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十一、略論巴蔓子

  趙炳清

  在巴史研究和巴楚關係研究中,有一位我們必須涉及的曆史人物,這個人就是巴蔓子。巴蔓子是我國古代巴國一位寧願舍頭也不願失地的將軍,其死後,巴、楚兩國都以上卿之禮葬之。然由於資料很少,故而作專門研究者不多,一般是在論述巴國曆史時順便涉及,因此筆者不揣淺陋,欲就此作一探討,以求指教。

  一、“巴國有亂”的理解

  《華陽國誌·巴誌》載:“戰國時,嚐與楚婚。及七國稱王,巴亦稱王。周之季世,巴國有亂,將軍有蔓子請師於楚,許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國既寧,楚使請城。蔓子曰:‘藉楚之靈,克弭禍難,誠許楚王城,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頭授楚使。王歎曰:用城何為?’巴國葬其‘使吾得臣若巴蔓子,乃以上卿禮葬其頭;身,亦以上卿禮。’

  對於這段記載中的“巴國有亂”,學者多有不同理解。童恩正認為是巴國內亂,極有可能是指奴隸起義鬥爭,如此才需要從楚國借兵鎮壓。巴蔓子的行為代表了統治階級的利益。管維良就分析得更細了,他在其著的《巴族史》第三章第二節中認為“巴國之亂,史載不詳,無法知其具體內容,想來不外乎三種情況:第一,奴隸大規模暴動;第二,國內被壓迫民族的起義;第三,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奴隸暴動當然是一場具有典型意義的階級鬥爭;就是民族鬥爭,說到底也是一場階級鬥爭;就連統治階級的內部爭奪也是社會上兩大對立階級的鬥爭在統治階級內部的反映。總之,這場‘內亂’規模相當大,以至腐朽、垂死的巴國最高統治集團也無可奈何,隻好借助楚國的力量,乞師於楚”。

  “亂”字,可以作“內亂”講,如“暴動”、“造反”、“叛亂”等,但也可以作“外亂”“動亂”如“戰爭之亂”《廣韻》“亂。”……講。兵寇也。因此,“巴國有亂”也可講為“巴國受到攻擊而發生動亂”。有學者就認為“巴國有亂”。可見,有是蜀王伐苴侯引起的巴國邊疆動亂“亂”。

  多種解釋,至於此處作何解,我們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在春秋時期,巴已立國,這是學界比較肯定的答案。到了戰國時期,巴國立足川東地區,學界也無異議。然對於巴國的社會性質,學界卻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童恩正認為巴國是一個割據的奴隸製諸侯國;馮漢驥認為秦並巴蜀時,巴似乎尚處在奴隸製初期;董其祥在分析了巴蜀社會生產概況後,力主巴是一個奴隸製國家。然唐嘉弘認為,巴子之國從西周初期建立後,有可能進入封建製社會,並未形成一個發達的或發展的“奴隸王國”,在向四川發展時,建成了一個較大的領主製國家。所以,要說巴國發生奴隸暴動或起義,似乎帶有很大的猜測成分,甚至間接的文獻證據也沒有。至於發生民族反抗,倒是更不可能,因為巴人與其他各族多是處於雜居、錯居,這種狀況有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形成各族的同化乃至融合,況且文獻上也沒有證據。倒是秦滅巴後,發生了族際間的鬥爭,《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載:“秦昭襄王時有一白虎,常從群虎數遊秦、蜀、巴、漢之境,傷害千餘人。昭王乃重募國中有能殺虎者,賞邑萬家,金百鎰。時有巴郡閬中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樓射殺白虎。……”白虎,乃是崇拜白虎的巴人;閬中夷人,即板楯蠻。因此,要說“巴國有亂”是奴隸起義或族際鬥爭,是沒有充分的理由的。關於“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則在文獻中是更沒有依據,屬猜“內亂說”那麽,測之詞,所以,是沒有證據的。“巴國有亂”是否是巴國受到別國攻擊而發生動亂呢?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華陽國誌·巴誌》記載:“蜀世戰爭,也載。”可見,“巴。”《蜀誌》巴與蜀仇,巴蜀之間的關係並不友好,經常發生戰事。巴國的求救對象是楚國,故楚應與“巴國有亂”無涉。至於秦,沒有文獻記載秦巴之間有戰事,倒是秦蜀之間有戰事發生,如《史記·秦本紀》載:“惠公十三年,取南鄭”我們認為“巴國有亂”應與蜀國有關。

