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七章 兩地相思整整六年

  1955年春天,王龍基隨父母從北京回到上海,住在瑞金二路十三層樓的二樓。

  那天早晨,父親帶他乘了一輛三輪車來到靜安寺。在萬航渡路附近的一個小飯館裏,父親請他吃了小籠包子。那時,能夠吃上一頓小籠包子是很稀罕的事情。然後,父親送他上海市滬西中學。他被安排到初一乙班,班主任是朱湘琴,她是教幾何的老師。

  剛剛轉學的幾個星期是很不自由,王龍基的煩惱大了。每當下課的時候,教室的門窗都被同學堵得嚴嚴實實的,大家都帶著好奇的眼光來看“三毛”,他好像有一種在動物園裏被遊客參觀的感覺。

  後來,父親對他說:“龍基,學校搞錯了。”因為當時王龍基從北京第四十一中轉學到上海,轉學的時候別人對父親介紹說,到重點學校——市西中學。結果,父親錯把滬西當成了市西。但事已至此,隻好因錯就錯,誰想到,竟錯出了一樁美好姻緣。

  王龍基在班上是第45號,他後麵的46號同學叫王楨琴。這個女孩子因為患肺病曾休過學,是後插班到初一乙班的。她剪著一頭短發,每天不聲不響地來到教室,下課後,又不聲不響地走回去。她在班裏不大活躍,不大願意與別人交談。全班46位同學,王龍基是最後一個和她說話的。可是,她的功課不僅是全班第一,也是全校近2000個學生當中兩位全優生之一(還有一位是高中的同學)

  兩人第一次交談,是班級搞活動,要編排文藝節目。王龍基讓她參加編寫,而且要限時交稿。當時,王楨琴對他印象不大好。

  王龍基剛到學校時,她回家講,班級出了怪事,不知從哪裏轉學來了一個人,全校同學圍住教室門窗看他,害得我們班級同學進出都不方便了。這像什麽話?

  到滬西中學不久,王龍基就成為班上第一位團員。大夥誇獎他,可王楨琴除外,她對好朋友周美芳等人說:王龍基這麽主觀的人也能入團呀!

  初二上學期,王龍基去王楨琴家,是要介紹她入團做家訪。

  王楨琴家住在萬航渡路787號。第一次見到她的母親,是在一樓的廚房間。當王龍基說明來曆後,她母親很客氣地請他到她家三樓的房裏去坐。那是一間鄰馬路的20多平方米的舊式弄堂房間,盡管年久失修,衣櫥和床也都是老式的,但房裏非常整潔。王龍基環顧住房的擺設後,就一本正經地調查起來。他問一句,她媽媽答一句。當時做夢也沒想到,多年年後,她就是自己的丈母娘。否則他決不敢象調查戶口那樣,那麽嚴肅的。

  很快,王龍基成功介紹王楨琴入了團。

  不久,班裏成立了團支部,王龍基擔任團支部書記,王楨琴擔任團支部副書記,他們支部很活躍,成立了班級讀報小組,堅持寫團員日記,還組織了校外溫課小組、參加學校的氣象組活動。班級因此而成為一個團結友愛的集體,受到了學校和團區委的表揚。那時,上海市委出版的《支部生活》雜誌經常組織一些國內外形勢、曆史的講座,王龍基經常帶領大家利用星期天去聽講。

  初三的時候,王龍基應該離開少先隊了,但他不舍得摘掉紅領巾,就向大隊輔導員朱翠玉老師提出:我和王楨琴兼班級的中隊輔導員工作。朱老師同意了,這樣,他們的紅領巾一直戴到初中畢業。

  1957年7月初中畢業的時候,王楨琴完全可以報考市西中學等重點學校,但她選擇了和王龍基一起報考滬西中學。高一的時候,他們兩個都分配在乙班,後來朱湘琴老師擔任甲班的班主任,把王楨琴從乙班調到了甲班。

