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興衰

  德意誌民族與古代日耳曼人有著曆史淵源。在3000年前,古代日耳曼人就已定居在波羅的海沿岸及一些島嶼上。從公元前500年開始南遷,逐漸生活在位於北海、波羅的海和阿爾卑斯山脈之間的歐洲心髒地區,由各日耳曼部落組成。起初,這些日耳曼部落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威悉河和奧得河之間的北德低地平原。公元3世紀起,日耳曼人中產生了部落聯盟。這些聯盟不僅摧毀了強大的羅馬帝國在萊茵河、美因河和多瑙河以北地區的統治,而且移居到萊茵河左岸以及萊茵河、美因河與多瑙河之間的地區。公元4世紀中葉,匈奴人西遷,引發亞、歐廣大地區的民族遷移浪潮。日耳曼人隨之湧入西羅馬帝國,並在公元476年結束了這一帝國的統治,在其境內建立起許多王國。

在日耳曼人諸王國中,以克洛維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影響最大。而在法蘭克王國的列代國王中,又以卡洛林王朝的第二位國王查理大帝最重要。他經過長期征戰,建立起一個西起比利牛斯山、東到易北河和薩勒河、南起意大利北部、北至北海的大帝國,並且於公元800年在羅馬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但是,這一強大的帝國在查理大帝的繼任者統治時期出現了多次分裂。843年,查理大帝的三個孫子簽訂《凡爾登條約》,三分帝國。其中,德意誌人路易分得帝國東部地區,建立起東法蘭克王國。這一王國包括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士瓦本和圖林根等公國,是未來德意誌國家的核心地區。

911年,東法蘭克王國的最後一位卡洛林王朝君主

路德維希去世後無嗣。東法蘭克王國各部落公爵推舉法蘭克公爵康拉德為國王。新的德意誌國家的曆史由此開始。但是,這一新王國從一開始就麵臨著不利於國家穩定的因素。首先,由於國王是由各部落公爵推舉產生的,部落首領的權力因此得到提升,並且出現了要求與國王共同統治王國的形勢。王權受到包括薩克森公爵、巴伐利亞公爵等在內的地方部落首領的挑戰。其次,在康拉德統治時期,德意誌王權受到匈牙利人等外來侵略威脅。康拉德的力量相對較弱,結果,到這位國王去世時,他在對外和對內的鬥爭中幾乎都沒有取得勝利。在邊境地區,匈牙利人的威脅依然存在;在內部,地方部落在抗爭中也獲得對王權的勝利。康拉德的權力隻能行使於自己的法蘭克尼亞部落範圍內。雖然康拉德國王的統治是失敗的,但他在臨終之前卻做了一件具有曆史意義的事。他說服自己的兄弟放棄繼承王位,並推舉自己的對手中最強大的薩克森公爵亨利為國王,因為隻有這位公爵才有能力使德意誌國家得到安寧和秩序。

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被推選為德意誌國王。亨利一世吸取了前任國王的教訓,用實力說話,他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作為其對內加強王權和對外進行擴張的工具。對內,他先後以武力迫使士瓦本公爵和巴伐利亞公爵俯首稱臣,然後又對各部落采取懷柔籠絡政策,通過某些讓步換取他們的支持;對外,他通過戰爭先後占領了西法蘭克王國的洛林公國、易北河以東的勃蘭登堡等地,並最終擊敗了強大的匈牙利人,從而鞏固了他對整個德意誌王國的統治。

936年,亨利次子奧托登基成為新的德意誌國王,稱奧托一世。奧托一世一方麵繼承了亨利一世的對外擴張政策,另一方麵利用基督教會勢力對抗世俗貴族,加強自己在國內的統治。他將大片土地以及行政、司法權力等賜予教會,以此獲得教會支持他反對世俗封建主的獨立企圖,同時通過武力和聯姻的方式加強了王室與各部落公國的關係。在對外政策方麵,他將擴張重心置於意大利。他不僅占領了意大利北部的倫巴底等地,擊敗了匈牙利人的入侵,而且於961年應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的請求,出兵鎮壓了羅馬貴族的反抗。962年,奧托一世仿效查理大帝,在羅馬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成為得到教皇宣誓效忠的西方基督教世界的首領,其勢力可謂如日中天。從此,德意誌王國被冠以“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達8個世紀之久。此外,奧托一世還大力向東拓展,結果使帝國的勢力擴展到奧德河一線。

