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章 雲南抗戰中的李根源

  趙勇

李根源(1879—1965年)是我省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又是經曆清、民國、新中國三個曆史時期的與時俱進的曆史人物。清末,他留學日本,追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主持雲南支部工作;歸國後創辦雲南講武堂,深入片馬勘察國土,倡導辛亥重九起義、護國運動。民國時期,他一度隱居蘇州,後奮起抗日;尤其是在雲南抗戰中,他宣傳、鼓動和組織民眾,並於危難之際,深入滇西,鎮守保山,譜寫了其人生最為輝煌的篇章。時值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又是李根源逝世40周年,特撰此文,以資紀念。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我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槍炮聲震撼了李根源的心靈,從而激活了其政治熱情,他從隱居的“冬眠”狀態中“蘇醒”,憤而投入抗日激流。

在蘇州各界群眾抗日集會上的演講,是他隱居吳縣後的首次公開亮相。李根源提出:要求國民政府改變不抵抗政策,一致抗日;提議以抗日大會名義,致電政府,與日本絕交,迅速出兵,北上抗日。這次演講,是李根源複出從事政治活動的公開宣言。其言一鳴驚人,切中時局症結所在,表明他的退隱不過是“苟全於亂世……聊為梁父吟”。其資深政治家的睿智、謀略,令人刮目相看。客觀地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他等的是時機,在沉寂了多年之後,複活的不僅是他的身心,更為可貴的是在中華民族的大災大難麵前,他的民族氣節與大智大勇!

李根源在蘇州曾多次為抗日烈士執紼送國殤。史載:1933年,李根源與蘇州耆紳、民眾,為在淞滬會戰中壯烈犧牲的78位烈士,舉行裝棺殯殮盛典。烈士遺體葬於善人橋鎮北馬岡山麓。他在紀念豐碑上親筆手書“英雄塚”。事隔4年,“八一三”事變後,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我軍英勇還擊,戰鬥異常激烈,陣亡將士增多。李根源與蘇州愛國人士組織民眾,搶救傷員,殯殮忠骸葬於英雄塚1200餘棺。並得到明代陳文肅公仁錫後裔捐其靈岩山下石碼頭硯山祖塋墓地40餘畝,作為續葬之地。經規劃施工,於11月初,李根源、張一麟率萬名父老,為烈士出殯安埋。當時,他寫的一首五言絕句即為佐證:“霜冷靈岩路,披麻送國殤。萬人爭負土,烈骨滿山香。”此景此情,撼人心魄。1943年,繪畫大師徐悲鴻到重慶化龍橋李根源住所,讀到此詩,深解其味,感慨已極,靈感頓至,欣然揮毫,畫成《國殤圖》。

曆經國殤,痛定思痛,李根源得出了中國抗戰,要作長期戰爭準備的結論。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他致信馮玉祥將軍,建議國民政府立即發布全國總動員令,向全球昭示我國非抗日不足以圖存的決心;迅速開發軍事物質資源,作長期戰爭的準備……這的確是遠見卓識,得到馮將軍的重視,並轉交國民政府。

1931年至1937年,抗日戰爭的爆發成了李根源政治生涯的分水嶺。相比此前,他判若兩人,在關乎中華民族命運、前途的關鍵時刻,老將出馬,奮起抗日;民族氣節,貫穿始終。



1938年至1942年,是我國抗戰的相持階段,也是李根源抗日民族氣節的高漲期。在廣州、武漢相續失守之時,李根源已經回到雲南兩個月了。他的到來,是雲南之幸、桑梓之福。命運仿佛注定,他要為保衛家鄉,實踐“明恥教戰”的諍言(1938年12月間,李根源輾轉抵達武漢,董必武邀其為《新華日報》所題之詞)而戰。他自知年老多病,且離開軍隊二十餘年,再也不能上前線指揮作戰,但可以在家鄉宣傳、鼓動,出謀劃策。所以,這時的李根源,其抗日情結,已超出個人鄉土情結,具有民間與官方相融的性質。他先是被聘為雲南省顧問,繼而出任雲貴監察使。

