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米勒:真正的農民畫家

  米勒出生在法國諾曼底海濱附近的鄉村裏,這裏偏僻荒涼,但民風淳樸。米勒從小就對大自然有著特殊的感受,並萌發了描繪大自然的願望。但是因為家境貧寒,直到20歲時,他才受到了很短一段時間的正規美術教育。後來,他靠著獎學金得以去巴黎深造。

  米勒在巴黎過得很不愉快,畫室裏的同學都瞧不起他,說他是“土氣的山裏人”。老師也看不慣他,經常斥責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米勒真想離開巴黎,回到美麗的故鄉,但是盧浮宮中那些前輩大師的不朽作品挽留住了他。當他走進盧浮宮的大廳時,不由得驚喜地叫起來:“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這裏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米勒在巴黎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油畫去換床睡覺,還曾為接生婆畫招牌去換點兒錢。結婚後,有了孩子,米勒肩頭的擔子更重了,但他自以為十分認真創作出來的畫,常常一幅也賣不出去,全家人陷入貧困和絕望的深淵。

  那是一個寒冷的夜晚,一個朋友從美術館長那裏拿到40元錢,就連夜來到米勒家裏。他敲了半天門,卻沒有動靜,便推門走了進去,隻見米勒正用一件破破爛爛的大衣裹著身體,蜷縮在角落裏的一個箱子上發抖。屋子裏的爐子中沒有一根柴火,廚房裏找不到一片麵包。

  那位朋友驚訝地問道:“你是怎麽生活的呀?”

  米勒回答道:“我們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讓孩子們挨餓實在於心不忍,剩下的麵包屑全都給他們了……”

  那位朋友立刻把錢掏出來,都交到他手裏。米勒高興壞了,立即冒著嚴寒,到外麵去買救命的麵包和取暖的柴火。

  為了養家糊口,米勒不得不經常畫些能賣錢的裸體畫。

  他也不喜歡畫這種東西,但貧窮逼得他無路可走。由於他具有卓越的繪畫才能,他畫的那些裸體畫在市場售價上頗高。他一度被人稱為“裸體畫大師”。

  有一次,米勒正走在巴黎的街道上,路過一個明亮的櫥窗時,他無意中聽到兩個年輕人在議論著陳列在櫥窗裏的少女裸體畫像。一個年輕人說:“這幅畫糟透了,簡直令人厭惡!”另一個年輕人說:“這就是那個米勒的畫。他除了會畫女人的裸體,別的什麽也畫不出來。”

  聽到這些議論,米勒的臉刷地一下紅了,他感到頭暈目眩,趕緊離開那個櫥窗。一回到家裏,他就對妻子說:“你也受夠了苦,但隻有請你再忍耐忍耐。我決定今後不再畫裸體畫了,即使生活將變得更苦,又有什麽辦法呢!”

  妻子望著臉色蒼白的米勒,通情達理地說:“我並不以為這就是苦,你為你所確信的美好世界去努力吧!”

  米勒拉住妻子的手,對她說:“謝謝你。我已經厭惡巴黎了,我想回到農村去,住到農民中間。”

  1848年,米勒畫了一幅《簸穀子的女人》,賣了500法郎。他同他的好友夏爾·雅克商量,用這筆錢到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鬆村去定居。當時,畫家盧梭和狄亞茲已經在那裏安了家,米勒十分向往他們的生活。於是,米勒毅然邁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1849年7月,米勒帶著自己的妻子和五個孩子,同夏爾·雅克一起,離開正在流行黑熱病的巴黎,坐上了一輛笨重的馬車,駛向距離巴黎90千米的楓丹白露。到了楓丹白露後,他們又背起簡單的行囊,步行來到位於楓丹白露森林進口處的巴比鬆村。

  巴比鬆村風景優美,當米勒望見這裏的樹木和田野,呼吸到土地的芳香,聽到了森林中傳出的天籟,青少年時代的農村生活又浮現在他眼前。他高興地喊叫起來:“啊!上帝,這裏真美呀!”

  米勒在巴比鬆村一住就是27年。他早起晚歸,上午在田間勞動,下午在不通光的小屋子裏作畫。他的生活異常困苦,常常窮得連顏料都買不起,他就自己製造木炭條畫素描,但這改變不了他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

  他在巴比鬆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種者》,隨後又相繼創作了《拾穗者》、《晚禱》等作品。這些作品都取材於農民生活,日後都成為世界美術史上十分有名的傑作。如果他不回到農村,他的這些作品是永遠產生不出來的。在那個時代的畫家中,沒有誰能像米勒那樣深切地體會到農民生活的艱辛,沒有誰能像他那樣對農民一往情深,也就沒有誰能像他那樣畫出真正反映農村生活的現實主義傑作來。他從不虛構畫麵的情景,每一幅畫都是從耕耘、放牧、勞動著的法國農民的真實生活中來的。

  和米勒一起生活在巴比鬆村的還有很多風景畫家,他們在這裏發現了自然界中的詩情畫意,而唯有米勒在法蘭西農民身上發現了美感。他們衣衫襤褸,肌膚黝黑,身軀佝僂,手掌粗糙,但正是他們日複一日的勞動,締造出了美麗的國家。

  然而,米勒的創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得到認可,他的作品一次次地遭到官方沙龍的拒絕。他的《倚鋤的人》展出後,立即遭到很多人的攻擊,甚至有的評論家指責米勒在誣蔑農民,不理解農村生活的美。對此,米勒引用《聖經》中的話做了嚴肅的回應,他說:“當我看到人怎樣以臉上的汗水掙得自己的麵包時,為什麽不準許我在畫布上直率地描述?某些人說似乎我沒有看到農村生活的樂趣。不,我看得很多,不僅是它的樂趣,而且是它所有的無窮的壯麗,我沒有貶低他們。……但是我還看到他們一早起來勞動,我聽到了他們的喘息,我感覺到了他們背上的重負。這隱藏在痛苦中的壯麗的美,我怎能夠不想到!”

  直到1867年,米勒的作品才在巴黎博覽會上獲得了社會的第一次承認,人們逐漸認識了米勒藝術的真正價值。

  米勒在世時,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他的畫很少有人問津,有時好幾幅作品僅僅能換得一雙小孩子穿的鞋。他去世後才身價倍增,法國人為了購回他創作的《晚禱》一畫,竟花了80多萬法郎。

  文化小常識

  巴比鬆畫派

  法國19世紀三四十年代,一些青年畫家不滿七月王朝統治下的現實生活和僵化的學院派新古典主義繪畫,主張描繪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國農村風景。他們陸續來到巴比鬆一帶作畫,有的還定居下來,形成了一個風景畫派。這就是巴比鬆畫派。巴比鬆畫派的畫家們厭倦都市活動,信奉“回到自然”,致力於探索自然界的內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達畫家對自然的真誠感受。國外也有評論家認為,這個畫派屬於浪漫主義美術運動。

  文化小常識

  盧浮宮鎮宮三寶

  盧浮宮位於塞納河北岸,始建於1190年,當時是菲利普·奧古斯特二世皇宮的城堡,今日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拿破侖稱雄歐洲時,從被他征服的國家掠奪來幾千噸的藝術品,全都運到了盧浮宮。雖然後來歸還了5000件藝術品,但絕大部分都留在了盧浮宮中。盧浮宮中最珍貴的藝術品有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古希臘的雕塑“維納斯”和“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它們合稱盧浮宮的鎮宮三寶。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