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經濟發展

  一、經濟發展概況

自東南亞國家獨立以來,各國的民族經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特別是東盟國家的經濟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持續增長,70年代的年均增長率達到7.4%,80年代中期有所放緩,經過調整後,1988年~1990年上升到年均增長率為8.6%,其速度居於世界前列。至90年代,是東南亞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主要表現為經濟騰飛和區域合作迅猛發展。這一時期,東南亞國家無論在政治、經濟上,還是各國之間關係上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東盟國家經濟迅猛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四小龍”中的新加坡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馬來西亞、泰國的現代化建設突飛猛進,被譽為亞洲“新的小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越南、老撾、柬埔寨以及緬甸的政局趨向穩定,經濟開始好轉,走上了改革開放和向市場化過渡的發展道路。

自1997年7月起,爆發了一場始於泰國、後迅速擴散到整個東南亞並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機,使許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市、股市輪番暴跌,金融係統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受到嚴重創傷,據估算,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僅匯市、股市下跌給東南亞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1000億美元以上。受匯市、股市暴跌影響,這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東南亞國家內部經濟的矛盾性:一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勞動密集型工業發展的優勢,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正在下降。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結構未作適時有效的調整,致使競爭力下降,對外出口增長緩慢、造成經常項目赤字居高不下。二是經濟增長過分依賴外資,大量引進外資並導致外債加重。

三是匯率製度僵化。在美元對國際主要貨幣有較大升值的情況下,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率未作調整,從而出現高估的現象,加劇了產品價格上漲和出口銳減。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貨幣貶值勢在必行。而貨幣貶值又導致了償還外債的能力進一步下降,通貨膨脹壓力加劇,從而促使股市下跌。四是在開放條件和應變能力尚不充分的情況下,過早地開放金融市場,加入國際金融一體化,當國際遊資乘機興風作浪時,一些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不知所措或措施不力,完全處於被動地位。

盡管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給東南亞地區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但該地區仍然是一個容量和開發潛力都十分巨大的市場。其經濟快速增長的基本要素,如經濟已有相當的基礎和規模,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力、開放的市場、靈活的政策,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較好的基礎建設等都仍然存在。為了盡快擺脫經濟衰退,東盟國家在經濟戰略和具體政策上實施了一係列調整。

1.調整產業結構

東盟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重點是圍繞出口產業實現結構優化。逐步減少依靠增加對工業部門的投入來推動工業化進程,而將主要依靠產業升級、增加技術和資本的密集度以及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

2.加快科技和教育事業發展

在總結金融危機的教訓後,東盟國家紛紛把發展科教事業作為重振經濟的根本,同時也為高新技術產業的建立和發展打好基礎。

3.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繼續對外開放

為盡快擺脫金融危機的陰影,應對引進外資和擴大出口等方麵日益激烈的競爭和挑戰,東盟認識到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必要,加快了建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投資區的步伐。同時,為順應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趨勢,同時也為達到WTO的有關規定,東盟國家繼續對外開放,降低關稅和減少非關稅壁壘,放鬆投資領域的限製,改善投資環境。

4.強化金融改革,進行資本重組,完善監管機製

比如,馬來西亞政府積極整頓金融體係,實行嚴格的外匯和資本管製及固定馬幣匯率的政策。

5.擴大預算赤字,調低利率,刺激內需

為促使經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複蘇,東盟國家政府擴大財政預算赤字以刺激經濟。此外,政府還通過降低利率促進銀行貸款和刺激個人消費,同時也降低當地工業和商業的金融成本和利息負擔。

經過各國的努力,至2000年,絕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經濟普遍恢複增長,並迎來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盡管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東盟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發展仍然表現不錯。1990年~2000年,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保持了高經濟增長率,分別達到7.9%、7.8%和7%;一直以來經濟較落後的老撾和柬埔寨也開始加速發展,年均經濟增長率分別達到6.5%和4.6%;即使經濟增長相對較慢的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菲律賓,年均增長率也分別達到4.2%、4.2%和3.2%,均高於同期2.8%的世界平均水平。

