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六章 安祿山、史思明與洛陽

  唐代洛陽的地位非常重要,當時,人們常把洛陽和長安相提並論,合稱“兩京”或“兩都’。事實上洛陽和長安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都城長安很難離開洛陽而存在。正因為如此,安祿山攻破洛陽後,很快建國稱帝,自認為已經可玖取代唐朝廷了。這種心理上的滿足,使其很快由盛而衰,安慶緒殺了安祿山,被迫退出洛陽。史思明再次進據洛陽。又走安祿山的老路,改元以示至尊:又和安祿山一樣,也被其子所殺、同樣退出洛陽。表麵看來,好像洛陽的風水對安祿山、史思明不利。實際上是政治、軍事、地理、人的心理等各種因素決定的,既有佃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條件。

洛陽具有京師的作用

唐代的洛陽屢易其名,隋末稱東都,唐貞觀六年稱洛陽宮,顯慶二年複稱東都,光宅元年,武則天欲改朝換代,改名神都。神龍元年,中宗複辟,又稱東都。天寶元年,改稱東京,寶應元年,又改為東都。不管是東都,神都,還是東京,都說明洛陽具有都城的地位。開元二十一年,玄宗改原來的全國十道為十五道,同時增加了以長安為中心的京傲道和以洛陽為中心的都嵩道,京和都有相同的含義,也就是京城和都城的意思。由此看來,在唐人的心目中,洛陽和長安有同樣重要的地位。正因為這樣,高宗曾對臣下說:“兩京聯東西二宅,來去不恒。”洛陽的地位非常重要不是偶然的。從軍事上說,洛陽是長安的屏障。長安以東的險要關口是函穀關和憧關,洛陽是關東的據點,可駐重兵,遇險時四方來援頗為方便。因而,洛陽是否鞏固與長安的安危直接相關。

隋朝末年,楊玄感乘隋場帝進攻高麗之機,起兵反隋。楊玄感與李密商討反隋大計時,李密認為“襲取東都”,可以“號令四方氣但缺點是若“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麵而至”,容易失敗。楊玄感隻看到有利的一麵,所以,他認為“今百官家口並在東都,若先取之,足以動其心反之,他忽視了隋軍可以“四而而至”的不利方麵。於是,他全力進攻洛陽,結果遭到失敗。楊玄感進攻洛陽的失敗,隋的大興城自然安全無恙。

後來,以李密為首的瓦崗軍進攻洛陽。在緊急關頭,南遊江都的隋場帝速調關中的監門將軍龐玉、虎責郎將霍世舉,江都通守王世充,涿郡留守薛世雄,還有河北大使太常少卿韋霧,河南大使虎牙將郎王辯等,從四麵八方共援洛陽,使瓦崗軍攻取洛陽又陷人曠日持久的深淵。李淵從太原起兵,正要進軍長安。李密錯誤的估計了形勢,致書李淵,要求李淵推他為天下盟主。李淵老謀深算,正想利用李密牽製洛陽的隋軍,所以,他以“卑詞推獎以驕其誌”的手段,大肆吹捧李密。有人不理解李淵的用意,李淵勸導他們說:李密“為吾拒東都之兵,守成泉之阨,更覓韓、彭,莫如用密廠這樣,我就可以順4人關,“據蒲津而電永豐,阻蠟函而臨伊洛1這就是說,由於李密牽製洛陽隋軍不能援救大興城,給李淵提供了取而代之的機會。

武德四年,李世民率唐軍進攻洛陽的王世充,王世充求援於河北的竇建德。竇建德率軍南進,在虎牢關與唐軍屢戰失利,於是,國子祭酒淩敬建議說:“大王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將守之,更鳴鼓建旗,踰太行,人上黨,拘汾、晉,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則無人之境,取勝可以萬全;二則拓地收眾,形勢益強;三則關中震駭,鄭圍自解。”這就是說,淩敬建議竇建德北渡黃河,攻取今河南北部的沁陽、孟縣,派重要將領駐守,然後越過太行山,進至今山西的介休、臨汾,最後占據永濟。這樣做有三種好處,其中之一,就是可使關中受到威脅,解除洛陽被唐軍包圍的危機。這種分析,有相當道理。山西的永濟,位於洛陽和長安之間,如果竇建德真的占領永濟,必然對長安形成威脅。既然威脅長安就可解洛陽之圍,這又說明洛陽與長安的關係十分密切。李淵以長安為京師,必然進一步奪取洛陽。

