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南方都市報》“晚明落暉”專欄zt

(2006-12-16 21:20:52) 下一個


作者:十年砍柴 提交日期:2006-12-12 13:55:00
  (應《南方都市報》之邀,從12月開始,在該報開設專欄“晚明落暉”,從萬曆登基寫到崇禎自殺。71年內,從中興突然倒崩潰,確實值得關注。對晚明關注者眾多,砍柴才力不逮,難免有挨磚之處,默默承受得了。
   專欄每周5篇,每篇1200字左右。此種要求有好處,好處便是不能懈怠,總有人在後麵催帳。但難免會削足適履,因為每天都要獨立成篇,講一個完整的故事,所以寫作起來需要節製)
  
  
  
  帝國崩潰前的晚霞(開欄語)
  
  
     明之亡亡於萬曆。然萬曆登基後,在張居正輔佐下,曾有過曇花一現的中興。為什麽中興之局一下就崩潰了?這是個史家聚訟不已的問題。我想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找到答案,隻是從一個個小故事中,去看中國最後一個漢族帝國慢慢枯萎到死亡的過程。
    萬曆元年1573年到崇禎十七1644年年,共七十一年,唐德剛看晚清滅亡,也選取了七十年,那是鴉片戰爭開始的1840年到清室遜位的1911年。兩個王朝都用了七十年走完中興的幻象到滅亡的加速全過程,真是巧和)
    
    1644年即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黎明,深居紫禁城的崇禎帝聞說李自成的軍隊已經入城,鳴鍾召集群臣,無一人聞聲前來勤王。走投無路的他,帶著太監王承恩出宮,君臣二人走到後麵的景山上自縊,並在衣襟上留下遺詔,“朕死,無麵目見祖宗,以發覆麵,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至此, 286年的明朝拉下了帷幕,盡管每天朝陽照常升起,把環繞紫禁城的筒子河染得金波粼粼,但屬於大明的那輪太陽永遠地墜落了,紫禁城換了新主。陝北黃土高原走下的西北漢子李自成在此短暫停留後,又倉皇南逃,或戰死或為僧,眾說紛紜,他是采來百花釀成蜜,卻為他人做嫁衣。從白山黑水闖進長城以南的滿清騎兵,在這片目送崇禎殉國的宮闕裏,呆了近三百年。
    崇禎自縊前的二十四年即公曆1620年10月11日,遙遠的歐洲,66個不堪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經過大西洋的驚濤駭浪,九死一生來到美洲新大陸。他們訂立了《五月花號公約》,宣誓:“吾等越海揚帆,以在弗吉尼亞北部開拓最初之殖民地,因此在上帝麵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成一民眾自治團體。為使上述目的得以順利進行、維持並發展,亦為將來能隨時製定和實施本殖民地總體利益的一應公正法律、法規、條令、憲章與公職,吾等全體保證遵守與服從。”一個嶄新的、不同於人類曆史上任何一個帝國的新國家,開始受胎孕育,直到150多年後的呱呱落地。
    而在十七世紀初,大明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盡管鄭和七下西洋的威風不再,但張居正經過勵精圖治的改革,國庫充盈,才得以在朝鮮半島打敗野心勃勃的豐臣秀吉。那時候,棉花、紅薯等新作物的大量種植,江南一帶呈現繁華景象,傳教士給大明帶來了包括火炮在內的先進技術,《天工開物》這類純科技書籍印行,秦淮河的笙歌,撫慰著無數得誌或失意的士子。這樣的帝國,為什麽一下子崩潰了?
    曆代亡國之君的死,其悲壯無過於崇禎,比起那些被新朝主人安置養老,或毒死、或淩辱而死的帝王,崇禎帝的死有一種淒美,如春日裏突然從枝頭飄落的桃花一樣,或如秋天黃昏太陽落山時絢麗的晚霞一般。一個皇帝的自殺並不足惜,如果他的死能換來社會的進步,那還是一種慶幸。可是,留辮子的新主人,剛從奴隸製走出來,他們豔羨中原的物華天寶,他們歎服前朝的典章製度。他們不是將前朝的傾覆歸結於皇權的專製,而是歸結為專製得不夠。在控製輿論、役使臣民等方麵更進一步,直至登峰造極。在清朝的統治下,甚至不可能有海瑞敢那樣直斥皇帝的文臣,不可能有處江湖而議廟堂的東林書院,盡管他們有更廣闊的疆土和所謂的“康乾盛世”。
    今天,我們看明朝的滅亡,可能會從技術、製度、文化三個層麵去思考。但技術、製度、文化這類概念,在曆史的長河裏,總是由一個個人物、一個個事件組成。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曆史愛好者來說,留心那些故事和細節,也許更有趣也更有用。
    讓我們一起回望明朝的太陽落山前,那晚霞滿天的七十年。
  
  
  
  兩位鐵腕宰相的PK
  
  
    