經濟增長也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化,2000年,老撾、柬埔寨和緬甸這三國的農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還超過50%,表現出農業國的結構特征。除了這幾個國家之外,其他國家的農業比重都已降低,表明這些國家已經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工業化。從產業結構動態發展的角度看,東南亞國家的產業結構變化已符合一般規律,也就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的比重下降,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尚麵臨諸多挑戰,但各國已著眼於21世紀的長遠競爭,把發展科教事業作為重振經濟的根本,增加對知識密集型產業的投資引導,力爭在新一輪全球產業競爭中取得先機。與此同時,許多國家在采取措施刺激內需方麵也已初見成效。因此,盡管東南亞經濟要從整體上恢複持續高速增長還麵臨諸多困難和考驗,但其整體經濟實力仍在不斷增強。

二、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的層次

由於獨立以來所選擇的政治體製和經濟發展道路不同,因而經濟發展不平衡、差距較大,成為該地區經濟發展的突出特點。總體而言,新、馬、泰、菲、印尼、文萊等六個老東盟國家經濟的發展水平要遠遠高於越、老、柬、緬等四個新東盟國家。從地理上來看,大致呈“南富北窮”狀況。就經濟體製來講,東盟十國總體上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市場經濟國家和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等正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國家。就經濟發展水平來看,目前東南亞十一國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一)發達國家新加坡和石油富國文萊

新加坡是東南亞十一個國家中自然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但是它善於利用自身人力資源和地理位置等優勢,使其經濟以轉口貿易、加工出口和航運業為主。1965年8月,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後,在堅持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的同時,政府采取積極引導和幹預,製定並推行了工業化戰略,改變了單一的經濟格局,建立了工業為主導的多元經濟體係。經過努力,新加坡從發展中國家中脫穎而出,成為東南亞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934億新元(約為1,162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4,666新元(約26,832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6.4%。

文萊是東南亞人均擁有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最多的國家,文萊已探明原油儲量為14億桶,天然氣儲量為3,900億立方米,因此它靠開采石油和天然氣成為該地區的另一個富國。2005年,文萊的國內生產總值為98.21億文萊元(約為59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6,500文萊元(約為15,900多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3.6%。2004年,文萊的出口額達到了85.627億文萊元(51.58億美元)。

(二)加緊向新興工業化國家邁進的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經濟發展水平處於第二層次的國家中發展得最好的國家,它既擁有豐富的石油等礦產資源和橡膠、棕櫚等熱帶作物資源,又擁有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因此發展經濟有較好的條件。20世紀70年代前,經濟以農業為主,依賴初級產品出口。70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行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為4,945億林吉特(約為1,349億美元),增長5.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4,930美元。

泰國經濟發展的路子是充分利用豐富的熱帶資源等農業資源,進行農產品加工,走農業工業化道路,然後逐步引進外國資本,接受外國技術和設備的轉移,逐漸成為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重要的海外家電生產基地之一。同時大力發揮旅遊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旅遊業,從而使泰國經濟快速發展起來,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1996年被列為中等收入國家。然而,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給泰國以沉重打擊,使其經濟陷入衰退,直到1999年才開始複蘇。近年來,泰國政府主張內外發展並重,提倡“雙軌式”經濟發展模式:對內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強化基礎經濟,增加公共投資和支出。扶持弱勢群體,著力解決貧困問題。推行經濟改革,成立國家資產管理公司處理銀行呆壞賬,組建人民銀行。對外大力推動多邊和雙邊自由貿易安排,吸引外資,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出口。經過一係列努力,泰國的經濟狀況明顯好轉。2005年其國內生產總值為71,000億泰銖(約合1,762.5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7,001泰銖(約合2,655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4.5%。

菲律賓經濟屬出口導向型經濟。20世紀60年代後期采取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1982年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國家”。此後受西方經濟衰退和自身政局動蕩影響,經濟發展明顯放緩。