武德九年的玄武門之變前夕,“秦王世民既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有隙,以洛陽形勝之地,恐一朝有變,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書溫大雅鎮洛陽,遣秦府車騎將軍榮陽張亮將左右王保等千餘人之洛陽,陰結山東豪傑以侯變,多出金帛,態其所用”。不難看出,當李世民將要發動政變的時候,派其親信鎮守洛陽的目的有兩個方麵:一方麵是安排軍事上的外援,另一力麵是爭取山東豪傑的支持。這說明格陽的地位和李世民做皇帝密切相關,李世民在洛陽的有關部署,是他在長安發動政變的組成部分。

從經濟上說,洛陽和長安的關係更為密切,長安更不可能離開洛陽而存在。關中雖然素有“天府之國之稱。但由於關中範圍不大,從經濟上難以支持長安的需要。所以,唐初就需要從關東運糧到長安。最初,每年運糧有限,也不過一二十萬石。高宗以後,由於長安的需求量愈來愈大,所運之糧往往供不應求,於是,皇帝和百官常常要到洛陽去就食。例如,永淳元年,高宗因為關中缺糧,長安發生糧荒,1鬥米值300錢,所以決定去格陽就食,由於“出幸倉碎,厄從之士有餓死於中道者”。在長安糧荒如此嚴重的時候,皇帝與百官都到洛陽去就食,正說明長安不能離開洛陽而存在了。

武則天欲定都洛陽,改東都為神都,又在洛陽立武氏七廟,立七廟,是古代帝王的特殊權利。為了進行宗法統治,古代帝王都供奉其七代祖先。後來,七廟就成了封建王朝的代稱。武則天於洛陽立武氏七廟就是要以洛陽代替長安,武氏代替李氏。武則天欲以洛陽取代長安的地位,無疑說明洛陽具有京師的作用。

武則天定都洛陽,固然有其政治用意,但經濟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因為高宗去洛陽就食的往還之苦,因為她隨同前往,必然也有親身體會,所以,為了不再經受往返途中的辛勞,也應是她定都洛陽的經濟原因。

武則天退位,中宗複辟後,又遇到了同樣的困難。景龍三年,關中又發生饑荒,米價昂貴,運輸山東、江、淮一帶糧到長安,付出了很大代價,群臣又請中宗去洛陽就食。由於中宗的韋後“不樂東遷”,故而中宗發怒道:“豈有逐糧天子邪!”中宗不願當“逐糧天子”,就隻有付出更大的代價,從關東運糧。從關東運糧,必然經過洛陽。這又說明,長安的經濟生活有依賴洛陽的一麵。開元年間,玄宗也多次往返於洛陽和長安之間,京兆尹裴耀卿向玄宗奏道:“臣以國家帝業本在京師,萬國朝宗,百代不易之所。但為秦中地狹,收粟不多,悅遇水早,便即匾乏。往者貞觀、永徽之際,祿數少,每年轉運,不過一二十萬石,所用便足,以此車駕久得安居。今升平日久,國用漸廣,每年陝洛嘈運,數倍於前,支猶不給。陛下數幸東都,以就貯積,為國大計,不憚動勞,皆為憂人而行,豈是故欲來往。”非常明顯,裴耀卿首先說明了玄宗往返洛陽與長安的必要性,接著,又讚揚玄宗去洛陽就食的目的是“為國大計”,是“為優人麵行”。所以,他不怕辛勞,“數幸東都”,決不是隨意的來往。這一切說明,把洛陽和長安相提並論,合稱“兩京”或“兩都”,決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有實際內容的。

