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十、重慶塗山窯的初步研究

  林必忠李大地

  重慶塗山窯發現於1938年,因其發現地位於重慶南郊黃桷埡塗山湖附近而得名。其產品形製、釉色與福建建窯所產頗為相似,發現者美國傳教士、考古學家、華西協和大學古物博物館(今四川大學博物館)首任館長葛維漢先生(DavidCrockettGraham)曾將它稱之為“重慶的建窯”。塗山窯始燒於北宋末年,於南宋時極為興盛,元以後漸趨衰落,在重慶地區分布較廣。自塗山窯發現以來,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它做了大量的發掘及研究工作,並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

  一、塗山窯產生的曆史背景

  重慶塗山窯在宋代的迅速興起與衰落,有著其獨特的曆史背景,也與重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係。

  重慶在古代西南地區的交通網絡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古代四川盆地內的交通主要依托盆地內縱橫分布的河流組成的水路交通網聯係各地,這一以長江為幹,由長江與其支流共同組成的交通網絡被稱為峽路,是當時聯係川西、鄂東與古重慶最重要的交通線路。以長江及其支流為紐帶,重慶成為四川盆地與陝南、甘南、黔北、滇北和長江中下遊聯係的樞紐。川陝交通中的嘉陵故道、米倉道、洋巴道,川黔交通中的僰溪道、黔江道也均始於重慶。到唐宋時期,盆地內的陸路交通也逐漸發展起來。在唐代,溝通成、渝的成渝南道和北道成為其中最重要的兩條交通幹道。當時北道自古重慶經合州什邡驛、遂州至成都;南道自古重慶始,經昌州龍尾驛、資州、簡州至成都,瓷窯裏窯址即位於南道附近。這一時期,對外交通路線也得到加強。嘉陵故道在唐代得到極好整治,到宋代已成為川陝交通中使用最為頻繁的交通要道,被置為入川正驛。南宋初年,嘉陵江水道更成為漕運要道。川黔交通中的黔江道在唐代已成為川黔交通的一條較為重要的通道,至宋代,這條線路仍十分重要;僰溪道到宋代還一度成為黔馬貿易大道。峽路至唐代已成為重要的漕運、商業通道,到宋代更是四川最重要的交通路線,尤其是南宋時期,峽路是維係其政治、經濟乃至軍事生命的一條交通線路。重慶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古代西南地區交通體係中所占的地位,使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盆地開發程度影響及周邊其他地區的影響。

  唐代,四川盆地的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開始成為全國一個重要的經濟中心,重慶地區也得到進一步開發。雖側重於西部區域,但這一時期是重慶地區開發最為迅速的時期。依托長江與其支流組成的水運網絡,重慶成為聯係盆地內各地、盆地與長江中下遊地區以及盆地與黔北的水運交通樞紐,農業、手工業、商業均有長足發展。唐末至兩宋時期,四川社會情況一直較為穩定,少見動蕩,直至南宋末年蒙古興起南下。這一時期,中原衣冠為避戰亂紛紛南下,多有定居四川者。這一南下的潮流為四川地區帶來了大量的北方生產技術及文化,促使四川經濟在這一時期得到巨大發展,再因著其地處長江上遊的特殊戰略地位,逐漸成為兩宋王朝的重要經濟、軍事支柱。

  重慶地區的經濟發展在這一時期也開始呈現繁榮景象。農業、手工業得到極大的發展,商業也逐漸繁榮起來,為重慶陶瓷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飲茶、鬥茶的風行更促進了黑釉瓷的發展。有宋一代,飲茶風俗極盛。黃儒《品茶要錄·總論》言:

  “自國初以來,士大夫沐浴膏澤,詠歌升平之日久矣……惟茲飲為可喜”,可見當時士大夫階層飲茶是甚為流行的。宋徽宗著《大觀茶論》,更使得飲茶成為風行天下的習俗,民間飲茶、鬥茶之風愈盛。元代趙孟頫《鬥茶圖》對此風俗描繪極為傳神。重慶又自古產茶,《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十四載:

  “夔路自……紹興中……始榷忠達州茶,即夔合廣安置合同場,歲收以八萬斤為額。”當時夔州路(今重慶地區)茶產量已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則當時重慶地區飲茶、鬥茶之風當不遜於別處。其時鬥茶所用茶盞,以黑為佳。其時福建建窯所產黑釉茶具最為流行,全國各地多有仿其器形釉色燒製者。重慶塗山窯即是在這一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宋末元初,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戰爭使得巴蜀地區的社會經濟遭受巨大破壞,死傷殆盡,謀出峽以逃“蜀人受禍甚慘,千百不存一二,生”。塗山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也漸衰落,湮沒於曆史的塵埃中。

