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六章 “三毛”朋友皆為至交

  《三毛流浪記》中,三毛的性格非常仗義,擁有很多朋友,像一支雄壯的隊伍在大街上走來走去。王龍基也是這樣,他出色的人格贏得了眾多朋友的喜愛。

  解放後,王龍基依然活躍在電影界。先後參加了《母親》、《萬家燈火》、《怒吼吧中國》等影片的拍攝。

  1951年,王龍基在趙丹執導的第一部影片《為孩子們祝福》中擔任主角。電影放映後,在北京引起強烈反響,一位傳奇的軍官因此成了他的朋友;此後不久,爸爸為電影《不夜城》作曲;以後,王龍基跟隨爸爸進京定居,不久又回到上海。在行知中學結識了一個女友。這三件事,這就是後來王龍基在“文革”中有聲有色地“演”出全武行的背景。

  1955年,王雲階先生回到上海組建上海電影樂團,王龍基也到上海讀書。演完三毛之後,他變得更加要強,事事都要爭個第一,學習成績第一,文體活動也總是第一。在初一的時候,他是全班第一個入團,高中時擔任了學生會文藝部部長。1960年,他考上了上海電影專科學校電影文學係。在達式常、朱曼芳等高年級同學的關心幫助下,他進步很快。入學不久,就被學校評為學習雷鋒積極分子。1963年,福州軍區政委劉培善中將來到上海,找到市委書記陳丕顯,說:“阿丕,我的前鋒文工團急需創作員,幫我找幾個好樣的。”老戰友陳丕顯就向他推薦了剛剛畢業的王龍基、黃海芹(黃佐臨之女)、孔祥玉(孔羅遜之女)三人。將軍二話沒說,給三個優秀學生穿上軍裝就帶到了福州,生怕別人給搶去。

  入了伍,王龍基是個出色的軍人,他先後與別人合作寫了兩個劇本,被授予軍區的模範共青團員。他本來可以一路紅下去,但是“文革”來了。

  全國批判電影《不夜城》,部隊也不例外。有人指著鼻子對他說:“這個電影是你爸爸作的曲,你要說清楚,你要帶頭批判。”王龍基一點也不示弱,他針鋒相對地回答:“沒有什麽好說的,也沒有什麽好批判的,《不夜城》的曲子是組織上指定我爸爸寫的。”因此,他被罵成“黑窩子裏長大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都是黑幫。”

  穆宗堯叔叔是一位很傳奇的人物。王龍基和他結識在1953年,那年,穆叔叔領著一群孩子去看了電影《為孩子們祝福》隨後,他認識了王龍基。兩人結成了忘年交。那時,王龍基父親在中央電影局擔任音樂處副處長,徐韜擔任中央電影局辦公廳主任。他的兒子徐偉傑和王龍基從1947年起就是好朋友,他們經常結伴去穆叔叔南池子的家裏玩。周六、周日還住在他家裏。

  有一回,王龍基因學遊泳患上了中耳炎,是穆叔叔多次帶他去醫院才治好的。穆叔叔的居室與眾不同,房間裏全是藍色,藍色的牆壁,藍色的燈泡,整個房子的布置,也好像是身處在田野、草原和森林中。

  穆宗堯十幾歲就參加革命,在革命的大熔爐中成長。他長期擔任王震將軍的秘書,剛解放就是部隊師級幹部。他曾穿著細呢料軍裝,參加天安門觀禮台觀禮。後來,他又擔任國家體委榮高堂的秘書。他榮獲國內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枚勳章。1955年,被王震調到新疆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擔任州黨委委員兼宣傳部長。

  王龍基問過穆叔叔為什麽不結婚,他說曾經有過一個戀人,後來在戰爭中犧牲了,他就再沒有談過戀愛,一直孤身一人。但他非常喜歡孩子,無論什麽時候,他身邊總圍繞著不少孩子,對於有些家庭條件很差的孩子,他關心他們,並經常資助他們的生活和學業。

