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二章 略論雲南抗日軍民對駐滇美國盟軍的支援

  高整軍

“偉大的中國抗戰,不僅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1939年1月毛澤東《論持久戰》英譯本序言。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正是中國軍民長期浴血奮戰並同世界各國人民及各同盟國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相互支持、協同作戰的結果。雲南的抗戰史即是最有力的見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雲南因其特殊的地緣位置,成為亞太地區盟軍重要的戰略支柱和後方基地,雲南各族軍民同駐滇美國盟軍共同譜寫了反法西斯鬥爭的不朽篇章。當年曾在這塊紅土地上英勇血戰的美國老兵,至今仍深深地懷念著曾與自己生死與共的雲南抗日軍民,尤其是那些對自己鼎力相助和無私奉獻的普通老百姓。

“飛虎隊”和“駝峰”航線

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之初,西方統治集團斷言中國的抗戰是沒有前途的,注定要失敗的。他們對中國采取所謂“完全中立”的政策,並且不準備給中國任何實際的援助。美國駐華、駐日大使都認為:“這出戲不可避免地要在中國演完,應該告訴中國官員,不要指望美國會有重大的經濟、政治或軍事援助。”1937年10月,張伯倫在英國內閣會議上明確表態,他甚至認為中國抗戰“已經瀕於崩潰”。在英美統治集團看來,當時的中國不過是他們爭霸鬥爭中討價還價的籌碼。

然而,由於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中國抗日戰爭進入了敵我雙方處於拉鋸狀態的戰略相持階段,美英對中國抗戰的認識也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美國亞洲艦隊司令亞內爾海軍上將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隻是由於中國的抗戰擋住了日本軍團,它們才沒有向加利福尼亞進軍。”美駐日大使格魯則認為:支援中國抗戰是“美國最有利的自衛方略”。

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美國總統羅斯福清楚地看到,“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麵來作戰”。美國為使中國戰場更有效地牽製日軍,從而加強了對中國的經濟、軍事援助,並在1941年12月底,成立了包括中國、法屬印度支那、泰國北部在內的中國戰區,由蔣介石任統帥,美國總統代表、駐華美軍司令史迪威任參謀長。美國盟軍陸續進駐雲南。“飛虎隊”和“駝峰”航線便是其中戰績顯赫和英勇精神的典型代表。

1941年,陳納德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批準下,以私人機構名義,在美國招募了一百多名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建立了一支“美國誌願航空隊”,對外以中國“中央飛機製造公司”的名義作為掩護,用平民身份赴華參戰。12月20日,航空隊在昆明周圍上空同日本空軍首次交戰,一舉擊落敵機9架,嚇得日本飛機再不敢飛臨昆明市的上空。誌願隊在以後2個月的仰光空戰中更為出色。這支航空隊依靠5~20架裝備優良、快速的F-40戰鬥機,以及和地勤人員的出色配合,在緬甸南部和泰國同總數超過1000架的敵機周旋,共作戰21次,先後擊毀敵機217架,而航空隊本身僅損失4名飛行員和14架飛機。1942年2月25日,航空隊以15架飛機同166架敵機交戰;26日,又以8架飛機對付200架敵機,兩天共擊落敵機43架,而自己卻毫無損傷,被中國百姓讚譽為“飛虎隊”,並成為這支航空隊的代名詞。1942年5月7日至12日的一周內,“飛虎隊”又在怒江西岸大顯身手,迫使企圖渡江的日軍沿著滇緬公路向中國邊境撤退。

此後因作戰形勢的變化,“飛虎隊”並入了美國現役空軍——美駐華空軍部隊。1942年7月4日,“飛虎隊”經過7個月的英勇作戰,宣布正式解散。他們的作戰記錄是:作戰50餘次,擊毀日機299架,殲滅大量日軍地麵部隊。“飛虎隊”損失飛機73架,犧牲了22名駕駛員,3名被俘。1943年3月,這支部隊又擴編為第十四航空隊。從1944年11月至1945年5月,美駐華空軍牽製並擊毀了1600餘架敵機。從此日本在華的空軍力量全部土崩瓦解,配合了太平洋美軍對日本本土的最後進攻。

