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百〇七章 一生先後被幾大軍閥挾持,無有建樹

  漢獻帝雖然9歲就被立為皇帝,但實際上他並沒有做過一天真正的天子。劉協的一生,一直被幾大軍閥所挾持,幾乎毫無建樹。剛即位時,董卓把握朝政;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爭鬥不已,獻帝成了他們爭來奪去的戰利品;逃到洛陽後,又落到曹操手裏,成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工具。他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傀儡。

  董卓的“傀儡”

  擁立獻帝之後,董卓升遷為太尉,領前將軍事,不久自封為郿侯,出入僭天子儀仗。又戴上相國、太師的桂冠,位在三公之上,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可帶劍履上殿,位尊權重至極。漢獻帝像一塊木頭任他擺布。百官見到董卓,均須伏地迎送。

  可以說,漢獻帝登基之後還未來得及感謝董卓這個大恩人,一切就改變了,董卓控製了朝廷,也控製了他這個新皇帝。劉協不過是個空頭的天子,是董卓舉給各路諸侯看的一個招牌,不要說重整祖業,就連起碼的尊嚴也不能保障。

  武人出身的董卓十分貪婪凶殘。剛入京時,他慫恿他的士卒闖進私宅奸淫婦女、擄掠財物,號為“搜牢”,意即在牢固的地方搜尋珍貴的物品。洛陽的許多貴戚,曆年積累的資財,所有嬌妻美妾,此時盡被董卓占去。董卓親自查驗兵士搶掠回來的東西,貴重的珍寶、美豔的婦女都自己留下來,其他散分給將士。董卓還從宮中任意掠奪宮女、嬪妃及公主,每日逼令她們侍寢,恣情蹂躪。

  西涼隨來的軍隊,出入護從,董卓想加以犒賞,又沒有合適的理由。於是在黎明時,率兵出城至十裏外,將鄉村良民,不論老少全部斬首,首級掛在車轅,說是殺賊凱旋,借此大犒三軍。這樣的事發生了許多次,長安附近的鄉村,幾被滅絕人煙。

  董卓嗜殺成性,文武大臣語言行為稍有不慎即被處死。侍禦史尤龍宗見董卓時忘記解下佩劍,被董卓叱為無禮,命義子呂布將其擊死。越騎校尉伍孚代為不平,在朝服內藏利刃,欲伺便行刺董卓,事不成被處以極刑。所以朝廷內外,既有朝不保夕之憂,也充溢著討伐之聲。

  袁紹聯絡天下郡守起兵關東,還有白波人郭太聚眾至十餘萬,寇太原,破河東,氣焰甚盛。當時洛陽有童謠雲:“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為了逃避討伐鋒芒,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決定挾持獻帝遷都長安。於是草草整裝,讓漢獻帝與文武百官先走,驅洛陽人民數百萬口盡徙長安。董卓還嚴定限期,不準挨延,官民皆棄去田園廬舍,扶老攜幼、背井離鄉,倉皇就道。路上盜竊乘隙偷奪,以致餓殍載道,暴骨盈途。董卓令軍士縱火,盡毀洛陽的宮廟民廬。洛陽,這個擁有200年曆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個曾經一度歌舞升平的繁華都市,此時卻到處是殘垣斷瓦,周圍200裏內皆成為一片焦土。董卓又讓呂布發掘曆代帝王及公卿的陵寢,搜盡墓中的珍寶。

  已故的度遼將軍皇甫規之妻頗有才名,工草書,善詩文,又生得天然秀媚。董卓用車輜百乘,馬二十匹,奴婢錢帛無數,往聘皇甫規的妻子。皇甫規妻斷然拒絕,董卓再三催逼,誘以重利,迫以淫威。皇甫規妻自知不免,索性毀容易服,自去董卓門長跪陳情。董卓讓左右揪住她的發髻,係在車軛,活活鞭撻而死,並棄屍野外。

  董卓到長安後,仍然殘暴殺戮和瘋狂掠奪。他在離長安260裏處的郿縣修築一座高厚各七丈,周圍一裏又一百步的寬大宮院,名曰郿塢,又叫萬歲塢。選民間美女千人居其間,金玉珍寶,錦繡綺羅積聚無數,所積穀物可供30年食用。他自稱:“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可以畢老。”董卓住在郿塢,臨行前百官俱至橫門外餞別。飲至半酣,有北地降卒數百人前來報到,董卓令衛士把降卒為下酒物,割舌,斬去手足,鑿去眼目,再用大鑊烹煮,悲號聲震徹都門。座中諸官僚嚇得魂不附體,或至戰栗失箸,獨董卓談笑自如。