  二、塗山窯分布及保存情況

  重慶境內分布的塗山窯係窯址大多位於於長江、嘉陵江流域。

  在已發現的塗山窯係窯址中,南岸黃桷埡、巴南清溪、榮昌瓷窯裏窯址群發現較早、規模最大、保存狀況也相對較好;合川爐堆子、涪陵藺市窯址則屬於近年來新發現的窯址,所做工作尚不充分,有待於進一步調查、發掘;巴南薑家場、四川武勝紅星鄉窯址發現較早,也做過一些工作,但窯址已被嚴重破壞擾亂,進一步開展工作的意義已不是很大。

  黃桷埡窯址群位於重慶市南岸區黃桷埡鎮,是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塗山窯係窯址群。窯址均分布在南山至塗山之間的“兩山夾一槽”地帶。這一區域的山穀地帶煤炭資源豐富,既有煤層薄、發熱量低的露天煤,又有煤層厚、煤質好、發熱量高的深層煤,煤窯星羅棋布,為窯場提供了充分的燃料資源;瓷土資源蘊藏量也相當的大,凡有煤層的地方多蘊藏有瓷土,其中分布最集中、貯量最大的當屬位於涼風村紅家坡社的公安廳,該處瓷土資源豐富,坡上、田間到處可見,當地人俗稱“鋁礦”、“白礦”;窯址群分布的區域兩側山嶺綿延,形成一“U”形穀地,地勢北高南低較為平坦,一條南北向的小溪從穀內穿過,經老廠、仙女洞、小泉最後在李家沱匯入長江,因與長江在該地段流向相反而得名“倒流水”,為黃桷埡窯址群提供了水源。

  曆史上,黃桷埡地區正為川黔古道的北端,交通便利,物運通暢。陸路有僰溪道經今黃桷埡鎮越涼風埡交通貴州;水路則憑長江與外界聯係。據地方誌記載,黃桷埡穀地南端的“老廠”在明代還一度成為物資集散地,設有大型煤場、驛站、料場、馬房、鐵匠鋪等供馬幫在此修整。這些陸地和水上通道為窯場的瓷製品運往外地銷售,為製瓷業的發展,大開方便之門。

  建國以來,文物考古工作人員對黃桷埡窯址群進行了大量工作,確認了廟崗、小灣、雲南會地(又名“鋸木灣”)、中藥所、航燈廠、王莊、楊家棺山、老房子、三塊田(又名“桃子林”)、醬園、塗山湖、雞冠石等12處窯址,按窯址分布情況,可分為塗山湖、小灣、桃子林三個區。

  塗山湖區包括醬園、雞冠石、王莊、塗山湖、航燈廠等5個窯址。醬園窯址位於黃桷埡正街東麵一名為“碉堡”的山丘上,麵積1000餘平方米,文化堆積厚達2米。慈母山窯址位於長江右岸的三級台地上,分布麵積達10000餘平方米,遺址上部有一座1911年法國傳教士修建的慈母天主教堂。文化堆積厚約2米。王莊窯址位於塗山山麓老君洞坡東麓,現存麵積約400餘平方米。塗山湖窯址位於王莊東北約250米的塗山湖畔。航燈廠窯址位於黃桷埡正街南麵,東隔黃桷埡至南泉公路與醬園窯址相望,麵積6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60米,現被黃桷埡鎮老年活動中心及民舍疊壓。

  小灣區包括小灣、雲南會地、中藥研究所3個窯址。小灣窯址位於鋸木灣西南一名為“煤炭山”的山腰上,麵積約4000餘平方米,堆積最厚達4-6米,該窯址是塗山窯各窯址中現存麵積最大、保存最好的一處,1992年被頒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雲南會地窯址與中藥所窯址隔鋸木灣相望,該處曾被雲南人買下用作墓地而得名“雲南會地”,現存麵積約800餘平方米,保存狀況較好,文化堆積厚達2米。中藥研究所窯址位於航燈廠南部,鋸木灣東部向前伸出的山丘上,堆積厚1-2米,現被重慶市中藥研究所疊壓,破壞嚴重。

  桃子林區包括廟崗、三塊田、老房子、楊家棺山4個窯址。廟崗窯址位於小灣西南的一山坡上,又名“廟子崗”。現存麵積約500平方米,堆積厚2米。三塊田窯址位於龍景村桃子林社三塊田坡地上,現存麵積約1000餘平方米,堆積厚1-3米,保有狀況較好。老房子窯址位於龍景村老房子社江灣北部向前伸出的坡地上,南隔江灣與楊家棺山窯址相望,現被農舍疊壓,保存狀況較差。楊家棺山窯址位於龍景村“老房子”西南約500米的坡地山腰上,窯址現被近、現代墓葬疊壓,保存較差。

