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典雅愛情與騎士精神

  對於典雅愛情“注釋1”,在曆史上的過去和現在都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純粹是一種胡鬧,或者是貴族們的一種消遣;另一種人則認為它是喬裝打扮後的,摩尼教異端邪說的陰魂再世。有些人把它看作人類曆史上荒誕而平凡的一頁;另一些人則把它視為一種汙染社會風氣,敗壞婚姻生活的頹廢道德觀,還有人則認為它開創了現代充滿浪漫色彩的愛情生活。”“注釋2”也有人認為典雅愛情是一種異乎尋常的遊戲,是脫離現實,曇花一現的情感,是一種打發閑暇的美麗的白日夢。“注釋3”無論怎麽說,這些觀點都是帶著現代的視角和觀念對中世紀和典雅愛情的誤解,下麵讓我們走進中世紀的曆史,解讀中世紀的典雅愛情。

  什麽是典雅愛情呢?典雅愛情就是“衰退中的騎士精神培養出‘羅曼蒂克的愛情’,對一個理想的女人所產生的愛,一種做不到、非塵世的、和精神上的愛。這個理想的女人是可以使崇拜者高貴起來。……騎士精神也將肉欲的衝動升華作精神上的愛慕。此外,這種‘騎士愛’中非現實主義傳統已經納入我們西方文化了。這種羅曼蒂克愛情是西方社會所獨有的,中國人、印度人以及許多其他民族都沒有的”。“注釋4”典雅愛情是在中世紀宮廷貴族中產生的特有的愛情,表現為騎士對貴婦人(Lady)“注釋5”的崇拜和追求,為了贏得貴婦人的愛,騎士可以犧牲一切,也在所不辭,而且這種對貴婦人的崇拜和追求往往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貴婦人成為美真善的象征,愛情成為騎士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切,成為騎士改造自己實現道德品質升華的力量源泉。

  其實,這種愛情形式是對中世紀封建的政治婚姻的反叛和挑戰,正如恩格斯說的,“第一個出現在曆史上的性愛形式,即作為熱戀,作為每個人(至少是統治階級中的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熱戀,作為性的衝動的最高形式(這正是性愛的特征),而第一個出現的性愛的形式,那種中世紀騎士之愛,就根本不是婦夫之愛。恰恰相反,古典方式、普羅旺斯人的騎士之愛,正是極力要破壞夫妻的忠實,而他們的詩人們又加以歌頌的。”“注釋6”

  這種典雅的愛情,最早發祥於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的抒情詩中。那麽,為何會在法國這麽一個地方掀起了典雅愛情的波瀾呢?關於抒情詩的典雅愛情思想的起源是學術界爭論不休的問題,就此有兩種學派:一派認為,關於吟遊詩中的典雅愛情思想是從法國南部當時11、12世紀的社會環境中產生出來的;另一派則認為,典雅愛情思想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西班牙的阿拉伯的抒情詩。“注釋7”

  學者錫德尼·佩因特(Sidey Painter)認為,抒情詩不過是吟遊詩人為了獲利而討好貴婦人的把戲以及伯爵貴族的酒足飯飽的一時興致:11世,一位饑腸轆轆的吟遊詩人在阿基坦公爵領地遊蕩。他來到一座城堡,希望戰爭的故事或其他的故事,使他可以贏得一頓豐盛的飯。不幸的是他發現貴族不在,而貴婦人從心中厭惡那無窮無盡的戰爭故事。於是,一個念頭閃入他的腦中,如果他編一首讚揚貴婦人美麗高尚的歌曲,那麽,他就可有一頓飯吃了。這種嚐試自然獲得了成功。不久,吟遊詩人把他的成功經驗告訴了同伴,很快在法國男爵大廳中,響徹著讚揚能夠慷慨大方的貴婦人的歌曲,如果一位貴婦人沒有吟遊詩人為她歌唱,讚揚她的美麗,那麽,她會感到太落伍了。一天,大貴族威廉九世,聽了一曲歌之後,興趣大發,自己也寫了一首愛情詩。他無需為謀生而歌唱,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一個快樂的配音,與酒友相娛樂,同時也是描述他自己巨大的勝利。“注釋8”於是,一位封建顯貴的舉動很快就流傳開,成為其他貴族模仿的楷模,寫愛情詩成為一種時尚,男爵與騎士這樣做,因為這是快樂的、時髦的,窮詩人則是為了謀生的需要。

  對於這種觀念,筆者不敢完全苟同。在典雅愛情的產生過程中,確實,吟遊詩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決不是一時之興趣。典雅愛情的出現,有著深厚的社會經濟和思想根源。對此,馬克思曾這樣分析道:“南方法蘭西民族——Vulgo普羅旺斯民族——在中世紀時代不僅完成了‘寶貴的發展’,甚至還走在歐洲發展的前麵。它在新時代的一切民族中第一個創造了民族語言。它的詩當時對羅曼語係各民族甚至對德國人和英國人都是望塵莫及的範例。在創造封建騎士方麵,它可與卡斯提爾人、北方法蘭西人和英格蘭諾曼人相匹敵;在工業商業方麵,它絲毫不遜色於意大利人。它不僅‘輝煌地’發展了‘中世紀生活的一個階段’,甚至使古希臘文明在中世紀末期回光返照。”“注釋9”從這可以看出,普羅旺斯文明發展的程度,即它的工商業經濟的發展和與之相適應的文化處在西歐領先的地位,而這成為典雅愛情萌發的根基。再加上,由於普羅旺斯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與西班牙毗鄰,從西班牙接受了大量希臘羅馬以及阿拉伯文化思想的影響,從而也就構成了典雅愛情的思想淵源。