    (上)
    晚明從萬曆元年(1573)到崇禎帝上吊的崇禎十七年(1644),短短的七十一年裏,明朝從餘暉滿天的回光返照,很快就走向了天崩地裂的滅亡。
    張居正的新政,被認為是造就明朝回光返照之輝煌的主要原因。張能大權獨攬,主導改革,首先是因為他在萬曆帝剛剛登基時,和另外一名鐵腕宰相高拱的PK中勝出。
    高拱,字肅卿,河南新鄭人。《明史》說他“才略自許,負氣淩人。”屬於那種牛皮烘烘的人,做他的同僚或下屬,基本上會覺得不太舒服。他是張居正的前輩,曾經他做國子監祭酒時(最高學府的校長,正四品),張居正在他手下做司業,隆慶帝還是裕王時,兩人都是裕王府邸的講官。應當是彼此熟悉,知根知底。
    張居正,字叔大,湖北江陵人。《明史》說他“勇敢任事,豪傑自許”,和高拱一樣屬於那種敢為天下先、性格剛硬而才能出眾的政治強人,然而他“然深沉有城府,莫能測也。”這點高拱所不能及,高手過招,一點差別就會決定勝負,高拱和張居正相比,落敗就在他不夠“深沉”的性格上。
    嘉靖帝駕崩後,當年在皇帝龍潛時做過講官的高拱、張居正兩人都得到了重用,順理成章入閣,但高拱排名在前麵,是內閣首輔。做了六年皇帝的隆慶帝,於三十六歲的盛年駕崩,繼位的萬曆帝隻是個十歲的小孩,先帝遺詔命高拱、張居正做顧命大臣,一起輔佐小皇帝,另外兩個列入遺詔中顧命的一個是從小照顧萬曆帝的“大伴”司禮監掌印大太監馮保,還有一個是文淵閣大學士高儀,但性格仁厚而本分,他是被高拱舉薦入閣的,但他秉承的是明哲保身之術。
    如此局勢很明朗,內閣中兩大顧命大臣高拱、張居正好似火星碰地球,都是要自己說了算,不甘為人下的主,一山不容二虎,他們的衝突是必然的。在萬曆帝登基前,兩人已有矛盾,高拱報複了張居正的恩師、致仕在家的前首輔徐階,而且對張居正和大太監馮保關係親密很是痛恨。
    結交宮中太監,是明朝對大臣的一條禁令,皇帝擔心內外大臣勾結,左右朝局。但官場上的事情,說歸說,做歸做,尤其在太監專權的明朝,沒有內應,外廷大臣將舉步維艱,因為大太監掌握有關皇帝的一切信息,他們和皇帝朝夕相處。萬曆帝的父親隆慶剛當皇帝時,張居正早就看好照顧太子起居的馮保,百般結交,這個道理很簡單,太子登基,陪伴他度過童年時代的太監一定會受到重用。而高拱正相反,他要千方百計遏製馮保的權勢。-----應當說,高拱這樣做,更符合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教導,不許太監幹政,是真正的為大明朝考慮。但當時,大明已建國兩百餘年,太監幹政成為慣例,明知的選擇應當是尊重現實。
    隆慶帝在位時,馮保已經是宮內太監的二把手,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也就是說他掌握了令百官十分恐懼的特務機構——東廠,東廠是皇帝私人武裝,可以不通過朝廷的司法機構----刑部,自行偵緝、逮捕、關押人犯,到後來都能左右審判了。恰逢宮內太監最高職位司禮監掌印太監空缺,馮保作為二把手,本可以順理成章的升任,但高拱擔心他難以控製,向皇帝推薦了另一位太監陳洪擔任此職,而陳洪能力實在太差,不久罷職。高拱幹脆將馮保得罪到底,又繞過馮保推薦了另一人,可想而知馮保能不對高拱恨之入骨。
    隆慶臨死前,遺詔讓馮保晉升為掌印太監,入顧命大臣行列。對這樣的遺命,高拱心裏很是不服氣,認為大明二百年來,沒有太監深受顧命的規矩。但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因為正是先帝的既定方針,沒人敢違背。
    
    
    (下)
    萬曆一登基,內閣兩大臣高拱、張居正,加上內臣第一大太監馮保三足鼎立。這就如曹、孫、劉三股政治勢力,高拱好比曹操,因為他是首輔,說話最有分量,而張居正和馮保好比劉備、孫權,和高拱沒法單打獨鬥,但兩人聯合起來,力量的天平就向張、馮這邊傾斜了。張居正早就和馮保暗通款曲,兩人的聯合幾乎是水到渠成、一拍即合。
    對這樣的局勢,高拱也早默察在心,隆慶帝病重時,雙方已經暗中來個回合,相互偵查火力。首先是張居正的親信唆使戶科給事中曹仲平上疏彈劾高拱。給事中是監察六部九卿的,和監察十三行省、兩都的禦使合稱“言官”,專門給官員找毛病的,這本來是一種很好的製度設計,可到了明朝後期,一些言官基本上淪落成皇帝或者權臣的槍手,說讓咬誰就咬誰,說咬幾口就幾口。曹給諫的上疏中列舉高拱十大不忠。-----“不忠”是帝製時代能給政敵扣上的最大帽子。可快死的隆慶帝不想自己見列祖列宗前朝局動蕩,他還得讓首輔高拱在非常時期穩定局勢,所以很生氣,要求處罰這個亂咬的監察官員,張居正和馮保當然要保護為自己打頭陣的先鋒,便做了手腳把曹給諫調到京外,異地做官。
    高拱也不示弱,你能找到言官當槍手,難道我就找不到?因為他知道關鍵時刻皇上離不開自己,一方麵上疏要求退休,反守為攻;另一方麵授意禦史張集上疏攻擊張居正和馮保,舉太監趙高殺李斯,引來秦朝亡國之禍,嘉靖朝大奸臣嚴嵩勾結太監害死夏言等典故。所指者誰,昭然若揭。
    扣帽子、抓辮子是那個時代政治鬥爭中最重要的技藝之一,張居正何等聰明的人,一眼就看出這個典故的破綻,說這廝如何把聖上比喻成秦二世?-----這一擊簡直無可抵抗,而馮保作內應,放出風來,說萬歲爺爺因為被比喻成秦二世,非常生氣。這一下,把上書的張集嚇了個半死。
    張居正的聰明就在於他並不想去處罰被高拱指使的搶手,而是嚇唬攻擊自己和馮保的言官,製造一種氣氛,讓人不給步張集的後塵。
    這場風波過後,新皇帝登基,朝局基本穩定,高拱和張居正也到了攤牌的時候。高拱首先發起攻擊,要求擴大內閣權力,削弱司禮監的作用,同時,和自己推薦的高儀商量,決定用“兩高”同盟來和“張馮”同盟對陣,可高儀看出這場鬥爭的極大風險,不敢趟這池超級渾水,對高拱說,先生說的不錯,所說的都是大丈夫該做的事情。但禍福難以預料,我固然不讚成先生這樣做,但也不敢阻止先生。
    高拱決定先下手為強,孤身出擊,草擬一道奏折,建議采取五項措施,限製司禮監的權力,擴大內閣的權力,並且通報給張居正。----同是輔臣,這是必須的程序,抑製宦官是個政治正確的命題,張居正沒理由反對,還當麵誇讚高拱此舉將建不世之功勳,可馬上向馮保通風報信,商量對策。高拱的奏折遞上去後,得到的回答是:照先朝的既定方針辦,也就是委婉地否決高拱的建議。高拱不甘心,幹脆圖窮而匕首現,授意一幫言官,明確攻擊馮保有“四逆六罪”、“三大奸”,要求將馮逮捕公審治罪。
    到了這個份上,已是你死我活了,馮保必須反擊,他向張居正討主意,張居正說,咱們正好將計就計。
    如何將計就計呢?高拱要求限製太監權力的上疏批回來了,上麵寫有“照舊製行”,高拱說,這樣重要的批示為什麽不讓內閣擬稿?怎麽讓宦官草擬意見呢?送公文的太監說這是皇帝親自批的。高拱說了句,哪有十歲的天子能裁決政事呢?
    這句話出了大毛病了,馮保馬上告訴皇帝。萬曆帝早慧,一聽首輔大臣看不起自己,跑到兩宮太後(嫡母和生母)那裏哭訴,太後也覺得高拱太放肆了,是欺君。高拱的命運就這樣被決定了。
    不久,宮中傳出命令,說皇帝召內閣、六部、五府(即掌管軍隊的五都督府)進去聽旨。將文武大臣都集中起來宣布旨意,肯定是非同尋常的軍國大事。高拱聽說後,高興壞了,以為是要驅逐馮保,自己發起的攻勢見效了,而張居正早就知道緣由,兩人見麵時他還裝著什麽也不知道。等大臣們跪下後,太監宣布:“張老先生接旨。”高拱立刻知道大事不妙,因為他是首相,按理應由他帶領群臣接旨。果然,聖旨說大學士高拱擅權,把持朝政,不許皇帝管事,不知他想幹什麽?太後、皇帝母子三人很驚懼。令他回原籍閑住,不許停留。
    聽完聖旨的高拱從開始的九霄之上,跌到冰海之底,汗如雨下,伏地不起,旁邊的張居正扶著他的胳膊,才讓他站立起來。
    兩個宰相的PK,至此,以張居正大獲全勝而告終。
  


