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一章 拜年

  除夕忙完了以後,困幾個小時覺,大概六點左右的時候,家裏大人就開始起床,在家裏的圓桌麵上拆爆竹卷,兩盤爆竹,連在一起,拎出門,掛在門口釘在牆頭的馬釘上,引線拖下來,拿洋火來,點著,一時間爆竹聲劈裏啪啦地開始響,不要擔心這麽早會驚動隔壁鄰居的晨夢,因為每家每戶都在這個時候開始起床,這叫放“開門爆竹”,在爆竹聲裏祈禱新的一年都能風調雨順。各家各戶的開門爆竹都集中在六點多鍾響起。放過開門爆竹以後大家都穿上新衣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民俗: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所有過春節的中國人都做同樣一件事情,就是穿新衣。穿新衣服,主要是為了做客,或者待客,為的都是正月裏拜年。

  首先鄰裏之間要拜年。以前我們住在一戶挨著一戶的弄堂裏,早晨起來放開門爆竹也是一家跟著一家放,在劉家上弄67號這個院子裏八九戶人家的家長在爆竹聲過後,紛紛跨過門檻走出門來,都穿新衣,喜氣洋洋的,站在門前的看上去像紅地毯的爆竹屑上麵,彼此抱拳作揖,相互拜年問候:你對左鄰說一句“拜年拜年”左鄰回一句“恭喜發財”,你再對右舍道一聲“身體健康”右舍回你一句“萬事如意”。這種拜年,由各家各戶的戶主做代表,不必進家門,站在院子裏就可以了,羅時堂老人臘月裏就臥床不起了,所以這個時候站在門前的是他的兒子羅官助,羅官助的兒子羅天水和羅天華站在他身後的門框裏,天水在抽煙,天華在和我們家門框裏的我們幾個擠眼睛。各家各戶的戶主們彼此拜完年,小孩們便開始鑽出門來,跑在院子裏,野一點的跑到弄堂口,跑上街,他們一起放鞭炮,像羅天水這樣的青年,玩“衝天炮”,取一顆電光爆竹,拿洋火點著的同時迅速蓋上一個熱水瓶的瓶帽,可能還來不及捂住耳朵,爆竹一聲響,熱水瓶帽就已經“直上重霄九”了,很刺激。有限的幾個熱水瓶帽被衝上了天,沒有一個到最後還能收回,全部落著了瓦頂上,沒有熱水瓶帽,不能玩衝天炮就玩“炸魚”,一手捏根線香,一手拿著爆竹,點著,卡住時間扔到旁邊的水溝裏或者水凹裏,爆竹在水中響,濺起水花一片,一旦殃及過往走親戚拜年的人,羅天水等青年就在轉眼之間沒有了身影。

  羅天水口袋裏的爆竹差不多玩完的時候,走親戚拜年的客人也來了。在弄口看到親戚的那一刻開始就喊著往家裏跑:細叔來嘍……或者,二姆舅來了……細叔或者二舅來了,是來拜年的。過年為什麽要拜年?不是民俗學家也不是考古學者,答不上來。但是過年就是要有拜年才算過年卻是我堅信的:沒有了百年的過年肯定沒有什麽年味兒。正是因為過年有了拜年——年,才是年;過年,才像過年。過年拜年和平時走親戚就是不一樣。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八甚至到元宵節那天每個人身上都沾滿了年味兒,純粹親情的拜年在精神上給人一種看不見的慰籍和寄托(注:雖然也有一些借著拜年拉關係道近乎走後門的,在這裏被蔑視,此類活動不被算在拜年活動之內)。

  隻針對過年親族之間的拜年,細細品味的話分好幾種形式。首先是:成家立業的子女給自己的父母長輩拜年;其次是:分門立戶的兄弟姐妹相互之間拜年;再次是:侄子(女)外甥(女)給叔伯舅姨拜年;最後是:給同族同宗但又屬於遠親的長輩拜年。上述四種形式的拜年,記憶讓我們聯想成:拜年是中國忠孝文化和忠孝思想的一種行為方式。雖然《孝經》裏麵沒有要求庶民之孝必須在正月裏通過拜年活動來體現忠孝行為,但是實際情況讓我們看出來,拜年和忠孝文化和忠孝思想有直接的關聯,並且不留痕跡的隱蔽著這種對忠孝思想的宣傳和要求。