阿羅約總統執政後,加大對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擴大內需和出口,國際收支得到改善,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05年,政府采取一係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堅定推行財政和稅收改革,宏觀經濟運行良好。盡管受到國際油價上漲、國內政局動蕩等不利因素影響,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5.38萬億比索(相當於1,030億美元)。

印度尼西亞經濟在建國初期發展緩慢,在蘇加諾執政期間(1950年~1965年),其GDP年均增長僅2%。蘇哈托執政後,20世紀60年代後期,印度尼西亞政府調整了經濟結構,經濟開始提速,1970年~1996年GDP年均增長為6%,躋身中等收入國家。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印度尼西亞的經濟受到了重創,經濟嚴重衰退,貨幣大幅貶值。加上人民不滿政治長期處於高度集中狀態,民主運動如火山爆發,蘇哈托政權終於在1998年垮台。1999年底,印度尼西亞經濟開始緩慢複蘇,其GDP年均增長3%~4%。2003年底按計劃結束了國際貨幣組織(IMF)的經濟監管。近年來,其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勢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均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農業和油氣產業係傳統支柱產業。2004年國民生產總值為2,303萬億盾(按全年平均匯率折算,約合2,678億美元),增長率5.13%。

(三)處於革新發展中的越南

越南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其經濟模式與其他東南亞國家有較大的差異,而與中國近似。1986年,越南調整了內外政策,開始實行革新開放,推行市場經濟,取得了明顯成效。20世紀90年代,越南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達到9.7%。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國家工業化、現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體製,並確定了三大經濟戰略重點,即以工業化和現代化為中心,發展多種經濟成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地位,建立市場經濟的配套管理體製。2005年,越南經濟盡管受到禽流感及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影響,但總體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均獲完成或超額完成,國內生產總值約為6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8.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640美元。

(四)發展程度較低的柬埔寨、老撾、緬甸和東帝汶

柬埔寨、老撾、緬甸和東帝汶是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程度最低的四個國家。然而,這四個國家又有著各自不同的情況,因此經濟發展前景也不一樣。

柬埔寨於1953年11月正式獨立後,由於內外戰爭等原因,始終沒有擺脫貧窮和落後的總體情況。目前,柬埔寨依然屬於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農業仍然是經濟第一大支柱產業,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0%。近年來,柬埔寨政府根據國家的實際情況,把農業、加工業、旅遊業、基礎設施建設及人才培訓作為優先發展領域,推進行政、財經、軍隊和司法等改革,不斷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取得一定成效。2005年,工業生產在服裝加工出口帶動下平穩增長,農業生產好於往年,糧食實現自給,旅遊業發展迅速,GDP增長率為9.8%,達到54億美元,人均388美元,外貿額達到了64.2億美元。同時,服務業發展迅速,比上年增長了4.5%,產值占GDP總額的35.8%。

老撾是東南亞地區唯一的一個內陸國家,是自然環境最受限製的國家。它沒有出海口,沒有鐵路,交通不便,商品出口和引進外資都不大容易,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

從1988年起,老撾開始推行革新開放,調整經濟結構,即農林業、工業和服務業相結合,優先發展農林業;實行多種所有製形式並存的經濟政策,逐步完善市場經濟機製;對外實行開放,頒布外資法,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經濟關係,爭取引進更多的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1991年至1996年,國民經濟年均增長7%。2001年至2005年,老撾經濟年均增長6.2%。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為22.4億美元,同比增長7.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491美元。

緬甸的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作為東南亞麵積第二大和中南半島最大的國家,緬甸擁有豐富的石油、寶石等礦產資源,它還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廣袤的平原,人口密度小,人均占有資源多,但是由於多年來實行軍事管製、閉關自守,因此經濟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緬軍政府上台後,廢除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實行以建立市場經濟為目標的經濟體製改革,鼓勵發展私人企業,積極引進外資,經濟有了一定發展。2004年~2005年度國民生產總值約為160億美元,但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未足300美元。

東帝汶於2000年獨立後,經濟處於重建階段,經濟主要依靠外國援助和國際機構拉動當地消費。2005年,東帝汶石油收入有較快增長,農業收成較好,但國內消費市場仍處於蕭條之中,非石油業增長緩慢。2005年非石油領域國內生產總值3.499億美元,增長2.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64美元。