  典雅愛情最直接的最有影響的淵源就是西班牙的阿拉伯文學。有些人認為典雅愛情是11世紀末十字軍東征後,從阿拉伯帶回來的文明禮物。實際上,阿拉伯的影響,早在8世紀初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建立了統治時,就已開始了。正是通過西班牙這座橋頭堡,阿拉伯的文化源源不斷地被傳播到歐洲。最早將柏拉圖式的愛情和為情人不惜犧牲一切的騎士精神貫徹於文學中的,是阿拉伯人。這種英雄拜倒在美人的石榴裙下,並可為之上刀山、下火海,衝鋒陷陣、萬死不辭的騎士精神最早最典型的體現者,就是安塔拉——阿拉伯騎士之父(Antarah bn Shaddad 525—615)。安塔拉是一位文武雙全的最完美的英雄騎士和詩人,他在他的詩《懸詩》中,自稱自己如何品德高尚、慷慨豁達,追述自己在戰場上,所向無敵,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堂妹阿卜萊真摯的熱戀和一片癡情:“浴血槍林刀叢中,時時念你喚芳名,幾欲親吻閃光劍,似你啟齒露笑容……”“注釋10”在這首詩中,典雅愛情的肇端被展露出來,而以這位英雄為題材,寫於大約10世紀的《安塔拉傳奇》“注釋11”則是西方典雅愛情的藍本。《安塔拉傳奇》將曆史上的詩人、騎士、英雄安塔拉對其堂妹阿卜萊堅貞不渝的愛情加以渲染,以英雄與美人、戰爭與愛情為經緯,編織出一篇美麗動人的故事。《安塔拉傳奇》被譽為阿拉伯的《伊裏亞特》。除了這類英雄傳奇外,還有許多廣為流傳的情詩,歌詠了柏拉圖式的愛情、苦戀、相思,情感真切,淒婉感人。哲米勒(Jamil bn Mamar?—701)為其戀人布賽娜寫道:“如果布賽娜派人來要我的右手,盡管右手對我來說珍貴無比,我也會給她,使她稱心如意,然後說:‘還有什麽要求,你再提!’”“注釋12”安達盧西亞著名的學者作家伊本·哈茲姆(Ibn Hazm—1064)的《鵓鴿的項圈》一書是愛情理論的專著。該書要比中世紀法國教士安德烈(Andre La Chapelain)在1185年寫的《純真愛情的藝術》要早一個多世紀。

  除了阿拉伯文學思想的直接影響外,經阿拉伯人之手傳到西歐的古希臘羅馬的思想也對典雅愛情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柏拉圖在其《理想王國》中,就闡述了有關愛情價值的觀念;古希臘的一些愛情故事和傳奇中的婦女雖然遠沒有享有那種令愛者為之肝腦塗地的地步,但也不乏純情的特點。在古羅馬文學中,奧維德(公元前43—18)曾寫過《愛情的藝術》和《愛的醫療》;盡管這兩本書中所描寫的女性,都顯得輕佻、放蕩,而且未提出婦女的地位問題,但是,它們也不失為典雅愛情思想的源泉之一。

  正因為各種思想的影響和普羅旺斯特殊的文明發展程度,使得典雅愛情思想在那兒誕生。那麽,典雅愛情為什麽會從法國南部的偏隅之地傳遍整個西歐呢?這與當時西歐社會環境和社會心理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一,從社會環境上講,11世紀整個西歐社會趨於穩定,經過漫長的不懈的努力,經濟開始全麵複蘇,城市的興起就是最為明顯的說明。伴隨著這種社會氛圍的變化,人們不再震懾於戰爭和災難的恐懼之中,而處於安和狀態,閑暇中對精神產生了新的渴求。原來的武功歌,以敘述戰鬥為主,其詩多金戈鐵馬之聲,不具浪漫色彩,開始在聽眾中逐漸失去了吸引力。貴族騎士們經曆了十字軍東征的火與劍的洗禮,不再熱衷於戰爭和廝殺,對勝利的光榮也抱冷漠態度。掀起感情風波的愛情故事——騎士傳奇文學應運而生。在騎士傳奇裏,主人公不再是赳赳武夫,而是新登場的風流騎士,他們甘願為心愛的貴婦人,去冒險拚命,以期顯身揚名,博得美人青睞。

  聖母崇拜

  其二,典雅愛情之所以能夠在整個西歐貴族中風靡,還與騎士的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中世紀的貴族的教育,仍然遵循和繼承了古日耳曼人的傳統,即在7歲時,貴族將其子送到有名望的貴族那裏接受培養教育。在14歲前,對貴族子弟的教育,主要由貴婦人來掌管。在這期間,一直充當貴婦人的隨從,服侍貴婦人的起居,聽候差遣,接受貴婦人的文明教化,同時也受到整個宮廷文化禮儀氛圍的熏染,在那時,大貴族的宮廷是文化和文明的匯集和傳播的中心。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貴婦人的高貴美麗、慈祥、有教養,使貴族子弟對貴婦人逐漸產生了崇拜的情感,即弗羅伊德所說的“戀母情結”,這為以後貴族普遍接受典雅愛情思想鋪墊了心理和情感上的基礎。

  其三,典雅愛情的始作俑者是具有典雅愛情思想的貴婦人,她們是這場運動的發起人和倡導者。有人指出,西方教會曆來把女人看成是勾引男人墮落的夏娃,而在近東拜占廷帝國,聖母瑪利亞長期受到崇拜。這種聖母崇拜,經十字軍和朝聖者帶回歐洲,從而引起人們觀念上的變化。在逐漸取代夏娃形象的過程中,婦女身價無形中得到了提高。其實,西歐中世紀始終存在兩種極端的對待婦女的態度,一方麵是對婦女的極端的貶低,視婦女為淫之首、萬惡之源,但是另一方麵卻對聖母瑪利亞極端地崇拜,對聖母的崇拜並不是十字軍從東方帶來的舶來品。

  其四,有人認為,十字軍東征後,由於封建貴族們都參加了東征,婦女才得以在宮廷主持事務,能力提高,地位也隨之提高。其實,在中世紀,貴族一直主外,忙於戰爭,而貴族婦女主內,負責宮廷的禮儀慶典以及莊園的管理。有的女主人,甚至比領主更有文化,更有教養。貴婦以女性的委婉細膩,定下精細的禮儀規矩,培植高雅的藝術情趣,為宮廷生活增輝不少。而這種典雅情趣,慢慢從宮中傳出,漸次擴展到社會各階層,給粗鄙的中世紀塗上了一層精神的亮色。

  聖母崇拜

  關於典雅愛情產生的根源,無論是思想淵源,還是貴族的教育方式以及貴婦人的倡導等等因素,都是外在的條件,而人對愛情的追求的本性以及英雄主義所包含的浪漫主義情懷,是內在的,這種內在的種子,遇到適合的氛圍與條件,就會蓬勃生機。

  典雅愛情對西方文明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對騎士精神則是一次重新塑造和升華,使騎士更加英勇,同時融入了風雅,英勇中浸染了文雅和彬彬有禮,並蓄了剛柔文武,更具魅力。

