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主要參考文獻

  圖書:

  古德諾:《中國新約法論》,見章伯鋒、李宗一主編:《北洋軍閥》第2卷,武漢出版社1990年版。

  張偉良:《試析李大釗的“少年中國”之理想》,見《李大釗研究論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吳小龍:《少年中國學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版。

  恩格斯:《恩格斯致弗·梅林》,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劉誌光:《五四新文化主題與李大釗的“物心兩麵改造”方案》,見《北大講座》第20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後藤延子:《李大釗的東西文化論——在東西文化論戰中的地位與思想史上的意義》,見《李大釗研究論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檜林:《李大釗的“平民主義”與“工人政治”》,載《中共黨史研究》,1998年第6期。

  許全興:《李大釗哲學思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晉榮東:《李大釗哲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張文生:《李大釗史學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李權興、吳煥發:《李大釗倫理思想泛論》,見《李大釗研究論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胡順哉:《李大釗的宗教觀》,見《李大釗研究文集》,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版。

  期刊:

  鄭賢君:《李大釗憲政思想初探》,載《法學雜誌》,2001年第5期。

  孫婧:《李大釗早期憲政思想研究》,載《天津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董立山、劉鄂:《論李大釗的憲政思想》,載《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7卷4期。

  劉寶東:《李大釗的法製建設思想及其當代價值》,載《科學社會主義》,2009年第4期。

  張洪、馮國泉:《李大釗早期憲政思想的價值基礎》,載《理論與現代化》,2010年第3期。

  朱建華、何榮棣:《試論李大釗的反帝思想》,載《史學集刊》,1982年第2期。

  黃振武:《李大釗憂國愛民和獨立解放的愛國思想述評》,載《高校社科信息》,1999年第5期。

  林平漢:《李大釗愛國革命思想論略》,載《世紀橋》,2001年第6期。

  範玉雙:《李大釗愛國主義思想與其人生道路》,載《蘭台世界》,2010年第7期。

  《古德諾擬中華民國憲法草案》,載北京《憲法新聞》,第12、13期。

  古德諾:《總統製與內閣製之比較》,載《庸言》第2卷,第1、2號合刊。

  有賀長雄:《中華民國顧問應聘顛末》,載日本《外交時報》,第200號。1913年北京《言治》周刊創刊號以《中國新法製與有賀長雄》為題,加以譯載。

  《有賀博士對於選舉總統之建議》,載北京《憲法新聞》,第3期。

  《有賀顧問之憲法討論及總統月旦》,載北京《憲法新聞》,第8期。

  《古顧問之憲法談》,載北京《憲法新聞》,第12期。

  《有賀博士歸國後之中國總統談》,載北京《憲法新聞》,第13期。

  《有賀長雄對於國會之批評》,載北京《憲法新聞》,第14期。

  《有賀長雄博士之官製談》,載《東方雜誌》,第10卷第1號。

  陳君聰:《李大釗論中國國情》,載《東嶽論叢》,1984年第3期。

  張學繼:《有賀長雄、古德諾與民國初年憲政體製的演變》,載《檔案與史學》,1997年第4期。

  闕光聯:《古德諾與民初中國政治》,載《百年潮》,2004年第4期。

  張學繼:《論有賀長雄與民初憲政的演變》,載《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李善雨:《從<民彝與政治>看李大釗的民主政治思想》,載《河北學刊》,1989年第6期。

  侯且岸:《李大釗民彝思想與中國近代民主政治建設》,載《北京黨史研究》,1994年第6期。

  王宜放:《論李大釗的“民彝”思想》,載《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

  周忠瑜:《民彝思想是李大釗早期憲政主張的核心》,載《青海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

  呂明灼:《怎樣認識李大釗早期思想中的“調和論”觀念》,載《文史哲》,1983年第4期。

  文韋:《李大釗早期思想中的“調和論”辨析》,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4期。

  平家秀、雷家軍:《李大釗早期思想中的調和觀之淵源》,載《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呂明灼:《對李大釗思想研究中幾個問題的再認識》,載《東嶽論叢》,2010年第4期。