洛陽是唐與安祿山、史思明爭奪的主要目標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從範陽起兵,公開叛唐。叛軍15萬,號稱20萬,長驅南下,直趨洛陽。本來,在舉兵南下的路線問題上,叛軍內部是有分歧的。

將軍何千年曾經建議:可“令高秀聲以兵三萬出振武,下朔方,誘諸蕃,取鹽、夏、郎、坊〔今陝西黃陵)毛使李歸仁、張通儒以兵二萬道雲中,取太原〔今山西太原),團弩士萬五千人蒲關,以動關中;勸祿山自將兵五萬梁河陽,取洛陽;使蔡希德、賈循以兵兩萬絕海收淄、青,以搖江、淮;則天下無複事矣”按照這個計劃,安祿山應兵分三路,西從關內道、河東道進攻長安;中從河北道進攻洛陽;東從河南道東部南進江、淮。要實現這個計劃,三路大軍必須互相配合,協同作戰。但由於安祿山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很難步調一致,統一行動;況且,這樣行動也兵力分散,容易被分別擊破,故而安祿山沒有采納。但這個計劃的主要矛頭是指向洛陽的。因為中路大軍由安祿山親白率領,而且兵力最強。後來,安祿山的實際進軍路線就是由河北道南下,直接指向洛陽的。

安祿山叛亂的消息傳到長安,玄宗大為震驚,急忙於華清宮召見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商討對策。封常清陳述自己的意見道:“祿山領凶徒十萬,徑犯中原,……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曉勇,挑馬嵩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洲下。”玄宗相信了封常清,對其勇於挑負重擔的態度大加讚賞,遂以封常清為範陽節度使,使其募兵迎擊安祿山。封常清立即趕赴洛陽,募集6萬餘人,研斷河陽橋,部署加強防務,準備固守洛陽。玄宗和封常清首先考慮洛陽的安危,正說明洛陽的地位與唐朝廷的存在息息相關。

十二月,安祿山從靈昌渡河,攻陷陳留後,又西向榮陽。封常清於武牢和安祿山相戰,唐軍大敗。封常清退守洛陽,安祿山又經鞏縣、僵師,直逼洛陽,洛陽一戰,唐軍又敗,洛陽遂為叛軍所有了。

安祿山占據了洛陽,自以為大功告成,遂準備建國稱帝史書記載:“賊之據東京,見宮洲尊雄,銳情偕號,故兵久不西,而諸道兵得稍集”這就是說,安祿山到達洛陽後,看到皇帝的宮殿朗樓非常雄偉,十分羨慕,他遂準備建國稱帝,故而緩兵西進,給唐征集軍隊提供了機會。當然,安祿山早有做皇帝的野心,這時,在洛陽宏偉的宮殿朗樓影響下,立即就想利用洛陽的條件稱帝,可見,洛陽確有都城的作用。

從唐朝廷來說,玄宗知道了洛陽失守的消息後,急忙命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統兵8萬,再加上其他各部,號稱20萬大軍,反攻洛陽。玄宗也親自發布命令“天下四麵進兵,會攻洛陽氣。

安祿山攻占洛陽,要在洛陽建都稱帝;唐失去洛陽,要組織力量,從敵人手中奪回洛陽。這種針鋒相對的鬥爭,正說明洛陽對雙方都很重要。

在這期間,唐南陽節度使魯靈統率嶺南、黔中、襄陽軍5萬人,於葉,防止安祿山部南下;安祿山子安慶緒進攻憧關受挫;平原太守顏真卿堅決抗擊叛軍;還有雍丘的張巡,灘陽的許遠,都牽製了安祿山相當一部分軍隊。特別是郭子儀、李光弼在常山一帶大敗史思明,導致“河北十餘郡皆殺賊守將而降”。麵臨這種形勢,安祿山大為恐慌,準備放棄洛陽,回到範陽。其部將田乾真勸阻道:“自古帝王經營大業,皆有勝敗,豈能一舉而成了"。接著,又講了安祿山的許多優勢,才使安祿山穩定下來。這就是說,安祿山要像古代帝王一樣,“經營大業”,就不應該放棄洛陽。這把洛陽和“帝王經營大業”聯係起來,認為放棄洛陽就等於放棄帝位,實際上這就是安祿山最後決定固守洛陽的關鍵所在。