作者:有趣之極 回複日期:2006-12-12 14:01:19 

  柴沙發

作者:魚吹浪 回複日期:2006-12-12 14:16:29 

  樓主會不會在天涯也發一份,南都幾年沒買了

作者:相當忽悠 回複日期:2006-12-12 14:28:30 

  過癮。南都天天看,終於有好文,不再滿是牛皮廨廣告了。

作者:玻璃茶幾 回複日期:2006-12-12 14:32:37 

  留名。

作者:約克公爵 回複日期:2006-12-12 14:36:54 

  砍柴兄好,關天一別,此地相逢:)
  
  紅臉,學習...

作者:拾起狗砸磚頭 回複日期:2006-12-12 14:37:10 

  拾起狗砸磚頭!

作者:兔子黨徒甲 回複日期:2006-12-12 14:48:42 

  至此, 286年的明朝拉下了帷幕,
  --------------------------
  嚴重筆誤哦,應為276年

作者:ercvjua 回複日期:2006-12-12 14:49:50 

  大家有什麽好看法,趕快說說

作者:倒光廿五 回複日期:2006-12-12 14:52:39 

  頭一次來哦
  要多多學習............

作者:江上葦 回複日期:2006-12-12 14:58:09 

  嗬嗬,在南都上天天拜讀大作,砍柴兄風采依然啊!

作者:兔子黨徒甲 回複日期:2006-12-12 15:03:14 

  隆慶臨死前,遺詔讓馮保晉升為掌印太監,入顧命大臣行列。
  ------------------------------------------------
  這個有矯詔之嫌,似乎是個疑案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2 17:00:39 

  嚴重筆誤哦,應為276年
  ---嗬嗬,我的數學怎麽這樣差,硬是多算了10年。以前老用“近三百年”的說法))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2 17:02:15 

  勝利者的高風亮節pose
  
  
    
    當著眾臣,萬曆帝和兩宮太後驅逐了首輔高拱。高拱當然知道自己被逐,是馮保和張居正在背後搞的鬼,對二人銜恨入骨。但得勝的張居正這一方,為顯示自己的高風亮節,第二天,他聯名對兩人PK時作壁上觀的另一位顧命大臣高儀,上疏懇請皇上收回成命,讓高拱繼續留在內閣。奏折讀起來十分感人,他說高拱身曆三朝小心謹慎,未嚐有過。他還說高拱那份要求限製宦官等五條建議,是自己和高拱聯名上書的,事先又和自己商量過。如此由此皇上怪罪高拱,那麽臣的罪過也無可逃脫。如果皇帝以為建議明確內閣、宦官之間的責權是大罪過,那麽臣請求和高拱一起罷斥。
    因為按明朝的祖宗規矩,上疏和皇帝的批示,就如紅頭文件一樣,必須發給各級官僚看。不知內情的人看完這份奏折,當然以為張居正是何等光明磊落的男人。對於張這樣的政治家來說,擺pose簡直就是必修的武功。這種pose擺出來後,對失敗的一方高拱來說,覺得更是一種侮辱。張居正這道挽留高拱的奏折,自然皇帝不會照準,而且批示,眾卿不可黨護高拱。《明史高拱傳》對此隻作寥寥數字的交代:“居正乃與(高)儀請留拱,弗許。”真是春秋筆法。
    張居正還對來向朝廷辭別的高拱說,我為先生申請了馳驛。所謂馳驛,就是沿途由兵部管理的驛站,免費提供食宿。這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是一項特權。到了後期,很多本來沒資格享受這項特權的人,也想辦法從兵部那裏搞來馳驛的文書,大揩官家之油。如海瑞在當淳安縣縣令時,浙江巡撫胡宗憲的兒子,也享受老子的特權馳驛,而且因為一個驛站的工作人員招待不好,把人家綁起來毆打。海瑞知道後,將胡公子逮起來,交給上司胡宗憲,說有人冒充大人的公子招搖,被我抓了。大人嚴以律己,不可能有這樣的混賬兒子。因為開後門來享受特權的人越來越多,到了明朝晚年,驛站已成了沉重的財政負擔,崇禎帝決定改革,裁減驛站和工作人員,許多掏錢謀來一個鐵飯碗的驛卒突然下崗,後來傾覆了大明江山的李自成就是被解聘驛卒中的一員。
    我估計麵對張居正的惺惺作態,高拱恨不得朝他吐一臉唾沫。但畢竟是讀書人,老先生忍住了,但用挖苦的話回敬,俺回家就回家,要驛馳幹啥?先生如此關照老夫,不怕皇帝再責怪你“黨護”我麽?搞得張居正臉紅一陣,白一陣。高拱裝孫子的功夫還是不到家,事以至此,不如也假惺惺地表示感謝。
    這世上少雪中送炭之人,多落井下石之徒。皇帝命令高拱馬上回家,就不能一刻耽擱,那些錦衣衛前幾天還對首輔畢恭畢敬,此刻三番五次催促、威逼、將他積攢的錢勒索得幹淨,而原來的仆人也大多攜款逃逸,真正是樹到猢猻散。高拱坐著騾車,帶幾名老仆,出宣武門,沿著大約今天的京珠高速公路的走向,往河南老家趕路。今天開汽車或坐火車,很快就到鄭州了,可那時得風餐露宿好些天。脫毛的鳳凰不如雞,混雜在普通商旅中的高拱,很是狼狽。出京不遠,剛到今天房山良鄉時,一個差人手持公文趕上,說奉張居正的命令,來給高拱送驛馳的勘合。高拱還想硬到底,大罵張居正兩麵三刀裝好人,不受這道文書。旁邊的親朋勸他別硬扛了,這把年紀了。而且這享受特權的待遇,是皇帝批準的。君有賜而不受,那就是大罪。
    氣憤歸氣憤,權衡利弊的高拱,最終還是接受了政敵的這番好意,一路接受公款招待,回到了老家

作者:風中夢想 回複日期:2006-12-12 17:04:23 

  南都總算有好東西看,不過我還是喜歡在天涯看^^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2 17:04:26 