  董卓的暴行引起了全國官民的一致憤慨,天下群雄並起,討伐董卓。董卓認為隻要弘農王劉辯還活著,就給天下人留下一線希望。於是,董卓把劉辯安置在內宮閣中,派郎中令李儒給他送去毒酒。18歲的劉辯萬般無奈,隻得與夫人唐姬以及宮女們灑淚訣別,大放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藩。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遂悲憤地飲下毒酒。

  董卓多行不義,積怨甚多,許多人都在尋找機會除掉他。他自己也深知不得人心,時刻警惕防範,加上他的義子呂布武力超群,經常跟隨在他的身邊護衛,所以人們對他很難下手。

  司徒王允平時曲意取容,凡事多告知董卓才施行,董卓對他沒有嫌疑。其實王允是讓董卓不加提防,暗地裏卻在設法除去董卓。也是礙於呂布,一時難以接近,王允遂決定先從呂布打開缺口。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用離間計,挑撥呂布與董卓的關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董卓。

  董卓和呂布的反目成仇,是董卓被殺的關鍵因素,據史料和《三國演義》記載,這裏有一個關鍵人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她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貂蟬。

  貂蟬是東漢末年洛陽的一名歌妓,她長得明眸皓齒、玉骨冰肌、秀外慧中,堪稱人間的絕色。傳說她的容顏月亮都羞與比擬,隻要貂蟬出來,月亮就會躲到雲彩的後麵不敢與她爭輝。“閉月羞花”的“閉月”即指此意。後來,貂蟬流落到司徒王允的府中,王允對她十分照顧,像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看待。

  為了幫助王允為國除奸,她自願獻出身體,通過自己的姿色周旋在各派政治人物之間,傾倒了眾多英雄豪傑。參與了許多重大的政治鬥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她用“連環計”離間董卓和呂布,致使呂布父子反目。最後借呂布之手,誅了董卓。

  據說,董卓臨死的前一天夜裏有十幾個小孩子,在城東唱歌:“千裏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這是個字謎,其意是“董卓十日必死”。有人傳報董卓,董卓不以為意。

  第二天清晨,甲士畢集,呂布也全身甲胄,手持畫戟,守候在門前。騎都尉李肅入內請命,呂布與李肅打了一個照麵,以目示意,李肅會意,匆匆徑入。原來呂布與李肅要同謀誅董卓。

  又過了一會兒,董卓內穿鐵甲,外罩朝服,緩步出來,兩旁的護衛兵士夾道如牆。呂布跨上赤兔馬,緊緊相隨。忽然前麵有一個道人,手執長竿,竿上縛著一塊布,布兩邊各寫一個“口”字,嘴裏不停說:“布!布!”董卓雖覺詫異,但以為陳兵夾護,自府中直至闕下,防衛周密,諒無他虞。將至北掖門前,馬忽然停住,昂首長嘶,董卓至此也不禁懷疑,打算折回。呂布說:“已至闕前,勢難再返,倘有意外,有兒在此,還怕什麽?”說著便下馬扶車,直入北掖門。衛兵多在門外站住,隻有呂布驅車急進,忽見李肅突出門旁,持戟直搠董卓,董卓重甲在身,戟刺不進;李肅移刺董卓的頸項,董卓用手臂一遮,腕上受傷,仰倒在車上。他大呼李肅因何對自己痛下殺手。呂布在身後厲聲說:“有詔討賊!”董卓怒罵:“庸狗也敢如此!”話未說完,呂布一戟刺入董卓咽喉,梟取了首級。呂布從懷中取出詔書,向眾宣讀說董卓大逆誅夷,餘皆不問。於是董卓吏士的騷動漸漸平息。司徒王允使呂布回抄董卓家,又令禦史皇甫嵩率兵往屠郿塢。呂布跨馬急去,馳入董卓府內,所有董氏的姬妾,一概殺死,隻留下一個貂蟬,載回私第。

  董卓死訊傳出,人心大快,士卒皆呼萬歲,大街小巷,黎民百姓載歌載舞,長安城中士女歡呼雀躍,置酒相慶。董卓屍體放在街上示眾,後被燒成灰燼。董卓死後,皇甫嵩攻郿塢,殺董曼,從郿塢中搜出藏金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錦綺奇玩珍寶堆積如山。