  典雅愛情的這種作用,正如赫伊津哈所說的,“騎士製度諸如憐憫、犧牲、忠誠特征,並非純粹是宗教意義的,他們同時具有性愛的意義。……騎士和情人,即說效忠於愛情的英雄,常是愛情的傳奇借以展示的最初的和一貫的主題。Y蕩轉變為自我犧牲的向往;男子呈露勇氣的渴望轉變為處驚涉險;強壯孔武轉變為情人受苦和流血。”“注釋13”過去,騎士為封主或為榮譽而戰,現在,典雅愛情觀認為,騎士應該為愛情為貴婦人而戰鬥,這樣,愛情和心目中的貴婦人,會使他變得更加勇敢,為愛的貴婦人,他應該上刀山下火海,勇往直前,不惜犧牲。

  女人使男人變得瘋狂和英勇,並不是吟遊詩人的發明和虛構,它有著古老的傳統。早在古代德意誌人時,倘若有婦女在戰場,那麽,德意誌戰士會表現得無比英勇。9世紀晚期的挪威國王哈拉爾德也是這麽一個因一位女人的激勵刺激而真正成為一位富有傳奇冒險的人物的。起初的哈拉爾德不過是挪威眾多小諸侯國的國王,並沒有什麽野心。當他成年時,向霍達蘭王國的埃裏克國王的女兒居達求婚。然而,居達告訴他的手下,她無意委身於一個僅統治尚不及郡大的小國王,必須等到他為她統一了整個挪威時,才會成為他的正式妻子。這番傲慢大膽的話,不但沒有激怒他,相反,令他充滿感激,因為她提醒了他作為國王和男人的真正的職責。為此,他發誓:“我將不再剪我的頭發,直到將整個挪威控製在我的手中那一天為止。”“注釋14”為了履行其誓言,哈拉爾德在十年裏不修邊幅,邋遢不堪。當然最後他終於可以徹底清洗、修整自己,並娶了那個令他發動十年瘋狂戰爭的女人——居達。在哈拉爾德的傳奇故事中,哈拉爾德的舉動不過是純粹出於男性尊嚴的本能衝動而已,沒有任何浪漫愛情的色彩。同樣,在《熙德之歌》中,描述了熙德對他的妻子所說的話,“我的妻,……因為您在這兒觀戰,我胸中勇氣倍加;上帝保佑我打這場仗,我一定能把敵人打垮。”“注釋15”當然,在這裏,熙德之英勇的倍增,是來自於妻子的鼓勵,是既不同於哈拉爾德那種根本談不上什麽愛情的瘋狂,也不同於後來的典雅愛情的,因為典雅愛情中並沒有涉及到夫妻之間的愛情。

  斬殺毒龍的騎士

  典雅愛情所談的愛情是對貴婦人和高貴女性的愛和崇拜以及男女青年人之間的不夾雜任何條件的純情之愛,而且把愛情上升為一種使人完善的偉大力量。吟遊詩人的高明和玄妙之處,就在於將男人在女性麵前的尊嚴和本能的衝動,進行了浪漫的渲染和普遍化的提升。13世紀有一首詩《三個騎士和一件襯衣》,曾詳細描繪了這麽一個主題:一個非常慷慨但不喜歡決鬥的騎士的妻子,把她的一件襯衫送給了三位愛她的騎士。前兩位騎士都婉言致歉,沒有接受,而第三位騎士則接受了這件襯衫,並將它抱在懷裏,滿懷激情地吻著它。他出現在比武大會上,除了這件襯衫外,沒穿任何盔甲。他受了重傷,血染的襯衫也被撕破。人們欽佩他的大勇,他獲得了獎金。那位貴婦人把芳心交給了他,他將滿是血漬的襯衫還給了貴婦人,她溫柔地抱著襯衣,並在宴會上將它穿在身上。“注釋16”這是何等的英勇,何等的浪漫,也決不是純粹的虛幻和莫須有,而是中世紀騎士對貴婦人追求獻媚的曆史的一個真實的寫照,隻不過它被文本化和普遍化了而已。

  同樣,在15世紀的英國馬洛禮寫的《亞瑟王之死》中,講述了著名的騎士郎斯樂一生到處比武,展現英勇摘取榮譽的桂冠,就是為了贏得王後格溫娜維爾的愛,“所有我做的偉大的戰績和武功,絕大部分都是為了這位王後而做的;為了她,不管是非曲直,我打了多少次戰爭;從沒有一次是為上帝而打的,隻不過為了獲得尊榮,和贏得她更多的愛而已,以致我很少甚至不曾感激過上帝。”“注釋17”在15世紀法國的作品《聖讓·勒珀蒂》(Le Petit Jehan de Saintre)中,騎士在比武前所發的誓言中聲稱:“他們比武是為了贏得貴婦人的讚賞。”“注釋18”騎士的這一誓言無疑宣講和展示了典雅愛情對騎士英勇行為的影響,典雅愛情成為騎士涉驚曆險的動力。

  騎士戰惡獸

  中世紀時期不僅有大量詩文對典雅愛情的這種對騎士英勇品質的催化作用進行了描繪和宣染,而且許多傳記和編年史也印證和滲透著這種思想觀念。如,英國12世紀威廉·馬歇爾的傳記的作者就相信在比武中貴婦人的出現和她們明亮的眼睛給威廉以勇氣,使他得以英勇戰勝對手。德國的詩人騎士烏爾裏希·馮·利希滕施泰因(Ulrich von Liechtenstein),在他的傳記中,描述了在1227年為了費努斯法特(Venusfahrt)和120年為了阿圖斯法特(Artusfahrt)這兩位他所崇拜的貴婦人進行了兩次遊俠格鬥。詳細描寫他把自己奉獻於遊俠生活,從一個比武場到另一個比武場,不斷以英勇的功績證明自己服侍於貴婦人,以希望以騎士行為贏得貴婦人的讚揚。1227年,他為了贏得費努斯法特的愛,從意大利到波希米亞(Bohemia),為了貴婦人的榮譽,進行遊俠比武,接受所有來者的挑戰。挑戰者若能夠在同他格鬥時折斷三根矛,他則送給對手一個金戒指,但是挑戰者若被擊敗,那麽,就要向四方鞠躬以榮耀他的貴婦人。在一個月的格鬥中,他折斷了三百支矛。“注釋19”在法國宮廷編年史家弗羅莎特的編年史中,描述了1386年,一位叫勒吉納爾德·德魯瓦耶(Reginald de Roye)的法國騎士,派他的傳令官向英國騎士約翰·霍蘭(Johon Holland)送出一封信,提出挑戰,宣稱“為了他的貴婦人,他發誓同約翰用矛、戰斧和劍以及短劍分別進行三次格鬥”。“注釋20”