“神聖羅馬帝國”在德國曆史上被稱為“第一帝國”。在神聖羅馬帝國初期,統治者采取扶植教會壓製世俗封建主的政策,將國家管理大權從一心想擴大世襲領地的世俗領主手中轉到沒有血統繼承關係的教會主教們手中。教會由於大得其利而支持和服從皇帝,世俗大封建主勢力則受到抑製。皇權因此較為強大和鞏固。

但是,這一強大的帝國從最初起就孕育著對王權和國家統一不利的因素。第一,由於封建貴族的封地是世襲領地,封建領主們為了保護和擴大自己的既得權利,反對強有力的王權。第二,德意誌國家形成之初就確立了王權由選舉產生的傳統,王權實際上操縱在各部落公爵手中,國王或皇帝由選舉而不是繼承決定。結果是,各諸侯為了確保自己的相對獨立性,往往反對皇權過分強大。他們通常選舉中等勢力的諸侯為皇帝,以便加以操縱。於是,德國的皇帝成了“一個由諸侯們組成的共和國的終身主席”。第三,雖然教會在平衡世俗封建主的勢力方麵起過一定的作用,有利於加強王權。但是,在皇帝與教皇發生衝突的情況下,擁有雙重身份的領地主教(教會諸侯)就必須做出抉擇,而一旦他們偏向教皇,危害性比世俗封建主更大,因為他們擁有嚴密的教會組織的支持。第四,德國的政治發展從一開始就缺乏民族凝聚力,表現出一種非民族的特性。亨利一世開始的對外擴張以及奧托一世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都向人們表明,德國統治者繼承的是古羅馬帝國統治世界的思想。這種稱霸世界的野心一方麵使皇帝經常把注意力放在國外,無暇顧及國內事務,諸侯乘機加強自己的獨立地位,另一方麵則使得德國人難以形成強烈的民族意識。

到11世紀,上述因素開始起作用。勢力日盛的羅馬教會力圖擺脫世俗王權的控製,首先向德國王權提出了5挑戰。教皇格利高裏七世和皇帝亨利四世之間展開了爭奪教會最高領導權的鬥爭。鬥爭的結果是,皇帝失去了對主教職位的控製權。世俗諸侯則利用皇帝用兵意大利的機會,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教會諸侯和世俗諸侯在反對皇權的基礎上日益接近。德意誌皇權因此衰落。1346年,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繼承皇位。他在諸侯們的壓力下,於1356年頒布“黃金詔書”,不僅正式確認了諸侯選舉皇帝的權利,而且承認諸侯在自己領地內的絕對君主權力。於是,在德國形成了一道很獨特的政治景觀:原先強大無比的神聖羅馬帝國成了眾多獨立邦國的鬆散結合體。

政治上的分裂

割據不利於德意誌民族國家的發展。1517年,德國出現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旨在建立不受羅馬教會控製的德意誌民族教會,排除教皇對德國事務的幹涉,加強德國的皇權。然而,宗教改革的結果卻事與願違。德國分裂成了新基督教和舊天主教兩大集團。於是,德國在原先皇權、教會諸侯、世俗諸侯等對立因素的基礎上又新添了宗教分裂的因素。

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被推舉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查理五世。他自恃力量強大,試圖利用路德宗教改革在德國諸侯中造成的分裂局麵,以打擊新教諸侯為借口,消除諸侯分裂勢力,在德國加強中央集權。然而,就在查理五世即將取勝的關鍵時刻,利益受到威脅的德國新教和天主教諸侯們捐棄宗教前嫌,都起而反對查理五世,他們甚至不惜出賣帝國領土,與法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抗查理五世加強中央集權的努力。結果,在國內外反對勢力的聯合脅迫之下,查理五世最終放棄其中央集權計劃,並於1556年無奈退位。

