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節 北伐幹什麽

  夷陵之戰(221—222)大敗之後,劉備氣恨交加,一病不起,於公元223年告別這個對曹操來說是精彩的、對他來說是無奈的世界。

  先主去世後,諸葛亮、李嚴輔政,諸葛亮成了蜀漢帝國實際上的攝政王(輔政是幫助君主治理國家,攝政是代行皇權)。劉備去世後,南中(今雲南省)少數民族紛紛舉兵反叛。諸葛亮接手蜀漢政權,處理好諸如人事安排、組織建設等內部事務以後,於公元225年春率軍平叛。

  諸葛亮采用軍事理論家、軍事評論家馬謖的建議,對少數民族叛軍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剿撫並用,僅用半年時間便告凱旋。

  平定南中後,經短暫的準備,諸葛亮於公元227年春率軍進駐北伐根據地漢中(今陝西省南部、漢中地區),次年春發動對魏軍的第一次攻擊,一直到公元234年秋諸葛亮去世,攻擊達五次之多,時間橫跨八個年度。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現代中國人民跟日本鬼子幹了八年,那真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焦土抗戰,弄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艱苦慘烈空前絕後,以至於現在的中國人仍用“八年抗戰”來比喻做某事的艱難。八年抗戰,雖死人無數,但畢竟把小日本趕回老家去了。

  諸葛亮呢,帶領他的蜀國軍民跟曹魏帝國前前後後也幹了八年(包括籌備時間),損兵折將,弄得蜀國國疲民窮,還賠上自己的老命,隻拔了曹魏帝國的幾根毫毛。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同樣是八年,有沒有正確領導,結果大不一樣。

  但在中國人(包括不少曆史學者)的心目中,諸葛亮的北伐,不是一般的而是相當的偉大、光榮、正確。偉大、光榮、正確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那麽,我們就來看看“偉大、光榮、正確”的一些細節,不是說偉大寓於平凡麽。

  很多讀史的人,甚至有些靠倒騰曆史吃飯的人都不知道,諸葛亮的理論上的北伐和他實際幹的北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諸葛亮理論上的北伐後麵再說,現在看看他實際幹的北伐(簡稱北伐)。

  今陝西省中、南部的地貌是兩水夾一山。陝西省中部是關中地區(“關中”是函穀關之內的意思),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叫渭水,是黃河的重要支流,滋潤著富饒的關中平原。秦朝首都鹹陽、西漢首都長安均設在關中地區。陝西省南部是漢中地區,也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叫漢水,漢水的上遊叫沔水,漢水出陝西後經湖北西部流向東南,於漢口注入長江。漢水上遊哺育著富庶的漢中平原。

  關中平原與漢中平原之間,橫亙一座山脈,叫秦嶺,是中國西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中國中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是武當山、桐柏山,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是淮河)。秦嶺山脈的山峰則呈南北走向,係地殼板塊運動擠壓形成的褶皺山,山峰突兀,山體為懸崖絕壁,山體之間則為萬丈深淵的峽穀,隻能靠半山腰上架設的棧道通行。

  關中的西部與今甘肅省毗鄰,兩者之間有一座大致南北走向的山脈,叫隴山。古時候所謂的隴右,即指隴山以西的今甘肅省東南部。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境內,居西,長安位於祁山的正東;諸葛亮的北伐大本營漢中(治所在南鄭,即今陝西省漢中市)居南,馬謖打敗仗的街亭(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位於南鄭之北。上述四個點直線相連,大致是個菱形;用弧線相連,則略成一個東西向的橢圓形。諸葛亮的北伐,就在這個橢圓形裏打轉轉,繞圈圈。

  公元219年,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派魏延駐守。諸葛亮北伐的年代,關中、隴右是曹魏帝國的領土。諸葛亮的北伐,是從根據地漢中出發,向北越過秦嶺山脈,占領關中和隴右。

  諸葛亮實際幹的北伐共有五次。

  第一次,公元228年春,布疑兵於箕穀(今陝西省太白縣),出祁山向北。諸葛亮起用軍事理論家馬謖為主將。馬謖理論嚴重脫離實際,又剛愎自用,大敗特敗於街亭。諸葛亮率軍撤退,擄掠西縣(今陝西省禮縣東北部)民眾千餘家而返,收降青年將領薑維。不知哪個鬼才的戲劇家,實在是太有才,將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用三個字概括得滴水不漏:“失空斬”——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

  第二次,公元228年冬,馬謖和他的部屬們屍骨未寒,諸葛亮又率大軍經褒斜穀出散關(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大散嶺),圍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攻城二十餘日不克,糧盡而還,回師途中斬殺前來追擊的魏將王雙。

  第三次,公元229年,蜀軍攻陷武都(今甘肅省成縣)、陰平(今甘肅省文縣)二縣,班師回國(史書上說,取得勝利即行撤退的原因不明)。

  第四次,公元231年春二月,以木牛運糧,進圍祁山,司馬懿(此時曹真已死)堅守不戰,六月蜀軍糧盡而返,撤退途中射殺魏軍名將張郃。回師後諸葛亮以貽誤軍機罪廢他的副手李嚴為平民。

  第五次,公元234年春二月,諸葛亮率十萬大軍經褒斜穀進入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司馬懿仍采取堅壁清野、閉關不戰的策略。諸葛亮則屯田於渭水南岸,以作持久之計。此年八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黯然收場。

  有點好玩吧?打了八年的仗,殺了兩個有名有姓的敵軍將領及若幹兵士,寸土未得。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撤;有吃的就打,沒吃的就撤;班師或敗退時順便裹脅一些敵國的老百姓回國。

  這種打法,其陣仗,肯定沒有《三國演義》描繪的那樣驚天地、泣鬼神。估計敵我雙方也沒死多少人,可惜沒有留下當年陣亡將士人數的統計資料。

  讀三國的人,稍微動動腦子就會發現,諸葛亮的這些仗打得怪怪的,有些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所謂北伐,當然是南人向北發動的軍事行動。有意思的是,從北向南的軍事行動,或東、西方向進行的軍事行動,向來都叫南征,或東征、西征。為什麽偏偏由南向北的軍事行動叫“伐”而不叫“征”?可能有兩個理由。

  一、中國的地勢南低北高,南人向北的軍事行動屬於仰攻,進攻比較困難,“伐”可能是比較艱苦的意思。比如,伐樹,是一件很辛苦的勞作。

  二、曆史上,南人的軍事力量向來弱小,低處攻高處,弱小戰強大,可能就叫“伐”;而“征”,則帶有一點恃強淩弱欺負人的意思。在古代漢語裏,“伐”還有一個含義,有道“伐”無道的意思,比如武王伐紂。

  無數先輩的鮮血證明,在冷兵器時代,除猛人朱元璋以外(朱元璋已經開始使用熱兵器火銃),南人發動的北伐,沒有一次取得徹底的勝利。按理來說,並且事實也證明,諸葛亮的北伐,也屬於低處攻高處,弱小戰強大,也就沒有勝利的希望,那麽,諸葛亮為什麽要發動北伐之戰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