這段時間裏他做了大量有益於抗戰大業的事情,但最具有價值的不外乎是兩件事。一是宣傳鼓動民眾抗日;二是為省主席龍雲做參謀。作為雲貴監察使,或許是雲貴兩省最高級別的監察官員,可實際上是一大閑差,恰好成就了李先生宣傳抗日的使命。他不愧為一名出色的政治演講家。首先,他開辟了論壇,插上了一麵旗幟,上邊寫著“雲南人的真精神”,使工農商學兵各界,明確了共同的目標,“整個中國,正在死裏逃生”,“我們要繼承曆史上先賢們慷慨赴義、頭可斷而膝不可屈的風範”。其次,他以辛亥革命元老的身份見證了曆史與現實中雲南人的真精神——不屈不撓、英勇善戰。他說,遠一點,是在中法戰爭中,在越南抗法的岑毓英、楊玉科、蔣宗漢、徐聯魁、蔡標、丁槐、何秀林、吳永安、岑毓寶、馬柱、尉遲東曉、馬維騏、白金桂、覃修綱等,都是雲南軍隊的將帥,都表現了“雲南人的精神”。近的,在三年的抗戰之中,我們雲南人,我們雲南陸軍講武堂出身的軍人,如王萬齡師長、盧漢軍團長、曾萬鍾總司令、唐淮源軍長、寸性奇師長、趙錫光師長、鍾毅師長,以及張自忠將軍等等,他們在抗戰中的表現都是可歌可泣的……省主席龍雲也表示了抗戰決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有了這種民族精神,就不會與日寇妥協。在抗日戰爭中,我們雲南人說到做到。我們不僅把所有的人力財力貢獻給國家,我們還派出了盧漢、高蔭槐、安恩溥、張衝、孫渡、劉正富、魯道源等將軍領導的滇軍,支援全國抗戰,殲滅敵寇成千累萬,這證明雲南人的精神古今是一致的。有了這種精神,我們就可以說,敵人進攻雲南做不到,簡直做不到!最後,李根源提出今天抗戰則生,不抗戰則死!為了挽救祖國,“就是犧牲了我這條老命,也是在所不惜的”。

李根源的演說,表明雲南抗戰是中國抗戰的一部分,雲南人民英勇抗戰的精神就是中國人的精神。這麽說來,聯係鄉土,振奮民心,激發了人民抗戰的鬥誌,堅定了大眾抗戰必勝的信心。同時,作為龍雲的高參,李根源也提出了抗日禦敵、國防建設等建議,表現了高風亮節的民族氣魄和睿智的謀略。

龍雲與李根源的交情,應該說還是比較密切的。1938年12月期間,汪精衛由重慶到昆明,停留一日即飛赴越南河內後發表降日之“豔電”。在舉世震驚之際,李根源靜觀變化。據謝本書《龍雲傳》所載,事變發生後,龍雲曾邀李至五華山省政府官邸,征詢意見,並要求在“通電”上簽名。李根源斷然拒絕,陳明利害關係,接著道:“吾滇有薛爾望,明亡,舉家投黑龍潭而死。主席不聽我勸,如定要發電報,我也沒有辦法!但要我共同署名,我不敢從命,我將師法薛爾望,在五華山喝主席的鴉片煙如飲白蘭地,以殉職守。”

李根源的陳述外柔內剛,恢弘大氣。龍雲笑道:“印老愛我,印老愛我,我決不為汪精衛所利用,做汪精衛的殉葬品。”

1940年10月至11月間,李根源以紙筆為傳媒,多次寫信給龍雲,提出危亡形勢下的對策。一為兩軍對壘(德意日結成軸心國,英美蘇組成同盟國)下的國際格局,中國抗戰的出路是“促成美日戰爭”。二為泰日密約,日必將進攻新加坡、緬甸,“滇邊兵禍必速”。滇南邊防空虛,民心不固,望省府加以關注,及早準備。三為雲南之危,“至足可慮”,日本如果南進,“必合泰國進攻緬甸,一為德意軸心國盡相當之力,二切斷我中緬運輸,三坐緬甸。彼有此三利,先發入緬,恐將實現”,“眼見昆明,即是沈陽第二,言念及此,不寒而栗矣”。

