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八節 不畏艱難、盡職敢為

  吾久已以身許國,願死疆場,不願死林中,本其素誌。近年在軍中辦事,盡心竭力,毫無愧怍,死即瞑目,毫無悔憾。

  ——曾國藩

  擔當敢為,不避利害,是曾國藩作為人臣的信條。林則徐也說:“知難而退,此雖保家保身之善謀,然非人臣事君致身之道也!”敢於當事,勇於承擔責任,曾國藩不滿綠營軍的就是他們有功便搶,有難便逃。在他得知曾國荃想延長休假時,他寫了這樣一封信:

  “天下紛紛,沅弟斷不能久安,與其將來事變相迫,倉卒出山,不如此次仰體聖意,假滿即出。餘十五之信,四分勸行,六分勸藏,細思仍是未妥。不如兄弟盡力王事,各懷鞠躬早瘁,死而後已之誌,終不失為上策。沅弟於毀譽禍福置之度外,此是根本第一層工夫,到處皆坦途矣。”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曾國藩作為人臣的最高理想。為此,他曾在戎馬征戰的沙場幾次自殺。主要的就有四次。

  1860年,曾國藩被困祁門時,身處絕境,即作書告諸弟,等於一篇遺囑,“看此光景,今年殆萬難支持。然吾自1853年冬以來,久已以身許國,願死疆場,不願死林中,本其素誌。近年在軍中辦事,盡心竭力,毫無愧怍,死即瞑目,毫無悔憾”。

  曾國藩幾次自殺,表麵上是他兵敗後無顏見江東父老,內心裏卻是儒家文化的熏陶所致。他要以死報國,以身全誌。《禮記》中說:“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製。”大丈夫就是要為忠於職守而獻身,元稹不是說過這樣一句話嗎?——效職無避禍之心,臨事有致命之誌。

  所以,曾國藩表示:“不帶勇則已,帶勇則死於金陵,猶不失為誌士。”他還以袁簡齋的一句詩勉勵自己:

  男兒欲報君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

  處理天津教案時,曾國藩更是明知凶多吉少,但不避禍害。當時,駐紮在保定的曾國藩接到辦理津案旨令時,正在生病,“重發眩昏”,“泄瀉不止”,麵對紛繁複雜的形勢,幕僚們“阻者、勸者、上言者、條陳者紛至遝來”,多數人主張曾國藩不易倉猝赴津。

  對於處理津案的難度,曾國藩心裏十分清楚,此次赴津必定是凶多吉少。但他更清楚地意識到,當時局勢的緊迫性,案件涉及了七個國家,各國軍艦環伺大沽口,中國將再次麵臨著戰爭的威脅。因此,臨行之前曾國藩將遺囑寫好,希望兒子們為他安排好後事。

  餘即日前赴天津,查辦毆斃洋人焚毀教堂一案。外國性情凶悍,津民習氣浮囂,俱難和葉,將來構怨興兵,恐致激成大變。餘此行反複籌思,殊無良策。餘自1853年募勇以來,即自誓效命疆場,今老年病軀,危難之際,斷不肯吝於一死,以自負其初心。……餘若長逝,靈柩自以由運河搬回江南歸湘為便。

  立世大智慧

  擔當敢為,不避利害,是曾國藩作為人臣的信條。後來,曾國藩在處理天津教案時,受到舉國痛罵,但他仍不避利害,全心於津。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