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共和國的崩潰——希特勒上台

  布呂寧執政期間,經濟危機日益嚴重。1930年9月後,外國資本開始撤離德國。1931年7月14日,全部德國銀行關閉。布呂寧政府的危機達到頂點,人們稱布呂寧為“饑餓總理”。為擺脫危機,布呂寧打算修改憲法,使霍亨索倫王朝複辟。他決心爭取興登堡在1932年春天任期屆滿後再度連任總統,爾後宣布由總統攝政,實行君主政體。為此,他希望得到納粹黨的支持,但遭到希特勒拒絕。

1932年3月,興登堡任期屆滿,德國舉行總統選舉。興登堡接受了布呂寧的勸請,繼續作為總統候選人參加競選。希特勒在解決了德國國籍後,宣布參加競選。民族人民黨推出鋼盔團第二號人物特奧多爾·杜斯特貝格,共產黨提出台爾曼為候選人。社會民主黨采取“取小害(興登堡)而避大害(希特勒)”的對策,支持興登堡競選。支持興登堡的還有布呂寧的中央黨天主教徒。

在這次選舉中,納粹黨避免得罪興登堡,集中火力攻195擊布呂寧。納粹黨宣傳機器大肆吹捧:“希特勒是陷入絕望的千百萬人的救星”,“希特勒必勝,因為人民需要他的勝利”。選舉結果於3月31日揭曉,興登堡獲18651497張票,占總投票數的49.6%;希特勒獲11339446張票,占30.1%;台爾曼獲4983341張票;杜斯特貝格獲2557729張票,均未超過總選票的半數,必須進行第二次選舉。在第二次選舉中,民族人民黨將杜斯特貝格撤回,轉而支持興登堡。4月10日舉行了第二次選舉,興登堡獲19359983張選票,占總選票的53%,希特勒獲13418547張選票,占總選票的36.8%。84歲高齡的興登堡再度當選為德國總統。

在第一次全國投票日,納粹黨緊急動員了40萬衝鋒隊,“政變”字眼也在衝鋒隊中廣為流傳。第二次選舉結束後,在國防部長格勒納建議下,興登堡簽署了“保障國家權威”的緊急法令,取締了納粹黨的衝鋒隊和黨衛軍。查禁衝鋒隊引起了國防軍大部分高級軍官的反對,國防軍將軍兼總統顧問的施萊歇爾呼籲興登堡收回總統法令,或者對等取締社會民主黨的準軍事組織國旗社。在施萊歇爾等國防部官員的威逼下,5月13日格勒納黯然離職。布呂寧也逐漸失去了總統的信任。

為了緩和嚴重的農業危機,1932年5月20日布呂寧擬定了一項新的墾殖法令,打算強行購買負債而沒有償還能力的東部莊園,向遷徙的農民提供土地。此舉引起了東部大莊園主的憤怒,他們紛紛向本人也是大莊園主的興登堡控告布呂寧實行“農業布爾什維主義”。5月29日,興登堡會見布呂寧,猝然要他辭職。5月30日,布呂寧遞交了辭呈。與此同時,興登堡取得了納粹黨的諒解:以取消4月13日頒布的對衝鋒隊的禁令和舉行新的國會選舉為先決條件,納粹黨同意總統自擇人選組織政府。

1932年6月1日,在施萊歇爾的推薦下,興登堡任命天主教中央黨右翼保守派巴本為總理,組織了一個企圖不受黨派影響的無黨派貴族兼軍閥內閣,施萊歇爾任國防部長。6月4日,巴本直接向報界發表政府聲明,聲稱必須結束“議會民主的混亂管理”,最終製止“文化布爾什維主義”,停止“無神論——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腐蝕”。巴本政府政治上反對議會民主製,鼓吹獨裁統治,遭到了包括社會民主黨、中央黨、基督教工會等各種政治集團的反對。