  “伐蜀”。所以,有學者認為“巴國有亂”是因為蜀王伐苴侯而引起的巴國的北部邊疆發生動亂,所以巴蔓子請師於楚,去平定動亂,並強調“苴侯與巴王為好”事在巴蔓子“請師於楚”之前,“苴侯奔巴”事在巴蔓子自刎之後;還認為巴蔓子“請師於楚”的時間必在秦滅蜀之前,其下限不得晚於公元前317年。

  然據《華陽國誌·蜀誌》載:號苴侯,

  “蜀王別封弟葭萌於漢中,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亦載:

  苴侯奔巴,求救於秦。《巴誌》“蜀王弟苴侯私親於巴,巴、蜀世戰爭。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為求救於秦。”從這兩則記載可知,蜀王伐苴侯與苴侯奔巴求救於秦是在同一年,而此年就是周慎王五年,即公元前316年。如若巴蔓子“請師於楚”,則當在蜀王伐苴侯之後,時間也應該在此年,怎麽會不晚於公元前317年呢?明白記載是求救於秦,怎麽會是求救於楚呢?因此,我們認為“巴國有亂”與“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無關,巴蔓子“請師於楚”當是另一段時期的事。

  二、巴蔓子“請師於楚”的時間

  明確了“巴國有亂”的性質,對於我們認識巴蔓子很有幫助。因為如果“巴國有亂”是“內亂”,則巴蔓子無疑是借助外國勢力鎮壓民眾革命的罪人;如若是“外亂”,巴蔓子則應是忠心救國、舍命愛國的英烈。顯然,巴蔓子是後者,受到楚、巴的尊重,以上卿之禮葬之。

  由前述可知,蜀攻巴,導致巴國危亂。在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巴蔓子“請師於楚”,使巴國得到穩定、安寧。然此事究竟發生於何時?是哪一位楚王呢?

  稱春秋時期為來看,

  從《華陽國誌》“周之仲世”“周之季世”當為戰國時期。觀戰國時期的巴與楚,《史記·秦本紀》載:“孝公元年……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秦孝公元年即公元前361年,時當楚宣王九年。此是說楚國的疆界從漢中開始,向南擁有巴、黔中。而對於巴、黔中,有些學者認為巴黔中本是一地,即巴國的黔中地,為今重慶烏江中下遊地區,或指今烏江流域從涪陵上溯到貴州遵義、桐梓,西抵烏蒙山脈威寧一帶的大片地區。有的學者認為巴、黔中為兩地,巴為被楚滅的都江州之巴,黔中為楚黔中,即今湘西。顧觀光在校《華陽國誌》時,認為“巴”為“巫”之誤,就改巴為巫。按:如若是巴黔中,則說明楚國占有今重慶烏江中下遊地區或及其以西,然此地區與漢中之間有隔地,不相連接,與“楚自漢中,南有……”句意不符,況且在此地域的考古發掘中,目前沒有發現戰國中期的楚文化遺存,說明楚國當時並沒有占領該地域;如若巴、黔中是兩地,則巴就是今重慶地區與四川達州地區等部分區域,此區域既與漢中連接,又與南邊的黔中(今湘西)連接,符合“楚自漢中,南有……”句意,並且雲陽、忠縣等地發掘出的大批戰國中期的楚文化遺存也證明楚國在當時占有該地域。因此,我們認為巴、黔中為兩地解有理。段渝先生也認為,戰國中葉以後,位於長江幹流雲陽地區和位於嘉陵江以東渠江流域的巴地,均為楚所占,成為楚國西境。考古資料也反映了這樣的事實。1997-1998年北京大學發掘的忠縣崖腳墓地,出土了大批的楚墓。考古工作者認為,崖腳墓地是迄今為止分布於最西端的楚墓地,其年代大致屬於戰國中期,與江陵楚國都城一帶的楚墓無論是墓形、棺槨,還是器物組合、器形都完全一致,當屬於遠征巴國的楚國將士墓。這樣,就意味著楚在公元前361年就已占據了峽江地區的部分巴地。此後,巴國顯然與楚國關係不很友好,即使遭到蜀國的攻擊,也不會請師於楚,隻會向秦國求救,事實也確實如此,“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為求救於秦”,結果大家都被秦國滅亡。如此,巴蔓子“請師於楚”應當在公元前361年之前了。