至德二年,唐軍反攻長安,肅宗為了鼓勵回絕幫助唐軍打敗叛軍,特向回綸許諾:“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給”九月,攻克長安後,回給欲腹行肅宗的諾言,搶掠金帛、子女,廣平王李椒為了籠絡民心,要求回給葉護可汗道:“今始得西京,若邃俘掠,則東京之人皆為賊固守。不可複取矣,願至東京乃如約。”不難看出,唐軍的下一步行動就是奪取洛陽;勸阻回屹搶掠長安,就是為奪取洛陽做好準備。十月,唐軍攻克洛陽後,李椒為了防止回紜大肆搶掠,特以“羅錦萬匹以賂回絕”。事實證明,唐朝廷是把洛陽和長安同樣看待,把二者都視為京都,隻不過是分別稱謂西京和東京罷了。

安慶緒取代安祿山後,仍然固守洛陽。當唐軍東進時,安慶緒發動洛陽全部步騎兵共巧萬人,抗擊唐軍,新店一戰,叛軍大敗,“僵屍遍山澤”。可見,安慶緒為守衛洛陽付出了很大代價。這次失敗,迫使安慶緒退出洛陽。十一月,郭一子儀從洛陽回到長安,因其收複兩京有功,肅宗非常感激的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肅宗把收複兩京視為家國的複興;司馬光在評論唐軍收兩京的功績時說:“肅宗遭唐中衰,幸而複國”這都說明洛陽和長安一樣,都是國家的象征。反之,安慶緒自感“棄失兩都”,萬分羞愧;史思明也指責安慶緒“棄失兩都”和殺父奪取帝位是其兩大罪狀。由此可見,在安慶緒和史思明的心目中,洛陽和長安也是應當相提並論的。正因為如此,雙方都大力爭奪洛陽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乾元二年三月,史思明殺安慶緒,自稱大燕皇帝。九月,又揮兵南下,兵分四路渡河,會合於洋州〔今河南開封),然後西向進攻洛陽。唐軍統率李光弼與諸將商討對策,東京留守韋涉主張放棄洛陽,退守漁關;還有人主張“東京帝宅”,應當固守。李光弼認為,放棄洛陽,退兵數百裏,必然影響士氣;固守洛陽,必須在洛陽外圍的要地部署防禦力量,兵力分散。他主張移軍河陽,勝可前進,敗則依靠澤州、潞州。

李光弼稱此謂“猿臂之勢”,也就是可伸可縮的對策。不管哪一種對策,都與洛陽的存亡直接相關。最後,李光弼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在史思明兵至恨師時,李光弼按計劃移軍河陽。叛軍與唐軍雖然首尾相接,但因唐軍是有秩序的轉移,叛軍不敢輕易前進,更不敢進洛陽城,而是暫時駐軍於白馬寺,一直到第二年閏三月,史思明才進人洛陽。由此看來,李光弼的對策是非常有效的。同時也可以看出,在雙方的較量過程中,不管是政治手段還是軍事行動,都是在圍繞著洛陽的得失而發揮作用的。

以上情況說明,史思明進攻洛陽與安祿山進攻洛陽截然不同。安祿山進攻洛陽,唐軍狼狽不堪地潰退,損失極其慘重;史思明進攻洛陽,唐軍為保存實力而有計劃的轉移,隨時準備反攻。史思明不敢輕易進駐洛陽,更不敢西進奪取漁關,正因為李光弼大軍實力尚強,隨時有反攻洛陽的可能。總之,雙方都虎視耽耽,時刻準備吃掉對方。洛陽的形勢,劍拔弩張,唐軍與叛軍都想據有這塊與自己存亡相關的寶地。

經過反複較量,李光弼與史思明互有勝負。由於叛軍內部矛盾激化,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史朝義做了皇帝,其實力在內部矛盾中進一步削弱。同時,唐又借助回屹的力量反攻洛陽。寶應元年十月,唐軍再克洛陽,史朝義東經淮州渡河北去。從此,一級不振,到廣德元年正月,在窮途末路中被殺,安史之亂就結束了。