1932年7月20日,巴本政府以普魯士邦社會民主黨人同共產黨人舉行會談為借口,指責社會民主黨布勞恩政府的財政“仍然未上軌道”,反共產主義鬥爭“不得力”,其權威已經“極度動搖”。巴本以興登堡簽署的《關於恢複普魯士邦地區安全和秩序的法令》等為依據,宣布解除布勞恩等人的職務,自任駐普魯士總督,接管邦總理大權。“巴本轉變”顛覆了素有共和國“民主堡壘”之稱的普魯士社會民主黨政府,為納粹黨上台排除了一個重要障礙。

巴本和施萊歇爾企圖讓納粹黨分享部分權利,來綁住他們的手腳,利用和控製納粹黨來維持總統製內閣。6月15日,巴本政府取消了對衝鋒隊的禁令。7月5日,興登堡宣布解散國會,並定於7月31日舉行新的國會選舉。

納粹黨展開了更大規模的競選活動。希特勒乘坐飛機,在不到兩個星期內,穿梭於全國50多個城市,發表競選演說。一部分壟斷資本家紛紛解囊,全力支持納粹黨角逐,僅蒂森在3天時間內就提供了300萬馬克的競選費用。希特勒在宣傳提綱中大肆攻擊政府“把德國的農民變得貧困了,中產階級破產了,幾百萬人的希望破滅了,近1/3的靠薪金生活的人找不到工作”,“共和國和曆屆政府毀滅了德國的一切”,“最終被取消的時刻來到了”。

在7月31日舉行的新的國會選舉中,納粹黨贏得了空前勝利,共獲13745800張選票,占總選票的37.4%,在國會中占有230個席位,成為國會中第一大黨。社會民主黨比上次損失了10個席位。共產黨增加了12個席位,共獲89個席位,成為第三大黨。這次選舉使國會中反共和國的勢力大增,僅納粹黨和共產黨在國會中的席位就占53%,這兩個政黨的“聯合行動能夠廢除”政府“所頒布的一切法令”,“也可以使任何法律無法通過”。巴本政府依然得不到多數議員的支持。頻繁動用總統權力,解散國會,舉行選舉,給極端的民族主義勢力興風作浪、惡性滋長創造了條件,進一步加劇了議會民主製的危機。

為了爭取納粹黨的支持,興登堡於8月13日會見了希特勒,要求希特勒與巴本共同組織政府,而希特勒堅持要當總理,並獲得“包括一切方麵的整個國家的權力”。興登堡擔心希特勒組閣“會發展成為黨派獨裁,其後果將使德國人民中的對立極其尖銳”,斷然拒絕了希特勒的要求。

希特勒決心利用國會推翻政府。1932年9月12日,國會主席、納粹黨議員戈林主持召開國會,共產黨國會黨團領袖恩斯特·托爾格勒提出不信任政府、要求取消一切“緊急條例”的提案,納粹黨議員決定支持這一提案,結果以513票對32票通過。然而,在通過提案之前早有準備的巴本把總統簽署的解散國會令擺在公事桌上,國會被解散,並定於11月6日再次舉行國會選舉。

從1932年年中起,德國的經濟危機逐漸緩和,同時納粹黨與壟斷資本家勾結的內幕不斷披露,因此該黨在群眾中的影響不斷減弱。1932年11月3日到7日,柏林運輸工人舉行罷工,部分納粹黨員參加了罷工運動,希特勒等納粹黨頭目害怕失去工人的支持,對這些黨員的行動不加勸阻,資本家大為不滿,減少了對納粹黨的經濟資助。納粹黨的債務猛增到800萬馬克,競選能力大為減低。與此同時,共產黨加強了宣傳,擴大了在群眾中的影響。選舉結果,納粹黨失去了200萬張選票和34個議席。社會民主黨由於支持政府,喪失了70多萬選票和12個議席;而共產黨增加了75萬張選票,11個議席。希特勒企圖通過國會選舉獲得政權的圖謀破產了。

