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德意誌民族的重新統一

  隻要美蘇“冷戰”對峙的格局存在,隻要“柏林牆”還依然存在,德國統一不可能成為現實。盡管如此,聯邦德國也一直沒有放棄統一的旗幟,並千方百計尋求統一的時機。東歐劇變導致雅爾塔格局的動搖,為德國統一提供了機遇。

在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思想影響下,以及西方政治勢力對東歐進行煽動,從波蘭開始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從1988年初先後出現政治劇變,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政黨紛紛蛻變為民主社會主義黨,或者將自我完善的社會主義改革導入歧途,或者沒有及時改革就被反對派推翻。在波蘭、匈牙利局勢影響下,民主德國從1989年下半年開始,國內政局也急劇動蕩,大批民德居民通過匈牙利、越過匈、奧邊界出逃到聯邦德國,其規模之大,是自1961年建築“柏林牆”以來前所未有。民德公民潮水般湧向西方,極大地衝擊著國內的政治局勢。此時,10月6日,戈爾巴喬夫利用應邀前來參加民主德國國慶慶典之機,大談其“新思維”思想,宣傳蘇聯的“公開性”、“多元化”和民主、自由,告誡民德領導人要改革,不要誤了“革新的最後一節火車”。戈氏的到來,無異於給民主德國的局勢火上加油。誠然,民主德國的經濟水平在東歐國家中是比較高的,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人民群眾對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不夠、高級官員中享有特權、出國旅遊受限製和領導人不改革有不少意見。因此,民主德國也確實麵臨著改革的問題。民德在國慶之後政治局勢又急劇惡化,從萊比錫開始全國又爆發了一股遊行示威浪潮。遊行群眾要求政府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實行社會主義改革和按勞分配,要求“新聞自由”、“旅遊自由”、“選舉自由”。遊行示威給民德經濟、社會生活帶來了嚴重困難。劇烈的社會動蕩,導致德國統一社會黨領導層內分歧激化,昂納克以健康原因辭去了統一社會黨總書記職務。埃貢·克倫茨出任統一社會黨總書記。雖然克倫茨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取消了一些高級官員的特權,宣布赦免所有非法外逃和非法遊行的人。但反對派勢力仍然不滿,繼續組織人民群眾上街遊行,東柏林和萊比錫於11月4日和6日又有幾十萬人舉行大遊行,在遊行中要求“旅遊自由”的呼聲越來越高,民德局勢繼續動蕩不寧。由於民德政府於11月1日重新開放了自10月3日以來關閉的通往捷克斯洛伐克的邊界,再次出現了民德公民又經捷克斯洛伐克出走到聯邦德國的浪潮。在此情況下,民德統一社會黨於11月9日晚作出了一項重大決定:開放“柏林牆”。這一決定公布之後,人們潮水般湧向東德各邊境站大門。這一決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著民主德國自40年來第一次開放了兩個德國和東、西柏林之間的邊界,打開了兩國之間長期封閉的閘門。

“柏林牆的開放,鐵幕不存在了”,被束之高閣的德國統一問題重新提上議事日程。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中斷了對波蘭的訪問,於11月10日上午回國。科爾意識到“柏林牆”的開放,為德國重新統一提供了機遇。科爾從波蘭回國後立即召開內閣會議,討論采取緊急措施以適應兩德邊界開放後給聯邦德國帶來的新形勢,並采取一些措施,迎接民德公民的到來。至1990年初,去西德和西柏林的民德公民逾1000多萬人次,通過各種途徑在聯邦德國定居的約有20萬人。對此,西方人士認為,民主德國宣布開放“柏林牆”和邊界,是兩德“事實上重新統一的預兆”。

新上任的民德總理莫德羅認為,現在沒有理由討論兩德的統一問題,兩個德國的存在是歐洲穩定的基礎。然而,為了穩定民德的局勢,他也想利用聯邦德國的經濟力量來改善民德的狀況,因而急於用條約的形式把兩德的經濟合作固定下來,於11月17日提出了建立兩德“條約共同體”的構想。科爾及時抓住這一機遇,於11月28日向聯邦議院提出了《消除德國和歐洲分裂的10點計劃》,正式提出了德國統一問題。科爾認為,實現統一的前提條件是民德必須有一個“民主合法性的政府”,政治上“取消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壟斷統治”,經濟上“必須取消計劃經濟”,“建立市場經濟條件”,德國的統一應同歐洲聯合和東、西方關係“聯係”起來。在“10點計劃”拋出後不久,科爾於12月19日至20日訪問民主德國,與民主德國部長會議主席莫德羅舉行了會談,雙方就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旅遊等達成了一係列協議,其中包括建立兩德混合委員會和兩德共同經濟委員會的協議。