  《左傳·哀公十八年》載:“巴人伐楚,圍鄾……三月,楚公孫寧、吳由於、薳固敗巴師於鄾。”哀公十八年,為公元前477年,時當春秋末期。從這以後,巴楚關係不見記載。“肅《史記·楚世家》載:王四年,蜀伐楚,取茲方,於是楚為扞關以拒之。”肅王四年,為公元前377年;茲方,即今湖北鬆滋縣;扞關,一說在今重慶奉節,一說在今湖北長陽縣西。蜀國攻打楚國,到了鬆滋縣境內,可見勢力強大。因為蜀在巴之西,要攻楚就必須經過巴,所以,學者多有懷疑,認為“蜀伐楚”,當為“巴伐楚”之誤;有的學者認為蜀國被巴的一支苴所征服,當是兩國的聯合行動。其實蜀伐楚,“蜀伐楚”實乃蜀攻巴,一直打到巴人占據的湖北清江流域,直至楚國的茲方。“巴國有亂”,將軍巴蔓子就“請師於楚”。由於蜀占據茲方,直接威脅到楚都郢的安全,再加上戰國早期,巴與楚通婚,關係友好。於是楚國就出兵抗蜀,幫助巴人收複了湖北清江流域,並在今重慶奉節修築了扞關。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水經注·夷水》“夷水,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見其澄清,因名清江也。”清江由蜀人命名,也反映蜀軍曾攻占湖北清江流域的事實。

  1988年至1989年,考古工作者發掘了長陽漁峽口鎮東南清江北岸的香爐石遺址,認為該遺址有可能就是我國古代巴人最初定居的都城(夷城)所在地,遺址“第三層為東周時期,它已是楚文化的風格了。這時的楚人已進入到清江巴人的腹地,並很快控製了這一地區,離香爐石遺址僅7.5公裏的外村裏遺址,便是楚人大規模專門生產瓦類建築材料的基地”。梁載言“施州清江(唐)《十道誌》載:郡,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時巴國,七國時為楚巫郡地。”可見,楚人當在戰國時期進入清江流域,香爐石遺址的第三層楚文化應為戰國時期。楚設巫郡,張正明先生認為在肅王築扞關同時或稍晚。因此我們認為楚人進入清江流域,幫助巴人驅逐了蜀軍。巴蔓子自刎後不久,楚就占據其地,連同峽江地區部分巴地在內,設置了巫郡,香爐石遺址的文化層位變化就是這種情況的反映。從蜀伐楚,在肅王四年,肅王築扞關以拒之,後不久又置巴郡來看,巴蔓子“請師於楚”的時間當在公元前377年或稍前,楚王當為楚肅王。

  有學者認為《巴誌》中的“七國稱王,巴也稱王”應是巴蔓子“請師於楚”的時間上限,即公元前323年,其下限不得晚於秦滅巴之前《巴誌》“楚共王立,的公元前317年。其實,也載:納巴姬,巴亦稱王。”可見,巴國何時稱王,連常璩都記載紊亂,是明顯不能作為巴蔓子“請師於楚”的時間上限的。考察這一段時間內,楚巴關係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巴國也無亂的跡象,就是蜀王伐苴侯而引起的巴國的北部邊疆發生動亂也是發生在公元前316年,不在這一時間段內,當然也就談不上巴蔓子“請師於楚”了。楚懷王明顯缺乏領袖氣質,雖為縱長,然無實效,不久就聽信讒言,不辨忠奸,疏黜屈原,欺於張儀,是一個庸庸無為的人,是楚國衰亡的罪人,他怎麽會說得出“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為”這樣的話來呢?當然就更不用說用上卿之禮來厚葬巴蔓子了。