三、外資在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東南亞各國在經濟複興和發展的過程中,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充分利用外資作為本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並在利用外資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方麵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東南亞各國利用外資的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從東南亞各國獨立後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為第一階段,從20世紀6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初期為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為第三階段。

第一階段,東南亞的投資來源國主要是英國、法國、美國及荷蘭等原先的殖民地宗主國,投資的領域集中在傳統的采礦業、經濟作物種植業和商業、服務業等方麵。在此階段,盡管東南亞國家經驗不足,對外資的管理過於鬆弛,但是外資在東南亞各國的經濟複興中發揮了不少的作用。

第二階段,東南亞國家吸取了前階段的教訓,在利用外資方麵已經顯得較為成熟。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東南亞國家先後頒布了一係列有關引進外資的法令、法規,以更大限度地吸引外資,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印度尼西亞1967年頒布的《外國資本投資法》、菲律賓同年頒布的《投資獎勵法》、馬來西亞1968年頒布的《投資獎勵法令》和泰國1972年頒布的《投資獎勵法案》等。此外,東南亞各國還為外國投資者提供種種方便條件,並把財政預算和籌措到的外國貸款的相當部分用於交通、通訊和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吸引外資的環境條件。

由於吸引外資的政策和措施比較恰當和有效,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東南亞國家吸引的外資逐年增加。1967年,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菲律賓五個國吸引直接外資為21億美元,占發展中國家外資總額的6.3%,1978年增加到126億美元,比例上升至14.3%。到1981年底,這五個國家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總額超過200億美元。

第三階段,外資在東南亞的投資不僅數額很大,而且在投資的來源、流向等方麵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從投資的來源看,日本和亞洲“四小龍”(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和韓國)的資金比重增加較快,美國和英國的投資所占比例在下降。1982年以前,在新加坡的外資中,美國資本一直占據首位。1985年前,美國資本在菲律賓居首位,英國資本在馬來西亞占首位。1985年起,日本和中國台灣在東南亞的投資迅猛增加。1986年~1989年,中國台灣對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四國的直接投資為41.2億美元,占其全部投資的63%。中國台灣對馬來西亞投資在1989年達10億美元,居馬來西亞吸收外資的第二位。1987年~1989年中國台灣對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投資數額分別為6.5億美元和2.6億美元,均占第二位。1987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新加坡的最大投資者。1989年,日本在馬來西亞的投資金額為23.3億美元,占全部外資的41%,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一大投資國。1989年,日本對泰國的投資達12.7億美元,遠遠超過美、英等國。1986年起,日本對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投資增長也很快,是它們最大的投資國。

從投資的國別分布來看,1986年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後來居上。泰國的外資從1986年下半年起迅速增加,在1988年達到頂峰。1989年起,泰國出現投資飽和狀態,交通、通訊和港口等基礎設施不能滿足投資者的需要,同年外資申請件數比上年度減少了30%以上。而在同一時期,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外資卻在繼續增長。1988年以來,隨著菲律賓政治、經濟形勢的穩定,外資也有了較大的增長。新加坡從1986年起,外商投資連續幾年呈上升勢頭。

隨著柬埔寨問題的和平解決,越南、老撾等國紛紛開放市場,吸引外國投資。為振興經濟,吸引外資,他們相繼頒布外商投資法。1998年1月,越南頒布了《外國在越南投資法》,這一新投資法由於條件優惠、形式靈活、吸引外資的領域廣泛、向外資企業所征收的所得稅低,因而被西方人士譽為“亞洲最自由的外資法”。1988年7月,老撾頒布《外國在老撾投資法》,實施優惠政策吸引外資。緬甸從1950年開始接受外援,但在建國初期,它著重進行清除殖民殘餘的工作,因此接受的外援不多。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緬甸政府開始注意向其他國家學習實行對外開放的經驗,以加快經濟發展。