  李傕、郭汜的“戰利品”

  董卓的死,給獻帝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一次絕好的機會。劉協命王允錄尚書事,晉升呂布為奮威將軍,二人共同主持朝政。

  應該說,王允是個正直忠義、疾惡如仇的人,但他缺乏政治經驗,缺少對現實政治合理的思考與判斷。誅除了董卓,他理應分化董卓餘部,瓦解敵軍,穩定民心,但他卻不斷打擊,一味株連。董卓被誅殺後,其部下將士散在關東一帶的人數還很多,他們大都是涼州人。王允開始想悉予赦免,後來又猶疑不決,於是謠言四起,說朝廷要盡殺涼州人。這就使形勢發生了變化。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都是涼州人,他們曾派人到長安請求朝廷赦免,王允都沒有同意。迫不得已,他們向長安進發,一路上收拾殘兵,共達十餘萬人。他們號召將士造反,聲稱要為董太師報仇,從關東殺入關中,沿途涼州兵紛紛參加。王允等人並無兵力,隻靠呂布。

  公元192年5月,李傕、郭汜所率涼州兵攻入長安,聚眾至十餘萬,呂布率兵扼守,彼此相持8天不下。後來呂布部下發生兵變,李傕等攻入城內。李傕、郭汜殺掉太仆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及兵民死者萬餘人。呂布率殘部出武關,投奔袁術。王允被殺。

  獻帝又被車騎校尉李傕、後將軍郭汜和樊稠劫持,三人共同秉政,張濟將兵鎮弘農。公元194年,獻帝行冠禮,改年號為興平。不久秉政三人發生衝突,先是李傕殺了樊稠,再在長安城內與郭汜兵刃相向,互相攻擊。一連打了幾個月。

  這一年,天大旱。真是天災人禍,百姓塗炭。長安城內穀一斛值錢30萬,人相食。獻帝令侍禦史侯汶開倉濟民,餓死者如舊。獻帝懷疑侯汶作弊,於是親自檢驗,用米、豆各5升於殿熬粥,竟有兩大盆之多,和平時大不相同,輕而易舉地弄清了侯汶的假公濟私。結果是侯汶被當眾杖責五十,很多饑民得到了及時賑濟。

  李傕在與郭汜的爭鬥中暫時取得了主動,他先派侄子李暹率數千人馬脅迫漢獻帝出宮,然後縱兵入宮,大肆搶劫。之後又放了一把火,把宮闕焚燒殆盡。獻帝派太尉楊彪等幾位大臣到郭營中調和,郭汜反而扣留了幾位大臣。楊彪憤怒地說:“君臣共鬥,一人劫天子,一人質公卿!”這反映了社會的動亂,也可見獻帝的遭遇,他不過是李、郭爭鬥的一種工具而已。

  後來,楊定、楊奉、董承等護衛著獻帝逃離李傕、郭汜的圍追堵截,其間段煨、張洛還曾想方設法劫走獻帝。楊奉、董承護駕邊戰邊走,在弘農、陝城間得河北將士和南匈奴右賢王的援助,獻帝經過千辛萬苦,曆時近半年,才逃到安邑,這已是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十二月。

  第二年七月,獻帝才在董承、楊奉、張楊、韓暹等人的保護下回到了洛陽。這時的洛陽城,經董卓的毀滅性破壞,宮室燒盡,一片瓦礫,滿目荊棘,人丁無多,一片荒涼。在洛陽的幾個月裏,漢王朝的宮廷隻能在城西殘留的、原大太監趙忠那座勉強有四壁的、破落院子裏臨時辦公。劉協拜張楊為大司馬、楊奉為車騎將軍、韓暹為大將軍,讓他們跟董承、楊彪共同執掌朝政。這樣,漢獻帝和他的小朝廷總算暫時安定下來了。漢獻帝下詔向各地征調糧食,各地的軍閥都忙著打仗,對詔令置之不理。張楊從河內調來一批糧食,數量太少,也無濟於事。因此,公卿大臣自尚書郎以下,都必須自己去城外采摘野菜充饑。他們與饑民、亂兵一樣,你爭我奪。但是,劉協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因為隻有在殘破的洛陽,他才是真正的皇帝,可以獨立自主地發號施令。這樣的感覺是劉協夢寐以求的,盡管他的命令隻在小小的洛陽城內部有效。為此,劉協正式改年號為“建安”。