  隆慶臨死前,遺詔讓馮保晉升為掌印太監,入顧命大臣行列。
  ----這一點,高拱在《病榻遺言》中詳細地做了懷疑。但我還是采用大眾的說法。
  

作者:奧蘭治親王 回複日期:2006-12-12 18:02:25 

  談萬曆不能不談爭國本事件,它直接導致明朝大臣之間的四分五裂。
  
  爭國本是明萬曆年間圍繞皇位繼承展開的爭論。對於習慣於生活在皇權之下的官員大夫們來說,皇儲是一個國家穩定的象征。皇太子是預備的君主,是國家的根本。神宗王皇後無嗣,王恭妃於萬曆十年(1582年)八月生子常洛,是為皇長子。鄭妃於十四年正月生子常洵。神宗寵愛鄭妃,進其為皇貴妃,且遷延不立常洛為太子,於是朝廷內外紛傳神宗將廢長而立愛。二月,戶科給事中薑應麟首先抗爭,主張“冊立元嗣為東宮,以定天下之本”,因此被貶。此後朝臣多次奏請,均被神宗加以貶斥。二十一年神宗擬把皇長子常洛、皇三子常洵和皇五子常浩一並封王,日後再擇其善者為太子,結果朝臣大嘩,神宗迫於眾議收回前命。此事一直爭論不已,前後延續達十五年之久。如果神宗是永樂那樣的梟雄,他可以用屠殺讓文官們閉嘴;是弘治那樣的君子,他可以巧妙地將文官們的意見轉向;是正德那樣的嘻皮士,他可以根本不考慮文官們的意見;是嘉靖那樣的自大狂,他可以提拔新人來支持自己,但他都做不到。神宗已經提升了幼子,卻又承認長子繼承權不可違背。優柔寡斷的神宗采取了逃避問題,不敢麵對矛盾,終於,他想了一個自以為聰明的方法。
    
  ------皇帝罷工了
    
  二十九年十月,在孝定李太後的直接幹預下,常洛才被立為皇太子,群情始安。
  爭國本的官僚多是後來的東林黨人,因此它又是東林黨爭的一項內容。東林黨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顧憲成等修複宋代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錢一本等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形成廣泛影響。在朝在野的各種政治代表,三吳士紳,一時聚集在他們周圍,時人稱之為東林黨。他們主張開放言路、實行改良時政等意見,得到社會廣泛支持,同時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勢力的激烈反對。明末黨爭中,東林黨的主要對手是齊楚浙黨。萬曆後期,雙方從爭國本為首,以三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為餘波,相爭不已。天啟年間,宦官魏忠賢專政,形成勢力強大的閹黨,齊楚浙諸黨爭相依附之,對東林黨人實行血腥鎮壓,企圖將其一網打盡,許多東林主要人物被迫害致死。明思宗繼位後,對東林黨的迫害才告停止。但東林黨與閹黨的鬥爭,一直延續到南明時期。
  

作者:兔子黨徒甲 回複日期:2006-12-12 18:06:06 

  穆宗初崩,新鄭當國,時有大俠名呂光者,為故相華亭所遣,行間於京師,因別遣客以奇計幹新鄭,謂主少國疑,宜如高皇初製,命親王為宗人令,領宗人府,以鎮安社稷。新鄭大喜,納其謀,呂又宣言於內廷雲:“高閣老已遣牌迎立所厚周王入紹,身取世襲國公,新帝位不安矣。”兩宮大駭,偵知果有宗人之說,遂從中出旨,立逐新鄭。時,先帝升遐甫二旬,距今上即位甫六日耳。
  
  關於高拱被逐,不知砍柴兄對這段《萬曆野獲編》的記載怎麽看^_^覺得有可信度否?

作者:楚狂人eason 回複日期:2006-12-12 19:17:01 

  跟定這貼咯~嗬嗬

作者:伊蠻 回複日期:2006-12-12 20:42:47 

  有的看,占個坐先:)
  個人以為,張居正把萬曆教導壞了,成功的去掉了萬曆的帝威決斷。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3 10:39:49 

  《萬曆野獲編》要和正史對照才可信,我覺得。而且《明史》是清人修的,很多也不可靠,《神宗實錄》和《萬曆邸抄》比較靠譜。
  高拱迎藩之意,我以為是馮保編造出來激怒太後和萬曆的。那時萬曆和璐王都在,穆宗又不是武宗那樣的絕戶。高拱腦袋進水,也不會有這種想法,這是完全背離禮法的,成功的可能性不到1%。他怎麽可能走這一步險棋呢?
  至於他說“十歲小孩怎麽能治天下”,在何種情況下,史書有兩種說法。《明史》說穆宗駕崩,聽後大哭後說此話,這個應該不算什麽藐視君上,而是對大明社稷的擔心,也是對大行皇帝的一種哀悼。另一種說法即我所采用的,是申時行的紀錄,申是當時在朝的大官,後來做了首輔,我覺得他的紀錄比較可信。各位以為呢?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3 10:46:24 

  且將剩勇打死虎
  
     
    