戰局的發展,印證了上述預警是有先見之明的。一年之後,滇緬戰事,一觸即發。對此,朱德也有同樣見解,他曾在1940年7月間寫信給李根源:“吾師遠處南滇,日寇威脅昆明,當有製敵良策。德為防滇計,尚請吾師設法發動、幫助越南、緬甸、印度之廣大民眾起來抗戰。”

李根源不負眾望,為抗戰大業,深謀遠慮,一直在尋求對敵方略,以備當局采納。正如其詩所雲:“前方抗戰後方同,西緬南交已伏戎。我老據鞍猶矍鑠,好偕袍澤賦秦風。”三

1942年初,滇緬印戰場頓開。日寇南進,占泰攻緬。中國遠征軍入緬抗日,卻兵敗野人山。4月底、5月初,戰況速變,日軍突擊,我國西南騰龍邊域陷落。日欲截斷我國對外交通的滇緬公路,並沿路推進,大有兵臨昆明、威逼重慶之勢,其包藏禍心,一旦得逞,中外曆史發展必將逆轉。

這是中國抗戰最為艱苦的時期。麵對北上日軍,我國軍民在正麵戰場、敵後戰場浴血奮戰。難以想象,大後方瞬時洞開,滇緬印戰場,我兵敗如山倒,敵機狂轟濫炸,我國軍民的抗戰意誌正經曆著嚴峻的考驗。

李根源認為,國家之災在劫難逃;個人報國之時已經到來。原在蘇州便要拚的老命,曆盡困苦艱難到現在,就到滇緬拚去!他不顧年老體病,三次請纓,最終得到蔣介石批準。動身之際,以詩自勉:“老夫冒險生來慣,總向人間難處行。”過永平縣張化樞故居,他又以張抗清不降的典故表己心誌:“無為州牧張忠烈,罵賊桐城死不降。此日荷戈經故裏,一杯清酒酹銀江。”6月3日,經過長途跋涉,李根源趕到離滇西重鎮保山10公裏的郎義村龍王塘。這時某部參謀團團長林蔚令馬崇六差副官冒雨送信到村,言“昨夜寇渡潞江(即怒江),情勢嚴重”,謂李公“年老(已63歲高齡),不能經危險”,請“即刻離保山,轉大理”。李根源“複書陳謝,誓與永昌共存亡,不可去,不能去”。有人勸,李根源說,我心已定,如果保山失守,我就蹈龍王塘,以身殉職,決不投降。沉思片刻隨即揮毫寫詩:“人生既讀聖賢書,自有靈台比廣居。誌決神清受其正,天翻地覆欲何如。”俗話說:“惟大英雄能本色”。李根源對生與死,表達直白,民族氣節,由此可鑒。

“蹈龍王塘”之言既出,先生滇西之救援活動立馬展開:安頓民眾,組織人清理廢墟,掩埋屍體,防治疫病,宣傳抗日,並與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參謀長肖毅肅、馬崇六等一道,慰問難民、僑民。

6月5日至6日,宋、李聯袂在保山縣金雞村召開會議。在金雞村小學,八鄉四哨紳老、鄉鎮長、中小學教員,共計300多人到會。會上,李根源發布了動員令:堅守保山,擔起重任,協助國軍,踴躍支前。金雞村會議是滇西抗戰極其重要的一次會議。它對凝聚民心,堅定抗戰信念起了重大的作用。會後,李根源發表了《告滇西父老書》,這是滇西抗戰的宣言:“雲南已成戰區,滇區即是前線。保衛雲南須先保衛滇西,而保衛滇西,須先扼住潞江,保住保山。”《告滇西父老書》強調“保鄉即是保省保國”,民眾的責任就是“服從軍政長官指示,推進軍民合作工作”。書中蘊含著李根源強烈的愛國情懷:“根源生長騰衝,滇西是我桑梓”,麵對敵寇入侵,百年浩劫,“乃奉蔣委員長電令,及監察院電催,和龍主席囑托,扶病西上,冒暑遠征。我帶來一個衰病老年之身,帶來一顆純潔的赤誠之心”,大家齊心一致,“抱定決心,驅逐敵人退出騰衝、龍陵國境以外,退出緬甸,甚至退出暹羅、安南及南洋群島”。