  曹操的“工具”

  隨著軍閥混戰的愈演愈烈,漢獻帝的政治作用似乎越來越大了。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紹謀臣沮授曾勸說他,如果能“西迎大駕,挾天子而令諸侯”,就會收到沒有誰“能禦之”的功效。

  而曹操更是早有此識。公元191年,曹操做東郡太守不久,皇室劉邈在獻帝麵前稱讚曹操忠誠,曹操為此十分感激。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治中從事毛珓向他建議:“今天下分崩,乘輿播蕩,生民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誌,難以持久。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此言深得曹操之意。

  曹操的很多幕僚們也認為,應該迎接困居在洛陽的皇帝,拯救形勢危如累卵的朝廷。當然,也有人反對說,為什麽要搭理那個隻能算作是洛陽縣令的倒黴小皇帝?曹操明智地決定,迎接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個“挾”字,決定了劉協後半生的命運。

  這時,在洛陽的董承因韓暹自恃有功,專橫跋扈,內心十分不滿,但又無力對付,於是暗中召曹操進京。曹操得到這樣的機會,自然十分高興,於是立即親率部隊趕到洛陽,朝見獻帝。曹操上表請治韓暹、張楊的罪,韓暹自料敵不過曹操,急忙單騎逃出洛陽,到梁縣投奔楊奉。獻帝因韓暹、張楊在東遷途中“護駕”有功,下令不再追究。

  當時宮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經常向獻帝進獻食品和器物。獻帝還在洛陽時,曹操就曾向他進獻過縫帳2頂,絲線10斤,山陽郡所產的甜梨2箱,稗棗(一種青黑色的棗)2箱。獻帝到許都後,曹操更是經常進獻,其中有桓帝時賜給他祖父曹騰的家藏器物,也有屬下陸續搜尋到的一些宮中流失的器物。

  曹操對獻帝的物質保障和適度尊重,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報。曹操於是擔負起了保衛京都和獻帝的重任。獻帝授給曹操節鉞,錄尚書事,任司隸校尉。“節”即符節,是古代帝王派遣將相委以重任時,用作憑證的一種信物,有了它就有了斬殺違犯軍令者的權力。“鉞”是古代一種像斧的兵器,這裏指帝王所專有的、代表征伐之權的一種斧鉞,多以金銀為飾,有了它就有了總統內外諸軍的大權。“錄”即總領諸事之意,“錄尚書事”實即總攬朝政。東漢以來,中央政府中號稱三公的太尉、司徒、司空隻是名義上的首腦,實際權力在尚書台,皇帝總是挑選親信大臣“錄尚書事”。獻帝授予曹操節鉞,錄尚書事,則軍政大權都集中到了曹操一人身上。這說明曹操在事業上往前邁出了一大步,他親近獻帝的策略及為此所作的努力結出了碩果。在與其他割據勢力的角逐中,曹操已占有了比較明顯的優勢。

  曹操總攬朝政後,即以獻帝名義,殺掉了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人,而封衛將軍董承、輔國將軍伏完等十三人為列侯。但曹操深知,要鞏固自己在朝廷的地位,真正做到“奉天子以令不臣”,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迎接漢獻帝來許昌,是曹操的另一個傑作。曹操到洛陽後,部下董昭提醒他隻有把獻帝迎到他的地盤許昌,方可成就大業,萬事無虞。這樣,曹操借口京都無糧,要送獻帝到魯陽就食,把獻帝安全轉抵許昌。公元196年,漢獻帝遷都於許昌。

  遷都許昌後,劉協又任命曹操為大將軍。雖然後來曹操又辭去了大將軍一職,而改任司空,但有獻帝在許昌,他實際獲取了高出於所有文臣武將的地位。曹操遂以許昌為中心,不斷擴大勢力範圍。

  在許昌的日子是劉協過得最安逸、最穩定的時期,他享受到了作為帝王的一切表麵權威。雖然衣食無憂,卻也無所事事。雖然是貴為天子,曹操也還算尊重自己,但劉協卻時時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曹操不斷地誅除公卿大臣,不斷地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隨著曹操大軍不斷取得勝利,劉協手中的大漢王朝似乎實現了“中興”。一個新的統一國家眼看就要從亂世的廢墟中崛起了。可這不是劉協想要的生活。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