    在張居正、馮保的聯手策劃下,皇帝和太後驅逐了高拱,此時高拱已是62歲高齡,而萬曆是少年,深銜高閣老,如果不出大的意外,高拱沒有在政壇上複出的可能,基本上是一個死老虎。
    但對這個死老虎,馮保和張居正也不放過,盡管張居正表麵上表現出大度和溫情,向皇帝求情挽留高拱,申請回老家路上的公款接待。憤憤不平的高拱,遠在河南老家,沒想到自己沒勾連到都城一件蹊蹺的治安案件中,差點遭遇滅族的大禍。
    萬曆元年的一個早晨,皇帝照例從後宮出乾清門,到外廷去上朝。一位穿著太監服裝的陌生男子直奔過來,被警衛擒住,皇帝命令掌管東廠的大太監馮保去偵查此案。
    首輔大臣張居正聞訊後,上疏皇帝,認為一個人不可能平白無故混進宮內,肯定有極大的陰謀,背後一定有指使之人,務必追查出來。
    由於東廠是皇帝的私人武裝,直接聽命於馮保,其偵緝、預審都在不透明的情況下進行,因此特別便於屈打成招或誣陷他人。馮保和張居正商量,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以此案牽連高拱,從肉體上消滅政敵。
    馮保親自審問這位自稱叫“王大臣”的嫌疑犯,私下裏密語王大臣,告訴他,隻要說是高閣老(拱)指使的來刺殺皇帝,將給你官做,並命令自己的仆人辛儒,陪著往大臣吃飯喝酒,幫他捏造一套說陷害高拱的口供。然後在這個人兩腋下麵,分別綁刀、劍一把。如此,才開始審訊。王大臣按照馮保的吩咐,說自己受高拱的指使,並供出高拱在京的家人李寶、高本等人是同謀,而且一搜查,嫌疑犯身上還藏有利刃。這樣看來,能將此案辦成弄死高拱全家的“鐵案”了。
    “審訊結果”一傳出,朝野議論紛紛,稍有頭腦的人都不難看出這件案子背後有政治報複的影子。吏部尚書楊博(字維約,山西蒲州人)和左都禦史葛守禮(字與立,山東德平人),相約找到張居正,為高拱辯解,楊博說,這件案子關係重大,如果就這樣草率的定案,恐怕大臣將人人自危。張居正對二人說,難道二位先生懷疑我要周納勾連高拱麽?楊博回答得很巧妙,說,不敢這樣懷疑,但隻有先生您才有回天之力,洗刷高拱的冤情。而且更搞笑的是,急著撇清自己的張居正竟然很不謹慎,自擺烏龍。他拿出一份東廠的審訊筆錄給楊、葛二人看,意思是此乃嫌疑犯的招供,與自己無關。可裏麵有四個字“曆曆有據”,葛守禮不愧是最高監察官員,一眼看出 這是張居正親自刪改的筆跡,張居正連忙解釋,審訊的人不通法理,我替他們改了幾字。
    主管刑部監察的邢科給事中,都是些依法辦事、不畏權勢的正人君子,他們商量道,這樣的案件審理和刑科相關,如果我們一句話也不說,案子就這樣定了,我等以後還哪有臉見人!於是聯合上了奏折,要求這件案子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這三法司聯合審理。
    張居正和馮保主意早定,硬要搞死高拱,不把此案交給刑部,但迫於輿論壓力,命令錦衣衛左都督朱希孝再去會同馮保審理。朱希孝雖然是張居正的門客,但和高拱關係不錯,他對王大臣用刑要他從實招來,王大臣大叫,你們許諾我的富貴,讓我說高閣老指使,憑什麽又要拷打我?而且朱接受楊博的建議,將王大臣原來的招供的高府同謀的家人,叫過來混雜在人群中,王大臣竟然辨認不出。事情到這一地步,馮保怕反過來牽連自己,匆匆將王大臣用毒藥弄啞,讓他說不出話來,然後再草草宣布處決。
    馮保、張居正如此追打死老虎,固然陰毒,但在那樣的帝製時代,萬一高拱重新掌權,他們害怕自己死無葬身之地,政治就是這樣殘酷。好在當時司法還不算很腐敗,一大幫正人在朝,如果像後來魏忠賢那樣,可以任意陷害東林黨人,估計高拱難逃一劫。
  
  
  (注:究竟謀害高拱是馮保一人的主意,還是馮保提議居正讚成,也聚訟不已。朱東潤先生過於褒張,他認為張毫不知情,最後反而是高的救命恩人。---我不認同此說。我以為主意是馮保出的,張樂觀其成,而且在案件過程中參與謀劃,因為他和馮保是政治同盟,必須達成一致意見。)

作者:狠無奈 回複日期:2006-12-13 11:07:41 

  嗬嗬,排隊慢慢看

作者:肖福祥 回複日期:2006-12-13 12:01:04 

  好文!

作者:遍地蟎蟲 回複日期:2006-12-13 12:02:40 

  不錯,頂起

作者:花崗岩 回複日期:2006-12-13 12:17:15 

  崇禎朝最好的首輔就是樣,可是推薦了一個被宦官看好的熊,送了一半命;自己鬥垮了孫送了另一半命。
  張很是了得,但是牛到連皇帝念錯了字,他也想訓普通孩子一樣,我想他自己能善終,萬曆算是很不錯了!
  
  有機會看看砍材的說法,值得期待。

作者:湖底的青魚 回複日期:2006-12-13 13:15:49 

  記號先,等著慢慢看!

作者:陝西龍王 回複日期:2006-12-13 13:28:37 

  費

作者:flameding 回複日期:2006-12-13 13:33:57 

  好文,好文,期待!
  

作者:馬寶 回複日期:2006-12-13 13:40:28 

  好鐵,等著

作者:gzrunman 回複日期:2006-12-13 14:18:25 

  樓主的《晚明落暉》要是連載結束之後,不妨一次打包貼上來的好。一口氣的看,就知道整體水平的高低了。不過我個人預測,應該是每個“小故事”好看,一氣嗬成,不免錯漏多多。猶如金庸當年的小說連載,過後不免拚拚湊湊,方可成文。
  
  網上看也有一個好處,可以參加討論,樓上多位大大已經指出了樓主的錯誤了。於我也受益良多。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3 16:30:22 

  網上看也有一個好處,可以參加討論,樓上多位大大已經指出了樓主的錯誤了。---正是如此,此處高人多多。
  

作者:beifangxia 回複日期:2006-12-13 16:39:28 

  強人,好文章,拜讀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4 11:00:12 

  “晚明落暉”專欄:新政之初先自我擴權
  
  
    
    
    在內閣中驅逐了高拱,宮禁內有馮保的密切配合,兩宮太後充分信任。皇帝的老師、首輔大臣張居正一人大權獨攬,完全可以甩開膀子大幹一場,充分展示平生抱負。
    當時的大明,已建國二百餘年,矛盾百端,尤其是國家財政入不敷出,而普通百姓的負擔日益加重。如果要使社會穩定,必須從經濟、財政方麵進行較大的改革,達到富民強國之目的。我們知道,張居正的改革最有成效的兩項措施是“清丈法”和“一條鞭法”。清丈是重新清量全國的田地,再確定應交的賦稅,並查處許多隱匿的土地,如此不僅增加了國家的收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土地兼並,減輕了普通農民的負擔。一條鞭法則是將原來繳納實物的賦稅和出勞動力的徭役,統一折合成銀兩,簡化了收稅方式,穩定了國庫收入,也做到了盡量不擾民,還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但如果經濟改革,沒有政治改革作保障,再好的方案隻能是畫餅,很可能在實施中無疾而終。而當時明朝的官僚係統已暮氣沉沉,推諉、扯皮、低效,必須徹底改革行政係統。張居正選擇以考成法來督促各級各地官吏的勤政。
    所謂考成法,類似現在許多公司都在實施的績效考核。傳統的行政係統運轉,主要靠公文的傳遞、落實來維係,但公文維係的行政係統,極容易滋生形式主義和文牘作風,上麵的文件發下去了,下麵也就簡單地再往下轉發,至於公文所提的要求,辦理得怎樣,是否完成任務,就很難控製了。有些朝廷來的公文,一耽擱就是好幾年,形同一紙空文。
    萬曆元年,張居正針對這種弊端,上書皇帝提出公文辦理的改革,皇帝當然照準。這項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朝廷的六部、都察院,其奏疏凡得到皇帝批準的事項,轉行到各衙門,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地方的路途遠近,限定辦理的期限,每月底清點。另外造兩冊帳簿,上麵記錄事情的概要和規定的期限。一冊送主管檢察的六科,隨時掌握辦理的進程,一冊送到內閣備查。六科的監察官員將執行情況隨時記入帳簿,半年再複查一次,對拖延的追究責任,向上參奏。如果地方巡撫、巡按拖延,由六部中分管的衙門舉報;而六部有拖延欺騙蒙蔽的,由負責監督的六科給事中舉報揭發;如果六科的監察官員自己拖延欺蔽,就由內閣來監督、檢舉。官員工作的評定,就以此為基礎。
    考成之結果,直接和烏紗帽掛鉤,可想其威力。官場上,悠悠萬事,官帽最重。如此一環扣一環,責任和權力明確,明朝那生鏽的管理係統,似乎一下子就上了注入了潤滑油,機器加速運轉起來。
    但如果仔細分析這條辦法,會發現一個奧妙,作為內閣首輔,張居正在自我擴權。各部督促地方,六科的監察官督促六部,而內閣督促六科監察官。也就是說,內閣把自己擺在官僚體係中最後裁決者的位置上,成為整個文官係統中最後負責人,隻向皇帝一個人負責。而明朝自主元璋因胡惟庸案廢除宰相後,百官理論上是直接向皇帝負責的,內閣僅僅是皇帝私人的顧問班子,法理上沒有明確的權力。如此一改革,天下百官要向內閣負責,內閣首輔張居正就成了貨真價實的宰相。
    
