李姓一樣,而且羅馬人經常將自己的姓氏賜給外國人。就像這位姓潘得拉的士兵,他本是西頓人,可能是有了戰功,才被羅馬人賜姓潘得拉。發現了一個姓潘得拉的人的墓碑,隻能說明曆史上確有一個姓潘得拉的人,僅此而已,就算此公生前駐紮在猶太省,那又能證明什麽呢?姓潘得拉的士兵駐紮在那裏的有很多,根本扯不上此公跟馬利亞有什麽關係。福音書上已經將馬利亞的事跡和耶穌誕生的事情記載得很清楚,因克理索的誹謗,你就浮想聯翩?還是省省腦細胞吧。
克理索向基督教大潑髒水,其真正目的不太清楚,很可能是出自維護帝國的統治利益,但是他的瘋狂攻擊對當時仍處在弱勢的教會所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撇開汙蔑基督和教會不說,僅是“基督教會讓帝國的社稷產生危險”之說,就會刺激帝國統治者對基督教會施以更重的專政鐵拳。克理索本人以哲學家自居,是所謂的“磚家”和“公知”,他的發言是有人要聽的。尤其是當時的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本身就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對基督教會的政策已經稍有放鬆,如果聽信了克理索的讒言,很可能會再度收緊勒死教會的繩套,若是這樣,風雨飄搖中的教會就更是雪上加霜。
可以想像,克理索的書一出籠,當時必然在教會中引起軒然大波,教會的護教士們﹑神學家們必然是奮起反駁,神學家俄利根寫作的《駁斥克裏索》就是集所有反克理索謬論之大成。所幸,奧勒留皇帝可能也並不讚同克理索的危言聳聽,教會這隻小船還是順利地穿過了重重的驚濤駭浪。克理索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後約一個半世紀,基督教會這隻小船竟然會變成一艘汪洋大海中的超級航空母艦,他的毀謗徒然無功,毀謗之書《真道》又被《駁斥克裏索》一書批得體無完膚,他自己也成了人們的笑柄。
當然,早在克理索之前數十年,在羅馬知識界就已經有不少的所謂“外邦精英份子”仇視基督教會。長期以來,他們對基督教會進行惡毒的攻擊圍剿,克理索便是這股仇視勢力的典型代表。但是,同樣是在羅馬知識界,也有一股維護基督教會的正義勢力從理論上為基督教義進行辯護,向羅馬帝國皇帝及皇族們申訴呐喊,寫書著文,並不惜得罪帝國當政者,有的更不惜以身殉道。這群仁人誌士被稱為“護教士”,其代表人物有三位,他們分別是﹕殉道者遊斯丁﹑雅典人雅典那哥拉﹑安提阿的西奧菲勒斯,其中以遊斯丁最為著名。這些人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人格魅力,讓人覺得他們就像是一群遊走於江湖之中,行俠仗義、懲凶除惡、劫富濟貧的俠客豪士,麵對克理索們狂耍亂舞的九陰白骨爪,遊斯丁們則連使降龍十八掌來防守反擊,所以,稱護教士為“護教大俠”也頗為恰當。
先說第一位護教大俠﹕遊斯丁。此人名氣最大,也被稱為“使徒後期的第一位基督教神學作家”。
約公元100年左右,遊斯丁出生在巴勒斯坦的撒馬利亞地區的納布勒斯,就是聖經中的示劍城,但他本人不是猶太人,也不是撒馬利亞人。其祖父叫巴邱,這是一個希臘人的名字,其父叫百基古,這又是一個羅馬人的拉丁文名字,由此可以推斷,遊斯丁的家族是正宗的希臘人。有學者稱,巴邱很可能是由羅馬人委派到巴勒斯坦地區的外交官,百基古則是非常富有的商人。
遊斯丁從少年時代起,就在父親的督導之下,接受嚴謹的希臘式教育。青年時代,他十分尊崇希臘的先哲,立誌投入畢生精力來學習鑽研古希臘哲學,以此來求得人生真道。但是,古希臘哲學門派繁多,究竟是哪一派更能幫助自己找到真道呢﹖遊斯丁首先求教於一位斯多亞學派的哲學家,但是該派的“絕對的理性”解釋不了“神的本相”﹔他又轉向亞裏士多德學派的一位哲學家,但是這位哲學家徒有虛名,隻熱衷於收取高昂的學費,讓遊斯丁大為失望﹔隨後,他再找到一位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哲學家,但是這位哲學家告訴他﹕要學真道,必須先學音樂﹑天文學和幾何學,遊斯丁對這三門課都不感興趣﹔最後,遊斯丁聽說有一位柏拉圖學派的哲學家剛剛在本地定居,於是又登門求教,這下似乎找到了一些感覺,就決定在他的門下學習柏拉圖哲學,從此,遊斯丁就以哲學家自詡,並喜歡模仿哲學家的樣子,還穿著哲學家的袍子。
不久,遊斯丁想找一個恬靜之地獨處參道,於是他來到以弗所地區的愛琴海邊,找到一個偏僻地區。某日,遊斯丁剛到那裏,迎麵走來一位老者,見此人相貌雍貴、溫柔可敬,有似曾相識之感,遊斯丁就出神地盯著他。
那老者也注意到了遊斯丁,笑容可掬地問道﹕“年輕人,你認識我嗎?”