17世紀初,皇帝魯道夫試圖利用新教諸侯和天主教諸侯之間的矛盾,通過限製新教來爭取天主教諸侯的支持,加強中央集權。結果,在德國境內形成了新教諸侯組成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諸侯的“天主教同盟”相對抗的局麵。更重要的是,這時“新教同盟”與“天主教同盟”之間的鬥爭已經超出德國的範圍,表現出複雜深遠的國際背景。當時,“新教同盟”得到丹麥、瑞典等新教國家以及法國的支持。丹麥、瑞典不願看到天主教勢力深入新教控製的德意誌北部,更擔心出現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德國向北歐擴張。法國雖為天主教國家,卻不希望出現一個強大統一的德國,因而也站在“新教同盟”一邊反對德國的“天主教皇帝”。“天主教同盟”則得到德國皇帝、教皇和西班牙的支持。德國兩大宗教集團之間的鬥爭演變為歐洲兩大國際集團之間的對抗,並最終導致歐洲曆史上著名的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

1618年,德皇任命狂熱的天主教徒斯提利亞公爵斐迪南為新教波希米亞的國王,遭到波希米亞的反對,並由此引發反對皇帝的起義,三十年戰爭開始。1619年,斐迪南繼位為德意誌皇帝。他依靠“天主教同盟”和西班牙的軍隊(當時統治西班牙的王室與德國皇室同屬哈布斯堡家族,二者因此聯合起來共同對敵。),於1620年給敵人以毀滅性的打擊。但是,皇權的加強既不符合德國諸侯們的利益,也不符合法國、荷蘭、瑞典等鄰國的利益,因而引起外國的幹涉。

從1625年起,在法國的慫恿下以及英國、荷蘭的財政支持下,丹麥、瑞典等國先後出兵德國,聯合新教諸侯,反對德皇,但收效甚微。1635年,法國親自出馬,與瑞典共同反對統治著德國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40年代,法國和瑞典兩國開始在戰爭中占據優勢。1642年,瑞典軍隊在萊比錫大敗德皇的軍隊,1643年,法軍在洛克瓦會戰中大敗西班牙軍隊,取得決定性勝利。哈布斯堡家族被迫求和。德皇試圖加強中央集權的努力再次受挫。

1648年,交戰雙方簽訂《威斯特發利亞和約》。其主要內容為:(1)瑞典獲得德國北部地區的西波莫瑞,並以帝國封地的形式取得不萊梅大主教區、維爾登主教區和威斯馬城,從而控製了德國的奧德河、易北河和威悉河等通往波羅的海和北海的重要河口。(2)法國得到阿爾薩斯大部,並確認其在1552年占領的麥茨、圖爾、凡爾登和洛林地區。法國有權參加德國的帝國議會。(3)德國的諸侯完全獨立,享有內政、外交上的完全主權。德國皇位不得世襲,帝國的重要事務由諸侯參加的帝國議會決定。(4)荷蘭、瑞士正式獨立。(5)承認戰爭期間各諸侯得到的新領土。(6)實行“教隨國定”的原則。天主教、路德教和卡爾文教等在帝國境內享有同等權利。

三十年戰爭和《威斯特發利亞和約》對德國的曆史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首先,三十年戰爭和《威斯特發利亞和約》確定了德國的長期分裂局麵。德皇加強中央集權的企圖徹底破滅。300多個德意誌邦成了事實上的主權國家。它們通過“帝國議會”保持對皇帝的控製,使德國處於一種無政府的“封建混亂”狀態,德國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時間也因此推遲了200多年。其次,德國的社會經濟在戰爭中受到極大破壞。德國人口在戰爭中減少了1/3,有些地方甚至減少了1/2以上。戰爭之後的德國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到處荒蕪的土地和成群出沒的野狼。有學者推測,德國需要200年的時間才能恢複到三十年戰爭開始時的經濟水平。最後,三十年戰爭中,勃蘭登堡等新教諸侯獲得了大片領土,力量進一步壯大,從而為日後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三十年戰爭和《威斯特發利亞和約》也對歐洲國際關係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第一,通過三十年戰爭,法國和瑞典在打擊和肢解德國的基礎上,使自己的領土得到顯著擴大。法國一躍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瑞典則開始雄霸北歐。第二,三十年戰爭和《威斯特發利亞和約》大大改變了德國和歐洲的關係。德國的大片屬地被法國、瑞典割占,荷蘭、瑞士原先是德意誌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其主權國家地位得到國際確認。帝國邊界因此大大縮小。更重要的是,由於《威斯特發利亞和約》規定法國和瑞典有權參加德國的帝國議會,它們因此獲得了幹涉德國內部事務的合法權利。換言之,德國問題已經國際化。這意味著,日後德國的統一已經不再是德國內部的事務,它已經變成一個歐洲性的問題。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