“駝峰”航線是在1942年5月,日軍侵占緬甸各地,切斷了我國除與蘇聯外所有的陸、海交通而開辟通航的國際通道,擔負著從印度汀江至昆明和從汀江至四川宜賓兩地空運緊急需要的對日作戰物資和人員往來的任務。

“駝峰”航線的開辟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跡。從印度阿薩姆到中國戰時首都重慶的航程相距1600公裏(阿薩姆至昆明880公裏,昆明至重慶720公裏),從阿薩姆至昆明之間的航線,必須飛越海拔3000~5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脈,氣候變化極為複雜,經常出現大規模的強氣流,飛越其間的飛機常因受其衝擊而機毀人亡,同時還不斷遭遇日本空軍的截擊。據後來統計,美國空運隊在飛行印度—昆明的三年中,因遭受日機攻擊和氣流的衝擊等原因,共損失飛機468架,平均每月損失13架。

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駝峰”航運迅速成為有效的空運係統。從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中、美兩國的飛機飛越“駝峰”8萬多架次,從印度運到中國的物資達70萬噸以上,還有1000多架飛機經“駝峰”航線投入中國戰場。“駝峰”空運打破了日軍的陸上封鎖,成為這一時期中國戰場的“空中生命線”。戰略物資由“駝峰”航線運進中國,保證了美國在華空軍的作戰需要,裝備了大批中國軍隊,加強了中國正麵戰場的對日作戰力量,為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在緬北、滇西發動反攻,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後勤保障。中國駐印軍的補充兵員,滇西遠征軍的美械裝備,也都經由“駝峰”航空線運送,為反攻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駐滇美國盟軍創造了輝煌的戰績,援助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同時他們也獲得了雲南抗日軍民的加倍回報。這些輝煌戰績的取得浸透著雲南無數抗日軍民的鮮血和汗水。

生死與共,協同作戰

雲南抗日軍民在控製領空權、護衛和開通國際交通線、堅持滇西抗戰以及滇西反攻戰等一係列重大軍事行動中,直接參加和配合駐滇美軍行動,生死與共,協同作戰。

1942年3月初,仰光陷落。日軍趁勢向緬北挺進,5月初攻入中國邊境,沿著怒江西岸直奔中國腹地。中國守軍實施地麵攻擊,“飛虎隊”在空中攔截來襲的敵機予以配合。“飛虎隊”在中國空軍的配合下,對暴露在公路線上準備渡江的日軍進行猛烈轟炸和俯衝掃射,炸毀浮橋和全部架橋設備,並沉重打擊了簇擁在公路上的坦克、摩托車隊、卡車和無處藏身的日軍步兵。在此後兩年中,由於中美作戰飛機的嚴密監視和頻頻出擊,日本再也不敢在怒江一線發動大規模的東進攻勢了。

中、美兩國為開辟和維護龐大的“駝峰”空運係統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並付出了重大犧牲。美軍空運隊的飛機最多時達600餘架,空、地勤人員34000人。在中、印兩國均有數以萬計的軍民協助美軍。

承擔“駝峰”空運的是美國空運大隊和中國航空公司。為了打敗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中美兩國的飛行人員,冒著生命危險,不顧身體疲勞,日以繼夜地在“駝峰”航線上穿梭飛行,地勤人員冒著酷暑或在滂沱大雨中裝卸貨物,加油料,檢查維修飛機。在“駝峰”飛行的三年多時間裏,中、美兩國共損失飛機514架(其中美軍空運隊468架,中國航空公司46架),兩國飛行人員共有1500多人犧牲或失蹤。

屬於雲南省尋甸縣,離昆明70公裏的羊街基地是1942年以後美空軍第十四航空隊直屬的327、329、373三個B-24、B-25輕重型轟炸機聯隊的駐地。在這三個聯隊中,每個隊都有中國空軍飛行員。每次出襲,都是中美指戰員共同執行。他們生活在一起,戰鬥在一起,勝利在一起,犧牲在一起。

1943年起中國空軍從蘇製飛機開始改用美製飛機。為了吸取美空軍十四航空隊的空戰經驗,當時第一、第三、第五三個大隊合編為中美混合團。改稱混合團後,自隊長以上都是中美雙方各派一人,美方隊長由陳納德將軍在十四航空隊內選派來,他們負責作戰時部隊指揮之責,其他一切事務由中方隊長負責。