  王培元:《李大釗談思想自由》,載《讀書》,1993年第10期。

  戴濤:《論思想自由的基本理念》,載《法學》,2004年第12期。

  方寧:《“禁止思想是頂危險的行為”——李大釗論思想言論自由》,載《炎黃春秋》,2009年第8期。

  衣俊卿:《人類社會的發展並非“自然曆史過程”》,載《求是學刊》,1989年第3期。

  劉雲龍:《試析李大釗互助思想的人道主義基礎及其進步作用》,載《長白學刊》,1993年第6期。

  丁三:《工讀互助團的消亡》,載《先鋒國家曆史》,2008年第6期。

  陳桂香:《“互助論”無政府主義與李大釗的馬克思主義觀》,載《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張化:《李大釗與“少年中國”的理想》,載《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王俊彥:《少年中國學會成立始末》,載《炎黃春秋》,2001年第11期。

  邵雲瑞、顏傑峰:《五四時期李大釗倫理思想的演變》,載《道德與文明》,2004年第5期。

  顧昕:《無政府主義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載《中國近代史研究》,2008年3月。

  譚雙泉:《李大釗與五四前後東西文化論戰》,載《中共黨史研究》,1989年第6期。

  陶紅霞:《李大釗對東西方文化的審視與評判》,載《理論導刊》,2008年第10期。

  李彥林:《李大釗文化觀研究——馬克思主義第三文明論的誕生》,載《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第2期。

  冉世民:《論李大釗對中共建黨的主要貢獻》,載《黨史博采》,2000年第6期。

  孫海:《論李大釗對中共建黨的理論貢獻》,載《許昌師專學報》,2001年第4期。

  劉運喜:《試論李大釗對建黨的貢獻》,載《黨史文苑》,2004年第2期。

  苗體君、竇春芳:《李大釗沒有出席中共一大原因再探討》,載《黨的文獻》,2007年5月。

  楊寶慶、陸仁權:《關於李大釗未參加中共一大的幾點分析》,載《黨史博采》,2008年第4期。

  李恒、洪玉榮:《論李大釗的社會主義思想》,載《唐山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

  趙萬鈞:《淺論李大釗的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載《李大釗研究》,第5輯。

  朱文通:《略論李大釗社會主義思想的啟蒙與發展——紀念李大釗英勇犧牲80周年》,2007年4月北京紀念會議交流稿。

  閆紀建:《李大釗的社會主義思想及其當代啟示》,載《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年第2期。

  衡朝陽、通拉嘎:《李大釗和中國早期社會主義的研究回顧》,載《黑龍江史誌》,2009年12期。

  程偉禮:《李大釗的社會主義思想》,載《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桑兵:《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孫中山對新文化派的回應》,載《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張治江:《李大釗民族主義思想研究——兼論民族主義對於中國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的作用》,載《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0年第2期。

  胡曉陽:《李大釗民族主義思想的轉變及對中國革命的影響》,載《河北學刊》,2010年第4期。

  吳家林、李美瑞:《李大釗在統一戰線中的策略思想及其運用》,載《齊魯學刊》,1987年第1期。

  肖裕聲:《李大釗在北伐期間組織的反直反奉軍事統一戰線》,載《軍事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劉誠:《李大釗統一戰線理論初探》,載《黨史博采》,1995年第3期。

  陳元九:《李大釗民主革命統一戰線思想探微》,載《鬆遼學刊》,2002年第6期。

  蕭延中:《人類文化學含義上的民主範疇——重讀李大釗〈平民主義〉》,載《政治學研究》,1989年第1期。

  李境順:《李大釗的“平民主義”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思想》,載《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1999年第4期。

  高力克:《李大釗與民粹民主主義》,載《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2年6月號。

  鄭昌華:《李大釗建黨思想述略》,載《湖湘論壇》,1990年第4期。

  吳家林:《李大釗與中國共產黨的建設》,載《中共黨史研究》,2000年第6期。

  吳漢全:《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化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載《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7—8期。