洛陽的得失與安祿山、史思明的興亡

安祿山、史思明先後都曾取得洛陽,又失去洛陽。他們對洛陽的得而複失,正是他們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安祿山取得洛陽後,自以為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於是,他“方謀稱帝,留東京不進,故朝廷得為之備,兵亦稍集氣事實也正是如此,安祿山部將崔乾佑進兵至陝,不再西進,安祿山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了。可見在安祿山的心目中洛陽並不亞於長安。後來,唐失憧關,玄宗出走,並非安祿山主動西進,主要是玄宗決策錯誤。玄宗不了解實際情況,主觀武斷的強迫哥舒翰出關決戰,結果全軍潰敗,致使長安陷落。叛軍奪取了長安,安祿山毫無移都長安之意,而是“命搜捕百官、宦者、宮女等,每獲數百人,輒以兵衛送洛陽”。還“命搜捕樂工、運載樂器、舞衣,驅舞馬、犀、象皆諧洛陽”。由此可見,他是要以洛陽為都城的。這是安祿山叛亂的極盛時期。

安慶緒退出洛陽,軍事上的優勢自然失去,到了鄴郡,從騎不過三百,步卒不過千人。後來,又收集了一些來歸者,還招募了一些新兵,才不過6萬人。在政治上,安慶緒和史思明互相猜疑,結果是史思明殺死安慶緒自立為帝,使安祿山原來南下的力量損失殆盡。再者,安慶緒在退出洛陽時大肆屠殺俘虜,哥舒翰、程千裏等30餘人都遭殺害,許遠也被殺於堰師。顯而易見,這是失敗的命運已定,大局不可扭轉,狹隘的泄憤情緒大肆發作。這就是說,退出洛陽,使叛軍上下離心,軍心動搖,叛亂的浪潮由高而低了。

史思明再次進人洛陽,雖然沒有能夠再次西破長安,但也迫使李光弼軍退出洛陽,而且遭到相當損失。原來安祿山南下時留在河北的叛軍史思明部又把叛亂推向7高潮。但是,史思明和安祿山一樣,好景不久,上元二年三月,史思明內部又起內哄,史朝義殺死其父史思明,自己做了皇帝。這時的“大燕”雖然貌似強大,但實際上是危機四伏。除了其統治集團內部存在爭權奪利的鬥爭以外,洛陽在戰亂中遭到的破壞也極為嚴重,當“時洛陽四麵數百裏,州、縣皆為丘墟,而朝義所部節度使皆安祿山舊將,與思明等夷,朝義召之,多不至,略相羈魔而已,不能得其用”。政治土的利害衝突,再加上經濟上的困難,史朝義政權必然不能持久。由盛而衰,指日可待了。

寶應元年十月,唐軍反攻洛陽,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與回給軍由陝州〔治所在今河南陝縣)向東,潞澤節度使李抱玉自河陽〔今河南孟縣)而南,河南等道副元帥李光弼自陳留向西,三麵包圍洛陽。史朝義統其精兵10萬抗擊唐軍,結果大敗。史朝義僅率數百騎東逃,後到濮州渡河北去,先後又會合唯陽、魏州等地兵與唐軍拚殺,結果又是一敗再敗,敗局不可挽回。史朝義所到之處,原來的部屬也紛紛降唐,致使史朝義求食不得,求宿不能,直到最後被殺。不難看出,史朝義退出洛陽後就是每況愈下,朝不保夕了。殺。不難看出,史朝義退出洛陽後就是每況愈下,朝不保夕了。像李淵建唐那樣,在進行統一戰爭的同時,就恢複發展各種製度,建立相應的社會秩序,利用社會秩序的作用定人心。李淵還大肆製造輿論,宣揚李氏應當取隋而代之的天命論,極力為自己建唐稱帝取得名正言順的地位。更重要的,他還大力羅致人才,利用各方麵的人才加強鞏固自己的地位。安祿山則完全相反,他不是學習開國皇帝那種積極進取、千方百計地加強鞏固政權的奮發有為精神;反而是羨慕玄宗那種驕奢淫逸,醉生夢死的各種消極享受。所以,他取得長安後,就把搜捕到的宮女、樂工以及舞衣、舞馬、犀、象等運送洛陽,而沒有采取任何積極的舉措,削弱唐朝廷的影響,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也就是說,安祿山根本不具備一個開國皇帝的創建國家,推進社會進步的積極進取素質;反而充分表現了一個役落皇帝的消極形象。這樣的皇帝,當然不能持久。