  “文革”期間,穆叔叔被打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遭受了殘酷的批鬥。當時,王龍基在福州軍區前線文工團擔任創作員。一天,團部找他談話,說博爾塔拉州來了一份公函,要王龍基揭發“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的走資派”穆宗堯毒害少年兒童的滔天罪行。當地還舉辦了一個穆宗堯毒害青少年罪行的展覽會。王龍基嚇了一跳,“這麽好的人怎麽也會被打倒了?!”王龍龍基把自己和他的交往,以及他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如實寫了出來。結果,那些人說:“這哪是揭發材料,這完全是在美化走資派。難怪他在這麽多孩子中最喜歡你,你受的毒害最深。”

  後來,穆叔叔寫信告訴王龍基,那時他身邊僅有一件在新疆北部邊疆過冬必須要有的皮襖,還有王龍基送給他的紅領巾。其他都被造反派弄得蕩然無存。“文革”後穆叔叔離休了,組織上多次動員他到北京或上海,但他不願意聽到城市的喧鬧,不願呼吸汙染的空氣,他喜歡看茫茫草原和雪山,聞瓜果的清香,聽各種動物和小蟲的鳴叫聲音……他獨自一個人住在組織分配給他的四室二廳的房中,他拒絕異性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所以,組織上隻能找小夥子照料他。他的屋子裏永遠懸掛著女友生前的照片,他看著女友,他在女友的目光下生活著……

  王龍基一直和穆叔叔保持通訊聯係,穆叔叔還時不時地寄些葡萄幹和向日葵給他,要他嚐嚐邊疆的土特產。徐偉傑倒是專程去新疆看望過穆叔叔一次。王龍基曾多次請他來上海,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他不願意離開博爾塔拉州,王龍基也多次想去看望他,可是一直未能成行。上個月,穆叔叔身邊的小俞打電話告訴王龍基“穆叔叔走了……”王龍基看著穆叔叔的照片,哭了許久……

  王龍基認為,白樺是一位很有才華橫溢的電影劇作家、詩人和小說家。但他時運欠佳,否則他一定能夠發表更多優秀作品,一定會成為更有名望的劇作家。

  白樺比他大十歲,王龍基應該叫他姐夫,因為他的愛人是老電影演員王蓓。王蓓原名叫王淑貞,1948年從南京師範學校畢業後,就到上海昆侖影業公司擔任演員。她在電影《烏鴉與麻雀》當中成功扮演小阿妹,因此1957年獲得了中央文化部1949年~1955年優秀影片獎。王龍基因出演《兩家春》中的小女婿一角也獲得了這個獎項。解放前,王龍基的一些小夥伴,包括徐偉傑,上官雲珠的女兒姚姚,史東山的女兒史恰恰,吳茵的兒子孟樹範等都和她同時參加一些電影的拍攝,如:《關不住的春光》、《希望在人間》等。

  王蓓為人和藹,心地善良,也肯主動照顧王龍基他們,大家都很擁戴她,都親昵地稱她“王蓓姐姐”。姐夫白樺,原名叫陳佑華,河南信陽人。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就是中原野戰軍(二野)的小戰士。1950年,他在賀龍元帥身邊工作過。1953年開始,他創作了多部電影文學劇本,其中拍成電影的有《山間鈴響馬幫來》、《孔雀公主》、《最後的貴族》等。這些電影都非常受觀眾的喜愛,也都給王龍基留下了美好的記憶。他的作品體裁新穎,文筆流暢,語言優美,似詩似畫。他刻畫的人物生動,情節感人。1977年白樺的劇本《曙光》和劉心武的短篇小說《班主任》、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被文學史稱為“三隻報春的燕子”,也是傷痕文學的啟蒙作品。1980年底,他寫出電影文學劇本《苦戀》,是一部呼喚人性的複歸,表達祖國的苦戀者們的苦難曆程和真誠心跡。不久《苦戀》以《太陽和人》為題拍成電影,片子不僅沒有通過審查,還引起了軒然大波。1981年1月13日,巴金向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說:“文藝經多年的磨難,應該多鼓勵少批評。特別是對中青年作家,例如對白樺……”是胡耀邦、巴金等人極力保護了白樺。

