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兩大刺客

  逃離楚國後,伍子胥懷著喪父失兄的深仇血恨流落四方。他首先逃奔到宋國,不久又避難於鄭國,最後輾轉乞食,約在公元前522年來到吳國。伍子胥來到吳國後,先投在吳國宗室公子光的門下做了賓客。當時,公子光正在網羅人才,他看到伍子胥文韜武略兼備,又逃難異域,急於為其父兄報仇,正是可用之人,而伍子胥也看出了公子光有遠大抱負,為了在吳國立足,進一步借公子光的力量報仇,所以常主動為他出謀劃策,並很快成為公子光的心腹謀士。伍子胥還通過公子光的引見拜見了吳王僚,建議吳王僚發兵伐楚,然而卻為公子光斷然否定,認為他的建議是出於報私仇,此刻攻伐楚國定是凶多吉少。公子光的這番梗阻,使得伍子胥有些尷尬,但他並不泄氣,因為他從中覺察到公子光的隱秘,那就是圖謀刺殺吳王僚而自立為王。

推究事件的原由,還應從公子光和吳王僚的祖父吳王壽夢說起。吳王壽夢生有四子,依次為諸樊、餘祭、夷昧、季紮。壽夢認為小兒子季紮德才兼備,欲傳位於他。便季紮不願占奪按傳統應屬於長兄的王位,壽夢隻好仍立嫡長子諸樊為太子。諸樊繼位後,為了實現其父生前的願望,不立太子,而傳位於餘祭,令餘祭傳位於夷昧,夷昧再傳位於季紮,這樣總有一天季紮會順理成章的成為吳王。但怎料直到夷昧死後,季紮仍堅辭不就王位,這樣夷昧之子僚便乘機繼承了王位。公子光原是諸樊的長子,他認為自己的父親不將王位傳給自己,本是為了叔叔季紮,而今季紮既然不願即位,那就應溯本求源,由他這個壽夢的嫡長孫繼位。隻是由於吳王僚父子兩代相繼,朝中大臣多是僚的心腹,所以即使他有所不滿,一時也不敢公開。公子光便通過私下收買人心,網羅人才,積極籌劃,準備一旦時機成熟,即發動政變。

伍子胥在洞察到公子光的這一心理後,就把自己所結識的勇士專諸推薦給公子光,讓專諸去為公子光完成謀刺奪位的大事。

專諸是出了名的孝子,一次在街頭和一個大漢廝打,眾人都勸止不住,其母一喚,他馬上停手,正好被路過的伍子胥看到,於是與之結交,並推薦給公子光。公子光厚待專諸,並敬其母。專諸感其恩,以死相許,並獻計,投王僚愛“魚炙”之好,藏劍魚肚,伺機行事。為此,專諸特意前往太湖邊學燒魚的技術,練得一手炙魚的好手藝,然後見公子光,公子光將專諸於家中,勤練那一刺的威力,等待暗殺的時機的到來。

此後,伍子胥暫時隱居在野,從事農耕和讀書,以等待吳國政局的變化。據宋代談鑰《嘉泰吳興誌》記載,在烏程縣(今浙江吳興縣南)伍林村有個伍子胥宅,“昔子胥逃築於此,舊基尚存。”

吳王僚十二年(公元前515年)春,吳王僚乘楚昭王新立之際,發吳師大舉攻楚,但是吳軍作戰不利遭遇楚軍的前後夾擊,陷入進退失據的窘境。而吳師的遠征,又造成吳國國內兵力空虛、能臣羈旅。公子光分析形勢後,認定這正是自己奪取王位的最佳時機,禁不住激動萬分,興奮的表示,“此時也,弗可失也”,並緊鑼密鼓的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

時機已成熟,公子姬光入見王僚,說:“有庖人從太湖來,善炙魚,味甚鮮美,請王辱臨下舍嚐之。”

王僚欣然允諾,答應來日便去。公子光連夜預伏甲士於地下密屋中,又命伍子胥暗約死士百人,在外接應。

王僚雖答應,但恐公子光有陰謀,赴宴時戒備森嚴,從王室到公子光家廳堂內外布滿甲士,操長戟,帶利刀,王僚身穿三重盔甲,親信更是不離左右。

酒過數巡,公子光托言腳痛難忍需用帛裹緊,便躲入地下密屋。過了一會兒,專諸進獻魚炙,手托菜盤,兩列武士夾專諸赤膊跪地用膝蓋前行,專諸已將鋒利的“魚腸”劍(是鑄劍大師歐冶子親手所鑄五大名劍中的三把小型寶劍之一)暗藏於燒好的魚肚之中,行至王僚座前,忽地抽出匕首,猛刺王僚,力大透過三重盔甲又刺穿脊背,王僚大叫一聲,立即死亡。旁邊衛士一擁而上,刀戟齊下,將專諸砍為肉醬。