  那時候,徐滔對王雲階說:“偉傑也要轉學到上海,希望到龍基的學校。”王龍基聽了非常高興,他一直盼望著偉傑能夠早點來滬西中學。後來,父親又告訴王龍基,說偉傑已經轉學到上海市行知中學住讀。王龍基想了想,明白了,原來趙丹的兒子趙茅在那裏呀,他也是自己的老朋友,三個人要是在一起多好呀。他就跑去找偉傑,讓他通過班主任何金山老師和學校聯係,就說,“王龍基也要來。”學校一聽說,“三毛”要來,當然樂不可支。於是。王龍基在1958年7月轉學到行知中學高二乙班住讀。

  王楨琴因為肺病複發而休學一年,第二年學校為了照顧她,讓她轉學到上海市五四中學。她在學校一直擔任班級的團支部書記。那期間,王龍基的弟弟和妹妹考初中或者高中的時候,都是請她輔導。她輔導很有耐心,弟弟妹妹們都把她當做自己的姐姐。

  有時,王龍基到她家去幫助她大姐姐做點家務,她們家的三樓地板是很幹淨的,盡管地板縫很大,地板漆都磨光了,但她姐姐每次都是跪在地上用刷子刷地板的。王龍基也刷過幾次,那是很吃力的活。

  有一次,王龍基幫她母親洗三樓的窗簾,因為窗簾很舊,擰幹的時候用力過猛,結果,窗簾全部被王龍基擰碎了。她母親隻是笑笑,說了句:沒什麽。但是,這幅窗簾還是丟到了垃圾桶裏。

  在高中讀書的時候,王龍基擔任校學生會文藝部長、校民兵營副教導員,還兼班的團支部書記,立過三等功,參加上海市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他還參加了萬米賽跑、五千米賽跑,還當上了國家排球三級裁判。

  當時,王龍基很想參軍,他寫過好多封血書。高三快畢業的時候,行知中學有幾個保送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名額,他也是保送名單中的一個。

  當時哈軍工專門派了一位軍官,陪同王龍基進行體檢。他通過了視力檢查,並獲得了初試錄取通知。高三畢業後,王龍基和偉傑、於本正一起報考了上海電影學院,他們兩個報考導演係,父親讓王龍基報考電影文學係。

  當時電影《三毛流浪記》的導演之一趙明擔任導演係主任,後來擔任副院長,他對王龍基父親說:“讓龍基報考導演係吧。”據上海電影局組織處處長兼學校人事負責人、湯化達的愛人方正阿姨說,是她把王龍基從哈軍工的錄取名單中留下來的。王龍基聽了這話,也不再說什麽。他拿著電影學院的正式錄取通知上學了,成為電影文學係的一名學生。王龍基在學校裏擔任校團委組織委員兼係團支部書記,獲得“學習雷鋒英雄事跡”的積極分子稱號。然而,他當兵的理想還沒有滅。

  後來,“上海電影學院”變成了“上海電影專科學校”。方正阿姨告訴王龍基,因為學院要全國統配,而專科學校可以全部留在上海電影局係統。

  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將並入北京電影學院,王龍基他們將是上海電影專科學校的最後一批學生,而下一屆的同學都將轉入北京電影學院,由三年專科變為四年本科。於是,再次寫血書,要求入伍。這時,恰好劉培善將軍來到上海挑選文藝人才。

  1963年,王龍基參軍離家前。和王楨琴來到外灘,兩人緊緊擁抱。王楨琴說:“在部隊,你要好好照顧自己,你要給我寫信,你要天天寫,我會想你的……”王龍基說:“你身體不好,要多注意。有困難,你就去找我弟弟我妹妹,他們都喜歡你,他們一定會幫你。”