無論是空戰還是空運,中美空軍並肩對敵戰鬥,直到日軍投降為止。

滇西抗戰是緬甸防禦戰在中國戰場上的延續。中國境內部隊經過艱苦爭戰,在中美空軍的配合下,阻敵於怒江西岸長達二年,挫敗了日本迫降重慶政府,從中國戰場抽身的企圖。滇西反攻階段,戰鬥更為激烈。日本企圖憑借險要地形、堅固工事,固守鬆山、騰衝、龍陵、芒市各大據點,負隅頑抗,以待增援。在收複上述地區的戰鬥中,中國軍隊與敵人短兵相接,肉搏血戰,先後參加作戰的官兵達16萬之多。而且派出了大批民工支前。據方國瑜先生調查統計,僅滇西反攻期間,雲南就派出民工416萬多人次。怒江以西的反攻戰,殲滅日軍21057人,收複國土約3萬平方公裏,打通了雲南對外的國際通道,隨後,協同盟軍收複緬北。盟國在緬作戰共殲敵19萬多人,僅中國軍隊就殲滅日軍第十八、第五十六兩個師團。其第二、第三十三師團也遭重創。中國軍隊傷亡達4萬多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當時美國聯絡參謀組組長吳德上校曾稱讚中國軍隊“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戰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中印公路是我滇西邊疆各族人民配合中美工程兵用血汗築成的戰略公路。其起點從印度雷多向南延伸,進入緬甸北部新平陽,長距約200公裏,工程最為艱巨。築路部隊由中美兩國軍隊共同組成。有兩個中國工兵團和兩個美軍工兵團,五個戰鬥工兵營。中美工兵部隊,“在野人山蠻荒地區,耐毒蛇、猛獸、螞蟥、虐蚊之滋擾,伐叢林,鑿峻嶺,晝夜施工,風雨匪懈……堅苦卓絕之精神,實足與我前線肉搏之健兒,共相媲美,而無愧色”。尤其中國工兵在整個築路過程中,“多為任經路中清掃樹木之作業,與永久橋梁涵洞之構築等勞役,無一機械工具,可資利用,而惟以兩手萬能之是賴,其刻苦耐勞之精神,更深景佩”。當時的《大公報》在評論中印公路的建成時寫到:“這是一個艱苦的不可想象的戰鬥場麵,血汗加上無比的忍耐力創造出來的奇跡。”

在抗日戰爭的最後階段,遍及滇西淪陷區和遊擊區的各族民眾抗日武裝,與英、美兩國盟友建立了聯係,主動支援、配合遠征軍和盟軍的遊擊作戰和反攻,並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如騰衝縣僅隨軍作戰就陣亡4730人。美軍人員也在部分民眾武裝中建立了聯絡組,並曾向抗日隊伍空投過武器,對民眾抗日鬥爭給予過支持。

可見,上述一係列戰績的取得,正是雲南抗日軍民積極參加戰鬥和全力支援的結果。

毀家紓難,無私奉獻

除了軍事上的支援、配合外,雲南抗日軍民用各種方式為駐滇美國盟軍的作戰和生活起居提供方便。在給養供應、修辟機場、開築道路、修挖工事、搶運糧秣彈藥、偵察向導、滅奸除害和搶救護送傷員等諸多方麵給予全力支援。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美軍約20000餘人駐在雲南,其給養所需,數量浩大,每日需用食牛百頭,羊500隻,雞以千計,蛋以萬計,菜蔬以卡車計。據《盟軍日用小計》所載:每日供應肉牛40頭、生豬60頭、雞1000隻、雞蛋60000個、麵粉150袋、小菜1.2萬斤。4年共計,肉牛5.84萬頭、豬8.76萬頭、雞約146萬隻、雞蛋約8760萬個、麵粉2.19萬袋、小菜1752萬斤。且五六年間,供應不缺。然而雲南山多田少,糧食產量有限。抗戰後交通封鎖,外米不能運入,加之空襲緊張,征兵征工與駐軍滋擾等種種因素,違誤農時,糧食減產,而軍糧征購與日俱增,“是以鄉間多數農民,惟有將種得穀米,繳作正供,自以芋薯瓜菜,略摻雜糧,以資果腹”。全省人民為了抗日救亡,咬緊牙關,開荒種包穀雜糧自給,把精細糧食省下,支援抗日軍隊。