民主德國領導人和戈爾巴喬夫對科爾的“10點計劃”開始反映十分冷淡。民德政府認為,科爾計劃無視“兩個德國的主權和獨立性”,重新統一問題還提不到日程上來;戈爾巴喬夫認為,戰後存在兩個德國,這是歐洲現實不可改變的事實,人為地催促解決德國統一問題沒有法律依據。然而,一方麵民主德國政治形勢進一步變化,12月3日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在11屆12中全會上集體辭職,格雷戈爾·居西在隨後舉行的特別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統一社會黨新主席,並先後將昂納克、克倫茨開除出黨,並於1990年2月將統一社會黨改為民主社會主義黨。另一方麵大多數德國人都希望德國統一,1990年初,聯邦德國有關機構就德國統一問題進行了一次民意測驗,85%的聯邦德國公民讚成德國的統一,其中27%的人表示願意將自己積蓄的錢奉獻給祖國的統一大業,90%左右的民主德國公民希望兩德重新統一。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和民主德國對德國統一的態度在1990年初發生了變化。在戈爾巴喬夫的示意下,1990年2月1日,莫德羅提出了一項關於《通往德國統一道路的方案》,同意德國統一。西德政界認為莫德羅的方案是一個180度的大轉彎。科爾在表示歡迎莫德羅方案的同時,隻是反對民德提出的統一後的德國保持“軍事中立”的主張,認為統一後的德國應留在北約。

德國統一的形勢發展之迅速,這是科爾等聯邦德國政要們所始料不及的。麵對統一形勢的迅猛發展,科爾決心在1990年底完成德國統一的任務。1990年2月7日,聯邦德國成立了以他為首的“德國統一”內閣委員會,專門研究與統一相關的貨幣聯盟、經濟改革、平衡社會福利製度以及法律、外交和安全政策等問題,為統一做好準備工作。2月10日,科爾又親臨莫斯科,與戈爾巴喬夫就兩德統一問題舉行會談,並取得了一致的意見。會談公報指出,德國統一問題應由德意誌人民自己解決,由他們選擇以任何國家形式、在何時以何種速度和條件實現統一。由於蘇聯的讓步,使科爾從莫斯科取回了兩德統一的鑰匙。至此,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都讚成德國的統一。

德國統一是個十分敏感的問題。因為兩個德國的出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分裂為兩大對立聯盟的產物,一個強大統一的德國勢必要改變美、蘇在歐洲劃分勢力範圍的“雅爾塔格局”,打破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的力量對比,這不僅影響到歐洲的格局,而且也影響到世界的格局,影響到歐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因此,美、英、法、蘇四大國極為重視和關注兩德統一問題,在統一後的地位歸屬問題上,美、英、法與蘇聯及兩個德國之間存在根本的分歧。

美國對德國的統一持積極支持的態度,但支持德國的統一是有條件的,強調德國統一必須在聯邦德國繼續同北約和歐共體保持聯合的情況下實現,“不應以中立換取統一”。美國的意圖是要使統一後的德國牢牢地紮根於北約這一組織之中,擔心統一後的德國保持中立,勢必要脫離北約,這樣北約就失去存在的意義,西歐盟國就會麵臨蘇聯的威脅。英國對德國的統一開始持消極的態度,在戈爾巴喬夫表示同意德國統一之後,撒切爾夫人對德國統一的態度發生了轉變,認為德國的統一看來是不可避免的,隻是反對德國匆忙統一,主張統一後的德國留在北約,美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繼續在德國駐軍。法國對德國統一的心情是矛盾和疑慮的,在開始時也是持不積極支持的態度。法、德兩國在曆史上積怨較深,擔心德國統一之後強大起來了會對二戰後的“屈辱”進行報複,在德國統一之勢不可逆轉的情況下,法國也轉而讚成,認為德國人再統一的要求是合理的和合法的,密特朗提出應把德國統一和歐洲的統一結合起來,加強歐共體和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要求統一後的德國歸屬北約,反對德國中立化。如前所述,蘇聯開始在德國統一問題上的態度是反對,繼而讚同,主張有條件地實現統一。蘇聯反對德國統一,主要是擔心德國統一之後會打破北約和華約的軍事平衡。蘇聯在民主德國駐有38萬人的軍隊,民主德國是華約的重要支柱。蘇聯反對統一後的德國歸屬北約,反對聯邦德國吞並民主德國。隨後,蘇聯雖然在統一後的德國地位問題上做出了讓步,提出統一後的德國應有北約和華約成員的“雙重身份”的建議,但也遭到聯邦德國和美國的反對。