從外資投入的部門結構來看,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外資在製造業部門的比例有明顯的增長,尤其以化學、纖維、電子電氣等部門增長最快。這是因為,一方麵由於東南亞國家積極把外資引向製造出口產品的工業部門,另一方麵日本、中國台灣等投資者與作為投資對象的東南亞國家的國際分工形式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投資者的主要目標不是為占領東南亞國家市場,而是利用這裏廉價的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把東南亞國家當做生產產品的基地,把產品出口到美國、歐洲或返銷到本國、本地區。

1997年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後,國外資本紛紛撤離了這一地區,使東南亞各國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不僅承諾人民幣不貶值,而且還給了東南亞國家多方麵的援助。經過努力,東南亞各國在1999年終於從危機中擺脫出來。進入21世紀後,東南亞各國的經濟走上了正常的軌道,國外資本開始重返這一地區。其中,最令人注意的是泰國,2005年,外國對泰直接投資淨額為26.97億美元,較2004年猛增223%。同年,越南和馬來西亞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為58億美元和47.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25%和32%。

利用外資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外資是東南亞經濟增長的直接動因之一。資金短缺曾是東南亞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而外國直接投資作為一種高效率的資金補給,使東南亞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對資金的需求,從而維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同時,伴隨著外國投資進入東南亞國家的還有生產技術、專業知識、管理經驗和情報信息,並為東南亞各國準備了現成的從原料采購到商品銷售的全球性網絡。與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相比,東南亞各國科學技術基礎相對薄弱,用於研究開發和設備改造的費用投入不足,因此,依靠外國直接投資取得技術進步和設備更新成為東南亞各國技術和設備升級的主要途徑。

其次,外國直接投資促進了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增長。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出口增長帶動,而這些國家出口貿易的高速增長,是由於外資大量投資於生產出口商品的部門。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東南亞國家吸引的外資對於東南亞國家出口增長意義很大,主要表現為:一是促進了東南亞各國出口的大幅度增加。1988年,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的出口總額分別達到192億、158億、206億、71億和390億美元。二是製成品在全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增大。1989年,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製成品出口分別占本國出口總額的49%、69%和59%。三是製成品出口種類不斷增加,部分製成品在國際市場占有不小份額。印度尼西亞的製成品種類由1983年的18種增加到1988年的388種,其中紡織品和成衣、鞋類成為除石油和天然氣以外的創匯最多商品。1989年,印度尼西亞出口的紡織品和成衣達到了16億美元,是美國紡織品和服裝的第九供應國。馬來西亞電子電器的出口金額占其工業製成品總額的一半以上。

為了加快經濟發展,近年來東南亞國家紛紛製定或修改外資政策,放寬了對外資投資的限製,擴大了允許外資進入的行業範圍,同時加強對外資投資的引導和管理。

越南:2000年越南國會頒布的《越南外國投資法》和《越南外國投資法實施細則》規定,外國投資者可以在越南國民經濟各個領域進行投資,其中鼓勵向以下領域投資:(1)生產出口商品;(2)飼養、種植及農、林、水產品加工;(3)使用高技術和現代技術投資與保護生態環境;(4)使用勞動力較多,從事原料加工,並有效使用越南資源的行業;(5)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工業企業。

老撾:除了涉及國家安全、自然保護、國民醫療文化以外的領域外資均可進入。對農業、林業、製造業、能源、礦產資源開發、手工業、通訊、交通運輸、建築、旅遊觀光、服務業等領域的投資予以獎勵。

緬甸:凡是不屬於國有企業經營範疇的均允許外資進入。具體的限製行業有:(1)柚木的采伐和銷售;(2)寶石的采掘和銷售;(3)天然氣、石油的開采和銷售;(4)郵電、通訊;(5)鐵路、航空運輸;(6)廣播;(7)電力;(8)銀行、保險;(9)國防軍用物資。

泰國:1999年10月,泰國國會通過外資企業法修正案,並於2000年3月正式實施。該修正案過去的63個限製外資的行業削減為43個。同時,即使在限製行業中也允許在一定資本金的條件下讓外資進入部分行業。該法案公布後,零售業、國際貿易代理、海洋運輸業等20個行業開始對外資開放。