  白樺說:“三十年來中國文學經曆了三次衝擊,三次挑戰:1980年代的政治文化浪潮、1990年代的商品經濟大潮、2000年以來的傳媒信息熱潮。社會生活從‘人民’到‘人’,文學從‘我們’到‘我’,由外部走向自我,‘人’與‘文’經曆雙向解放,雙重彰顯。文學回歸文學,文學不僅是‘人學’,甚至是人的‘個性學’、‘性格學’。”他有一句名言:“沒有思想就沒有文學。”

  對姐夫的這些文學觀點,王龍基非常欣賞。在那些最艱難的日子裏,王龍基經常關心姐姐、姐夫的生活。最近,他聽說姐夫和姐姐現住在上海美琪大戲院附近,好多年沒有見麵了。有時間,他要抽空去看望他們。

  1947年初,王龍基隨父母親和大妹妹一起從青島來到了上海。那時候,王龍基經常和吳茵的兒子、史東山的女兒恰恰、趙丹的兒子苗子、徐韜的兒子徐偉傑等在一起玩兒。他們還一起在徐韜叔叔和王唯一、沈浮等導演的電影裏麵演演戲,比如《關不住的春光》、《希望在人間》等等。從這時起,他就開始了和徐偉傑的友誼。

  1951年,徐韜調任中央電影局辦公廳主任,王雲階調任中央電影局藝委會委員兼音樂處副處長。王龍基和徐偉傑隨父母都到了北京,他們經常在一起到電影局看電影,星期天還由和義堂領著去釣魚台釣魚,他們還爬到護城河的樹上去刻上“徐王”兩個字……

  王雲階和徐韜叔叔再三向組織申請,他們不會幹行政領導工作,要求回上海繼續搞創作。這樣,1954年,王龍基隨父母回到了上海。1957年,徐偉傑回到上海。本來,他要轉學到王龍基所在的滬西中學,結果卻轉到了行知中學讀高一。王龍基一看,也轉到了行知中學。徐偉傑在甲班,王龍基在乙班。

  徐偉傑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上語文課的時候,尤其是上到古文,老師常讓徐偉傑代他上課。徐偉傑講的通俗易懂,語言流暢,很受同學們歡迎。

  1960年,他們高中畢業後都報考了上海電影專科學校,徐偉傑考導演係,王龍基考電影文學係。這樣,他又和徐偉傑在哈密路1330號共同度過了三年大專的學習生活。1963年。他們畢業後,學校與北京電影學院合並,趙明校長帶著他們的學弟學妹們去了北京。徐偉傑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王龍基由於自己的再三要求,去了福州軍區前鋒文工團,當了一名創作員。

  大學畢業後,本來正是他們可以施展才幹的大好時光。然而,不久發生了史無前例的災難——震驚中外的“文革”,讓大家都在那場汙泥濁水的漩渦中白白浪費了青春年華和寶貴時光。

  徐偉傑認識了愛人崔月明之後,特意讓王龍基去看看,幫他把關。小崔隻身從蘇州老家到上海戲劇學院攻讀表演係,畢業後,住在上海電影劇團的一間大衛生間裏,四壁全是瓷磚。王龍基十分震動,她能在這麽艱苦的環境之中,真是不容易。他同意了這樁姻緣。