為協調德國統一後的歸屬、波蘭西部邊界等外部問題上的分歧,1990年2月13日,在美、蘇、英、法和兩德6國外長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開的北約和華約23國“‘開放天空’會議”上,經過磋商確定了“‘2+4’方案”這一解決德國統一外部問題的國際協商機構。所謂“‘2+4’方案”,即先由兩個德國的代表討論德國統一的內部問題,再由美、蘇、英、法4國代表參加討論有關德國統一的外部問題。兩德和美、蘇、英、法“2+4外長會議”從5月5日開始前後召開了4次,分別就統一後的德國歸屬和德、波邊界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在統一後的德國歸屬問題上,在西方國家的堅持下,同時新當選的民主德國部長會議主席洛塔·德梅齊埃修改了原政府的立場,在統一後的德國歸屬問題上站在西方一邊,因而給蘇聯也形成了一定的壓力,蘇聯最終做出了讓步,同意統一後的德國“可以自主決定”其歸屬問題。

德國統一後會不會改變戰後歐洲的邊界,波蘭對此問題的反映最為突出,對德國要求統一深感不安。因為波蘭西部的奧得—尼斯河邊界一直未被聯邦德國確認。民主德國和波蘭於1950年7月6日簽訂條約,承認這條邊界為德國東部永久性邊界線;但聯邦德國認為這條邊界隻是臨時性的行政邊界,不承認這一邊界的最終性質。7月17日討論德、波邊界的第三次“2+4外長會議”,波蘭外長應邀出席會議。7國外長經過討論後一致認為,統一後的德國以目前的奧得—尼斯河邊界為德、波永久性邊界。會議就解決德、波邊界的原則、方式和時間表達成了全麵的協議,從而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波邊界不穩定的曆史。

以什麽方式實現德國統一,是統一還是兼並,這是兩德領導人存在的原則性分歧。科爾主張,兩德統一要以聯邦德國《基本法》第23條為依據進行,即第23條規定的“隨著管轄範圍的增加”,還將延伸到德國其他部分為基礎,由民主德國各地宣布加入聯邦德國,這樣就算完成了德國的統一。民德領導人居西和莫德羅認為,兩個德意誌國家的統一是統一為一個嶄新的德國,應該進行全民公決,由人民來決定嶄新的德國新體製,“堅決反對根據憲法第23條吞並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然而,3月18日舉行的全國大選中,由科爾支持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德國社會聯盟和民主覺醒組成的德國聯盟取得了勝利,基民盟主席洛塔·德梅齊埃在4月12日新組成的人民議院會議上被選為部長會議主席。德梅齊埃上台,兩德在統一方式問題上的分歧隨之消失。

民主德國新政府成立不久,兩德就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問題開始進行談判。從4月25日開始,經過4個星期的緊張而艱難的談判,5月12日,兩德就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一攬子條款達成了協議。5月18日,兩個德國財政部長在波恩簽署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條約》。條約內容主要是三個聯盟。貨幣聯盟條款規定:聯邦馬克作為民主德國的貨幣於1990年7月1日開始發行。經濟聯盟條款規定:民主德國保證其經濟和財政政策將與社會市場經濟一致。社會聯盟條款規定:民主德國將實行符合聯邦德國法律的勞動法規原則,實行聯邦德國的養老金保險、疾病保險、事故保險和失業保險,建立社會救濟製度。兩德總理科爾和德梅齊埃出席了國家條約簽字儀式。《國家條約》的簽訂,為兩德經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是兩德實現統一的一個重要步驟。

雖然兩德各政黨對《國家條約》反映不一,如民主德國以基民盟為首的執政黨認為這是“具有曆史影響的事件”,而反對黨則批評民主德國政府“放棄了所有主權,屈服於聯邦德國方麵的苛刻條件”,但兩德議院還是於6月21日分別以壓倒多數正式批準了《國家條約》。7月1日,《國家條約》正式生效,兩德經濟統一進入實施階段。從這一天的淩晨零點起,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一樣一律使用聯邦馬克。至此,兩德經濟在事實上實現了統一。

