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利”是道義路上的絆腳石

  嗚呼,一個社會必須處處都有可以共事的人,才是興隆之相。越是老朋友,越不能合作,乃上天賜給中國人的一種嚴厲懲罰。——柏楊《冒出幾個主意》

  柏楊為人忠厚,謙虛和藹,寧願人負我,絕不我負人。對窮人充滿同情,對朋友從善如流。又是因為他過於善良、無私,對人缺乏應有的警覺之心,連“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原則也常忽略,而吃虧上當,遭人暗算。

  呂坤在《呻吟語》中說:“你在冤屈的時候,心居廣大,則無往而不泰然。”他繼而進一步闡述他的看法:“在遭遇患難的時候,內心卻處在安樂;在身處地位貧賤的時候,內心卻達到了富貴;在受冤屈而不得伸張的時候,內心卻是居於廣大寬敞的境界,就自然會無往而不泰然處之了。心底無私,天地自然寬。”

  人的一生怎麽可能不遇上一點曲折,不被別人誤解?天下之大,哪能什麽利益、好處都被你占了去?不被理解的時候就覺得委屈,得不到好處,就抱怨命運的不公平,不思自己是否努力,隻是怨天尤人,是什麽事情也做不好的。遇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要豁達大度,不要以一事一時的不順利為念,應該看到社會的發展,什麽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孔子和墨子一個不願無功受祿,一個不願賣義獲封,他們二位固然都是當時的大賢,有他們不菲的自身價值,但如果他們放棄做人,不過一介凡夫而已,又有什麽聖賢的價值呢?所以,義不苟取,正是這二位聖賢的價值所在。在他們看來,他們自身的價值,他們的學說,他們的人格精神,其價值遠在人主所能賜予的爵祿食邑之上。

  在“苟政猛於虎”、百姓不堪重負的元代,董文炳出任縣令,逢朝廷開始普查百姓的戶數,以便按戶數征收稅賦,並且下令敢於隱瞞實際戶數的,都要處以死刑,沒收家財。董文炳看到百姓的稅賦太重,要百姓聚居一起,以減少戶數,眾官吏認為不能這麽做,董文炳說:“為百姓犯法而獲罪,我心甘情願。”百姓中也有人不太願意這樣做,董文炳說:“他們以後會知道我要他們這樣做的好處,會感謝我而不會怪罪我的。”由此,賦斂大為減少,百姓都因而很富足。董文炳的聲譽波及四周,旁縣的人有訴訟不能得到公正判決的,都來請董文炳裁決。董文炳曾到大府去述職,旁縣的人紛紛聚攏來看他,有人說:“我多次聽說董縣令,無緣一見。今看到董縣令也是人,為何明斷如神呢?”當時的府臣貪得無厭,向董文炳索取錢物,董文炳拒不肯給。同時有人向府裏進讒言詆毀董文炳,府臣便欲加以中傷陷害,董文炳說:“我到死也不會剝削百姓去得利益。”當即棄官而去。

  後被重用的董文炳,在領兵進入福建後,《元史·董文炳傳》記載道:“文炳進步所過,禁士馬無敢履踐田麥,曰:‘在倉者,吾既食之;在野者,汝又踐之,新邑之民,何以續命。’是以南人感之,不忍以兵相向。”後來,“閩人感文炳德最深,高而祀之”。不僅百姓不忘記這樣的良吏,曆史也同樣不會忘記。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無功不受祿”,是人們對錢財應有的態度。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無利不起早,看似精明過人,實則這種人第一不可能發大財,第二財運不可能長久,因為他不懂得,世界上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而財神爺也願意經常照顧那些並非唯利是圖的人,傻人有傻福氣,就是這個道理。

  子貢是孔子出類拔萃的學生之一,他在隨孔子周遊列國期間,觀察孔子待人接物的言行特點,概括出五項道德情操——溫、良、恭、儉、讓,簡而言之就是“五德”。西方學者阿德勤在《(經典名著中的偉大觀念)》一書中,指出在西方被討論最多的觀念是上帝、知識、人、國家、愛。中國古代典籍中,討論最多的大概是仁、道、人、天命、心性,而仁和仁所統攝下的義、信、忠、恕、智、勇等觀念,尤為活躍。這些觀念和範疇有的陳舊過時了,有的需要辯證地揚棄,但大多數仍然放射著智慧的火花和真理的光輝。

