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

  次日天剛亮,煥然一新的特遣隊離開幹巴底,向著雙方選定的會師地點—高聳入雲的高黎貢山山口逶迤攀登。

  山溝裏湧動著乳白色的濃霧,針尖兒似的雨粒,星星點點斷斷續續地飄灑。這煙雨像一張淡淡的網,輕輕地籠罩著這片浸染著中國軍人鮮血,埋葬著中國軍人遺體的土地……一切是那樣迷蒙綽約,若隱若現。隊伍已經走遠了,高軍武仍像一尊石雕似的肅立在女兵的墳前。隻有古良和鄒喜子陪著他,警衛們則遠遠地等候著他們。

  一團寂靜—一團博大蒼涼的寂靜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山中彌漫著濃濃的霧嵐,這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

  上午10點,隊伍爬上了海拔4000公尺的高黎貢山山口。山口上有一塊大約籃球場大小的草坪,中間豎起一塊石頭界碑。

  就這一刻,所有中國軍人瞬間便忘記了爬山的勞累,忘記了冷霧冷汗交滲的寒意,衝上前去圍著界碑撫摸親吻。

  高軍武和古良幾名軍官顯得稍為沉穩一些,他們排成一列,眼中淚光盈盈,向著長滿青苔的界碑,肅然獻上一個莊重的軍禮。

  美軍攝影師在國境線上架好了攝影機,將這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情景全部拍入了鏡頭。

  曆史知識告訴高軍武,英國在過去統治緬甸的時期,在中緬邊界問題上長期製造糾紛。中緬兩國完成勘界是在清朝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當時緬甸已易手為英國的殖民地,勘界事務由中國和英國組織進行。

  但從1898年至1907年,英方曾數次向中國一方暗移界碑,私自改變原標定界線走向,企圖將國界推至打洛江(南覽河)。直到1915年,中華民國政府委派王銘等一行8人到打洛照會英方,但英方竭力詭辯,中方請出地方上層人士及知情百姓逐一點出界碑原址,終將界碑恢複到原來的位置。

  一刻鍾後,從騰衝出發的會師隊伍也陸續從山口的另一邊,撥開雲霧爬上了山口。

  這數百人馬組成的會師隊伍由衛立煌將軍屬下的工兵團團副胡振國率領,也有十幾名美國的情報人員和聯絡官。

  有著同樣的麵部特征,打著同樣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和軍旗,同是自家兄弟,同為蔣委員長領導之下的中國軍隊,看上去卻顯得截然不同。

  駐印軍一律穿著黃色卡其布製服,內襯毛線衫,足登高腰齊踝的野戰靴,頭戴鋼盔,手持精良的武器。一個個臉色紅潤,精神飽滿,顯得威武雄壯,英氣逼人。而來自國內的遠征軍兄弟頭戴灰布軍便帽,身著灰布舊軍裝,雖不襤褸,亦頗陳舊,赤腳草鞋,手持美式步槍。而且許多士兵看上去麵帶菜色,明顯的營養不良。

  會師典禮開始,戴著白手套的高軍武指揮的身穿嶄新美式軍裝的駐印軍列成橫隊,站在國境線緬甸一側。胡振國指揮的身穿傳統國軍軍裝的滇西遠征軍同樣列成橫隊,站在國境線中國一側,雙方隔著國界正麵相對。

  駐印軍先向滇西遠征軍敬禮,在高軍武帶領下高呼:“歡迎弟兄們來緬甸!”

  接著胡振國帶領滇西遠征軍向駐印軍敬禮,同樣高呼:“歡迎弟兄們回中國!”

  然後,在一片熱烈的歡呼聲中,大家一擁上前,在彌漫於雲霧之中的國境線上緊緊握手擁抱,人人喜淚縱橫,歡呼雀躍。

  高軍武也和胡振國以及各部觀禮代表們敬禮、握手、擁抱,盡管大家並不相識,但戰爭和凱旋早已使他們的心相通,血相連,同樣眼中一起閃爍著晶瑩的淚光。他們都清楚,這樣一次小規模的會師,已經使他們成為了書寫中華曆史的人物。

  接下來的儀式是象征性的,但象征的意義極為深遠重大。兩支中國軍隊彼此交換了位置和方向,胡振國喊著口令,率領滇西遠征軍邁著正步開進緬甸。高軍武喊著同樣的口令,率領駐印軍邁著正步回到已經分別3年多的中國。每個官兵的臉上眼中,都籠罩著一層神聖的光澤。

  胡振國率領的滇西遠征軍進入緬甸國土,正步走到草地邊緣便隨口令轉身,肅然而立,隊列井然有序。

  可是高軍武率領的駐印軍大踏步邁過國境線,進入中國領土後,卻一下子亂了。士兵們有的雙腿觸地,眼淚汪汪,狂喊著自己的爹娘。有的歡躍高歌,遙望著界碑後麵隱約在濃霧之中的久違的祖國河山。萬語千言,激蕩胸間!

  “飛鷹”劇團的一位唱男中音的文藝兵站在懸岸邊的一塊岩石上,流淌著熱淚,麵對祖國的山川河流張開雙臂,用標準國語高聲吟誦起了一首在駐印軍官兵中廣為流傳的詩歌: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麵。

  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男中音朗誦的是著名詩人艾青的詩歌,聲音渾厚且帶著磁性,猶似金石之聲。

  “立—正!”隨著高軍武發出一聲口令,混亂的隊伍馬上又“嘩”地排列成了一道整齊的人牆,猶如一排排巍然挺立的雕像。

  “向後—轉”、“齊步—走”,短促有力的口令聲響徹在海拔4000多米高的雲空之中。隨著“嘩嘩”的腳步聲,雙方又恢複了原來的位置,簡單而隆重的會師典禮便告完成。

  會師以後,雙方隊伍都下山到幹巴底休息一天。當天晚上,在營房內外,燃起一堆堆的篝火,雙方官兵圍著篝火親親熱熱地擺起了龍門陣。有的見著了老鄉,更是興奮得不得了。駐印軍說的是異國風光,遠征軍說的是鄉音國訊,其樂融融,笑語聲聲。

  當主人的當然是高軍武的駐印軍,他們拿出一箱箱各種精美的罐頭食品和香煙,熱情招待國內來的兄弟,著實讓這些長期吃不飽穿不暖的兄弟們美美實實地開了一次“洋葷”。

  通宵達旦,沒有一個人睡覺,大家都覺得這一夜的時光太短太短。

  第二天上午,滇西遠征軍帶著駐印軍贈送的100匹騾子馱的給養先行返國。臨行時,高軍武與胡振國彼此互道珍重,互相勉勵著早日將日本人逐出緬北,再舉行兩軍正式的大會師。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