  1968年,徐偉傑和小崔邀請王龍基和王楨琴到蘇州玩了兩天,算是慶祝他們的結婚。那是王龍基生平第一次的旅遊。他們四個人住在小崔老家的一間破舊的小木屋裏,王楨琴和小崔睡在一張床上,王龍基和徐偉傑打地鋪睡在地上,兩人蓋的厚厚的硬硬的棉被小崔把家裏的一對三顧茅廬的彩畫瓷碗送給了王龍基。當時是作為一個紀念品。後來,他才知道這對繪畫精美的碗,是乾隆年間製作的。現在,算他家最珍貴的“古董”了,可惜一隻碗碰壞了一點。

  因為王龍基的兩個兒子的名字都有一個“旻”字和“明字同音,所以,徐偉傑的女兒就叫”明明明明離開產院時第一個抱她的,是王龍基。因為他是她的幹爹。他看到明明可愛的小臉,真是高興極了,因為他缺女兒。為了方便照顧,他讓徐偉傑一家搬到自己家來,明明就睡在他兒子的小床裏,他們搬到他狹窄的亭子間住了好一陣子。

  徐偉傑是一個很有才氣的導演,而且精通琴棋書畫。他為人耿直,是一個從不看別人臉色說話的人;他為人正派,從不會搞什麽歪門邪道;他為人誠執,為了再見穆宗堯叔叔一麵,他專門去了新疆的北疆博樂。他們倆這麽多年來從沒紅過臉,想想其實他是很讓著王龍基的,他隻比王龍基大兩個月,可真像一個哥哥的樣子。

  “文革”後,徐偉傑執導過許多電影和連續劇,王龍基最喜歡他導演的《紫藤花園》,很抒情,很詩情畫意……

  每年的春節,王龍基都要開車接他們到家裏過年。屈指一算,兩人的友誼已經超過六十一個年頭了……

  曹雷和王龍基同齡,比他小兩個月,但是王龍基還是願意稱她為大姐,因為他很敬佩她,除了年齡以外,她的水平才能等等,王龍基認為,都在自己之上。

  曹雷,196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係,1965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參加過多部電影的拍攝。《金沙江畔》裏的公主,在《年輕的一代》的林嵐,都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1982年,她調入上海譯製片廠為數十部國外電影配音,還當上了譯製導演。她不僅在《平凡的艾瑪》、《愛德華大夫》、《最後一班地鐵》、《蒲田進行曲》等譯製片中擔任女主角配音,還擔任《斯巴達克斯》、《戰爭與和平》、《超人》、《101花斑狗》等影片的譯製導演。曹雷其實是三棲演員,她不僅活躍在電影中,在譯製片中,而且她還長期活躍在話劇舞台上,成功扮演了許多角色,獲得了極高的評價。主演的話劇有《孔繁森》、《清宮外史》、《滄海還珠》、《裝聾作啞》、《老式戲劇》、《上尉和他的女人們》、《無人生還》等。

  2006年,王龍基和她一起參加深圳中外經典電影展活動。曹雷為人謙虛、熱情、平易近人,贏得了眾多“粉絲”。她在上海書展簽售《六十部譯製片配音筆記——遠去的回響》王龍基趕過去的時候,看到長長的購書隊伍從樓下一直排到樓上。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印製電路行業協會主辦的展覽會CPCA SHOW(中國國際電子電路展覽會),有好幾年王龍基都是請曹雷來做大會司儀。她每請必到,且不計報酬,沒有一點明星的派頭。

  曹雷的父親曹聚仁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記者、作家、教授,傑出的愛國人士。他去世後,遵照周恩來總理的“希望曹先生葉落歸根”之囑,幾經周折,與夫人合葬於上海福壽園。墓碑上刻有夏衍的題字,還有曹聚仁的手書“海水悠悠難化酒,微生有筆日如刀;戰場碧血成虹影,生命由來付笑嘲”的詩句。