  人,總不能赤條條地來到這世界上,又赤條條地回去。生老病死,人生難免。司馬遷嚐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一千古名言,是對我國傳統理論思想的生死觀的高度概括。它激勵了無數仁人誌士為社會“舍生取義”,“視死如歸”。

  人的一生不能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為了國家的利益,民族的振興,人民的幸福,推動曆史前進而獻身,就是大仁大義,流芳百世,重於泰山;為剝削階級和一己私利逆曆史的潮流而動而死,就會遺臭萬年,輕於鴻毛。

  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得了怪病,京城中所有的醫生都束手無策。正當人們焦急萬分之時,一位外鄉來的醫生自告奮勇,進宮為國王治病。這位醫生果然身手不凡,國王日漸康複。國王非常感激,心想:“我有幸從病魔手中解脫,全靠了這位醫生,我一定要厚賞他。他給了我歡樂,我也要回報他一個驚喜。”於是,國王暗地裏吩咐侍臣攜帶很多財寶,趕到醫生家鄉,為醫生修建高門大宅,家具擺設一應俱全,還為醫生置辦了大片田產,賜給了成群的牛羊。一切都安排妥當後,侍臣又悄悄回到王宮。這時,國王的病已徹底痊愈。他對醫生說:“我的病已痊愈,非常感謝你,你可以走了。”

  醫生原以為會得到豐厚的獎賞,可現在國王一點行賞的意思也沒有,心中非常惱怒,但也隻好暗自將怨恨咽下肚,不悅地空手上了路。一路上,醫生的心中都在想這件事,越想越惱,越惱越想。在憤恨不平的情緒中,醫生回到了家鄉。可回家以後的所見所聞,卻讓醫生目瞪口呆。醫生在驚愕之餘,不禁慚愧之極。他頗為感慨地想:“國王真是位有德之人,知恩圖報,給我的獎賞遠遠超過了我所希望得到的,而我卻心胸狹窄,誤疑國王是個不義之人,一路之上咒恨在心,實在是愚癡之極啊!”

  有道是:善不求報。人們常常在幫別人做了一點事或是施了一點恩惠後,內心就期望別人馬上回報。倘若沒有立刻得到回報,就會心生怨恨,進而冷落對方。這實在是心胸狹窄而功利之極。見人有難,助一臂之力,當出於道義、良心、責任,這才是君子。

  常言道:人到七十古來稀。人生不過百歲,就應該做個好人,存著好心,多行善積德。有什麽利益可以超過百歲,能帶到棺材裏去呢?有的人為了蠅頭小利,於最起碼的仁義道德都不顧,喪盡天良,為所欲為,被世人痛罵。一個重視道義的人,能把千輛兵馬的大國拱手讓人,而一個貪得無厭的人連一分錢也要爭個你死我活。為了謀求天下人的幸福,犧牲自己的利益,這種人永遠活在人民的心目中。所以,“謀事公道,人我不二”的糊塗之人,他們舍棄一己私利,成全公義,最終為天下人尊敬、愛戴。生命在不息中求得精彩一個人有上台的,必定有下台的一天,天底下沒有隻上台而不下台的怪事。——柏楊《天才和努力》

  柏楊先生影響了許許多多的文人。在專製體製之下,他不懼危險,為民主人權而鬥爭。更確切地說,也許柏楊先生一開始沒有意識到所作所為的危險性。作為一位無權無勢,無拳無勇的文人,他麵對強權的打擊不再退縮,堅持走上一條充滿艱險的不歸之路,為中國的自由民主獻出了一生。這樣的勇敢,超過了古代的武士。

  精彩卓越的人生,生產於不懈的追求之中。我們沒有權利去虛度一生,我們卻有責任去追求成功。成功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隻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執著和堅毅、自信和勇氣,都是我們製勝的法寶,隻要永不放棄,我們就會永遠擁有成功的機會精彩的人生總是有精彩的理由,如同美麗的花朵離不開精心的嗬護。在我們享受生命,羨慕別人美好生活的同時,別忘了“付出才有回報”的道理,任何一次成功,都是汗水和智慧的結局。成功固然美好,而過程尤其耐人尋味。

