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克魯格曼,這次你錯了
2010年01月18日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趙 曉
針對2009年以及2010年這樣突如其來的經濟樂觀向上的變化,該用什麽樣的經濟分析框架來理解呢?2008年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格曼曾在1999年寫過《蕭條經濟學的回歸》,2008年他又擴充再版。但現實是,我看到的和他所說的完全相反。我們很少看到真正的蕭條,不斷看到是通脹和泡沫。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後,本來美國經濟是要經曆一場蕭條的,但世人看到的是,美國經濟就像今天中國經濟一樣是V型複蘇。V型複蘇的背後是什麽呢?是格林斯潘持續不斷地降低利率,向美國市場大量釋放流動性。結果,在美國引發了一個比互聯網泡沫更大的房地產與金融泡沫。原來美國人是用後一個泡沫托住了本來要崩潰的美國經濟。
這一輪,世人看到,在房地產與金融泡沫崩潰後,美國又在用美元泡沫來托住美國經濟。實際上,2009年不僅中國經濟的複蘇超出意料,美國經濟以及世界經濟的複蘇同樣也超出意料。2008年,從官方機構到學者,大家普遍預測2009年經濟會負增長超過3%,可實際上,2009年的負增長隻有1%多一點。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麽?是世界各國政府都在大量釋放貨幣,不僅中國是貨幣極度增長,美國和其他主要國家也都是如此。美國的利率降無可降了,國債也賣不動了,幹脆就直接印了1萬億美元來刺激美國經濟,這就相當於是在直升飛機上印鈔票,生生地把2009年一季度還在不斷蔓延的通縮預期逼成了通脹預期。
蕭條經濟最可怕的是什麽?就是人們會形成通縮預期,現金為王,不斷殺跌。所以,2008年下半年後,大家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卻是“現金為王”,但2009年人們談論最多的是“地王”。開發商原來想的是土地變現金,但現在想的卻是現金變土地。僅僅半年,通縮預期180度大轉彎,變成了通脹預期,“現金為王”變成了“土地為王”。這裏麵的機理就是,沒有人願意承受經濟衰退的痛苦,沒有人喜歡經濟蕭條,全世界人民都不喜歡蕭條,都不願意承受經濟調整的痛苦。即使有泡沫,也希望這個泡沫千萬別破了,誰要動我的泡沫就是動我的奶酪!
最新鮮的事,還數我們這裏層出不窮的地王故事。2009年創造的“地王”,跟2007年截然不一樣。2007年的“地王”,主要是二三線的城市大量推地所致,是總價的“地王”。但2009年的地王,卻是一線城市頻頻創造的單價“地王”,這是泡沫上升的典型標誌。
2004年,上海在黃浦江邊黃金地段曾經推出過一套當時全國最貴的樓盤,每平方米賣到11萬人民幣。但據報,從2004年至2008年,隻賣出去3套。然而,2009年1至10月卻賣出去30多套。在此期間,大家知道,上海大部分樓盤價格都漲了50%甚至100%。
2009年以來,我見到許多原來搞製造業的企業家,現在搖身一變,名片上都印的是某某投資公司董事長或某某基金總經理。而房地產商呢,也變了,他們說現在根本不是在做產品,而是在做投資,房地產的商品屬性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投資屬性。
在古典經濟時代,你再不喜歡也沒辦法,蕭條還是會來,該調整的還是要調整,奶酪經常會重新分配。但現在不同了,對世界各國政府來說,民意是最強大的政府壓力,而政府呢,當然就是要想辦法消滅蕭條。
所有的經濟學談增長時,都講的是市場主體提供的增長,然而在2009年中國經濟的增長中,政府至少貢獻了一半。對此,增長經濟學怎麽竟然視而不見?這奇怪不奇怪?太奇怪了。所以,我們看到,因為政府可以無限提供貨幣並且提供增長,當代經濟運行其實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是當年凱恩斯主義分析框架中完全沒有的。在凱恩斯當初對蕭條的分析中,隻有市場,市場主體會在蕭條時現金為王,會產生通脹預期,在這樣的情形下,經濟蕭條可能會每況愈下。但是,政府作為“超級公司”的行為加進去以後,政府會不斷擴張貨幣、提供增長並且改變預期、透支未來。這才是今天全世界的真實圖景,我把這個圖景叫通脹經濟學的來臨,叫全球泡沫化生存!
也可以說,如今,世界將隻有一門經濟學,那就是通脹經濟學,而不再會有蕭條經濟學了。因為從東半球到西半球,世界經濟運行方式已經改變,增長方式也已經改變,像美國超級公司那樣的政府,可以把蕭條的預期消滅掉,在通脹中等待下一輪危機。
那麽,下一輪危機(比如美元泡沫危機)會不會來,什麽時候來,會對世界經濟有什麽影響?這是另一個有待細致討論的問題了。
(作者係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