    

作者:beifangxia 回複日期:2006-12-14 11:10:11 

  我先欣賞
  先頂後看

作者:花崗岩 回複日期:2006-12-14 11:42:50 

  張居正從考評入手是很正確的,就像如今不改變GDP為核心的績效考核,一定不能扭轉局麵。但是沒有才大如張者,有如何確立新的考成法呢?這不僅是一個權力問題,更是一個思想問題。
  民主製度以選票考成,張以路線考成,在利出多門的今天,這題目很難。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4 12:42:29 

  民主製度以選票考成,張以路線考成,在利出多門的今天,這題目很難。
  ----確實如此,在那種情形下,張居正要幹事,還真的不得不如此
  

作者:gzrunman 回複日期:2006-12-14 16:17:28 

  考成法的實施,可以選拔普通的人才擔任公務員,隻要遵守一定的製度,落實具體的工作,業績就能夠逐步體現,個人也得到升遷的機會。“普通人”所占的比例總是最大的。
  
  現代民主社會中,也多數由“中等智慧”的人擔任公務員,比如韓國、比如美國。他們之間也不太有勾心鬥角的狀態出現。(當然,小磨擦不可避免),民選的政治首領更加要遵守一定的規範,才能繼續擔任職務。在中國,大家都在期盼“有領導能力、超級智慧”的人出現,希望由“領袖”式的人物來指引我們前進,這其實是相當危險的,成則大成,敗亦慘敗。
  
  張的“考成法”實際上是一種具體的監督辦法,可能比今天我黨的紀委來監督的辦法還更加有效吧。

作者:wyjalex 回複日期:2006-12-14 17:15:04 

  好文章

作者:hateeverything 回複日期:2006-12-14 17:57:29 

  關於明朝曆史的文章還真多。
  我喜歡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4 18:15:57 

  大明的監察製度自有其相當可取之處,然後整個製度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作者:花崗岩 回複日期:2006-12-14 20:24:14 

  大明的監察製度感覺說話的多,做事的少;
  高調的多,務實的少;
  最後黨同伐異,胡說八道,真找人承擔時,已經一個人都沒了!
  
  輿論與權力在一個體係內,也是沒法整的;不僅限製權力需要分離,即使是做事也需要分離。

作者:yoursong726 回複日期:2006-12-15 2:17:49 

  真好 慢慢看

作者:繁一 回複日期:2006-12-15 08:52:26 

  曆史今撰,難免失真。曆史已經消失了。
  今撰曆史,當溶入現代意識,方有新意。

作者:楚狂人eason 回複日期:2006-12-15 09:22:31 

  繼續支持樓主~希望更新速度提高一下

作者:慈洵 回複日期:2006-12-15 10:35:15 

  作者:花崗岩 回複日期:2006-12-14 20:24:14 
    大明的監察製度感覺說話的多,做事的少;
    高調的多,務實的少;
  -------------------------
  監察官員本來就是高調說話的
  務實做事的那應該是閣部官員
  
  任何監察工具最後都會變成黨同伐異的平台~
  就好比老美也是通過他們的監察製度來做兩黨鬥爭~這是普遍現象~不單明朝獨有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5 14:03:24 

  樓上所說極是。
  現代憲政國家立法、司法和行政分立----孫文還照顧中國的傳統多了監察和考試,湊成五權。在議會裏,朝野兩黨盡可能吵,那風聞言事的程度比明朝嚴重多了。
  但憲政國家有鬧哄哄的“亂像”,但沒有真亂,是因為比較合適地厘清各種權力的邊界,議會不能以多數票否決行政機關的各項措施或免除行政官員之前,行政的權威將得到充分尊重。而最後定分止爭的還有獨立的最高法院。
  而明朝也有閣部、科道、詹翰之區別,但種種權力又攪和在一起,皇帝理論上是最後的裁決者,但在許多爭執中,皇帝又是利害人之一,他怎麽可能中立地裁決,鬧到最後都不會有一個大家認可的權威結論,皇帝隻能利用無可懷疑的君權進行處置,因此後遺症很大。---“大禮儀”和“爭國本”都是這樣。
  所以黃仁宇才說製度上山窮水盡。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5 14:08:20 