公子光見行刺得手,立即出動伏兵格殺王僚的親信和衛士,將他們悉數殲滅。大功最終告成,公子光登上國君之位,號吳王闔閭(一作“闔廬”),掀開了吳國曆史發展新的一頁。

闔閭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將魚腸劍函封,永不再用。相傳無錫市大婁巷的“專諸塔”,是闔閭替他葬的優禮墓。因專諸曾在太湖邊學燒魚之術,後人把他奉為“廚師之祖”。

伍子胥因幫助闔閭謀刺有功,被闔閭封為客卿。闔閭是一位有勇有謀、雄心勃勃的政治強人。登上王位之後,他大權在握,便著手實現自己革新圖強、爭霸天下的政治抱負。首先是鏟除王僚的殘餘勢力。

吳王僚被刺死之後,其子慶忌逃出吳國,暗中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並周遊諸國,希望聯合諸侯,共同出兵討伐闔閭。慶忌此人有“萬人莫當之勇”,可“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骨騰肉飛,拊膝數百裏”。闔閭曾派騎兵追殺他,竟追之不及,又命人亂箭齊射,卻被慶忌空手接住或打落。如此看來,慶忌可當“天下第一勇士”之稱。而且慶忌也不僅僅是個頭腦簡單的武夫而已,闔閭評價他是“明智之人,歸窮於諸侯,不下諸侯之士”。對這麽一個可怕的對手,闔閭自然會感到非常不安,於是又與伍子胥商量對策。伍子胥便向他推薦了要離。

要離生得身材瘦小,僅五尺餘,腰圍一束,形容醜陋,但智術非凡,有萬人之勇,是當地有名的擊劍能手。

要離盡忠義之心,獻用苦肉之計。一日在朝與闔閭鬥劍,先用竹劍刺傷公子光的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投奔衛國找慶忌去了。要離走後,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和兒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視為心腹,委他訓練士兵,修治舟艦,常在左右,同謀舉事。

不久,慶忌領軍渡江,準備攻打吳王闔閭。要離趁其不備,左手持矛從慶忌身後狠狠刺去,當即刺穿慶忌胸膛。不料慶忌竟不得就死,返身一把抓住要離,抓住他的小腿將其頭下腳上倒提起來,大笑著將他浸入江中三次,又坐下將要離放在膝上笑道:“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於我。”左右欲殺要離,慶忌卻阻攔道:“豈可一日而殺天下勇士二人哉!命令放要離還吳,自己卻拔出長矛,喋血而死。”

慶忌死後,左右欲釋放要離。要離不肯行,對左右說:“吾有三宗罪不容於世。”眾問曰:“何謂三宗罪?”要離說:“為給國君做事而犧牲我的妻子,不仁;為新國君而殺故國君之子,不義;為了成別人之事,而使我殘身滅家,不智。有此三罪,何麵目立於世哉!”說完,遂投身於江。舟人撈救出水,要離說:“撈我何意?”舟人說:“你回國後,必有爵祿,何不欣然接受?”要離大笑說:“吾不愛室家性命,何況爵祿?你等帶我的屍體歸國,可取重賞。”於是奪從人佩劍,自斷其足,複刎喉而死。他這樣做,一方麵是告訴吳王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麵是感謝慶忌的知遇知恩,所以他隻有死了,淒涼而又悲壯。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專門為專諸等人立傳,說:“自曹沫至荊軻五人(這五位刺客是曹沫、專諸、豫讓、聶政和荊柯),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誌,名垂後世,豈妄也哉!”而專諸、聶政、要離、荊柯又被後世公認為四大刺客。

除掉慶忌後,闔閭又用軍事手段除掉了逃亡在外的王僚之弟公子掩餘和公子燭庸,排除了對自己王位的最大威脅;為了贏得民心,他頒布和實行了一係列有利於吳國經濟發展的政策法令,興修水利,獎勵農桑,發展生產,增殖國力;選賢任能,擢以不次;自己以身作則,崇儉去奢,親眾愛民,體恤民情,不貪美味,不聽淫樂,不近女色,注意發展生產,積蓄糧食,建築城垣,訓練軍隊,因而大得民心,吳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闔閭又注重搜求各種人才,立誌要使吳國更加強盛,時而向長江中遊發展,滅楚稱雄。用《國語·楚語》中的話說,便是“口不貪嘉味,耳不樂逸樂,目不淫於色,身不懷於安,朝夕勤誌,恤民之羸,聞一善若驚,得一士若賞,有過必悛,有不善必懼,是故得民,以濟其誌。”

在當時列國逐鹿、霸權迭興的情況下,人才的網羅和作用,密切關係著國家的興亡、霸業的興衰,所謂“得士則昌,失士則亡”。闔閭的英明之處,最主要就在於他將求賢任能作為國家的首要大事,從而為整個霸業奠定了基礎。

除伍子胥外,楚國另一位亡臣伯嚭和宋國“華向之亂”中的幸存者華元也先後投向闔閭的門庭,成為吳國的重臣,在吳的興衰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