  向貴婦人辭別赴戰場的騎士

  上述的事例講的是對貴婦人的愛和崇拜所激發出男人大無畏的潛能,而英國中世紀詩《蓋伊·沃裏克》(Guy of Warwick)則是講述了另一類騎士通過對高貴女性的追求而現實了對自我的英勇品質的培育。

  《蓋伊·沃裏克》詩中講述了,主人公是蓋伊(Guy),男爵管家的兒子,愛上了沃裏克男爵的女兒費莉斯(Felice)。他文明禮貌慷慨,所有的隨從都讚揚他。在愛的衝動下,他向費莉斯求愛。誰想費莉斯給他當頭一棒,讓他立即滾開,否則就要把他的癡心妄想告訴她的父親。這並沒有使他灰心喪氣,不久他又重新向她求愛,長時間跪在她的腳下,他堅韌的決心打動了她,她的態度開始變得溫和。她說,無論他出身是否低賤,他應該擁有配得上她的品質,她想要他成為最好的騎士,一位遵守騎士原則而生活的人,一位以力量與英勇而聞名的完美的體現者。不幸的是蓋伊以為費莉斯想要他成為一名騎士以提高他的社會地位而已,這樣他就值得她愛。於是,他從相思的痛苦中振奮起來,前往宮中,請求男爵封他為騎士。在授封儀式後,他返回到費莉斯那兒,再次求愛。費莉斯告誡他,他隻取得了騎士的稱號,必須贏得值得她愛的榮譽。在一年中,他漫遊歐洲各地,參加比武,每次他都贏得了獎金,而且獲取了禮貌慷慨英勇的美名。於是,他再次返回,向費莉斯求愛,但是他低估了她的要求。事實上,他已做得足夠好的了,費莉斯說她不願意妨礙他去取得更大的成功,發揮更大的潛能。他再次進行冒險,進行更大的真正的冒險,參加真正的戰爭,去贏得更大的榮譽,證實他自身的價值。“注釋21”蓋伊的愛情並不是中世紀法國著名詩人克雷蒂安的天方夜譚,正像在前麵所講到的,對高貴的女繼承人的渴望是騎士乃至貴族的苦思夢想。

  “英勇”這一詞是封建騎士擁有的主要品質,也是騎士最令人尊敬和最吸引人的外在表現。在典雅愛情的思想中,騎士的品質由於出於對貴婦人尊敬而被完善。如果一位騎士有了對貴婦人的愛,那麽,他會成為一位好騎士;如果沒有,那麽他能否成為真正的騎士是值得懷疑的。如果一位騎士打算被一位貴婦人愛,他必須擁有點燃愛情的品質,主要條件就是必須擁有一般騎士所擁有的品質如勇敢與忠誠以及風雅等。

  典雅愛情的確成為騎士不斷追求自我完善的推動力,它不僅使騎士具有“霸王之氣”,而且也軟化了“英雄之氣”中的粗野和驕橫傲慢,即那無法無天的激情,學會了文雅和忍耐克製乃至屈服和謙恭,這正如威爾·杜蘭說的,“有兩種影響力緩和騎士的野蠻作風——女人與基督教。教會成功地把封建好鬥的精神轉入十字軍,或許一方麵得力於當時崇拜聖母瑪利亞的風尚,女性的德行再度被發揚,以遏止英武男人好戰的血氣之勇。”“注釋22”《尼伯龍根之歌》中的西格弗裏的種種表現和變化,就是很好的說明。當第一次見到恭太王時,西格弗裏顯出極端的傲慢和狂妄,“要是你不能憑自己的力量保衛你的土地,我就要代為治理。反之,我的領土,你能以武力奪取,那就奉你為君主。”“注釋23”然而,當見到恭太王的妹妹克琳希德時,西格弗裏卻恭順地說:“隻要一息尚存,公主,我總為你效命。”“注釋24”日後西格弗裏為了得到克琳希德的愛,為恭太王效力,打敗呂代伽斯特,在為恭太王贏得布倫希德女王之愛時,竟然“給國王拉住馬韁繩,那匹馬又高又威武萬分,他恭候國王跨上馬鞍,這樣盡心盡意……他又把他自己的馬匹牽到岸上。他這樣侍奉別的武士,站在人家的鐙旁,在他一生之中真是從未有過的事情。”“注釋25”從這可以看出,正是出於愛情的激勵和考驗,傲慢的西格弗裏,才學會了屈尊謙恭和忍耐。這種類似西格弗裏的英雄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故事,並不是中世紀的專利發明,早在《聖經》中就已存在了。在《聖經》中,狂暴的大力士參孫在美女猶滴麵前,變得十分溫順猶如綿羊般。中國的貂蟬與呂布,霸王別姬,也都是講的同一個主題,但是,這些風範,都未能像典雅愛情那樣浪漫和蔚然成風,其中的女性更不像在典雅愛情中是作為正麵追捧的對象,相反是作為誘惑和惡的象征,中國的絕代美女大都是被描寫為傾城惑君的“禍水”,而典雅愛情則把女性作為至善至美的象征加以頂禮膜拜,這一特征不僅在中世紀成為時髦的風尚,化為騎士和貴族社會的倫理美德,而且被傳承,成為西方文明社會的最具特色的一項傳統美德。

  在典雅愛情中,貴婦人的愛情不再是惡魔,更不是禍水,而是能夠改變騎士精神氣質,陶冶騎士心靈的內在推動力。曾有位詩人問一位貴婦人是喜歡勇敢但缺乏文雅品質的騎士,還是喜歡英俊的掌握愛情藝術的小夥子,貴婦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騎士,因為騎士能夠在她的臂膀中學會文雅。更進一步講,愛就是對貴婦人無所顧忌的尊崇所產生的愉悅和蓬勃的情操,“美麗貴婦人所擁有的雍容華貴、舉止端莊文雅、享有的聲望、談吐高雅、光彩照人等,激起我歌唱的欲望與才能。……我心中充滿了快樂,似乎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已改變。在冬天裏,我的眼睛看到的隻有白色的、紅色的、黃色的花,冷風與濕雨隻能增加我的幸福愉快。”愛的效力並不隻是僅僅在人的情感與生理上引起變化,而且它在一切方麵改進了一個人。“它可以使一個可鄙的人變成一個傑出的人,一個傻瓜變成一位侃侃而談的人,一個吝嗇鬼變成一位節儉的人,一個無賴變成一位可敬的人,愚者變成一位智者,傲慢的人變成文雅謙遜的人。”“注釋26”按照典雅愛情的思想,高貴的貴婦人總是能使拙笨的最邪惡的人成為勇猛優秀的人,一個人無論是多麽豁達自由,如果他沒有愛上一位貴婦人,那麽,他是不會愉快地對待一切人的。

