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八章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

  中國,有一位數學家是家喻戶曉的,這就是華羅庚。

  華羅庚於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蘇省金壇縣。1924年從金壇中學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年僅14歲的華羅庚便在父親經營的小雜貨鋪。

  一天,爸爸讓他去內屋打掃,打掃完畢,回到櫃台一看,哭了:“我的算術草稿紙呢?”爸爸左找右找,忽然,他指著遠處一個人的背影說:“我把棉花包賣給他了”。華羅庚追上他,敬了個禮,掏出筆,把題抄道手背上。過路人說:“這真是個怪孩子。”

  他的中學老師王維克很欣賞他的數學才華,鼓勵他繼續自學數學。19歲那年,華羅庚突然染上傷寒,此後在腿部留下了殘疾。在病痛和貧困麵前,華羅庚沒有失望,反而更加迷戀數學,他四處尋找數學書自修。在那個小鎮上隻有三本數學書可用,一本代數、一本幾何以及一本50頁的微積分。他貪婪地把它們讀得爛透,並嚐試寫些論文,投寄到《科學》、《學藝》等刊物發表。

  1929年華羅庚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Sturm氏定理之研究”(《科學》第14卷第4期)。1930年12月他又在《科學》第15卷第2期上發表了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文中指出,蘇家駒的解法中把一個13階行列式算錯了。這後一篇論文引起了清華大學數學係的重視,係主任熊慶來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1931年,華羅庚經他的同鄉唐培經教員引薦,被破例錄用為清華大學數學係的圖書管理員,這為他的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不到一年半的光景,華羅庚旁聽了數學係的全部課程,打下了堅實的現代數學基礎。在楊武之教授(楊振寧之父)指導下,兩年之中,華羅庚寫出了一批很有質量的數論論文。憑藉他的天賦和雄厚的學力,1933年,華羅庚被清華大學破格聘為助教。一個隻有初中文憑的他,居然能登上中國最高學府的講台,這簡直是一個奇跡。

  1934-1936年,華羅庚在楊武之等教授的關心下,深入研究數論,他閱讀丁許多當時國際上數論權威的著作,寫出了20餘篇高質量的論文,多數發表在國外的數學雜誌上。1935年-1936年,美國數學家維納(N。Wiener)和法國數學家阿達瑪(J。Hndamard)相繼來華講學,華羅庚認真地聽了他們的講課。維納對華羅庚尤為器重,把華羅庚推薦給當時世界最負盛名的數學家之一:英國的哈代(G Hnrdy)。並由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資助上劍橋大學專攻解析數論。

  1936年,年僅26歲的華羅庚離別家中的妻子與二個孩子,作為訪問學者來到英國,初步領略到這個世界數學中心的學術生活。剛到劍橋時,哈代就預言,“華在兩年內可望得到學位”。數論是劍橋大學的強項。在劍橋的兩年中,華羅庚發表了10多篇數論方麵的論文。每一篇都可作為博士學位論文。但因為學費昂貴,他始終末正式注冊讀學位。直到1980年,華羅庚才在法國南錫大學第一次接受榮譽博士學位。後來又獲香港中文大學(1983年)、美國伊利諾斯大學(1984年)榮譽博士學位。

  1938年,華羅庚風塵仆仆回到祖國,在昆明的西南聯大任教,由於數學係主任楊武之的提攜、華羅庚從教員越過講師、副教授,直升為正教授。抗戰期間,生活非常困苦,華羅庚來到西南聯大時,連一間房子也難找,還是著名詩人聞一多將住所騰出一間房子讓華羅庚一家六口居住。兩位文化名人住在僅有一簾之隔的兩間陋室裏,他們之間建立了篤深的友誼。

  1946年2月到5月,華羅庚應蘇聯科學院和對外文化協會邀請。到蘇聯作學術訪問,會見了維諾格拉朵夫和林尼克等著名學者。1946年秋,華羅庚遠超重洋,來到世界最著名的數學中心——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工作,隨即又被聘為伊利諾斯大學教授。在這段時間內,華羅庚除研究數論之外,還涉足“有限域上的方程論”、“典型群”、“域論”等學科,碩果累累。

  1950年,華羅庚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和憂厚的生活待遇,舉家返回祖國,從此便將全副精力投身於祖國建設。首先重組中國數學會,籌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分別擔任了理事長和所長職務,把工作的重點轉到培養青年數學家與發展中國數學事業上來。在數學所的工作中,他組建了多個學科的研究室,撰寫了《數論導引》、《典型群》(與萬哲先合作)和《多複變函數論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等著作,帶領青年人開創新的研究領域,並親自給他們講課,指導他們修改論文和論著。1958年,中國科技大學創辦後,他先後擔任了數學係主任、副校長,並寫了《高等數學引論》第一卷、《從單位圓談起》等著作,為培養青年人嘔心瀝血。

  從1965年開始,華羅庚將工作重心放到數學在工農業生產的普及方麵。他選擇了以改進工藝為主的“優選法”和以改善組織管理為目的的“統籌法”,並加以普及。他撰寫的以這兩種方法為內容的小冊子,深入淺出,普通工人也能讀懂。他還身體力行,幾乎跑遍全國加以宣講。這在中外數學界可說絕無僅有,無怪乎在1980年的國際數學教育會議上,華羅庚所做的大會報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普及數學方法的若幹個人體會”贏得了與會人士最熱烈的掌聲。

  華羅庚把一生都獻給了數學事業,1985年,74歲高齡的華羅庚東渡日本。6月12日當他正在做學術報告講完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心髒病突發……當晚22時,這位中國最傑出的數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永遠離開了我們。華羅庚實現了他自己“鞠躬盡瘁而已”的誓言,在科學講壇上光榮簡評:從初中畢業到人民數學家,華羅庚走過了一條曲折而輝煌的人生道路,為祖國爭得了極大的榮譽。華羅庚成功的奧秘如他所言:“聰明在於積累,天才在於勤奮”,他把讀書學習和打好基礎形象地概括為“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過程。”由薄到厚“是學習、接受的過程,即讀書過程中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書就越讀越”厚“了。”由厚到簿“是消化、提煉的過程,即把所學的東西經過咀嚼、消化、融會貫通,提煉出關鍵性的問題,掌握其精神實質,這樣書又變得越來越”薄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