  李宗遠:《李大釗哲學思想初探》,載《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80年第3期。

  杜蒸民:《李大釗哲學思想發展初探》,載《哲學研究》,1981年第6期。

  杜蒸民:《李大釗哲學思想發展再探》,載《安徽史學》,2005年第6期。

  陳君聰:《試論李大釗的經濟思想》,載《人大報刊複印索引》,1984年。

  季華、成保良:《論李大釗的經濟思想》,載《經濟研究》,1989年第10期。

  徐英軍:《對李大釗經濟思想發展軌跡的考察》,載《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

  葉世昌、丁孝智:《李大釗的經濟思想》,載《南京政治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趙萬鈞:《淺論李大釗的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載《李大釗研究》,第5輯。

  劉偉:《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中國化的開創性貢獻》,載《上海黨史與黨建》,2009年第11期。

  羅天佑:《李大釗的農民教育思想》,載《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郭貴儒:《李大釗教育思想簡論》,載《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第2期。

  牟文謙、路來慶:《李大釗成人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探析》,載《成人教育》,2010年第7期。

  吳家林:《李大釗史學思想新論》,載《北京黨史研究》,1994年第6期。

  孫功:《論李大釗的史學思想》,載《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

  李小樹:《李大釗史學革新觀探論》,載《求索》,2001年第1期。

  馬英姿:《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體係的構建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王鬆濤、周立峰:《論李大釗的人權思想》,載《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張青紅:《李大釗人權思想研究》,華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歐陽雲梓:《李大釗人權保障思想述略》,載《探索》,2007年第5期。

  歐陽雲梓:《論李大釗的婦女人權思想》,載《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第11期。

  邵雲瑞、顏傑峰:《五四時期李大釗倫理思想的演變》,載《道德與文明》,2004年第5期。

  金煥玲、崔子修:《李大釗倫理思想芻議》,載《高校理論戰線》,2004年第4期。

  徐永勝、範玉雙、肖桂林:《李大釗倫理思想概述》,載《黨史博采(理論)》,2005年第3期。

  趙秀麗:《試析李大釗宗教思想述論》,載《黨史文苑(學術版)》,2007年第10期。

  肖裕聲:《試論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發展》,載《軍事曆史研究》,1988年第4期。

  李文平:《論李大釗軍事思想的地位與作用》,載《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6期。

  王曉嵐:《李大釗新聞思想研究》,載《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

  鄧輝林:《李大釗的新聞思想》,載《軍事記者》,2007年第6期。

  顏丹:《略論李大釗的新聞編輯思想》,載《安徽文學》,2009年第1期。

  袁付成、袁紅軍:《李大釗在北大圖書館》,載《河南圖書館學刊》,2001年第4期。

  劉學平:《李大釗圖書館學思想研究》,載《山東圖書館季刊》,2004年第3期。

  羅繼龍、王愛萍、韓淑芬:《李大釗圖書館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載《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

  宗玉梅:《李大釗的圖書館學理論與實踐》,載《史學月刊》,2005年第6期。

  朱巧蘭:《李大釗在圖書館學理論方麵的貢獻》,載《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年9月。

  王軍為:《試論李大釗的婦女解放思想》,載《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

  李靜之:《李大釗的婦女解放思想及對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意義》,載《北京黨史》,1994年第2期。

  裴讚芬:《李大釗的婦女解放思想》,載《河北學刊》,2009年第6期。

  報紙:

  古德諾:《中華民國憲法案之評議》,載《北京時報》,1914年10月31日。

  古德諾:《共和與君主論》,載《亞細亞日報》,1915年8月7日。

  有賀長雄:《論不信任投票之危險》,載《時報》,1913年11月3、5日。

  《有賀長雄回國後之民國談》,載《時事新報》,1913年11月15日。

  《有賀長雄之條陳》,載《申報》,1914年4月9日。

  侯且岸:《民彝與政治:李大釗的自由觀釋義》,載《學習時報》,2004年3月25日。

  王小梅:《李大釗的“調和”思想與現代“和諧”理念的契合》,載《河北日報》,2007年4月24日。

  王潔、張麗娜:《李大釗軍事思想與軍事活動》,載《北京西城報》,2010年8月6日。

  李力:《李大釗與婦女解放》,載《北京西城報》,2009年9月24日。

  侯且岸:《李大釗的政黨觀及其實踐》,載《學習時報》,2004年5月31日。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