  典雅愛情不僅影響到人的內在品質的變化,也改變了人的外觀的精神風貌。具體來講,崇尚典雅愛情的騎士應該是英俊的、快樂的、聰敏的、幽默風趣的,應該保持牙齒與指甲的幹淨衛生,注意穿戴整齊。對一切人都應文雅有禮貌,切記不要在貴婦人麵前爭吵打架。如果要想贏得貴婦人愛的,就要抑製自己的傲慢自大與好吹噓的癖性。“注釋27”此外,騎士要能夠編寫詩討好貴婦人的品味,倘若沒有能力為貴婦人編歌,那麽,也可以唱別人編的歌。總之,崇尚典雅愛情的騎士要能夠掌握典雅愛情的複雜模式,隨時參加令貴婦人高興的討論。貴婦人們期望她們的戀人既是武士又是風雅的紳士。

  騎士要獲得太太的愛,就要通過服侍效忠於她來表達他的愛。最初,南方的吟遊詩人認為,騎士隻要愛上一位貴婦人就足夠了,而在北方那裏,把這發展為不僅僅是要愛貴婦人,而且要以自己完美的品質贏得貴婦人的愛,證明自己是值得貴婦人愛的。這種對騎士品質的要求也是不斷變化的,起初是隻要忠誠地為她編歌曲就可以了,但以後的要求更多了,顯得有些刻薄,要求像亞瑟王國中的圓桌騎士們那樣英勇,通過斬殺惡龍,征服城堡解救被囚禁被俘的淑女來效力於貴婦人們,但是總體上通常的要求是通過表現英勇的行為和品質來榮耀他的貴婦人。按照典雅愛情的思想,對貴婦人的愛有利於騎士品質的改進和升華,反過來,騎士品質的提高,也是等於對他所鍾情的貴婦人的品質和名聲的提升。

  典雅愛情的思想不僅僅停留在騎士單方麵地如何改善和討好貴婦人的問題上,而且也提出了有益於婦女的實質性的要求,這就是要求騎士幫助婦女。12世紀法國最著名的詩人克雷蒂安在《佩瑟瓦爾》中,就談到這一觀念。當佩瑟瓦爾準備出發到亞瑟王宮時,他的母親告誡他,要隨時準備幫助需要幫助的貴婦人。損害貴婦人榮譽的人,肯定也會損害他自己的榮譽。如果要得到人們的讚揚,那麽,就要服侍效力於貴婦人和淑女們。而佩瑟瓦爾所遇到的隱士給予的忠告也是同樣的,“如果一位貴婦人和淑女們請求你的幫助,那麽幫助她,幫助寡婦和孤兒。”“注釋28”典雅愛情要求騎士幫助貴婦人和淑女們的思想,很明顯地是受教會思想的影響,早在上帝的和平和上帝的休戰運動中,教會就提出了有關對婦女保護的條款,但是典雅愛情以愛情的方式宣講保護婦女,要比教會幹枯乏味的說教更具有誘惑力和滲透力,使騎士更容易在實際中接受和履行。

  1398年法國國王查理六世在亞眠(Amiens)迎娶巴伐利亞(Bavaria)斯蒂芬(Stephen)公爵的女兒伊莎貝拉(Isabella)

  按照典雅愛情的觀點,騎士不僅要隨時幫助貴婦人,要細心嗬護她的名聲,他必須使愛處於十分秘密狀態,以免使他所愛的貴婦人的聲譽受傷害。最終真正的騎士將尊敬所有的貴婦人,捍衛她們的榮譽。文雅浪漫的英雄都具有這樣的特征:不願聽誹謗貴婦人的話,並且要驅逐任何膽敢侮辱貴婦人的人。這種對女性名譽的關注,日後成為西方社會倫理的一項內容,在近現代的文學的腳本和現實生活中,也都可以尋覓到它的幽靈。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典雅愛情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一位英勇倜儻英俊的、出身名門的騎士愛上了一位才智過人的絕色女子。他對心上人情有獨鍾,溫柔體貼,願為她盡心竭力,甚至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然而不希望得到任何回報。這位騎士在追求意中人的過程中注意掌握分寸,通常隻是用含情脈脈的目光、溫文爾雅的舉止、幽默機智的言語來暗示自己的愛慕之情,得到對方的鼓勵後,才明確表白自己的情愫。即使彼此傾心,愛情的交流也隻限於精神方麵,而不進一步追求肉體的滿足。這種精神戀愛使騎士的人格得到升華,生命有了新的意義,促使他去完成神聖使命和建功立業。這種對精神戀愛的追求和渴望,並不是詩人憑空捏造出來的,它的確是中世紀現實中騎士情懷的真實表露。對絕大多數無采邑無什麽地位的窮騎士來講,高貴的女性是可望不可即的,是猶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隻能以單相思來聊以自慰,能夠贏得高貴的富有的女性青睞的騎士畢竟是少數的。

  無論怎樣,典雅愛情對愛情和戀愛的男女進行了曆史性塑造和升華,因為在這之前的曆史上往往是將男女的愛情視為一種邪惡,《聖經》中的亞當夏娃失樂園、中國曆史上的“禍水”,都是體現了這一主題,而從來沒有像典雅愛情將愛情提高到這麽高的地位——愛情不再被視為惡,而是被視為崇高的至高無上的,是一切真善美的源泉。典雅愛情對騎士精神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將騎士的理想和追求,變成為一種偉大崇高的力量來重新塑造騎士的精神內涵,即尊重保護婦女和英勇忠誠而文雅謙遜的美德,使騎士精神融入了風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實現了教會的理想——要求騎士對婦女的保護以及戒除傲慢自大粗魯而擁有文雅謙遜的品質。

  那麽,典雅愛情對當時中世紀騎士貴族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呢?當時的騎士貴族和教會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呢?

