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

  康德

  (1724~1804)

  [傳略]伊曼努爾・康德,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在哥尼斯堡一個小手工業者家庭。8歲進入腓特烈學校讀書。1740年秋,康德以優異成績考入哥尼斯堡大學,並與沃爾夫學派的馬丁・克努真結下了親密友誼。他從克努真那裏比較係統地接受了德國啟蒙主義者的思想。

  1746年起,因生活所迫任家庭教師多年。1755年以拉丁文論文《論火》獲得碩士學位。不久又以《對形而上學認識論的基本原理的新解釋》通過哲學係答辯,成為哥尼斯堡大學的一名編外講師。1756年為了申請教授職位,提出《物理的單子論》進行答辯。1766年擔任王室圖書館副館長。1770年升任哥尼斯堡大學邏輯和形而上學編內教授。1781年發表了主要著作《純粹理性批判》,始創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在此後的10年間他又相繼完成了《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兩部巨著,其聲望在德國日隆。1786年腓特烈大帝去世,威廉二世即位,德國的政治氣氛發生變化,康德於1793年出版《理性界限內的宗教》,把宗教歸為道德,並批評了教會,被政府強製不得講授和撰述宗教問題,康德為此做出承諾。1797年威廉二世死去,康德放棄承諾。1804年,康德在哥尼斯堡逝世。

  [影響]康德生活在歐洲由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時代。他的哲學思想反映了當時德國資產階級向往革命,而又怯懦的兩麵性和妥協性。從整體上看,康德的哲學思想經曆了兩個不同的發展時期,即前批判期和批判期。

  前批判期是康德進行自然科學研究的時期,在時間上大體以1770年為分界。在這一時期,康德立足於牛頓力學而又超過牛頓,提出隻要給我物質,就可以構造出世界。他在《宇宙發展史概論》一書中探索了天體運動的規律,提出“星雲假說”,從而名垂科學史。在自然科學的諸領域,如天文學、地理學、地質學、數學等,康德都進行了研究。

  康德轉向哲學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盧梭和休謨的影響。休謨在《人類理解研究》中對從經驗材料中能概括出普遍性、必然性的規律提出質疑。休謨的懷疑論推動了康德對形而上學的教條主義重新進行考察,促使他對科學的可能性問題進行重新思考,試圖對牛頓物理學何以具有普遍性、必然性這一問題做出新的哲學詮釋。他欣賞休謨根據經驗論對因果聯係觀念的起源問題所做的分析,但他反對休謨否認因果聯係必然性的結論。

  在康德看來,當時哲學領域中存在的以萊布尼茨――沃爾夫為代表的“非此即彼”的“獨斷論”和經驗派的“懷疑論”是各執一端,都使哲學陷入困境。為了克服上述兩種世界觀、兩種對認識的片麵的錯誤觀念,他自己選擇了在其看來是唯一合理的道路,即批判的道路。康德說“我的所謂批判,指的不是對任何書籍或任何哲學體係的批判,而是對采取純形式的、亦即不以任何經驗為轉移的理性本身的批判。”

  1781年,康德經過十幾年的嘔心瀝血、勞作醞釀,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這部代表他哲學思想的奠基性著作。通過這部書,康德建立起獨特的批判哲學體係。

  康德在認識論上表現出先驗論、二元論和不可知論的特征。康德從深信自然科學的可靠性出發,批判唯理論與經驗論的片麵性,力圖把兩方麵綜合起來,他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從經驗開始的,但它並不局限於經驗。我們的一部分知識是由認識能力本身產生的,這部分知識具有先天的性質。在康德看來,經驗的知識是個別的,因而是偶然的;先天的知識則是普遍的、必然的,從經驗得來的材料不能為我們提供關於我們周圍世界的完全相符的知識。康德提出知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問題,另辟蹊徑,采用“先驗”方法。他把世界分為能夠認識的現象和根本不可能認識的“自在之物”,從而表現出不可知論的傾向。這樣,康德雖然已與形而上學分手,但卻不能完全拋棄它;雖然重視了經驗,卻始終未能成為一個徹底的經驗主義者。