為在政治上實現德國的統一,從7月6日開始,兩德在柏林就第二個國家條約——《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關於實現德國統一條約》(簡稱《統一條約》)進行談判,研究解決民主德國按照聯邦德國《基本法》第23條“加入”聯邦德國的有關問題。在8月22日晚至23日淩晨3時召開的民德人民議院特別會議上,經過激烈的爭論,以2/3的多數票通過了“民主德國於10月3日加入聯邦德國”的妥協提案。8月31日,兩德《統一條約》的簽字儀式在柏林舉行,聯邦德國內政部長朔伊布勒和民主德國國務秘書克勞澤分別代表兩德政府在條約上簽字。條約分前言和45項條款。前言寫道:兩個德國意識到,歐洲所有國家的邊界的不可侵犯性、領土完整和主權是和平的根本條件;兩個德國努力通過德國的統一為歐洲的統一與和平做出貢獻。條約規定:統一後的“德國首都設在柏林,全德議會和政府所在地由未來的全德議會做出決定”,但統一後“5到10年”期間,政府和議會仍在波恩。9月20日晚,聯邦議院和民主德國人民議院分別通過了《統一條約》。兩德《統一條約》的簽訂,為兩個德國的統一鋪平了道路。

最後一輪“2+4外長會議”於9月12日在莫斯科舉行。在這次會議上,聯邦德國外長根舍、民主德國部長會議主席德梅齊埃、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美國國務卿貝克、英國外交大臣赫德和法國外長迪馬共同簽署了德國統一條約——《關於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條約批準了兩個德國的統一,統一後的德國擁有完全的主權。根舍在簽字儀式上保證說,從德國的土地上將產生的隻有和平,“我們將以這種精神為歐洲的和平與穩定做出我們的貢獻。”謝瓦爾德納澤稱簽字儀式是曆史上重要的一天,認為“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這一卷書已經合上,新的時代開始了”。6國簽署的德國《統一條約》,實際上具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對德國和約的性質。它的簽訂,標誌著“冷戰”的結束,動搖了二戰後以美、蘇對峙為標誌的雅爾塔格局,宣告了歐洲新時代、新格局的到來。

10月1日,美、英、法、蘇和兩德外長在紐約歐安會外長會議上簽署一項宣言,宣布從10月3日起停止美、英、法、蘇四大國在柏林和德國行使權力,兩德在10月3日統一後,德國將擁有完全的主權。10月2日上午,美、英、法在柏林的駐軍司令部降下了各自的國旗,結束了曆史上時間最長的占領期限。10月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會議通過決議,宣布從即日起廢除1975年蘇聯和民主德國簽訂的《友好、合作和互助條約》。

按照聯邦德國《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民主德國加入聯邦德國之後,就成為聯邦德國的一個組成部分,聯邦德國《基本法》的有效範圍也就擴大到原民主德國的領土之上。10月3日零時,在柏林國會大廈舉行了隆重的升旗儀式,柏林市政廳鍾樓上的鍾聲敲響了,聯邦德國的黑紅黃國旗飄揚在國會大廈上,從而標誌著兩個德國的統一。統一後的國名仍為“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從1990年10月3日起,民主德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消失了,從而結束了德意誌民族被分裂40多年的曆史。

統一後的德國第一次議會選舉於12月2日如期舉行。12月3日,選舉結果揭曉:聯盟黨得票占43.8%,在聯邦議院獲319席;社會民主黨得票占33.5%,獲239席;自由民主黨得票占11%,獲79席;原聯邦德國的綠黨得票僅占3.9%,沒有超過規定的5%的界限,未能進入聯邦議院;原民主德國的“聯盟90”和綠黨得票占1.2%,但在東德選區約占7%,獲8席;民主社會主義黨得票占2.4%,但在東德選區占10%,獲17席。聯合執政的聯盟黨和自民黨得票合計超過半數,科爾取得繼續執政的資格。1991年1月17日,統一後的德國舉行首屆議會,會議以378票讚成、257票反對、9票棄權的絕對多數,選舉科爾為統一後的德國第一任總理。

對於德國的統一,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責難,認為“重新統一進行得太快了,操之過急了”。對此,科爾反駁道:速度不是由他,而是由德意誌民主共和國人民決定的。他認為,曆史起碼是在不久的將來不會再次給予德國人像1989—1990年這樣的機會,所以眼下必須采取行動。科爾正是抓住了機遇,利用民主德國人民急於統一的激情,才快速實現了德國的統一。科爾的話道出德國奇跡般地迅速實現統一的原因。乍看起來,似乎兩德統一是東歐劇變導致的結果。然而,東歐劇變以及當時的蘇聯和美、英、法等西方大國為適應這一變化對德國統一的支持,都隻是促成德國統一的外部因素。誠然,這一外部因素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對促成德國的統一確實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實現德國的統一,是早就存在於兩個德國的德意誌人民心中的夙願和強烈要求,也是兩個德國之間關係發展的必然趨勢。兩個德國的重新統一,是兩個德國人民的民族情感的重新融合。民族情感才是實現兩個德國統一的重要內部因素,是推動兩個德國實現統一的強大動力。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