  鉗製言路成攬權關鍵
  
    
    張居正用考成法擴大了內閣的權力,自然要引起一些人的反彈,特別是主管監察的給事中、禦史的監督、考核,也由內閣負責,這一下就惹怒了一些監察官員。
    明朝的監察製度完備而嚴密,監督中央六部九卿的給事中和監督地方的禦史合稱科道官,又叫言官,他們多是些七品的小官,但是能監督正二品的尚書,關鍵是科道官相對獨立,比如兵部尚書夠牛的吧?負責監督兵部的兵科給事中根本不用拍尚書的馬匹,也不用奉承內閣輔臣,因為他不由兵部尚書管理。再加上有“風聞言事”的免責權,就如今天西方一些國家的議會,議員如何說行政官員的過失,不一定要證據確鑿,哪怕有失實之處也不能說議員是誹謗誣蔑。所以,小小的七品官,動不動就敢彈劾尚書、侍郎、內閣輔臣,甚至可以直言不諱地指出皇帝的過失。
    考成法一實施,言官們的監督、評價由內閣來行使,這一下我們想一想,給事中和禦史這類監察官還能獨立、自由地彈劾內閣以及六部尚書麽?那麽大多數監察官員當然要想方設法取悅於內閣輔臣。此法一實行,相對獨立的監察權受到了內閣的侵蝕。一位大臣在《群臣阿附成風稽祖製以安社稷疏》中,批評考成法實施後造成的監察官員獨立性的喪失:“科道欲論一人,薦一士,則先送輔臣揭帖,名曰請教。”
    言官們認為張居正此舉是鉗製言路,是對二百年來成熟的監察體製一種破壞,於是針對張居正的第一波批評浪潮襲來,發動者主要是科道官。
    借題發揮、上綱上線是言官們彈劾大臣一貫的路數,此次對張居正也不例外。明朝遷都北京後,太祖朱元璋當年定鼎的南京作為留都,保留了一整套政府班子。萬曆二年,南京的一個太監張進喝醉酒了,毆打給事中王頤。這本來是一件小小的治安案件,但在正滿肚子不平的科道官看來,一個閹人敢毆打堂堂的監察官,說明言官的地位下降,太監氣焰的囂張,而大力鉗製言路的張居正,正好和大太監馮保親如兄弟。物傷其類,戶科給事中(監察朝廷財政部門)趙參魯(字宗傅,浙江鄞縣人)等人,便把這件事上升到政治高度,要求嚴懲惹事的太監。北京、南京兩都的言官紛紛跟進,好不熱鬧。張居正很惱火,在給南京都察院右都禦史(南京的最高監察官員)寫信抱屈說,張進就是一個管膳食的太監,酒後放肆,送給內監執法者鞭笞,革掉他的館管事權,也就行了。就算交付大家討論如何處罰,也不能沒完沒了爭個不停。到底為什麽要議論紛紛?為什麽要借一個太監酒醉而引起南北兩都的台諫官員交相議論?
    當然張居正知道言官此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必須用鐵腕製止這股針對他的風潮,醉酒的太監被處理後,上疏彈劾的趙參魯因沒事找事連降數級,貶至廣東高安縣當一個典史,一個不入流的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鉗製言路在張居正柄政之初,確實起到了確立權威、令行禁止的作用,但這項措施後遺症很大,到了萬曆帝清算張居正時,“鉗製言路”竟成為重要的罪狀。
  
    
  

作者:兔子黨徒甲 回複日期:2006-12-15 14:15:28 

  作者:慈洵 回複日期:2006-12-15 10:35:15 
    監察官員本來就是高調說話的
    務實做事的那應該是閣部官員
    
    任何監察工具最後都會變成黨同伐異的平台~
    就好比老美也是通過他們的監察製度來做兩黨鬥爭~這是普遍現象~不單明朝獨有
  --------------------------------------
  這個倒不見得,慈JJ眼光不可隻盯著老美。關於監察製度自然有好的範例,例如香港的廉政公署,並不高調,但自有其曆來務實反貪成效形成的威嚴,形象向來也比較好。當然,這跟原來殖民地的性質、地方比較小有關。
  
  至於大明的科道官員,我是感覺不怎麽樣。固然不乏敢於彈劾大官敢於直諫之流,但很多時候做得很沒彈性,要麽扣很大的帽子,要麽就專門盯住雞毛蒜皮的小事,更甚至於陷入黨爭為了彈劾而彈劾。這種內耗對整個政府的執行力是有損害的。
  
  不過這確實不是明朝獨有的現象。相反明朝科道官員的亮點是值得讚賞的。

作者:beifangxia 回複日期:2006-12-15 14:36:00 

  期待下文,等候中

作者:花崗岩 回複日期:2006-12-15 15:38:46 

  固然不乏敢於彈劾大官敢於直諫之流,但很多時候做得很沒彈性,要麽扣很大的帽子,要麽就專門盯住雞毛蒜皮的小事,更甚至於陷入黨爭為了彈劾而彈劾。這種內耗對整個政府的執行力是有損害的。
  
  同意,整天的“君子小人”之爭,於事無補,也使得幹練之才望而止步,明亡之快,這是重要原因。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6 9:48:28 

  “晚明落暉”專欄:言官前赴後繼保衛話語權
  對趙參魯的處罰並沒有嚇住言官們,明朝的士大夫中,很有一些骨鯁之人。趙參魯在上疏中對張居正僅僅是影射,而緊接著三個言官,南京戶科給事中餘懋學(字行之,徽州婺源人)、河南道禦史傅應禎(字公善,江西安福人)、巡按遼東的禦史劉台(字子畏,江西安福人),上疏批評新政,炮火一個比一個猛。尤其讓張居正傷心的是,傅、劉二人是隆慶五年張居正當考官取中的進士,是不折不扣的門生。因此張居正很憤怒地說,二百年來無門聲彈劾老師。
  餘懋學在奏折裏提出五條建議:一是“存敦大”,要對下麵寬厚一些,考成法使官場之風變得十分冷酷,國家元氣大傷;二是“親謇諤”,即要廣開言路,虛心聽取不同意見;三是“慎名器”,要賞罰分明;四是“戒份更”,不要輕易變更祖宗之法;五是“防諛佞”,內閣不要胡亂稱讚司禮監太監。每一條都是針對張居正而來。
  而劉台更幹脆,指名道姓批評張居正,奏折的題目便是《懇乞聖明節收輔臣權勢疏》,言辭十分激烈,說,“高皇帝鑒前代之失,不設丞相,事歸部院,勢不相攝,而職易稱。文皇帝始置內閣,參預機務。其時官階未峻,無專肆之盟。二百年來,既有擅作威福者,尚惴惴然避宰相之名而不敢居,以祖宗之法在也。乃大學士張居正偃然以相自處,自高拱被逐,擅威福三四年矣。”“閣臣例無印信,銜列翰林,翰林之職,止備顧問,從容論思而異已。居正創為是說,欲脅製科臣,拱手聽令。”並進一步發揮,說巡按禦史巡按各地,進行監察,不是特大的官員違法案件,一般不派出。因為挑選的人很精明強幹,授予的權力較大,各地官員大多知道顧惜名義,不至於太狼狽不堪。即使是都察院對禦史也是有統無屬(用現在的話來說,最高監察部門對督察各地的禦史是業務指導,並不是他們的直接上司),如此是為了不對禦史控製太多。現在張居正用考成法控製了監察官員,權力集中於內閣,沒有了獨立性,負責監察的給事中、禦史誰願意冒著丟官甚至生命的危險,直言為政的過失呢?這番話和現代比較,依然有其價值。如果美國沒有獨立檢察官製度,總統克林頓和萊溫斯基那點事,獨立檢察官能窮追不舍麽?劉台的立論法寶是祖製,就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創立的不設宰相的製度,為了顯示自己是大公無私,他還特意強調:“臣舉進士,居正為總裁。臣任部曹,居正薦改禦史。臣受居正恩亦厚矣,而今敢訟言攻之者,君臣誼重,私恩有不得而顧也。”
  這當然也是政治上相當正確的手法。
  劉台在上疏中所說巡按禦史的權責,如果看過傳統戲曲的人想必不陌生。許多戲曲中總有類似的情節,富小姐後花園和窮書生一見鍾情,贈書生錢財上京趕考,書生高中黃榜,點了八府巡按,拿著尚方寶劍,替天子出巡,有先斬後奏之權,回來後和小姐完婚。《玉堂春》中的蘇三,被洪洞縣的商人買回老家做小妾,遭遇冤案,被判死刑,如果不是她在南京青樓時有過數夜情的王公子,中進士後作為禦史巡按山西,她不可能苟全性命。
  這樣重要的監察權,現在要受到內閣的控製,擱誰也不願意,禦史們道理說得都挺好的,但不能不說有利益之爭的成份在裏麵,屁股決定腦袋,身為言官,當然要想方設法保衛自己的話語權。
  