《告滇西父老書》一經發表,政府權威逐漸顯現。七十一軍固守怒江,民眾奮力支前,阻止日軍東進,保山由危轉安,滇西戰況出現敵我對峙局勢。至此,騰龍八邑失陷;進攻孟定之敵,被我方曹發安、王理文率隊抵禦,敵退,滇南各縣得以保全;我軍隔怒江扼住倭寇,我軍隨即趕往鎮康、果敢、孟定、耿馬、卡佤山設防。

至6月30日,圓光寺會議時,宋、李主持軍事會議。李根源勉勵軍隊再接再厲,奪取勝利。接著,李籌劃謀略,做土司工作,因為,他認為滇區土司近20家,百萬人眾,直接關係到滇西抗戰之成敗。故函電各土司,囑其服從政府命令,誓死抗敵。隨即函至重慶,商調尹明德為專員,赴騰龍各家土司宣慰。李親書“為國幹城”匾額,附詩雲:“土官世代篤忠貞,與我交深昆弟情。今為宗邦扞邊圉,人人應起作幹城。”書經裱褙,交尹明德贈予各土司。尹明德深入邊地,撫慰土司20餘家。尹明德撫慰的近20家土司,北起瀘水,南達瀾滄,土地有數千公裏,人口逾百萬。這些土司(如幹崖宣撫司刀保圖)有許多家處於日寇蹂躪之下。敵或以物質利誘,或以武力威脅,或恩威並施,逼迫其降。土司不願做亡國奴,又無力抗擊日軍入侵。由於李、宋、尹開展了慰問、宣傳、委任等工作,以國家為重,以抗日為先,各地土司先後複函或派代表赴保山匯報、聯絡。各土司在統一部署下發動和組織各族人民抗日。如潞江土司線光天“將家小送往怒江東岸後,職仍在大塘子與組織司署臨時辦事處,從國軍作戰”。南甸土司龔綬電告李根源:“我司世受國恩,同仇敵愾,當仰體德意,誓死抗戰,與疆土共存亡。”幹崖土司刀保圖在騰龍淪陷後,夜奔回署,召集全體民眾,組織中緬義勇軍,破壞騰衝至八莫公路、電線,扼守關隘。

滇西數千裏土司地,由於組織得當、及時,築成千裏長城,為滇西抗日衛國戰爭奠定了堅實基礎,故李根源受到蔣介石褒獎。

1942年7月,李根源離開保山到大理,創辦“滇西戰時幹部訓練團”。1943年2月,他奉召回重慶,卻心係滇西,關注滇緬戰場,與騰衝縣抗日縣長張問德互有書信往來。張問德曾任騰衝縣長,後年老退休。日軍占領騰衝縣城後,他不顧63歲高齡,於1942年7月3日在界頭正式宣誓就任騰衝縣抗日縣長,領導各族人民開展抗日鬥爭。敵人對他發布誘降書,請他“長日聚談”,不涉及軍事問題,保證他來去安全。張問德說:“我的祖宗並沒有遺給我軟骨頭,高黎貢山孕育的兒子絕沒有軟骨病”,並發表了彪炳青史的《答田島書》,其錚錚鐵骨,為舉國讚頌。李根源稱他“氣節凜凜,聲光燦然”。其時,敵後有張問德,敵前有李根源,這絕非偶然。

1944年5月11日至1945年1月27日,滇西反攻,並取得勝利,騰龍光複。李根源返回騰衝,處理善後,建議免除騰龍田賦,發起修建國殤墓園,且脫離軍政界,告老還鄉,回騰衝老家。

抗戰中的李根源,總有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當國民政府軍委會欲棄保山,退守瀾滄江或漾濞江一帶時,他痛陳利害,力爭鎮守保山,以怒江天塹為防線,從而保住了保山,亦保全了滇西,穩固了後方的昆明、重慶。他心中有抗日救國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使他有忘我的犧牲精神。當他飛渡關山,奔赴保山前線抗日時,他就踏上了一條英雄之路。他擁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有膽有識,智勇兼備。古人說“亂世出英雄”,說明英雄須出入風雨,經曆磨難。今天,硝煙散盡,和平彌足珍貴。然而,隻要勝敗還涉及國人的生存、尊嚴,那麽對李根源這類抗日的民族老英雄的研究,就永遠不會過時。

(作者單位:昆明學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