  當然,典雅愛情的思想最初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抵製,對它的認可和接受經曆了一個發展過程。12世紀紀堯姆·馬歇爾的傳記作者雖然熟知典雅愛情,十分注意提到他的英雄通過跳舞唱歌討好貴婦人的能力,但他對威廉是他貴族妻子的情人的謠傳,表現出十分憤慨。至於威廉的妻子,隻在同他結婚或他臨終時被提到過:她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生育,從而獲得暫時的重要性。再就是作者未提到威廉曾經效忠過一位太太。從這兒,可以看出紀堯姆·馬歇爾的傳記作者和威廉並不是典雅愛情的擁護者。

  如果說威廉和他的作者對典雅愛情的態度還是比較模糊的,那麽,13世紀的菲利普·德諾瓦爾(Philip de Novarre)的話,則充分顯示了他對典雅愛情的態度。他認為,一位婦女品質的好壞不在於是否擁有美麗高雅的談吐、舉止的莊重文雅等品質,是否是使人趨向善和完美的力量源泉,而是在於她生育兒子的能力。“如果一位婦女是具有生育兒子的能力,那麽,就可以遮蓋所有的缺點,依然昂首到任何地方去”。“注釋29”對於菲利普來講,貞潔是順從生育能力,生育能力的強弱是婦女唯一重要的品質,而並不是典雅愛情所倡導的真善美。

  不僅在13世紀存在與典雅愛情相抵觸的思想態度,而且在14世紀後半葉的拉圖爾·朗德裏(La Tour Landry)為指導他的年輕女兒編寫的忠告書中,依然可以看到這種對抗和矛盾衝突。拉圖爾·朗德裏是熟悉典雅愛情的,但是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極端狂熱的典雅愛情觀念,完全接受了封建傳統觀念與教會對通奸的態度,嚴肅譴責那些離經叛道的婦女。為此,他告誡他的女兒:“如果一位婦女喪失了貞潔的榮譽,她會受到所有有價值人的譴責與蔑視。”“注釋30”對於典雅愛情所允許的男女之間的親吻與擁抱,他認為那是很容易導致更加親密的撫摩,是很危險的。為此,他指出,同男人最清白的關係都會引起人們的閑言碎語,許多婦女即使沒有罪孽也會名聲掃地,唯一安全的辦法就是不給醜聞以任何可乘之機會,即使一位年輕人希望同一位女孩結婚,她也應該謹慎,不要主動。據說拉圖爾·朗德裏的父親曾派他去見一位很有前景的未婚妻,但是他卻拒絕考慮她,因為她不太穩重,而這所謂的不穩重不過是她實際上希望他下次來看她的時間不要相隔的太久。“注釋31”盡管拉圖爾·朗德裏對典雅愛情是拒絕的,但是從他對典雅愛情的言語和態度的反麵,暗示出在他所熟悉的人中已廣泛接受了典雅愛情的觀念,所以他才極力地反對典雅愛情的浸染。

  盡管典雅愛情的極端信條(與有夫之婦的貴婦人的戀情)似乎在封建社會沒有取得成功,但是有證據顯示典雅愛情思想在同封建傳統道德沒有嚴重衝突的地方——善待婦女、愛情的作用等方麵,逐漸在貴族等級中得到廣泛的接受。紀堯姆·馬歇爾傳記的作者為威廉能夠唱歌跳舞娛樂貴婦人的能力感到驕傲,他認為威廉在比武中之所以能夠與眾不同,是因為貴婦人的眼睛都在注視著他。盡管威廉·馬歇爾的作者主要對騎士傳統的品質感興趣,但是,他覺得有必要對典雅愛情思想表示尊敬。毫無疑問在13世紀法國北部,騎士要能娛樂討好貴婦人的思想迅速得到傳播發展,相當數量的貴族會寫文雅詩就證明了這種趨勢。在典雅愛情作品的數量與質量上,都占突出地位的最重要的人物是香檳伯爵那瓦爾國王蒂博(Thibaut),知名人士則有安茹伯爵查理、布列塔尼公爵約翰、馬鬆(Macon)伯爵約翰等。這些人的行為既說明了典雅愛情的影響力,寫愛情詩在法國貴族中已成為受尊敬的嗜好,同時他們的行為具有表率和模範的作用,對典雅愛情在貴族社會的傳播和發展不隻是推波助瀾而是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騎士貴族中,伴隨著抒情詩和浪漫情懷的發展,對那些原本對典雅愛情不感興趣的保守貴族也產生了吸引力。保守的封建貴族們開始慢慢地接受典雅愛情中最溫和的信條,如獻情詩、禮貌對待婦女等。令拉圖爾·朗德裏感到麻煩的思想卻完全被與他同時代《馬歇爾·布西科》(Marshal Boucicaut)的傳記作者接受了。他認為,愛增強了男人展示勇猛的欲望,消除了他內心的恐懼。好的習慣和快樂以及勇氣膽量是愛的結果。他宣稱布西科特正是由於接受了這些思想的鼓勵,才找到了一位可愛可敬的貴婦人,他為她唱歌跳舞編歌曲,她的鼓勵使他在比武大會中大放光彩。“注釋32”

  同樣,14世紀的編年史家弗羅莎特本人毫無疑問是典雅愛情觀念的堅決支持者,他以典雅愛情觀念,對愛德華三世寄予了殷切的希望,“要是他戀愛或產生愛的激情那該多好啊!那將有利於他本人、他的國家、所有他的騎士以及騎士的隨從。因為他將會更加心滿意足、更加快樂、更加威武,他將會比以前舉辦更多的比武大會、盛宴、狂歡。他將會在比武大會上更有能力、有充沛的精力;對朋友更加溫和信任,對敵人更加刻薄。”“注釋33”盡管所被期望的愛德華三世並不是典雅愛情的典範,但是在這裏展露了弗羅莎特所持有的典雅愛情觀點,即他完全讚同典雅愛情是具有魔力的,是能夠改變一個人,是能使一個人具有良好的品質的。

  如果說弗羅莎特隻是把典雅愛情當作對愛德華三世寄予的厚望而已,那麽,在他的百年戰爭編年史中,則將典雅愛情思想作為事實來描述。當英法騎士進行冒險,到達非洲北海岸,與薩拉森人軍隊對陣時,他們遇到了一位騎術嫻熟武藝超群的薩拉森人騎士。他們推斷他之所以如此英勇,肯定是受到他所鍾愛的貴婦人的激勵。事實的確像英法騎士們所猜想的那樣,薩拉森人騎士深深愛著突尼斯國王的女兒。“注釋34”從這可以看出,典雅愛情的觀念已經普遍被騎士們所接受和認可,要不然他們怎麽會認定那位薩拉森武士的英勇必定是受到了愛情的激勵呢!典雅愛情不僅被作為一種時髦的值得炫耀的思想被騎士所接納,而且已轉變成為騎士們的實際行動。1380年,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法國的一位騎士加萬(Gauvain)詢問英國騎士,“你們當中是否有為了他的貴婦人而願意同我比武的?如果有,那麽,我將準備全副武裝,用矛、戰斧和劍依次進行三次格鬥。”對此,當即有位英國騎士邁凱爾·喬基姆·凱特(Micaille Joachim Cator)出來迎戰。在這裏,英法處於敵對和戰爭狀態,但是英法騎士對典雅愛情卻不約而同地形成了共識,共同把為貴婦人而戰看成一種榮耀、一種對英勇的激勵。