議會各黨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使壟斷資產階級深感憂慮。11月11日,壟斷資本家沙赫特、威廉·凱普勒、巴本以及黨衛軍頭目希姆萊一起擬定了一封致興登堡總統的請願書,要求任命希特勒為總理,“成立一個獨立於國會黨派組織的政府”,他們要求“民族運動中的最大團體”參加政府並“居於領導地位”。請願書最後由20名資本家和大地主簽名。11月17日,在施萊歇爾的策劃下,巴本政府倒台。11月19日,請願書正式呈交興登堡總統。當天,興登堡召見希特勒,告之希特勒如能在國會中爭取到多數,就讓他出任總理,否則隻能當一名副總理。這對希特勒是難以辦到的,因為民族人民黨拒絕與納粹黨合作。

12月1日晚,興登堡同時召見巴本和施萊歇爾,商談組織政府事宜。施萊歇爾以“我可以通過分裂民族社會主義黨在國會取得多數”,要求興登堡同意由他出任總理組織政府。於是,興登堡否決了巴本提出的關閉國會半年,依靠國防軍和總統的全權實行獨裁統治,隨後重新製定憲法的執政方案。12月2日,施萊歇爾被任命為總理。為取得國會多數的支持,施萊歇爾決定邀請納粹黨內的左翼勢力代表施特拉塞爾出任副總理。通過分裂納粹黨,爭取一部分納粹黨議員的支持,施特拉塞爾鑒於納粹黨內的危機,同意參加政府。希特勒堅決反對,並立即解除了施特拉塞爾納粹黨組織部長的職務,施萊歇爾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施萊歇爾為了收買人心,鞏固其地位,采取了一些迎合下層民眾意願的措施,如:取消巴本政府發布的關於削減工資和救濟金的決定;答應壓低煤和肉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停止實行巴本為了大地主的利益而製定的農產品限額製度;沒收東部破產容克莊園的80萬英畝土地分給25萬戶農民。壟斷資本家和容克地主對施萊歇爾政府心存疑慮,興登堡對此也非常不滿,新政府很快在統治集團中陷入孤立。

巴本被攆下台後,對施萊歇爾耿耿於懷,決心與希特勒合作,推翻施萊歇爾。他通過科倫銀行家施羅德,促成了胡根貝格的民族人民黨、納粹黨和澤爾德特的鋼盔黨的接近,在施羅德的安排下,1933年1月4日,巴本和希特勒舉行了組織新政府的秘密會談,參加會談的還有赫斯、希姆萊、施羅德和凱普勒,最後達成了組織一個“希特勒—巴本”內閣的協議,希特勒擔任總理。巴本還將會談情況告訴了興登堡總統。1月7日,在基爾道夫家中,壟斷資本家與希特勒、赫斯、戈林就政府組成人員又舉行了會談。1月17日,希特勒會見胡根貝格,胡根貝格表示支持希特勒—巴本內閣。1月22日,希特勒宴請皇太子。隨後皇太子致函興登堡,敦促總統授權希特勒組閣。

施萊歇爾在沒有爭取到納粹黨、民族人民黨、中央黨和社會民主黨支持的情況下,要求總統解散國會,宣布國家處於緊急狀態,並把新的國會選舉推遲6個月。興登堡沒有批準。1月28日,施萊歇爾提出了辭呈。為防止巴本重新上台,他也積極支持希特勒領銜組織政府。他與國防軍司令官馮·哈麥斯泰因—埃克沃德一致認為希特勒是惟一能夠解決政府危機的候選人。

1月27日,巴本在謁見興登堡時保證:讓希特勒當總理,他當副總理,讓納粹黨在內閣中占少數,希特勒隻不過充當名義上的總理,實際上由他控製政府。興登堡終於被巴本說服。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為總理,巴本任副總理兼普魯士邦總理,組織內閣。除希特勒外,納粹黨國會議員威廉·弗裏克任內政部長,國會黨團主席戈林任不管部長並代理普魯士邦內政部長。希特勒上台,標誌著魏瑪共和國曆史的結束,德國曆史進入了一個黑暗時期。

