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後記

  我生來是個農民,熱愛土地,眷戀故鄉,進入革命隊伍,服從組織調派,從事文藝創作,進入城市,也還有條件不斷踏一踏故土,愉快的生活在自己的故鄉。隻有反右傾運動受到批判、處分,文革中成為牛鬼蛇神,才痛苦的與鄉親們遠離。改革開放之後,尤其是近幾年,成了鄉親們中的一個,常年生活在故鄉。

  生活在故鄉,自然喜鄉親們之喜,憂鄉親們之憂,筆下就容易有情,連續發表出版了《風雨柿子嶺》、《九莊奇聞》等八部長篇小說,盡管藝術水平不高,全是“下裏巴人”自已卻甚感欣慰。

  說話間,我已走向老耄耋之年,又有多種疾病纏身,老友們見麵,張口“健康第一”。而我秉性難移,依舊喜鄉親們之喜,憂鄉親們之憂。

  時下,“左”的一套已石沉大海,人們理直氣壯的發財致富,大家的生活較前有所改善,而拜金主義思潮也公然的泛濫。

  拜金主義思潮,無孔不入,威力無窮。它可以使真的變成假的,假的變成真的;善的變成惡的,惡的變成善的;醜的變成美的,美的變成醜的。它可以使真的變成假的,假的變成真的;善的變成惡的,惡的變成善的;醜的變成美的,美的變成醜的。它危害深而廣之。

  偏偏就有一些共產黨員,不買拜金主義思潮的賬,目無金錢的誘惑,不被金錢所左右。其共產主義的理想巋然不動,堅如泰山,其共產主義的道德,始終如一,牢不可破,一直是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鄉親們隻要說起這些共產黨員的高尚,就如在田地裏看到美好的收成,喜不甚喜。我也不由得心花怒放。

  也不是一兩個人在拜金主義思潮麵前沒有抗力。

  拜金主義思潮之威力也著實讓人驚異,令人憂慮。

  一個老實巴腳的農民被它擺布,就會丟失人格,以自己的選舉權換得妄圖以權謀私的人的錢票。

  一個天真善良的少年被它擺布,就會丟失善良,無法無天。

  一個原正直本分的共產黨員被它牽住鼻子,就會背離自己的信念,以錢買官,再以官謀私,走向自己的反麵。

  一個共產黨員被它誘惑的墮落,以騙謀私,能夠狡猾的打出令人想不到的旗號,無恥惡毒的騙取勒索,遭到眾鄉親的唾棄。

  甚至一個省部級的高官,都能做了它的俘虜,以權謀私,貪汙腐化,目無黨紀國法,打擊報複,給黨造成嚴重的損失。

  更嚴重的是,拜金主義思潮不僅會使腐敗漫延,它還會導致社會主義變質,剝削壓迫叢生。鄉親們豈能不感到痛心,豈能不感到憂慮。

  鄉親們的憂慮,讓我情不自禁的沉重。

  我之沉重,不是耳聞引起,不是以書本上看到引起,是我自己所經所見引起。我端過舊社會的飯碗,知道剝削壓迫是什麽滋味。我出生農家,家境貧寒。父親一家人求溫求飽,借了地主60吊銅錢的債,要打一眼水井,使三廟五分旱地變成水田,水井打成,三畝五分旱田變成了水地,卻欠下了地主沒頭的債,一家人更難溫飽,年節穿不上新衣,吃不到白麵餃子。父親剛過不惑之年,就憂愁的直不起腰來。

  常有鄉親們的喜與憂,就由不得將鄉親們的喜與憂敘說,寫就一部長篇小說。無意之中還有了名字:《艱難的跋涉》,名符其實,我一天隻能寫下四五百字,而且寫寫停停,停停寫寫,花費了四年才有了落結。我放筆之後,將小說擱置下來。心中有數:藝術水平不高,還是“下裏巴人”,擔心找不到出版社出版。流行自費出書,兒子、兒媳齊在工廠裏下崗,家裏難以擠兌出書的費用。小說擱置將近一年,我大膽的將小說送到百花文藝出版社,交予薛炎文同誌。薛炎文同誌甚是熱情,很快選派黃家寶同誌做小說的責任編輯。黃家寶同誌同樣熱情,認真負責,反複修改。我衷心的謝謝薛炎文同誌與黃家寶同誌。

  2009年12月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