  同樣,在西班牙,西班牙的騎士也是典雅愛情的敬獻者。一位騎士叫蘇埃羅·德基諾納斯(Suero de Quinones),在脖子上戴上了一個鐵項圈以象征著效忠於他的貴婦人,並發誓在一座橋上與所有的人比武,否則決不摘掉脖子上的項圈。

  騎士不僅把愛情當作對自己英勇品質的提升和鼓勵,而且貫徹了保護婦女的觀念。德國詩人騎士瓦爾特·馮·福格韋德(Walther von der Vogeweide)十分尊敬婦女,並在他的作品中讚揚她們的品質,而對那些說婦女壞話的人表示了厭惡和憎恨。在德國,對婦女尊敬的意識,並非為騎士瓦爾特所獨有,而已被普遍接受。在1211年春天,德國一些主要諸侯聚集在瑙姆堡(Naumburg)準備反叛奧托四世,廢除他的皇位。其中反叛的理由就是皇帝行為不典雅,粗魯,不尊重貴婦人,蔑視上帝榮耀的人。在法國,保護婦女的思想不僅被宣講,而且被落到實處,1398年,法國騎士馬歇爾·布西科(Marshall Boucicault)創建了白貴婦人騎士團(Order of White Lady)以專門保護捍衛處於危難之中的婦女和少女。

  總體上講,隻要騎士貴族既是統治者又是戰士,那麽,他們必定是太忙了以致不允許他們考慮到婦女以及讓她們占據他們的大腦。但是,不太激進的溫和的典雅愛情的條款還是容易被接受的:他們不反對騎士以尊敬一位貴婦人作為戰鬥的高尚動機,因為愛可以提高男人的勇氣,甚至認為一位騎士應該將一些注意力用於討好婦女,應該相對文明對待她們。當然,這些思想並不是一下子突然被整個封建貴族所接受的,而是慢慢地得到蔓延擴展的,到14世紀普遍被認定為騎士貴族品質中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典雅愛情的宣傳至少是成功的,婦女滲進封建男性的頭腦中,提高擴大了被男性所認可的社會的地位,她們不再是純粹的生兒育女和淫欲的工具,而是勇敢的激勵者和文雅的塑造者。

  典雅愛情的思想是否增加了男女貴族之間的不正當關係的發展呢?有人將典雅愛情出現後的道德敗壞,歸罪於此。實際上,卻恰恰相反,典雅愛情要求通過一係列複雜的十分曲折的迷宮般的儀式禮儀來求愛,即要求騎士要通過一係列行為表現來證明自己所擁有的品質值得貴婦人和淑女的愛,而這種複雜的求愛方式,無疑是馴化了男性的野性,使男人在求愛的過程中,學會了克製忍耐,從而軟化了暴力傾向。因而,被注入了典雅愛情思想的男女很可能不會像他們的祖先那樣屈服於突發的淫欲。11世紀貴婦人和淑女們可能會遇上直接突來的強奸,但是典雅愛情的求愛的方式使她們的孫女獲得避開暴力的機會。

  無論一些騎士貴族如何對典雅愛情進行了抵製,但最終典雅愛情確實不僅被騎士貴族所接受,成為貴族社會的時尚,而且對貴族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典雅愛情被納入到貴族的倫理之中,成為貴族的美德和標誌性象征。其實,典雅愛情的出現和發展,並非完全同貴族社會相對立矛盾的,而是適應了貴族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典雅愛情不僅僅是反映了騎士的生活和理想追求,而且典雅愛情的思想是有利於大貴族對騎士這些傲慢自大狂妄群體的控製和馴化的。對貴婦人的臣服,同對貴族依附是沒有什麽本質的不同的。騎士轉向把一部分時間和注意力用於學會討好婦女的藝術技巧,學會儀表幹淨整齊和禮貌文雅,尤其是要掌握一些技巧如跳舞、唱歌、樂器甚至是編寫詩。騎士的文雅化,不僅有益於貴族對騎士的籠絡和控製,而且有利於騎士自身的發展,尤其是伴隨著騎士在軍事上作用的衰退,討好貴婦人的本事自然會不太困難地轉為討好王公諸侯們的技巧。通過接受典雅愛情的信條所給騎士貴族的訓練,對日後他們成為一名紳士與朝臣是絕對有幫助的。

  無論怎麽樣,也無論快慢的程度,貴族社會總體上是接受了典雅愛情的思想,那麽,教會——中世紀道德的護衛者是如何看待典雅愛情的呢?通奸在基督教倫理中從來沒有受到辯護,而且這與封建階級傳統的道德也是完全相違背的。教會對典雅愛情是完全持否定態度的,而且他們對典雅愛情的批評絕大多數是不分青紅皂白的,甚至抨擊典雅愛情的重要組成部分——男女之間的歡樂愉快清白的舉止。但是,在某種程度上講,典雅愛情,也是教會的勝利,因為教會一直在不斷地教導騎士保護婦女。

  12世紀,對典雅愛情的批評最具代表的是教士索爾茲伯裏的約翰,他曾抱怨:“我們的青年人似乎他們生下來就是為了消耗地球上的果實,他們一睡就睡到天明,推遲光榮的職責而去通奸,追求感官的快樂,熟知宴會上的抒情詩和樂器音樂超過了對軍營號角的熟悉。”“注釋35”約翰反對騎士學習詩和討好貴婦人的技藝,因為他認為那會降低他們作為士兵的價值,至於愛情詩則是輕浮的,對圓滿的道德是有危害的。

  約翰是12世紀理想的宗教騎士觀念的主要代表人物,因而他對典雅愛情的批評是特別具有代表性的。在他的頭腦中,騎士與典雅愛情二者是絕對不相容的。宗教神學家嚴厲斥責典雅愛情導致了不正當的性關係的泛濫,但是這種狀況幾乎很難說是典雅愛情造成的。在發給懺悔者的手冊中,教會詳細列舉了對典雅愛情進行抵製的舉措,如,詢問懺悔者是否作過歌曲或唱過聽過典雅愛情的愛情詩曲,是否吻、擁抱、或撫摩一位婦女,如果這樣做了,就犯了極大的罪過。從教會對典雅愛情反對的激烈程度,也可以透視出當時典雅愛情的影響程度,正如教士所斥責的,“在傑出的顯赫的人麵前唱愛情歌,過去被認為是壞的品位,而現在彈唱愛情詩卻被認為是值得讚揚的。”“注釋36”