  
  對言官們的密集炮火,張居正當然要反擊,尤其是對背叛師門的學生,一定恨得咬牙切齒。
  張居正和彈劾他的言官之間,處於實力極不平衡的狀態。一方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深得聖眷的宰相,而另一方是幾個職位低、資曆淺的言官,徒有一身膽氣。雙方交鋒的勝負,估計這些上疏捋虎須的官員們事先知道自己的下場,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概還是值得欽佩。
  張居正最管用也是那時候大臣最常用的反擊辦法,就是撂挑子,以辭職來自證清白,同時給皇帝施加壓力。皇帝那時候哪能離開他的張老師呀,自然是安慰。安慰也沒用,張居正還是要辭職,並且以一種誠心誠意的語氣對皇帝說,照理說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我不應該請辭,但受到了如此的非議,沒法再在內閣待下去了。而且在皇帝麵前伏地不起,哭得很傷心,皇帝親自離開禦座,扶起張居正,而且話說得很幹脆,朕給你把劉台逮起來投進監獄。回到官邸的張居正雖然不說辭職了,但就是不出來辦公,皇帝沒辦法,派太監帶著禮物,上張居正的家中慰問。皇帝給足了張居正的麵子,他見好就收,繼續做他的首輔大臣。
  皇帝下旨對劉台廷杖一百,充軍遠方。但張居正雖然恨透了劉台,就如他上疏挽留高拱一樣,必須擺出一副心胸開闊的姿態。劉台不顧座師的情誼和首輔的權勢,冒死直諫,博得了道義上的支持。如果因為上疏彈劾張居正而被廷杖,張居正在輿論上將會更加失分,所以他上疏皇帝替劉台求情,免了劉台的廷杖和流配,僅僅削籍回家。
  但張居正心中是不會放過劉台的,他必須找一個合適的借口整治劉台,而貪贓枉法等腐敗問題,往往是打擊報複政敵最佳的方式,因為貪官誰都恨,因腐敗被處罰沒誰會同情。劉台巡按遼東時,和遼東的地方首長巡撫張學顏合不來,而張巡撫此時已調到戶部做官了,他知道張首輔痛恨劉台,便誣告劉台曾經私下裏收取罪犯的罰金替人免除刑罰,張居正如獲至寶呀,派禦史去遼東查核,同時派自己的親信王宗載去劉台老家江西做巡撫,搜集他在老家不法之事。這些人都是張居正授意的,他們要拚命討好張居正,周納羅織,何愁沒有“證據”?於是劉台以貪汙腐敗之罪流配廣西,他的父親和弟弟都受到了牽連。劉台後來死在流放的地方,巧合的是,他恰好與張居正死在同一天,這一對冤家師生好像約好似的。張居正一死,便有人上疏替他抱不平,劉台的案件再複查,純係冤案,當年誣陷他的官員被處分,他得以平反昭雪,贈官蔭子,反正是中國傳統平反遊戲的老一套,沒啥新鮮的。
  除了控製朝廷言官外,張居正還想辦法控製民間的輿論。最主要的做法是重申明太祖朱元璋的《臥碑文》,即天下百工技藝之人,都可以議論朝政,唯獨不許生員(取得秀才資格的學生)談論國事。因為他擔心在朝廷對言路的鉗製,會引起民間那些還沒有出仕的知識分子反彈。並在萬曆七年,下令毀掉天下書院,首當其衝的是常州府龍城書院。後來舉辦東林書院的民間士人領袖顧憲成,還沒有中舉時曾在龍城書院學習過,龍城書院是江南一代士子們相互切磋、關心國家大事的一種象征。張居正此舉,實際上是和天下士人為敵,自然也引起顧憲成這類要求廣開言路的知識分子反感和抵觸,也使他死後被萬曆帝清算、改革人亡政息具有某種群眾基礎。
  但張居正當權時,可不顧了這麽多,他用獨斷專行的法家手段,短時間內成功地鉗製了朝野的言路,使人不能對他的改革說三道四。
  
  
  

作者:beifangxia 回複日期:2006-12-16 10:47:26 

  離砍柴最近,好文,享受
  

作者:江上葦 回複日期:2006-12-16 11:42:55 

  曲高常患和寡,明珠何懼暗投?

作者:長亭怨慢1 回複日期:2006-12-16 12:00:43 

  沙發

作者:楚狂人eason 回複日期:2006-12-16 12:33:03 

  頂上去~

作者:xiaohai1977 回複日期:2006-12-16 13:27:04 

  好文章

作者:坦蕩蕩無所畏 回複日期:2006-12-16 13:45:20 

  看電視上的砍柴,真是激昂率性的漢子,有點點口吃,仿佛嘴巴總是跟不上腦子,思維一股腦變成語言流淌出來。欣賞了。

作者:無證土狗 回複日期:2006-12-16 14:08:12 

  我可是天天在“南方都市報”上追看,沒想到天涯上也開了
  
  狂吠3聲

作者:gzrunman 回複日期:2006-12-16 21:12:15 

  作者:坦蕩蕩無所畏 回複日期:2006-12-16 13:45:20 
    看電視上的砍柴,真是激昂率性的漢子,有點點口吃,仿佛嘴巴總是跟不上腦子,思維一股腦變成語言流淌出來。欣賞了。
  -------------------------
  砍柴兄在什麽電視台做節目呢?有重播的錄像download嗎?

作者:cyjn 回複日期:2006-12-16 22:16:06 

  最近明帖多起來了?受刷屏影響,沒注意到砍柴的大作,可歎!留名,慢慢看...

作者:beifangxia 回複日期:2006-12-17 11:41:00 

  等下文

作者:十年砍柴 回複日期:2006-12-17 12:56:45 

  有點點口吃,仿佛嘴巴總是跟不上腦子,思維一股腦變成語言流淌出來。欣賞了。
  ---確實如此,兄台好眼力,我總覺得自己思維太快,從嘴裏迅速噴出來,常常失誤。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