再者,由於安祿山羨慕洛陽的宮殿闊樓,向往玄宗驕奢淫逸的生活,其統治集團內部必然缺乏開拓前進的氛圍。統治集團的成員,都是鼠目寸光,隻看眼前的權益和地位,沒有遠大的前進目標。所以,爭權奪利的鬥爭日益滋長,安祿山的皇帝寶座,雖然隻是草上朝露,但安慶緒還要拚命爭奪。這種統治集團內部的互相殘殺,必然引發更多的矛盾,削弱自己的力量,有利於唐軍的反攻。由此看來,安祿山自稱皇帝非常容易,但他沒有能力保持鞏固自己的地位,又說明做皇帝也不是隨心所欲的。不具備開國皇帝的素質,不去創造社會條件,爭取民心,加強鞏固自己的地位,做了皇帝也是朝不保夕的。

史思明進人洛陽後由盛而衰的原因,和安祿山到洛陽後由盛而衰的原因,有相同的一麵,也有區別的一而。以上所談,在人心向背方而的失敗,安祿山本身素質的低下,其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等,對史思明來說,也莫不如此。這是其相同的一麵。下麵著重談談有區別的一麵。

最主要的,是安祿山、史思明進人洛陽時的形勢不同。安祿山進人洛陽,是唐軍被打得落花流水守將封常清也像驚弓之鳥,一退數百裏,安林山是充滿勝利的喜悅之情,洋洋得意地進人洛陽。所以,他以勝利者自居,很快就自稱皇帝了。史思明進人洛陽就大不相同了。乾元二年九月,李光弼退出洛陽。因為李光弼不是戰敗軍潰而退,而是有秩序地轉移陣地,所以,史思明對李光弼的行動疑神疑鬼,摸不清其真實意圖。故而他進人洛陽後,不敢人官,立即又退出格陽,駐軍白馬寺附近。一直到第二年閏三月,他才最後進人洛陽。由此可見,史思明是謹滇小心地進人洛陽的。

史思明為什麽不敢像安祿山那樣,神氣十足進人洛陽呢?

安祿山進人洛陽時,腐敗、沒落的玄宗政權,根本不了解敵情;權臣當道,蒙蔽玄宗;玄宗驕奢淫逸,隨心所欲的決策,給安祿山的順利進軍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由於玄宗錯誤的決策,使安祿山很快取得洛陽和長安。

史思明進人洛陽時情況截然不同。新組建的肅宗朝廷,決心要乎定叛亂,以平定叛亂為己任的肅宗,也有飽滿的積極進取精神。他從安祿山、安慶緒手中奪回長安和洛陽,而且還阻止回綸軍在長安和洛陽的搶掠,無疑是為了穩定民心,取得眾人的支持。奪回兩京,穩定民心,當然是為了恢複唐朝廷在全國的統治地位。這種積極有為的思想,必然促使他再從史思明、史朝義手中奪回洛陽。

顯而易見,安祿山遇到的對手和史思明遇到的對手大有區別。安祿山到了洛陽又順利取得長安;史思明到了洛陽,又西攻陝州,結果大敗。這正是兩人前後所遇的對手不同所導致的後果。

戰爭是交戰雙方綜合實力的較量。肅宗積極進取的政權取代腐敗、沒落的玄宗政權,這是唐方麵的變化。安慶緒取代安祿山,史思明取代安慶緒,史朝義又取代史思明;頻繁的政變,意味著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激化。這是叛軍方麵的變化。雙方情況的變化,必然決定史思明到洛陽後就是強弩之末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