  如果將成功看作白天,將失敗看作夜晚,如果你沒有熬到天明就睡去了,在醒來時仍舊是夜晚。世界著名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應行業協會和社會各界的邀請,他將在該城中最大的體育館,做告別職業生涯的演說。那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地、焦急地等待著那位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作精彩的演講。當大幕徐徐拉開,舞台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麽舉動。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麵前。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台上來。好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台上。老人這時開口和他們講規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吊球動也沒動。他就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籲籲。另一個人也不甘示弱,接過大鐵錘把吊球打得叮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台下逐漸沒了呐喊聲,觀眾好像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什麽解釋。會場恢複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小錘,然後認真地,麵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地做。十分鍾過去了,二十分鍾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幹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著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一小錘不停地工作著,他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麽。人們開始忿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像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大概在老人進行到四十分鍾的時候,坐在前麵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刹那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好像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於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裏。老人開口講話了,他隻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麽,你隻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麵對失敗。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成功的背後就是千萬次的重複和枯燥,如果沒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戰勝困難的勇氣,成功就永遠遙不可及。無論最初付出了多少汗水與心血,可一旦放棄,所有的成果都將付之東流;隻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會讓眼前的事物發生質的改變,哪怕你現在的力量還很卑微。

  人一生下來就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所以你的個性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很難改變它,而最好是去發現它。在希臘帕爾納索斯山南坡上,有一塊巨石上赫然鐫刻著這樣幾個大字:認識你自己!這就是古希臘哲學家們普遍認為的人類最高智慧。人最熟悉的莫過於自己,最陌生的也莫過於自己;最親近的是自己,最疏遠的也是自己。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禪宗有言:“明心見性。”目標設定的過程,根本還是一個“自知”,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每個人都有特殊的職責或使命,他人無法越俎代庖。生命隻有一次,所以實現人生目標的機會,也僅有一次……換言之,人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天生我才必有用。”個人的價值就在於把個人深藏的資質和整個世界聯係起來。隻要“熱愛”,隻要“適合”,就是與世界最強的聯係。

  無論你最終是工人、農民、軍人、藝術家、醫生、企業家、商人還是律師、廣告人,隻要你做著適合自己的工作,你就會感到,既與自己的心靈,又與身外的世界緊密地聯係起來了。那些成功者和你我並沒有什麽不同,他們隻不過認識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適合”和“熱愛”,並且在生活中永遠把它置於一切之首,而心無旁騖地奔向自己的目標。很多人對自己的能力和特長,從來不去分析,不去發現和挖掘,這是多麽愚蠢;而有的人正好相反,不知道自己的缺陷和能力的限度,這同樣是愚蠢的。

  了解任何一個人的所有能力,同時知道他力量的限度,這是一種智慧。荀子說:“大智有所不慮,大巧有所不為。”之所以成為大智大巧者,就因為揚其長而避其短。大家都知道,在海外華人中一直享有極高聲譽的“功夫之王”李小龍的武功十分了得。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李小龍練武本來是有先天缺陷的。首先,他是近視眼,必須戴著隱形眼鏡。對此,李小龍坦誠地說:“我從小就近視,所以我從詠春拳學起,因為它最適合做貼身戰鬥。”其次,他的兩腳不一樣長,右腳比左腳短五寸,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左腳專事遠踢、高踢,如狂風掃葉;右腳專事短促的阻擊性踢法或隱蔽性踢法,近身發腿如發炮。同時,兩腿的不一致使他擺出的格鬥姿勢優美別致,獨具特色,成為一種武功流派的典型。“我接受我的極限,毫無怨言。”李小龍如是說。當你覺得日子過得很累,工作幹得很苦,那麽,你就可能扮錯了角色。當你不是你時,你就呆錯了地方,扮演了別人,這樣不如生活在地獄,如鳥在水裏魚在天上。隻有努力找出什麽是自己,才知哪裏是自己的天堂。讓魚遊泳,讓鳥飛翔。了解自己最單純的目的。當你做對了事,當你做著最適合你的事,當你的所作所為利己又利人而贏得人們尊敬時,幸福和成功就會攜手而至。用一段空閑的時間,找一個安靜的處所,認真地深刻地想一想自己的個性如如何?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上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個性及特點,發掘你的才幹和天賦,認清你的缺陷和劣勢,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但成功與你有約,人生也會因此而更加精彩。

  §§第四章 梅子黃時愛意萌——柏楊的情愛天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