  每年過年,祖母都可以選擇在我們家裏一起過年或者是選擇在叔叔家過年,祖母有選擇的權利,但是祖母不能選擇一個人在夜汊塢的小屋裏過年!這樣會讓我的父親和叔叔抬不起頭,會讓他們遭致不孝的罵名,好在這樣的事情從來就沒有發生過,祖母一般選擇在我們家裏過年,因為父親是她的長子。外祖母一直住在浚泗井的老屋裏,左前廂房住了爵勳大舅舅一家;左後廂房住了功偉二舅舅一家;樓上還住著文林舅舅和武林舅舅,右廂房住在程登科舅舅一家,樓上樓下住著好幾十個人,所以外祖母和我的祖母的情況不一樣,她每年過年的時候隻要住在自己的家裏,等到大年初一的早上開門接受舅舅舅媽們上樓來給她磕頭拜年就行了。祖母一般在臘月二十九才從夜汊塢的小屋裏收拾一點東西到我們家來過到大年初三再回去,時間呆的不長。有時候會被書祿叔叔接過去住幾天,主要看心情,其實更加祖母留戀自己的小屋裏燒著的暖桶,坐在上麵暖烘烘的,餓了煮一碗年糕吃或者去菜園子裏摘一把青菜燒菜泡飯吃。祖母健在的那些年,姑姑大年初一到我們家來,給祖母拜年,順便給她的大哥我的父親拜年;到初二那天,書祿叔叔才會來我們家裏給祖母拜年,因為初一那一天叔叔要去丈母娘家拜年,呆一整天……

  祖母亡故之後,每年的拜年都是以我們家為核心的,父親是長子,大年初一到初三一般都坐在家裏接待前來拜年的客人。直到初四那一天開始,父親才開始出門,去書祿叔叔家,初五去小姑家,雖說是拜年但有點兒回訪的意思,因為即使拎著拜年的禮物去了以後還是被高規格接待引為上賓,一點兒也不像是來拜年的,好像是被請來供著的,倘若因為什麽原因父親沒有按慣例來到書祿叔叔家或者小姑家做“回訪”甚至會引起他們的擔憂,檢討自己是不是在過去的一年裏對這位大哥有過不敬?在他們心裏,父親能按時來到,那這一整年他們都能風調雨順——很顯然,父親在他們心目中,不亞於神……書祿叔叔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河西,叫做4321廠,是當年響應國家號召從南京遷到這裏的一個三線廠,全部的職工都生活在廠區裏,住的是一排一排的樓房,樓房之間還有綠化帶,房子裏麵有衛生間,書祿叔叔的兩個女兒都和廠裏的孩子們一樣說帶著南京腔的普通話。我那時候每年初四都有一種莫名奇妙的渴望,渴望一早起來就跟著父親出門,走過鐵索石船木板構建的浮橋,到河西的4321廠,見到書祿叔叔的兩個女兒,一個比我大一歲的虹雲姐姐還有一個比我小一歲的蘭雲妹妹,渴望聽她們說有著濃厚南京腔調的普通話……初五那天雖然說是去住在桂花弄的小姑家,但是還是能夠在這一天見到虹雲姐姐還有蘭雲妹妹,她們這一天也要來小姑家拜年,所以我可以連續兩天聽到她們說普通話,現在想來,一年當中,因為過年拜年,我和她們才能見到三次,在家鄉的十幾餘年裏,見麵次數甚至不超過四十次,比當年來我們學校隻呆了一段時間的插班生錢根榮的見麵次數還少,對錢根榮,我可能隻留下一個名字的記憶,然而對於我的虹雲姐姐還有蘭雲妹妹至今卻保持著無限的懷念和思慕情懷,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有人來拜年就要盛情招待。盛情招待包含兩方麵的含義,一是:禮節上應該是盛情的;二是:飲食上也必須體現盛情。那幾天能感受人間真情,人來人往裏沒有半點虛情假意,即使可能會有一點這樣的嫌疑也是因為平時不曾常用的禮節營造的結果,主人和賓客執手寒暄,一年到頭的一次談話,完全是親情溫暖的、充實的、彼此交心的。談話之間一起入席,飲酒祝福,其樂融融。記得有一個人,我在家鄉的十數年裏,每年的大年初一上午都要來給我的父親和母親拜年。這是一個高高大大的青年,高高的鼻子,天生的卷發,眼睛藍藍的,仿佛天生有歐美的血統,他是我們家的親戚,叫程建鼎,是我的英年早逝的爵勳大舅舅的長子,比他的姑姑我的母親小七歲。他每年來的時候都會撫摸我的頭發和臉頰,笑笑地問我寒假考試考得怎麽樣?眼睛裏有一種溫暖也有一種憂鬱。母親一直說這個建鼎大表哥和我那從來就沒有見過的已經亡故的爵勳舅舅長得幾乎一模一樣;母親還說爵勳大舅舅曾經是這個世界上對她最好的人——僅此兩點,我的心靈裏就把這個叫做程建鼎的人當作了大表哥的同時也當作了大舅舅,很奇怪的一種心理。程建鼎每年大年初一都來拜年,但是沒有一次留在家裏和大家一起吃飯,不是父親母親不盛情留不住這個大表哥,而是他總是說中飯要到丈母娘家去吃才行,母親總是過意不去,乘父親和建鼎大表哥說話的時候,母親在廚房裏要做一碗酒糟煮蛋出來,讓建鼎大表哥吃下去才放他走,母親的眼神大概也和我一樣吧,看著這個叫做建鼎的青年的時候心裏一定想著自己的爵勳大哥。每年大年初一,建鼎大表哥、天然卷曲的頭發、高高的鼻子、溫暖而憂鬱的藍藍的眼睛、一碗酒糟煮蛋、母親的表情還有眼神……讓我永遠不能忘卻,因為這是曾經震撼了自己心靈的一組元素,這組元素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就將自動構建成一幅圖掛在我眼前,讓自己在圖裏麵發現更多更久遠的東西。