抗戰時期,雲南人民先後投入數十萬勞動大軍,為盟軍空軍擴建和新建了大批軍用機場。在呈貢、沾益、蒙自、祥雲、保山等地,築成可供戰鬥機、轟炸機、傘兵使用的大中型飛機場5個。昆明原有的巫家壩機場也擴大了數倍。修築機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廣南機場時,動員了臨近廣南縣的硯山、丘北、西疇、富寧四縣民工前來參加修建。“5縣萬餘民工雲集廣南縣城附近,靠近機場工地的大村小寨,幾乎住滿了人”。修建機場的工程十分艱苦。當時中國沒有重型機械,重達數噸的大石碾子替代軋路機,成為修機場的“最大型工具”。各縣民工都是自帶口糧、工具和簡單行李,白天出工,早晚自己做飯,還要冒著敵機轟炸的危險。擴建雲南驛機場時,敵空軍趁機場施工飛機起飛困難之機,實施偷襲。僅這次空襲,就犧牲民工250餘人。

這些由成千上萬民工頂著烈日,冒著大雨,一鎬一鋤,石碾碾壓,流血犧牲修築的機場對支援中美空軍掌握製空權,殲滅日本海空部隊,配合地麵部隊殲滅日軍,發揮了巨大作用,並有力地支援了中、美軍隊的反攻作戰。

為保證盟軍的補給和軍事需要,雲南每日出動男女老幼民工十餘萬,先後進行了修築、破壞和複修滇緬鐵路及便道、搶修滇緬公路、修築中印公路和中印油管、架設軍用電報電話杆線、修建傷病醫院等工程。這些工程不僅浩大,且缺乏機械,全賴人力開辟,犧牲巨大。當時死於石炸土崩、毒瘴疾病的民工難以計數。美國駐華大使詹森曾由衷地讚揚雲南人民的艱苦耐勞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在修築中印公路時,滇西各族人民,紛紛應征出工,僅保山、騰衝、龍陵三縣,為修複擴建滇緬、保騰公路及三條支線,就出動民工近200萬人次,擴建機場出動民工21萬人。方由於男性青壯年多已外出支前參戰,修複工程大多由老弱婦孺承擔。修複保山縣境內公路的婦女“常背著嬰兒,從幾裏甚至幾十裏以外的村鎮前來築路,所以美籍工程人員多喜歡稱這一段公路是婦孺公路”。中印公路在滇緬公路中國段的基礎上,建成通車,打通了我國際陸上供應線,縮短了物資輸華裏程,降低了空運的困難,負擔了原來滇緬公路的運輸任務,直到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建機場、築道路還將大片民田地化為軍用。如廣南大東門外新橋一帶,“約有一千四五百畝良田,阡陌相連,地勢平緩,算得廣南近郊一個糧倉”,即被征用為機場。雲南各族人民為世界和平、民族複興付出了巨大犧牲,他們認為:“這是抗戰的需要,勝利的需要,我們毀家紓難,在所不辭。”表示“我們知道這個分量,寧願獻給國家,決不做亡國奴”。其高尚情操感人肺腑,曾經有一位美軍上校不禁伸著大拇指連聲說:“中國老百姓OK,中國要勝利,日本人一定要失敗。”

中國的抗日戰爭不僅是一場中華民族自身謀求獨立和解放的戰爭,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雲南抗日軍民對駐滇美國盟軍的支援和無私奉獻雄辯地證明了這一點。雲南抗日軍民和世界人民一起爭取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礎,開辟了民族解放的道路,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見1995年5月9日江澤民在莫斯科偉大衛國戰爭紀念館揭幕式上的講話。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這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兩國軍民並肩抗擊侵略者的經曆,促進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友誼與理解,中國將繼續在人類正義事業一邊,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創造世界和平繁榮的美好明天。這是對那些為人類正義而犧牲的平凡而偉大的生命最好的紀念。

(作者單位:雲南大學)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