  曹先生是蔣經國的同窗知己。

  曹雷曾經對王龍基講過:四十多年前,他父親居住在香港,往來於北京與台北之間,受托秘密商談兩岸統一大業之事。1965年7月,毛澤東主席讓曹先生帶給蔣介石一首《臨江仙》詞,其中有“明月依然在,何日彩雲歸”句。並將“國共再攜手,一笑泯恩仇”的誠意和周恩來總理的條件,麵告蔣介石和蔣經國。然而,1966年大陸發生了“文革”災難,兩岸統一大業也就此擱淺。曹先生為此痛哭了數次……

  梅益,1914年1月9日出生於廣東省潮州市,他早年參加革命,1937年入黨,曾擔任新華社副主編,解放後擔任國家廣播事業局局長、黨組書記。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梅益翻譯的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王龍基最喜歡閱讀的小說之一。1950年他購買的那本書現在封麵已經破損了,但一直伴隨他近六十年,保爾的形象、品格、毅力,一直激勵著他生活工作。

  想不到半個世紀之後,2002年2月22日在梅益老和尹綺華老總的家中,在梅老的書房裏,他用顫抖的手親筆題贈了一本再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送給王龍基。

  王龍基視為最珍貴的禮物,回滬後,特別請人加製了硬封麵,珍藏在王龍基的書架中。王龍基要讓他的兒子、孫女們人人都要讀這本書,讀懂這本書,要懂得需做一個怎樣的人,應當怎樣生活和工作……

  2004年12月30日,梅老的夫人尹綺華老總又親筆簽名贈送給王龍基一本《梅益紀念文集》。這本書是尹總用最真摯的愛,經過幾年的艱辛收集整理出來的,結晶了梅老一生的光輝。

  梅老是一位德高望重、品格崇高的老革命,中國新聞廣播、社會科學、大百科出版戰線上的傑出戰士和組織者,是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和學者。他所翻譯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曾經影響了幾代人,而且必將繼續影響著新一代,激勵著後人們的事業。

  王龍基很有幸多次到梅老和尹總的家中,感受到梅老的勤奮、敬業、執著和謙虛,每次梅老總是坐在他那間書房中學習、工作。九十高齡的梅老雖年事已高、功成名就、生活安逸,但他仍然刻苦地學習、學習、再學習……

  梅老不僅對中國的新聞廣播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不僅翻譯了不朽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而且為推動中國的文學藝術百花齊放也做出了功勳卓著的貢獻。王龍基要像梅老那樣:“活到老,學到老,知識更新思想永不老;真也好,善也好,努力探索創作求美好。”

  沈柔堅叔叔不僅是一位國畫大師,他還是一位篆刻大師,他和王龍基父親是好朋友,他們都是上海市第三、四、五、六屆的政協委員。

  記得王龍基上初中的時候就很喜歡刻圖章,曾對父親說想拜沈柔堅為師。父親做事是很認真的,他為此事特地問過沈柔堅,得到了明確同意的答複。

  父親讓王龍基抽空去拜師學習,而結果,因為當時活動太多,他就把這件事拖了下來。後來每每回想起來,都感到非常後悔……

  沈柔堅對生活一直非常樂觀,就在“文革”期間,他依然是那樣的執著,追求真善美,熱愛生活。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會想方設法地幫助別人,為此他畫過不少畫去賣。但為了自己而高價售畫卻從未所聞。

  他生活儉樸,為人謙和,熱心社會活動。無論三毛樂園的建成,張樂平紀念館的開館還是張樂平銅像的揭幕他都參加。在浙江海鹽他在王龍基的紀念冊上題寫:“喜見當年小”三毛“龍基,九五年十一月十日於海鹽張樂平紀念館,沈柔堅”。

  有一次,王龍基見到他,請他畫一幅畫。沒過幾天,他就寫了信過來,說畫好了。王龍基當天就到他華山路的家裏去,拿到了那幅彩色花卉國畫,畫上他還題寫了“龍基弟存沈柔堅畫”。

  這幅畫王龍基一直掛在自己的書房裏……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