柬埔寨:鼓勵投資的領域包括:生物工程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創造就業的產業;出口型產業;旅遊觀光業;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產業;區域開發;環境保護;對特別鼓勵的區域的投資。限製投資的行業有電信領域和天然資源開發等。

馬來西亞:停止以往的“不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政策,鼓勵外商投資於出口導向型的工業,並允許出口導向型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增聘外國勞工;進一步開放電信市場,放寬金融保險業外資的持股比例,允許外資控股;取消外國人購置產業繳付10萬馬幣捐稅的規定;允許外資在銷售業的持股比例從30%提高到50%以上;允許外資在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的股權從30%提高到49%;允許外資在船務業的持股比例從49%提高到70%;允許外資在報關業的持股比例從30%提高到49%;投資於“多媒體超級走廊”的外資企業不設任何股權限製,對製造業的全部新投資項目(包括擴張規模和擴大經營範圍的項目)不再要求資本和出口的條件或義務,投資者可以100%出資,但無須承擔出口義務。

馬來西亞鼓勵投資的產業和項目主要包括:(1)高科技產業,特別是“多媒體超級走廊建設”項目;(2)先鋒企業,指從事國家鼓勵的產品生產的企業(定期公布產業目錄);(3)投資金額巨大,對馬來西亞有廣泛、關聯性影響的戰略性項目;(4)為關聯企業和非關聯企業提供研究開發服務的項目和為公司內部進行研究開發的項目;(5)提供技術或職業培訓的項目;(6)出口型企業,特別是高附加值出口產品;(7)馬來西亞公民擁有70%以上股權,生產的產品為國家鼓勵的產品的製造企業。

新加坡:全麵放開電信市場;取消對外資持有本地保險公司最高49%股份的限製;外國公司可無需預先獲得批準,以新元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持牌,但所籌的新元須存在新加坡的銀行或兌成外幣匯出,已在新加坡掛牌的外國公司,可將股票的外幣報價轉為新元報價;放寬對外國機構發行新元債券的管理,允許所有外國企業和政府,不論是否已獲得信貸評級,均可發行新元債券;商業、外資、租賃完全對外開放,外商可自由申請設立企業,但在審批時也要求外商所屬國政府給予新加坡企業同等的市場準入機會。此外,廣告內容須報新加坡新聞藝術部審批。

新加坡沒有規定禁止外資流入的領域,但是限製民營企業進入國防軍工以及公共服務領域(電力、煤氣、上下水道、通訊、大眾傳媒等)。限製外資流入的行業有:旅遊業、不動產業、製藥業、餐飲食業、零售業。新加坡也沒有明確獎勵的行業,但是歡迎含有新技術的投資,研究開發類投資,製造業的信息化投資,以及跨國公司在新加坡開辦地區總部的投資。

印尼:2001年9月印尼政府公布了新投資法的概要,其主要內容是:對外國投資者給予國內投資者同等待遇;削減限製投資的行業;廢除有關投資額,投資資金來源,銷售市場等投資規模和方式的限製;簡化法人登記和取得土地權利(建設權、使用權、開發權)的手續;對利潤、利息和紅利的匯出等外匯交易實行完全的自由化;允許外資向印尼國營商業銀行融資;現有的外資企業可以不受限製地擴大投資。

除國家安全和公益事業領域外,其他領域均允許外資進入,印尼政府在製訂中長期發展計劃時決定優先領域,並將其列為鼓勵外資投資的行業。印尼政府將出口為主的項目列為鼓勵領域。

文萊:除了煤氣、上下水道等公益事業以外,文萊對外資的投入領域沒有限製,最為看好的投資領域有: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林業及其關聯產品的開發、木材及其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漁業及其加工、製造業等。