  三、對巴蔓子之死的認識

  楚驅逐了清江流域的蜀軍後,又進軍川東,使巴國穩定、安寧。

  巴蔓子複國有功,然而麵對許下的楚城,愛國的他當然不會給予的。

  於是,信守諾言的他隻有自刎謝罪。巴蔓子的愛國壯舉,贏得了巴、楚兩國的尊敬,也維護了兩國之間暫時的友好與和平。

  巴蔓子死後,楚國以上卿之禮葬其頭,巴國以上卿之禮葬其身。《明一統誌》載:巴國葬其身於清江縣西北“楚葬其頭於荊門山之陽,都亭。”荊門山,在湖北枝城市西北的長江南岸,為楚都西方的門戶;

  都亭,即都亭山,在湖北利川市西邊的都亭鎮,為清江源頭所在。楚人葬其頭於荊門山之陽,是為了讓巴蔓子回望故國,魂歸家鄉。

  巴人為了紀念這位愛國的英烈,在巴國各地為之立廟樹塚。據記載,有三處地方:《方輿勝覽》“施第一處在湖北恩施,卷六十一載:州有巴蔓子廟。”第二處在重慶忠縣,《蜀中名勝記》卷十九載:忠州“治西北一裏有蔓子塚”,“巴王廟在州東一裏,又引誌雲:神即蔓子將軍也。”第三處在今重慶市渝中區七星崗蓮花池旁,俗稱“將軍墳”,即巴蔓子墓。今墓1922年整修,現存墓碑為民國初榮縣但懋辛所題,1952年在墓上加了拱券。

  湖北恩施,鄰近廩君白虎巴人的發源地,《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引說: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相氏、《世本》“巴郡南郡蠻,瞫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出於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姓悉沉,唯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廩君於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從這段記載來看,巴氏最早應是一個氏族,再聯合其他四姓發展成為一個族群,後立足川東,就以巴名國,巴國滅後,巴就成為這個地區的名稱。巴蔓子應是姓巴名蔓子,出自巴國王族,其故鄉在湖北清江流域,故巴國葬其身於此,並立廟紀念。如若是巴國的蔓子,則好像姓蔓了,被楚滅的鄧]26[姓曼是倒國……但與巴好像不相幹,抑或曼姓在滅國之後,流入巴倒也未可知。當然,也有學者認為“蔓”與廩君白虎巴人五姓中的“樊”相通。

  重慶忠縣,是巴人的一個聚居區,在配合三峽建設的考古中發掘了大規模的巴人聚落遺址和許多的墓葬遺址,如哨棚嘴、瓦渣地遺址聚落遺址與中壩遺址。巴人在此為巴蔓子立廟樹塚,並稱其廟為巴王廟,可見巴蔓子忠心愛國的事跡已廣為流傳,深為民眾敬仰。重慶古稱江州,是巴國首都所在地,巴人在此為巴蔓子立塚以示紀念,是理所當然。

  忠心救國、舍身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這樣的英雄人物一直為人民所愛戴、敬仰,這樣的愛國事跡一直為人民所傳誦、讚揚。在今天巴人後裔的土家族人民中間就流傳著巴蔓子的忠心愛國的事跡,故事是這樣的:

  清江上遊的都亭山下有座大古廟。傳說裏麵埋的人就是巴人將軍巴蔓子的身子。古時候,這地方屬巴國管。有一年,壞人作亂,把巴王趕跑噠,到處殘害百姓。“你是巴有人對巴國將軍巴蔓子說:國的得力將領,如今巴國有難,你應該想辦法,收拾這個爛攤子。”巴蔓子想來想去,辦法隻有一個:請求鄰國出兵援助……他去拜見了楚王,請求出兵平息叛亂。他(楚王)想出兵,又不想幹搞(方言:即無代價地做事),“天遠路程,哪消耗得下台?你就說:派兵過去,如果答應給我三座城池,我就馬上出兵。”要把自己的國土給別人,這好比割巴蔓子的心肝。要是不答應,事情又辦不像。巴蔓子想了一歇,含含糊糊地說:到時候是好商量“隻要國王出兵平息了叛亂,的。”楚王高興了,派了好多人馬,由巴蔓子領著回到巴國,很快就把壞人打敗了,巴國又恢複了原來的樣子。楚國的兵馬剛剛回國,楚王就派人來討要三座城池。巴蔓子心裏像油煎火熬,表麵不露聲色,準備了上好的酒席待承楚國的使者。“楚國為幫助我巴蔓子說:國費了心,盡了力,我們子子孫孫都不會忘記這天大的恩情。”楚國的使者說:“記得恩情就好,請你把這三座城池交割給楚國吧!”巴蔓子說:往後若楚國有三災“國土哪能送人?你們現在援助了我們,六難,我們也去幫忙,這不是比現在要去三座城池還好些嗎?”楚國的使臣急了,說:巴蔓“割讓三座城池是將軍當時親口許下的啊!”子說:“我許的願,我一人承擔。請把我的頭帶回去謝楚王吧!”說完,他抽出寶劍,地一下,自己的腦殼就落了地。那眼睛還睜得“呼”大大的,像活人一樣。使臣叫人做了個紫檀木盒子,裝上巴蔓子的腦殼,打馬回國去噠。楚王聽了事情的經過,受了感動,認為巴蔓子有骨氣,就把他的腦殼埋在一座高山的頂上,讓他日日夜夜看著巴國的方向。這時候,巴國也把他的身子用最好的棺材裝殮了,埋到了都亭山下。

  講述的語言生動形象,再現了巴蔓子的英雄氣概。無獨有偶,在土家族作家王遲平、柯文翔的小說《青銅英雄——阿爾諾傳奇》中,巴蔓子就被塑造成建立巴國的英雄人物阿爾諾的父親、初巴部落的酋長,重大義、輕生死,智勇雙全。

  令巴蔓子想不到的是,他死後不久的一段時間,和平友好關係被楚打破了。楚人控製了清江流域,並向西進占了今重慶雲陽、忠縣一帶的峽江地區,設立了巫郡。前引的《史記·秦本紀》正義雲:楚“南有巴、渝,過江南有黔中、巫郡也。”這在考古文化上也有反映,如1997年發掘的雲陽李家壩遺址,其中第二期的第二組陶器是新出現的,主要特征與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楚文化的特征相近,例如鼎、壺、盂、鬲、甗、折腹盆等器類和凹底陶器等都具有戰國時期楚式陶器的特征,年代為戰國中期。1998年發掘的雲陽李家壩遺址墓葬區,年代為戰國中晚期的第二期卻是明顯的楚人墓葬,與巴人墓葬明顯不同。這批墓葬較寬大深峻,使用青膏泥的現象較為普遍,隨葬品出現鼎、敦、壺、盒、等楚文化器物。1998年試掘的雲陽故陵鎮帽盒嶺的M3、M4、M5、M7四座戰國中晚期的豎穴土坑墓,陶器組合為楚式鼎、盒、壺,M3還出土銅矛、玉環和漆器,規格較高,文化特征以楚文化因素為主。當然,在這些遺址中也有大量的巴人文化,導致巴、楚文化交融,形成了峽江地區的“巴楚文化”。

  楚人為何要破壞這種友好和平關係,進占巴地呢?應是為了巴地的鹽業資源。當時巴地的鹽業資源主要在大巫山地區的三處鹽泉,即今重慶巫溪縣寧廠鎮寶源山鹽泉,彭水縣鬱山鎮伏牛山鹽泉和湖北長陽縣西的鹽水。傳說楚所要求的三城,就是寶源山鹽泉所在的奉節的魚邑、巫溪的巫邑和雲陽故陵邑。由於關係到巴國的經濟命脈,巴蔓子當然不會允許,以死謝罪,既表示了自己的重諾,又表達了誓死捍衛、寸土不讓的決心。

  巴蔓子的死,死得壯烈,死得其所,是為國家而死,是為人民而死,所以人民紀念他,人民傳揚他。正是這種忠心救國、舍身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我們民族的力量源泉,並永垂後世,鼓舞著、激勵著人們為之奮鬥不息。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