  每年大年初八的那一天,父親母親已經開工,但是中午的時候父親一定會回來,帶上我或者三哥一起去東門頭的圖景叔公家裏去,也算是拜年。圖景叔公是父親的第幾個叔叔?為什麽要大年初八才去?為什麽圖景叔公從來就沒有來過我們家?這都是疑問也都沒有任何答案。總之每年這一天是要去的,按照父親的話說:表表心意,看看老人家,人家心裏也會暖和些……這是什麽意思?不知道。帶上我是因為父親說圖景叔公說過喜歡我;帶三哥去是因為“暴眼珠嬸嬸”也就是圖景叔公的老婆說過喜歡三哥。其實我和三哥都很害怕這個“暴眼珠嬸嬸”,因為長得太像童話故事裏麵的“狼外婆”,所以每年初八都是硬著頭皮跟著去,更多一點的成分是為了壓歲錢,每年都覺得這個圖景叔公和“暴眼珠嬸嬸”會給數目不錯的壓歲錢,但是每年打開紅紙包都沒有超過兩塊錢。父親給圖景叔公拜年,從來不留下來吃飯,抓一把瓜子嗑著或者抓一把花生剝著吃,一邊吃一邊說話,說方言,我和三哥坐在一旁的竹椅子裏一定不敢動地等時間,即使想拉尿也隻會忍著,直到“暴眼珠嬸嬸”拿出來兩個紅紙包給到我們的手裏,才站起來拉著父親要求走……

  現在長久在外漂泊生存,春節也很少回去,遠離了拜年,也遠離了原本應該擁有的一些生活。始終會感覺到有一些遺憾的心情縈繞著自己,尤其那年一個人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卻吃著一個從超市裏買回來的粽子,覺得無比寂寥……

  真想過年的時候帶著我的孩子去給他們的虹雲姑姑還有蘭雲姑姑拜年……或者一個人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去給程建鼎大表哥拜一個年……

  過年,拜年,屬於親人……屬於有著血統關係的人群做一次流動,見一次麵說一次話,做一次溫暖的溝通……坐在一張桌子上吃一頓豐盛的酒宴;或者吃一碗酒糟煮蛋;或者僅僅是抓一把化生或者瓜子,一邊說話……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