  在論述知識產生的過程中,康德認為,認識能力共有三個層次,從感性開始,然後是知性,最後是理性。在感性階段,空間、時間是人類感性的先天形式,是認識感性階段的必要條件。沒有經驗的感性材料,純粹的直觀形式也無法存在。人類的純直觀是空間與時間,空間使外在感覺係統化,時間使內在感覺係統化。認識的對象隻限於現象而不是物自體,這是康德批判哲學與先批判時期思想的分水嶺。從知識的形成看,康德強調科學知識應當是感性和知性的綜合。知性是主動下判斷的能力,它的主動性表現為從不同方麵聯係觀念,從而得出不同形式、不同性質的判斷。沒有感性,我們就不會感知任何一個對象。而沒有知性,則不能思維任何一個對象。兩者的綜合靠的是先驗邏輯。關於感性和知性的相互關係的新觀點是康德認識論的一項無可爭辯的成果。在這之前,感覺論認為,感性認識起主要作用;而唯理論則認為,知性是主要的。他們各執一端,爭論不休。

  康德的“二律背反”是先驗辯證論的頂點。康德認為知識的範圍隻能局限於可能經驗的領域,超越這一領域的純粹推理是得不到合理論證的,這種超驗的推理將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種思想上的窘迫狀態,他把這種狀態叫做“二律背反”,也就是辯證法。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的“先驗辯證論”中提出四個二律背反,說明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作為宇宙整體的世界是不能認識的。“二律背反”證明了先驗論的觀念論劃分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和經驗認識的現象界的正確性。

  康德創立二元論,是想要替對抗社會中人的行為具有兩重性進行辯護的一種獨特嚐試。康德第一次指出了理性在力圖把世界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並試圖揭示其本質時,必然會遇到矛盾。康德使辯證法去掉了隨意性的假象,完成了一個偉大的發現,“是造成近代哲學進程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步驟。”正是由於康德提出的辯證法觀念和“二律背反”,黑格爾對其加以“糾正”、“擴大”和加深,才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矛盾學說,從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了直接的理論來源。

  就像康德單調的生平和刻板的生活一樣,《純粹理性批判》的文體也十分呆板,而且冗長、重複、晦澀難懂,以致於不被人理解。

  如果說,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從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要解決的是“人能認識什麽”的話,那麽1788年出版的《實踐理性批判》則由理性到善惡概念來解決“人應當做什麽”。

  《實踐理性批判》是康德在倫理學方麵的研究成果。他的倫理學與認識論一樣,也是在批判當時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倫理觀念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經驗論的幸福主義的道德理論以法國唯物主義者愛爾維修為代表。他企圖以感官的感受性為基礎,從苦樂、幸福、利益出發,把以個人利益為基礎的社會公共利益作為道德原則。而唯理論則把上帝的意誌作為道德原理。康德則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道德自律”,並以自律的善良意誌作為倫理學的出發點。在康德看來,實踐理性的對象是至善,即發現和實現人的自由所需要的東西。

  《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分別闡述了認識能力和意誌能力,1790年出版的《判斷力批判》則闡述了評價能力,即目的論,也就是關於審美的學說。康德把美學看做是“全部哲學的入門”,認為判斷力處於知識和理性之間,《判斷力批判》是把哲學的兩部分聯結為一個整體的手段。康德通過訴諸人的藝術潛能的辦法獨特地克服了科學與道德的二元論,使自己真善美的哲學體係在人和人的文化作品中達到了統一。

  [餘論]康德的三大批判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哲學體係。在這三大批判性著作中,貫穿了康德對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由關係的思考。《純粹理性批判》是批判純形式的理性充滿“實質”“經驗”的自然,涉及的是理性為自然王國立法;《實踐理性批判》則要批判、防止本來是純形式的“實踐理性”混雜了“實質的 經驗的”東西而成為“不純粹”的,涉及的是理性如何為自由王國立法;而《判斷力批判》則是溝通自然與自由的橋梁。

  (王海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