菲律賓:允許外國資本進入國內零售業;國家電力公司民營化;允許投資於出口加工區、經濟開發區、落後地區、優先領域的外資成立獨資企業。菲律賓鼓勵投資領域主要包括:優先發展的產業(每年公布清單);產品70%以上出口,外資的出資比例高於40%;在開發區登記的企業;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菲律賓最為看好的投資領域有:電子產品、信息技術服務、機械設備、基礎設備、農業及漁業現代化、旅遊業等。

四、華人經濟對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

中國是東南亞的近鄰。自古以來,中國就與東南亞有著密切的聯係,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開始於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更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文化和宗教等方麵的交流。中國移民從唐宋以後大批進入東南亞,近代以來,這個地區成為華僑、華人人數最多、分布最密的地區,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華人華僑已經形成了一支強大的社會力量。在殖民統治時期,西方殖民者根據其開發殖民經濟的需要,有時利用華僑經濟,有時則限製華僑經濟的發展。戰後東南亞各國取得政治獨立以後,當地的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掌握了政權,控製了當地的主要經濟命脈,握有經濟壟斷的權力,對在當地擁有一定經濟地位的華人華僑采取了嚴格的限製措施,以限製其經濟發展,扶植本土民族振興經濟,表現出強烈的經濟民族主義傾向。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以來,隨著華人華僑當地化程度的加深和東南亞國家民族經濟發展的根本需要,東南亞一些國家重新評估了華人經濟在當地民族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給予了優惠政策,使華人華僑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首先,從海外華人所擁有的資產總額來講,1992年7月英國《經濟人》雜誌首次公布其對華人資產的評估,指出散居在東南亞地區的華裔人士的財富,估計達到4,000億美元。其次,從華人經濟在當地經濟所占的比重來講,東南亞華人經濟已占該地區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對當地經濟的控製力也在50%以上。第三,從海外華人資本的經營領域和範圍來講,其經營領域已經從流通領域轉移到生產領域,投資由單一行業向多元化轉變,投資地點遍及亞洲各國及北美、歐洲等國。在新加坡,華人經濟是其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華資企業遍布各個經濟領域,在多元化的經濟結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馬來西亞華人經濟原來大部分是小本經營,20世紀80年代後,華人資本積極向製造業、電子工業等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發展,形成了一批跨國企業集團,在該國經濟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菲律賓華人經濟遍及該國各行各業,20世紀80年代後,華人資本形成了一批與國際接軌的跨國集團公司,對菲律賓經濟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華人經濟在印度尼西亞經濟重建中起了主要作用,是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泰國華人經濟占泰國經濟的60%,占私人經濟的80%左右,並形成盤古銀行、正大集團等一批跨國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文萊華人經濟是文萊經濟的重要補充,在商業及種植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緬甸官方1994年的統計,緬甸華人經濟在其國家注冊的私營公司有14,546家,其中,華商和出口分別占80%和30%以上,華資銀行占私營銀行個數的80%以上。柬埔寨華人經濟正處於起步階段,是柬埔寨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老撾華人經濟大部分是小本經營,規模有限,但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發展迅速。越南華人經濟就整體而言多為家庭式的小本經營,大企業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華人經濟地位有限。

由於東南亞是華人華僑居留的主要地區,其經濟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大。根據2002年泰國《亞洲時報》統計資料顯示,在全世界約3,000萬華人華僑中,居留在東南亞各國華人華僑人口總數有2,452萬左右,約占世界總量的70%以上,其經濟實力估計為1,500億~2,000億美元,約為全球華人華僑經濟資源的70%以上。事實上,華人華僑作為居留國的少數民族(新加坡除外),盡管所占人口比重很小,但在經濟上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資料顯示,1993年,在印度尼西亞最大的300家私營財團中,197家主要為華人所有,85家完全由原住民擁有,18家由華人和原住民合營。

總之,從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以來,華人資本經曆了同當地民族資本由對立到融合的過程,東南亞各國對華人資本也由排斥、限製到認同和支持。這一轉變使東南亞華人資本有了巨大的發展。從整個東南亞來看,華人華僑資本在東南亞各國整個國民經濟中尚未處於支配地位,但經濟實力相對於當地資本而言卻占有較大比重,對促進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