遊斯丁道﹕“不認識。”
老者問﹕“那麽,你為什麽這樣地盯著我呢?”
遊斯丁道﹕“我們好像在什麽地方見過吧?我也未曾想到,在此人跡罕至的地方會見到任何別人,你又偏巧與我同在一處。所以,我頗感驚訝,敢問老先生為何到此呢?”
老者捋了捋長髯﹕“我是在牽掛我家的一些人,前些日子他們離我出走,沒了音信,我有些擔心,到處尋找,我來此也是為尋找他們,看看他們是否在這裏。可是,年輕人,你為什麽也在這地方呢?”
遊斯丁答道﹕“我喜歡這裏靜僻的小路,這裏脫離凡世,我的注意力就不會關注在世間的俗務,就可以自己專心地與自己交談,獨自思考這宇宙間的真道。”
“原來如此。”老者又一次仔細打量了一下遊斯丁﹕“聽你言談,觀你衣著,想必你是一位思想家吧?但是思想不如行動,你難道不想行動而是想做一名空想家嗎?你難道不想參透真道而虛度人生嗎?”
接下來,兩人坐在海邊,打開話匣,開始探討人生的目的與意義,探討哲學的優點和局限,探討世界的本原和終結。從老者那裏,遊斯丁知道了猶太古先知﹑猶太人的聖典﹑基督教信仰﹑為何基督教會因為堅守信仰而受羅馬人迫害,等等。遊斯丁大受感動,他終於感悟到﹕“這個大千世界的許多事情是柏拉圖和其它哲學家所不曾知道的,惟有從眾先知那裏才能求取到真理的知識。”
最後,遊斯丁站起身來,拱手向老者稱謝﹕“老先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從此之後,我要研讀猶太人的聖書,從猶太人的古先知那裏求得真知識,以基督做為我的救主,為基督信仰而戰。”
老者頷首稱善。兩人揮手而別。
--------------------------
“教會史演義”是我從2012年6月起開始構思寫作的一個博文係列。
發表在我的微信公眾號(tongchenseattle)內。大家可以去閱讀。
研究曆史和寫作博文純粹是我個人的業餘愛好。為寫“教會史演義”,我從本地多家圖書館內搜尋並借閱了巨量的相關資料。需要說明的是,既然我寫的是“演義”,基本上就是“曆史小說”,不是信史,沒有進行非常嚴格的史學考證,隻是演義,僅此而已。裏麵有不少演繹的部分,主要目的是寓教於樂。希望研究信史的讀者,可以在坊間找到很多正規出版的教會史書籍。
這個博文係列按曆史年代劃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從創始期到古典期”,第二部分是“中世紀”,第三部分是“宗教改革時期”,第四部分是“近現代”。目前,前三部分已經草成。接下來要寫的是“近現代”,可能還要再花上好幾年時間才能把這第四部分草完。敬請關注訂閱收聽。謝謝您的關心和鼓勵。願神繼續祝福您!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節分解。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本節的音頻鏈接是:https://youtu.be/zWPZoV_yUPU
本節的博客鏈接是:
https://usstamps.blogspot.com/2022/06/9.html
歡迎在Youtube上訂閱收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