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會史演義】第8節 三大異端(下):馬吉安派、孟他努派

(2022-06-10 10:07:09) 下一個
接著再說馬吉安派。該派所奉信的理論稱為“馬吉安主義”,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該派的領袖人物叫馬吉安。
約公元85年,馬吉安出生在小亞西亞的錫諾普,屬於當時的羅馬帝國的本都省,現在在土耳其境內,是黑海南岸的一座港口城市。馬吉安家是當地非常富有的船主。馬吉安的父親就是錫諾普的主教,馬吉安因了這層關係,後來也在教會中輔佐父親。
據傳說,馬吉安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奉行禁欲主義,做過一段時間的苦行修士,但到了30多歲時,他終於禁不住情欲的誘惑,去勾引一位少女。事情發生後,馬吉安的父親對兒子的行為極為惱怒,將馬吉安逐出教會。馬吉安跟父親決裂之後,決定自創教派、自立門戶,他在家鄉搞起了“教會改革運動”。
我們不得不承認,馬吉安此人大有理論水平和組織水平。在其父親去世之後,馬吉安繼承了大筆財產,這樣,他又有了雄厚的財力,於是他把錢用來捐贈給自己派別的教會,建立自己派別的教堂。如此一來,從自創教派後的短短的20多年裏,奉行馬吉安主義的教會頗有聲勢。
馬吉安自創的神學思想究竟是一套什麽玩藝兒呢?我們來看看。
馬吉安很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和狂熱的宗教改革熱誠,他用柏拉圖派的希臘哲學來“新解”聖經中的教導。他認為,基督教雖然來源於猶太教,但是兩者完全敵對。舊約時代的神並不是新約時代的神,舊約時代的神隻是一個低位的德謬哥,德謬哥充滿矛盾嫉妒、憤怒失控、還搞種族滅絕,他創造了這個物質世界,所以,他創造的地球是邪惡的、是有瑕疵的、是一個充滿患難的世界。而新約時代的基督,並非是猶太人的彌賽亞,反倒是由至高的獨一的神“孟那得”所派來的靈體,基督來到這個邪惡世界,是要將真理彰顯出來,使人性從德謬哥的捆綁中解放出來。在這一點上,馬吉安的基督論跟諾斯底派的幻影說極為相似,兩者不謀而合。
馬吉安更進一步發揮說,新酒不能裝在舊囊裏,耶穌基督所啟示的神,遠遠勝過那舊約中創造天地並頒布律法的神。耶穌的神雖然不曾創造世界,卻是要拯救世界。耶穌也不是舊約中那個戰士式的彌賽亞。
為了自己的需要,馬吉安排斥大多數使徒的教訓,獨獨推崇保羅及與保羅關係密切的路加,隻承認《路加福音》和保羅書信為新約,並說保羅的神學思想與舊約完全不同,因為保羅強調“福音而與舊約律法不相容”。福音是溫柔和慈愛,並充滿自由精神,絕不像舊約的律法那樣地嚴峻而僵固。
當時其實還沒有新約聖經正典的集成。馬吉安此人還很有創意,他根據自己的理論來編輯了一部“新約聖經”。雖然他隻承認《路加福音》,但在編輯新約聖經時,因為《路加福音》中有關基督降生的預言,並不合馬吉安的胃口,馬吉安來了一個削足適履,大筆一揮,將其中與基督降生相關的預言經節統統砍去,再加上一些保羅書信,命之為《對比論》。這本《對比論》雖然從來沒有被正統教會接納為正典,但馬吉安此舉卻算是將新約聖經編輯成書的最早的嚐試。
馬吉安的偏執新奇理論,加上他的“才華”,一時間贏得了不少附和的信眾。馬吉安也因自己取得的輝煌成就而得意洋洋。
有一次,馬吉安在外推銷他的改革新思維時,正好遇上士每拿的主教坡旅甲。前麵交待過,這位士每拿的坡旅甲是使徒約翰的得意門徒,是第二世紀的三大使徒教父之一。
馬吉安一看到大名鼎鼎的坡旅甲,趕緊張開笑臉迎上前去想巴結一番:“坡老啊,您老人家在教會中可是德高望重,眾望所歸啊,您老可認識我嗎?”
誰知坡旅甲雙眼一瞪,給他來了一個橫眉冷對:“我當然認識你,你就是那撒但的頭生子!”