  清溪窯址群位於重慶市巴南區(原巴縣)清溪鄉長江右岸坡地上,地處川東平行嶺穀地帶,地表起伏明顯,嶺穀相間,呈南北走向,多丘陵,河流縱橫。煤炭儲量較豐富,采煤曆史久遠。窯址群於1976年修築公路時被發現。1983年文物考古工作人員對這一帶窯址分布進行了進一步調查核實。1987年,被頒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命名為“梓潼窯遺址”,後更名為“清溪窯址”。經調查發現,在這一區域有華光村、魚塘坡、梓潼三處窯址,窯址堆積被一定程度擾動。華光村窯址分布範圍約500平方米,原生堆積已被農業活動嚴重破壞。梓潼窯址位於華光村窯址西南,分布範圍約600平方米。

  瓷窯裏窯址群位於榮昌縣安富鎮東部約三公裏的丘陵地帶,有一條溪流流經該處,現已幾近淤塞。該處河道上尚存一座條石錯縫壘砌而成的拱橋,名為劉家拱橋。窯址群即分布於以劉家拱橋為中心方圓約1公裏的範圍內。該區域煤炭資源豐富,境內陶瓷黏土蘊藏量極大。現發現宋代窯址4處,分別為羅漢墳、堰口屋基、桂花屋基、鬆樹林窯址。羅漢墳窯址分布在羅漢墳山的南麵緩坡上,窯址分布麵積約900平方米,堆積厚約1.6-1.8米。堰口屋基窯址分布在峨眉山東側坡地,分布麵積約600平方米。花屋基窯址分布在翰林屋基的山嶺的西側坡地上,分布麵積約14000平方米。鬆樹林窯址分布在翰林屋基南側坡地,分布麵積約1800平方米。

  合川爐堆子窯址位於合川市鹽井鎮塘壩村五社爐堆子,地處嘉陵江右岸一級階地和臨江坡地上,分布麵積約10000平方米。

  涪陵藺市窯址位於涪陵市藺市鎮鳳陽村四社,地處長江右岸一級階地上,為重慶市考古所2005年發掘藺市遺址時發現,分布麵積尚未探明。

  三、塗山窯工作情況

  重慶塗山窯自發現以來,文物考古工作者為之進行了大量的發掘、研究工作。

  1982年2-4月,重慶市博物館對王莊、塗山湖、航燈廠、小灣4個窯址進行了270餘平方米試掘工作,在塗山湖窯址揭露窯爐2座,在2號窯的煙囪內清理出金、銀器;1983年3-4月,重慶市博物館又對小灣、三塊田窯址進行了試掘,發掘麵積220餘平方米。這期間的發掘出土了大量遺物標本,首次為窯址斷代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此後因黃桷埡至老君洞公路建設工程需要,重慶市文物考古所於2003年12月又對王莊窯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了盞、碗、盤、碟、瓶、缽、罐等瓷器,胎多灰白、黃白色,以黑褐、柿色釉為主,有玳瑁、兔毫紋等。慈母山窯址發現於1986年文物普查期間,2004年10月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對該窯址進行了試掘工作。

  在黃桷埡窯址群的12處窯址中,工作做得最為細致的當屬小灣窯址和醬園窯址。繼1982-1983年的考古調查及試掘後,重慶市博物館又於1985-1986年,對小灣窯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工作,發掘麵積共計675平方米,本次發掘揭露窯爐三座,並發現作坊一座,出土大量文物,在此基礎上首次對塗山窯進行了較為係統的研究。至2004年4月,為配合城市基本建設的需要,重慶市考古研究所又對小灣窯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麵積500平方米,揭露窯爐兩座,發現保存較好的一批作坊遺跡,出土文物也較豐富。醬園窯址的考古工作於2003年4-5月期間由重慶市文物考古所為配合城市基本建設的需要正式開展,發掘麵積705平方米,揭露房址1處,窯爐17座,灰坑2個;出土了大量瓷器殘片和窯具,瓷器器型以碗、盞、盤、碟、罐、瓶、缽、奩、碟形燈為主,釉色以黑、黑褐、柿色釉為主,見青褐釉;窯爐結構演變序列清楚,為我們研究塗山窯窯爐型製演變及製燒工藝的發展提供了極其可貴的材料。

  1990年至1992年,重慶市博物館會同巴縣文物管理所對清溪窯址群已發現的華光村、魚塘坡、梓潼三處窯址中的華光村窯址與梓潼窯址進行了主動性發掘,發現磚結構饅頭窯爐1座。出土遺物中白釉瓷器占一定比例。