  在教士中,總體上是徹底全盤反對典雅愛情的,隻有教士安德烈對典雅愛情作了理性的批判和讚揚。教士安德烈對典雅愛的抨擊主要是針對婚姻之外的性行為。他認為,為了暫時的快樂而放棄永久快樂的人猶如禽獸,將永遠墜入地獄;違背道德的愛不僅會傷害接受者,而且也會傷害其他人。對於典雅愛情,安德烈的態度是完全讚同的,他原本就是典雅愛情的理論專家。為此,他為典雅愛情者設立了一個美妙的天堂:當遵循典雅愛情的貴婦人死了,她們會被送到一個令人高興快樂的地方,在那裏,她們穿著盛裝被文雅騎士環繞著坐在枝葉茂盛的結滿各種果子的樹下。從那樹根下噴出三股帶著清香的泉,各種美妙的音樂令貴婦人們著迷,雜技演員為她們助興娛樂。

  安德烈並不單純滿足於為典雅愛情的堅持者提供一個天堂,而且他還為典雅愛情的反對者創立了兩個地獄:輕浮驕淫的貴婦人,被安排在一個潮濕的地方,在那裏供男人們娛樂;拒絕愛貴婦人和貞潔的妻子以及淑女的人,被發配到幹旱的地方,曝曬於灼熱的太陽下,而且讓他們睡在滿是荊棘的床上,接受痛苦的折磨。“注釋37”

  如果說安德烈對教會對典雅愛情的抨擊和回應是隱秘的,那麽,在《奧卡森和尼科萊特》(Aucassin et nicolette)中,典雅愛情的支持者的回擊是最徹底最直接的:“我同天堂有什麽關係?除了我相愛的朋友尼科萊特之外,我並不追求到那裏去,隻有那些人才會進入天堂:年老的教士、年老的拐子、日夜在聖壇麵前呻吟的人以及赤身裸體地穿著破衣爛衫的,即將死於饑餓幹渴寒冷的以及吝嗇的人,這些人進天堂,而我又同他們有什麽相關的呢?而我願去地獄去,因為到那裏去的是公正的教士、英俊又有赫赫戰功的騎士、可愛的文雅的高貴的貴婦人們以及琴師、吟遊詩人和這個世界的國王,我願意與這些人一起下地獄,這樣我們可以與我親密的朋友尼科萊特在一起。”“注釋38”

  不管怎麽說,典雅愛情思想還是逐漸被騎士貴族們接受認可,而這一過程是伴隨著騎士戰爭職業生涯的結束演進的。從前,騎士貴族在戰爭中以忠誠於自己的貴族,英勇獻身,獲取榮譽來標榜自己,現在,騎士貴族則是以風雅標榜,在對婦女進行忠誠地獻身的典雅愛情中,攫取榮譽的光環。從戰場到風月場,是一個曆史性的自然的轉換和傳承。風雅成為高人雅士的韻致,正如卑賤被認為是屬於賤民一樣,騎士貴族以風雅自許,借以與平民拉開距離。風雅成為近代貴族借以標榜和區別於社會其他成員的顯著特征。

  “注釋1”關於“Courtly love”的譯法,國內大致有兩種,一個是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由羅新璋翻譯的《特利斯當與伊瑟》中,譯作者羅新璋將之譯為“風雅愛情”,另一個是發表在《世界曆史》2001年第4期的由趙立行與於偉撰寫的論文《中世紀西歐騎士的典雅愛情》中,則將之譯為“典雅愛情”。本文參考這兩種譯法,認為趙立行的譯法比較穩妥一些,而采納了“典雅愛情”這一譯法。

  “注釋2”莫爾頓·亨特:《愛情自然史》,作家出版社1988年,第172頁。

  “注釋3”但娜希爾:《曆史中的性》,光明日報社1989年版,第276頁。

  “注釋4”布林頓、克裏斯多夫、吳爾夫:《西洋文化史》第3卷,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第296頁,轉引自趙林的《神旨的召喚——西方文化的傳統與演進》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286頁。

  “注釋5”“Lady”,中世紀習慣用這個詞語,表示已婚和未婚的貴族婦女或尊貴的婦女,在這裏將其統一譯為“貴婦人”以指貴族婦女和未婚貴族少女,也包括貌美且品行高貴的婦女。

  “注釋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頁。

  “注釋7”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10.

  “注釋8”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11.

  “注釋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20頁。

  “注釋10”轉引自仲躋昆:《阿拉伯文學與西歐騎士文學的淵源》,《阿拉伯世界》1995年第3期,第30頁。

  “注釋11”黎巴嫩現代作家歐麥爾·艾布·納斯爾根據此,創作了《沙漠騎士昂泰拉》。

  “注釋12”轉引自仲躋昆:《阿拉伯文學與西歐騎士文學的淵源》,《阿拉伯世界》1995年第3期,第30頁。

  “注釋13”赫伊津哈:《中世紀的衰落》(劉軍等譯),第74頁。

  “注釋14”《巨艦橫行·北歐海盜》(公元800—1100)(鄧慶平譯),第17—18頁。

  “注釋15”《熙德之歌》(趙金平譯),第94頁。

  “注釋16”赫伊津哈:《中世紀的衰落》(劉軍等譯),第79頁。

  “注釋17”馬洛禮:《亞瑟王之死》(黃素封譯),第787頁。

  “注釋18”F。S。Shears,‘The chivalry of Franch’Chivalry,edited by Edgar Prestage,p77.

  “注釋19”Maurice Keen,Chivalry,p92.

  “注釋20”John Froissart,The chronicles of England,France and Spain,p375.

  “注釋21”Hopkins Andrea,knights,p66.

  “注釋22”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信仰時代》(第4卷),第452頁。

  “注釋23”《尼伯龍根之歌》(錢春綺譯),第26—27頁。

  “注釋24”《尼伯龍根之歌》(錢春綺譯),第66頁。

  “注釋25”《尼伯龍根之歌》(錢春綺譯),第86頁。

  “注釋26”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12.

  “注釋27”Burbara W。Tuchman,A distant mirror:The calamitous 14th century,p67.

  “注釋28”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69.

  “注釋29”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37.

  “注釋30”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37.

  “注釋31”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39.

  “注釋32”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39.

  “注釋33”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41.

  “注釋34”John Froissart,The chronicles of England,France and Spain,pp478—479.

  “注釋35”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59.

  “注釋36”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60.

  “注釋37”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64.

  “注釋38”Sidney Painter,French knight,p163.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