馬吉安自討沒趣,隻有灰溜溜地跑開了。
約公元139年,馬吉安躊躇滿誌,闖蕩到了帝國首都羅馬,要將自己的創新思維推行到羅馬。羅馬教會起先並不接納他,但他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又向教會捐贈萬元巨款,竟然也得以此混入羅馬教會。在教會中,馬吉安先致力於慈善事業,他的慷慨解囊贏得了羅馬信眾的好感。馬吉安隨後就在他們中間宣揚他的“馬吉安理論”,最終在公元144年被羅馬教會開除了教籍。
可是,馬吉安並不因此偃旗息鼓,心想:“你開除你的,我繼續搞我的。俺老馬又不是第一次被趕出教會。對俺來說,這種處置算個球啊!”於是,馬吉安糾集同誌,再次另立教會。他另行任命教會的主教、長老,召集大量信徒與慕道友組成“教會”。馬吉安組織起來的教會持守人人平等的精神,其傳播速度相當快速。
約公元160年,在馬吉安死後,他的思想和教會繼續泛濫,一直到第5世紀,在正統教會的嚴打之下,才漸漸銷聲匿跡。
從以上的事情來看,馬吉安此人有思想、有才華、有創意、有手腕,擅搞分裂,另立山頭,也被稱為第一個“教會改革家”,他還第一個試圖編輯新約聖經,宣傳推廣自創的異端斜說,騙取了大量的信眾支持加入,難怪後人給出評論道:“馬吉安份子是基督教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敵人。”
接著,我們再說孟他努派。該派所奉信的理論稱為“孟他努主義”,該派之得名,也是因為它的創始人叫孟他努。
我們不清楚孟他努的出生年代,但學者們估測他出來進行“先知活動”的時期大約在公元135年至177年之間。孟他努原籍是小亞細亞地區的阿爾大堡,這個地方離著名的弗呂家地區非常近,弗呂家位於現今土耳其中西部,這裏是孟他努發起其“先知運動”的策源地。
弗呂家地區有相當悠久的曆史,這裏的人信奉一種“大母教”或者叫“區伯利教”。區伯利,就是弗呂家人崇拜的大母神,據說她是眾神和眾物之母。區伯利也是豐產女神,掌管農業、土地、豐收等等,在傳入希臘、羅馬之後,區伯利教就迅速與當地的農業女神結合起來,區伯利成了弗呂家人的主要神祗。孟他努在轉信基督教之前,就曾做過大母教祭司。
轉信基督教之後,孟他努進行了一番考察,然後宣稱當時的教會問題多多,屬靈光景灰暗,道德標準低下,組織紀律渙散,有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明顯趨勢,所以,他要領導進行一場教會的改革運動。孟他努運動的目的,聽起來是要求改革教會內部存在的弊端,重新回到教會原先的聖潔,這當然吸引了很多信眾的支持。
那麽,孟他努派到底宣傳什麽呢?他們跟當時主流教會的信仰衝突究竟在什麽地方呢?由於這一派幾乎沒有曆史文獻流傳下來,我們對這些問題無法確切回答,所以隻能從當時教父們的反孟他努主義的曆史著作中反推出來。反推之後,大致可以得知,孟他努派非常重視聖靈的工作,重視聖靈行神跡,重視說預言;他們認為基督再臨已經迫在眉睫,要求信眾實行狂熱的厭世主義及教會懲戒,以準備迎接基督的再臨;主張行苦修生活,摒除一切性事,加強禁食,以此方式來過一種聖潔的生活;他還認為,敵人加在自己身上的迫害實是一件樂事,如果能殉道則更光榮。
孟他努又聲稱自己是神的先知,是聖靈所揀選的“新啟示的器皿”,同時宣稱基督的應許已應驗,新的耶路撒冷已降臨,新址就在弗呂家中西部的兩個城鎮百普撒和提米安。孟他努並把百普撒城作為他領導改革運動的總部,號召信眾趕緊移民到“新耶路撒冷”去。新耶路撒冷可是耶穌基督應許的賜給神子民的新天新地,是新的伊甸園,這麽好的地方,誰不願意去呢?於是,信了孟他努的人們便變賣了原籍房產,紛紛移民搬遷到弗呂家地區,大家都想在新耶路撒冷購得一塊安居之地。想必,當時弗呂家地區的房地產業必定是一鶴衝天了吧。