  2005年11-12月,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對瓷窯裏窯址群進行了考古調查及試掘,發現了4處窯址,並對其中的鬆樹林窯址進行了考古試掘,揭露窯爐一座,出土文物以碗、盞、杯、罐、碟形燈為主,也見玉壺春瓶,釉色以黑、青褐為主。

  我們對塗山窯所做的考古工作還遠稱不上完備。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三處規模較大的窯址群中,巴南清溪窯址群與榮昌瓷窯裏窯址群隻進行了考古調查及試掘,並沒有大規模發掘;黃桷埡窯址群所做的工作雖然較多,但窯址群範圍內塗山湖、小灣、廟崗三個片區所開展的工作也極不均衡。近期發現的合川爐堆子窯址、涪陵藺市窯址的考古工作則基本尚未開展。

  四、塗山窯的分期及斷代研究

  根據已發現的考古材料,可以初步認定塗山窯是重慶宋元時期以燒造黑釉瓷為主的一個民間窯係。在宋代,重慶地區的瓷器業興起,窯場主要分布在當時渝州對岸塗山、巴南薑家、清溪,合州、昌州昌元縣等地,以燒製黑釉日用瓷器為主,這些分布在重慶境內、有著相同特征的民間瓷窯被通稱為塗山窯。就各處窯場使用期間形成堆積及出土遺物來看,塗山窯燒造時間較長。產品釉色以黑、褐為主,包括黑、黑褐、青褐、柿等色澤。其裝飾工藝有二次施釉、釉下彩繪、胎麵刻畫或壓印紋飾等,其間以放射狀菊花紋及曜變紋最為可貴。

  對於一個延續時間較長的窯係,每個窯場燒造的時間往往是不相同的,因此首先要對窯場進行分期,將各窯場的材料都有機地排列在一定的時空框架內,在掌握了窯爐形製、產品發展方向和演變序列之後,才能研究其創燒、興盛、衰落的全過程,更好地複原其麵貌。

  目前我們要對塗山窯進行全麵的分期尚存在一定的困難。首先,是現已取得的考古材料還不夠全麵。在重慶地區,塗山窯分布範圍較廣,窯場眾多,文物考古工作者對黃桷埡、清溪、瓷窯裏三個窯址群所做過的考古工作差距頗大,即使是考古工作進行得最多的黃桷埡窯址群,在醬園、小灣、廟崗三個片區開展的考古工作也較不平衡,難以對塗山窯的材料作較為詳細的排比;其次,從已發掘的材料看,多數窯場文化層擾動較大,少數保存較好的地層也多為短期堆積而成,時間跨度不大,窯爐等遺跡內保存下來,又未經擾動的器物有限,往往組合不全。因此,受材料的製約,無疑會影響塗山窯分期的準確性和全麵性,現在我們隻能著重分析塗山窯係窯場中規模較大、延續時間較長、內涵豐富的典型窯場的材料,先勾勒出年代分期序列的粗線條。到目前為止,我們對醬園、小灣兩個窯址所做工作最為細致,故以這兩個窯址發現材料為主體,對塗山窯窯爐型製及器物的演變做一個初步的分析研究。

  (一)塗山窯的分期

  在以往工作中,共清理出窯爐27座半倒焰式饅頭窯,基本為石結構。根據窯爐平麵形狀、結構,將窯爐分為五型:

  A型圓形小窯。後部並列有兩個以上的煙囪。

  B型橢圓形小窯。全長小於3.20、寬約1.6-2.3米。

  C型橢圓形大窯。全長4.40、寬2.8米以上。

  D型近圓形大窯。

  E型長條形窯爐。

  根據醬園窯址出土幾組窯爐間的疊壓、打破關係,可以看出塗山窯窯爐演變趨勢:B型→C型→D型→E型(箭頭表示窯爐發展趨勢),窯爐整體形態由小變大,窯床由寬變窄(梯形變成長條形),火膛由高變矮,由圜底變為近平底,膛內石爐柵越來越密集,燒火坑由大變小。半倒焰馬蹄形饅頭窯的演變就總的趨勢來說,其吸火孔的數目不斷增多並均勻分布,煙囪的作用被越來越重視。就這個趨勢分析,A型窯爐在結構上較醬園窯址發現的四種形製的窯爐來說尚應稍早。基於此,通過對以上五種型製窯爐出土的器物形態分析,串聯地層出土的瓷器,掌握了塗山窯主要器類的演變趨勢。