德意誌共和國崩潰、納粹黨上台是德國曆史和現實、政治和經濟等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有幾點原因尤其值得注意:

第一,魏瑪共和國建立在德國戰敗和十一月革命的基礎上,它從誕生伊始就背上了兩個沉重的包袱:它是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對立麵而出現的;它的創立者在《凡爾賽和約》上簽了字,承擔了戰敗國的全部責任。於是,它從一開始就受到來自以共產黨為代表的左翼力量和種種打著“民族主義”、“複仇主義”旗號的右翼勢力的夾擊。魏瑪議會共和政體被許多德國民眾、尤其是右翼勢力視為外來壓力的產物,因而與身俱來就存在著合法性的危機。

第二,魏瑪共和國民主製度的根基並不十分堅固。共和國雖然是在廢除了半封建的君主立憲政體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十一月革命中垮掉的僅僅是封建帝國的外殼,資本容克貴族仍然控製著軍政大權和經濟命脈,國防軍成為舊勢力的“國中之國”。共和國政權號稱是“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政權”。舊的反動勢力的廣泛存在和舊的專製思想的深刻影響,成為納粹黨等反動勢力興起的溫床。而德國長期形成的深厚專製主義傳統、民主思想淡薄、資產階級政治上的軟弱等,使德國各個資產階級舊政黨在共和國的影響日益減小,例如1919年民主黨在國會中有75個議席,而到1932年隻剩下2個。人民黨的議席在1920年為65個,到1932年隻剩下11個。隻有中央黨還保存了較穩定的影響。施特雷澤曼去世後,資產階級政黨中再也沒有產生像他那樣有遠見和能力的政治家。缺乏穩定的、有力量的資產階級政黨的支持,在經濟危機、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的情況下,共和國是難以維係的。

第三,經濟危機是共和國崩潰、希特勒上台的重要因素。在魏瑪共和國短暫的14年曆史中,曾經遭受到了1920年到1923年、1929年到1933年兩次經濟危機。而這兩次經濟危機,也正是納粹運動的兩次高潮。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為納粹黨提供了鼓吹民族社會主義反動理論、欺騙群眾和煽動群眾的良機;30年代大危機導致了資產階級議會民主製危機,為法西斯上台鋪平了道路;30年代經濟危機促使壟斷資產階級和反動勢力乞靈於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權,通過對內鎮壓無產階級革命,對外謀求侵略來尋找出路。

第四,魏瑪議會民主政治體製的缺陷種下了共和國覆亡的種子。魏瑪憲法規定的比例代表製進一步強化了德帝國時期就存在的多黨製政治,由於黨派林立以及政府與議會的矛盾,導致共和國聯合政府頻繁更替。從1919年2月到1930年3月德國共成立了15屆政府。政局動蕩,人民對議會政黨製度深感厭倦,渴望領導和權威。魏瑪憲法確立了普選的議會和公民直選的總統兩個權力中心,魏瑪共和國後期,隨著共和國政治危機的加深,政府總理在得不到議會多數支持的情況下,一次次援引憲法第48條緊急條例,確立了“總統製內閣”,“總統製內閣”為德國民主政治挖掘了墳墓。

第五,工人運動的分裂大大削弱了捍衛共和國、阻止納粹黨上台的力量。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相互仇視,而且雙方均低估了納粹黨上台的可能性。社會民主黨右翼領導人執行了一條向反動勢力妥協退讓的政策,而共產黨把整個社會民主黨作為打擊的對象。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互相攻擊使無產階級處於分裂狀態;社會民主黨工會、保守黨工會、共產黨工會、基督教工會沒有結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因而也就未能阻止納粹攫取政權。

  §§第四章 法西斯與第三帝國的興亡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