過了不久,又有兩個女人來找孟他努,一個叫百基卡,另一個叫馬西米拉,倆女人說她們受到了聖靈的感動和啟示,能做預言工作。她們向孟他努大表紅心,表示願意輔佐孟他努一起進行教會改革運動。有朋自遠方來者,不亦樂乎?有女朋自遠方來者,更加樂乎!孟他努樂得趕緊表示:“哈哈,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歡迎兩位女先知加入我的改革陣營。不過,你們有沒有結婚?如果有,就得跟你們的先生離婚,這樣割斷了與世俗世界的藕斷絲連,才能把你們來自聖靈的恩賜發揮出來。”
百基卡和馬西米拉聽了,大點其頭:“為了教會改革的神聖事業,我等就是拋頭顱灑熱血也無所懼怕,寫一紙文書休掉老公,又有何懼哉?”兩人立馬回家,很快跟老公辦妥了離婚手續,然後義無反顧地回到弗呂家,正式加入孟他努的改革陣營。
從此以後,孟他努、百基卡、馬西米拉,號稱“孟他努派三劍客”,他們聯袂發起了“新預言運動”,向信眾們“說預言”、“行異能”。一時間,這股運動聲勢浩大,鋪天蓋地,從弗呂家地區擴張至非洲和歐洲高盧地區(也就是今天的法國和德國萊茵河西岸的一帶)。約公元170年,孟他努主義傳到了羅馬教會,令羅馬教會的主教們不勝煩惱。
更有甚者,兩位“女先知”的風頭很快蓋過了孟他努本人。在孟他努死後,兩位“女先知”更是把孟他努主義發展到極致,比孟他努還要孟他努。百基卡死後,馬西米拉獨挑孟他努主義的大梁。約179年,馬西米拉也死了,但是孟他努主義後繼有人,繼續向四處蔓延。
麵對孟他努運動嚴重歪曲正統教理的現實,基督教正統神學家和護教士們都勇敢地站了出來,對孟他努主義進行口誅筆伐。各地教會的主教們和領袖們也不甘受其騷擾,從約160年開始,就舉行過多次議會,他們求真務實,銳意進取,一麵改革教會內的問題,一麵加強主教的領導權力,並高舉使徒所傳正統福音的偉大旗幟,痛斥孟他努主義的偏執,並宣布孟他努派為異端,告誡教友不要聽信孟他努派的謊言。
由於孟他努運動完全開始發生於教會的內部,它並不像其他的異端一樣有摧毀教會的力量,因為它沒有建構起完整的組織架構來對抗當時的教會。不過,仍有很多人同情孟他努派,而該派所宣揚的禁欲主義更得到一些人的讚許,禁欲主義成了後來的修道主義之先河,還有一位重量級的教會人物加入了孟他努陣營。我們先不提此人的姓名,放在後麵再講。
總之,孟他努主義的流毒泛濫極廣,這場鬧劇直到第5世紀後才算謝幕。
 
------------------------
 

“教會史演義”是我從2012年6月起開始構思寫作的一個博文係列。
發表在我的微信公眾號(tongchenseattle)內。大家可以去閱讀。
研究曆史和寫作博文純粹是我個人的業餘愛好。為寫“教會史演義”,我從本地多家圖書館內搜尋並借閱了巨量的相關資料。需要說明的是,既然我寫的是“演義”,基本上就是“曆史小說”,不是信史,沒有進行非常嚴格的史學考證,隻是演義,僅此而已。裏麵有不少演繹的部分,主要目的是寓教於樂。希望研究信史的讀者,可以在坊間找到很多正規出版的教會史書籍。
這個博文係列按曆史年代劃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從創始期到古典期”,第二部分是“中世紀”,第三部分是“宗教改革時期”,第四部分是“近現代”。目前,前三部分已經草成。接下來要寫的是“近現代”,可能還要再花上好幾年時間才能把這第四部分草完。敬請關注訂閱收聽。謝謝您的關心和鼓勵。願神繼續祝福您!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節分解。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本節的音頻鏈接是:https://youtu.be/QKWpL9u2GnE
本節的博客鏈接是:
https://usstamps.blogspot.com/2022/06/8.html
歡迎在Youtube上訂閱收聽。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arah Fu 回複 悄悄話 孟他努到底哪裏有問題,看文章到完覺得非常棒,到底哪裏有問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