  1.塗山窯窯爐單位的排序分期

  塗山窯已發掘出的27座窯爐可分為三組,有式別差異的器物共有11個器類。根據窯爐的型製及瓷器式別的早晚關係,我們將塗山窯已公布的的窯爐單位排列成塗山窯窯爐及器物分期表。

  A、B、C組窯爐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界限。位於第一條界限前的窯爐單位,器類相對較少,每類器物的型製較單一;位於第一條界限後、第二條界限前的窯爐單位,器類明顯增多,每類器物的型製也豐富起來,除前者所出器類在本單位得到發展外,出現較多新型製的器物;第二條界限以後的諸窯器類又開始減少,器形變得單一。顯而易見,由這兩條界限隔開的三組窯爐單位,各自包含了三群不同的器物,其麵貌差異較大,應當將它們分別劃為塗山窯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這三期基本概括了塗山窯興起、鼎盛和衰落的發展過程。

  2.塗山窯各期特征概述通過以上對塗山窯的分期分析,我們可以把各期主要特征作如下概括:

  第一期的窯爐較小,整體形態瘦長,平麵呈橢圓形。燒火坑較大,呈橢圓形,火膛近半圓形,弧壁圜底,窯床較高,煙囪近圓形。瓷器多深灰色砂質胎,以黑釉為主,釉色不穩定,結晶釉紋飾少且不規整;出現了少量青白瓷,少見印花;器類較少,器形較單一,生燒器占相當比例;盞腹部較深,以侈口為大宗;碗、盤類器物出現四出、五出、六葵口,流行弧腹、斜弧腹;瓶多為弧腹。漏鬥形匣缽下腹曲收成小平底,缽形匣缽平底內凹,桶形匣缽直弧腹。

  第二期的窯爐整體形態與第一期窯爐近似,但形體增大,型製更為規整。窯床麵增大,容量增加;火膛底平緩,膛內架置放射狀的石爐柵;煙囪近半圓形;燒火坑變小。瓷器多灰白色砂質胎,胎質更為致密、細膩;黑釉瓷更加豐富,黑褐釉、柿色釉的比例明顯上升,結晶釉紋飾數量增多,變化多樣,有兔毫紋、放射狀的菊花紋、玳帽紋、鷓鴣紋以及虹彩、曜變紋等;青白瓷占相當比例,流行釉下繪花;缽、奩、器蓋、壺、罐等器類顯著增加,碗、盞、盤、碟、瓶等器形更加豐富;斂口、弇口盞數量增加;瓶多為鼓腹下垂。

  第三期窯爐整體形態變圓、胖,再轉趨狹長。窯床變矮、窄,平麵呈長條形;火膛近平底,膛內置密集的石爐條支點;燒火坑更為狹小;煙囪增大,以加強風的抽力提高爐溫。黑釉瓷色彩單一,結晶釉紋飾數量減少;器物型製不如前期豐富,盞以斂口、弇口為主;碗、盤類器物不見葵口,器壁向斜直發展;瓶的腹部變成扁垂腹。

  (二)塗山窯各期窯爐年代推斷

  通過以上的分析,窯爐分為三期。第一、三期,無論窯爐形態還是出土器物的時代特征明顯。第二期的年代可根據第一、三期年代進行推知。

  第一期:A、B型窯爐,其型製與河北磁縣觀台磁州窯北宋晚期窯爐Y3相似。出土遺物見長頸執壺、黑釉四出、五出葵花瓣口碗、盤和斂口平底小碗等,型製似唐末宋初之物,應理解為是塗山窯創燒時仿唐末宋初之器;然多見六葵口盤等北宋時期典型器物,而且出土有“崇寧通寶”北宋晚期錢幣,由此推斷該期時代在北宋末至南宋初。

  第二期:C型窯爐,整體形態介於第一、三期窯爐之間,與三期窯爐差別較大,而與一期窯爐型製更為接近,隻是形體增大,型製更為規整。由於該型窯爐被第三期窯爐打破,又打破第一期窯爐,其相對年代理應在二者之間。從出土器物看,黑釉瓷較前期有很大發展,不僅胎質好、釉色穩定、窯變紋飾豐富,而且器類齊全、器形豐富;青白瓷出現印花,不見北宋時期的刻花。所以該期時代定在南宋中晚期沒有多大問題。

  第三期:D型及E型窯爐,其型製、結構較前期有較大發展,與河北磁縣觀台磁州窯元代窯爐Y8較為接近。根據小灣窯場三號窯爐出土的帶托盞、帶座瓶以及青白瓷芒口高足雞心底杯、瓷權等器物形態看,帶有比較典型的元代器物風格,據此,推斷該期時代為南宋末至元代早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