  兩人依依不舍地分了手,在上海火車站,王楨琴的手舉得那麽高,王龍基看得淚眼模糊。

  福州軍區文工團團長,後來晉升為軍區文化部部長的亓堯大校,原來是王雲階在上海音專的同班同學。王龍基入伍不久,父親為趙丹導演的電影《青山戀》作曲時,在福州被邀請到亓堯家做客。當王龍基聽說父親來了,非常高興,從團裏借了一部買菜的三輪車,花了一個多小時騎到火車站,結果,父親早被市府用小車接走了,他隻好把三輪車又騎了回來,弄的滿頭大汗。

  王龍基在文工團創作組擔任創作員,和張公敏、周一鳴等一起搞了兩個話劇劇本,一個劇本叫《敢叫烏雲迎斧開》,另一個叫《目標正前方,衝!》結果,“文革”中都成了大毒草。

  1964年底的一天,王龍基去劉培善將軍家裏作客,劉政委要他到前線體驗生活,讓軍區政治部主任李改少將把他的手槍給王龍基佩帶。這把槍他就一直用著,文化大革命後,才主動上交的。劉政委對王龍基說:“好好到全訓部隊二連去體驗生活,二連就是英雄連隊——象山連,將要爭取成為全軍區的尖子。”王龍基被分配到王同琢少尉的二排七班。他們那時有聯係和聚會。

  當時王同琢的手榴彈可以投到七十八米,是我軍投彈最遠的尖子。後來,他一直晉升至中將。他們每天要進行射擊訓練、投彈訓練、障礙訓練、隊列訓練,無論刮風下雨、雷打不動。晚上,除了輪流站崗放哨,還經常有緊急集合訓練和拉煉訓練。有一次,整整一個晚上急行軍,他們背著背包、挎著子彈袋和手榴彈,拿著步槍,在茫茫的黑夜中,在田間小路上奔跑,淌河翻山……那個晚上,王龍基不知摔倒過多少次,天亮了回到營房,就像一個泥猴,人也累得直不起腰。

  那年,正好是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將搞全軍大比武。二連又趕到了漳州,和國防部命名的硬骨頭六連進行多項競賽,他們竟然取得了全勝。全連正在慶祝的時候,又傳來了一個喜訊——他們在漳州地區擊落了美國U-2無人高空偵察機,他們看到U-2飛機上的散落物,無比興奮。二連的生活緊張艱苦,但是非常愉快,王龍基在二連學會了武裝泅渡,學會無依托射擊,學會投擲手榴彈,學會各種槍支的拆裝保養,更學會了人和人之間需要相互關愛。更增強了軍人應有的毅力和膽識。

  1969年初,王龍基所在福州軍區前鋒文工團分成的話劇團、歌舞團,加上體工隊近200人組成了軍區五七幹校第一連隊,坐上“悶罐車”離開了福州。“悶罐車”就是運送貨物的沒有窗的貨車廂,火車開開停停,停停開開,花了兩三天的時間才到江西進賢縣。他們穿著軍裝,來到了進賢縣勞改農場,住進了大禮堂,正式開始福州軍區五七幹校第一連隊的生活。王龍基是連隊的文書、通訊員兼小賣部主任。江西的天氣非常熱,他把軍褲的褲腿剪成了短褲,戰友還用蚊帳布幫他縫了兩件汗衫。每天,王龍基穿著短軍褲和蚊帳布做的汗衫,騎著一輛體工隊的跑車往返於幹校和連部之間,把一疊一疊的家書和包裹帶回連隊。每個月還要騎車到幾十公裏外的縣城銀行營業所去拿200多人的三、四萬元的工資,購買大家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

  在那些日子裏,王龍基最惦記的就是王楨琴。他不知道她怎樣了,因為在信裏,她說的都是好的。但文革開始了,她家還會好嗎?他擔心,寫信問,王楨琴還是說好。

  王龍基隻好把思念埋在心底,去拚命工作。

  有個連隊戰友叫翁祥霖,複員後在福州鼓樓郵局工作。王龍基和王楨琴的書信往來都是從他那買的紀念郵票。在這六年中,王龍基寫了數百數信,可王楨琴卻回的很少。他無時無刻不思念王楨琴。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