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章 保山人民對滇西抗戰的巨大貢獻

  摘要:論述了保山人民對滇西抗戰的貢獻,修築滇緬公路,修建保山飛機場,輸送部隊參加全國抗戰,全力支持滇西反攻,發展抗戰進步文化。

關鍵詞:保山人民抗日貢獻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一件大事,是關係到全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民眾的參與十分重要。1937年盧溝橋事變,標誌著中國進入全麵抗戰階段。蔣介石曾發表廬山談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任何中國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中共領袖毛澤東指出:兵民是勝利之本。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讓敵人陷入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滇西抗戰期間,保山人民積極支援抗戰,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群策群力,搶修滇緬公路

滇緬公路起於昆明,終點為緬甸臘戍,全長1146.1公裏。中國段從昆明至畹町,原長959.4公裏,修建過程分東西兩段。東段由昆明至下關,長434.8公裏,1935年12月完成土路通車。西段由下關至畹町,長524.6公裏,於1937年12月動工,至1938年8月完成。保山人民為修築滇緬公路西段付出了巨大代價,作出了重大貢獻。

保山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重鎮,交通運輸全靠人背馬馱,十分不便。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派交通部次長王艽生來到雲南,最後確定滇緬公路西段從下關到保山,經龍陵、芒市,從瑞麗一帶出境入緬,出境具體地點未確定。後來到雲南公路總局查知:從畹町出境入緬,前進18公裏便可在木姐附近與臘戍至八莫的公路銜接,然後直抵仰光。並且畹町至芒市的80公裏,當地土司已修通了能通小車的簡易公路,於是最後決定滇緬公路從保山經龍陵、芒市,到畹町界河入緬。路線確定後,由李曰垓籌組公路測量隊,測量由下關至畹町國界公路,由省公路總局技工呂廷相、師羅段段長李德洪協助測量。經過艱苦緊張的測量後,隨即組織施工。潞西段,總局派張祖武負責施工,龍陵至畹町段,張星炬負責,惠通橋至龍陵段,劉春輝負責,下關至惠通橋段,呂廷相負責施工。下關至畹町,路長524.6公裏,工程浩大,任務艱巨,為了加緊搶修,滇西沿途所經12個縣和潞西、梁河、隴川、蓮山、瑞麗等五個“設治局”劃段包幹完成土方工程,重大橋梁、涵洞由政府派專人修築。各縣每天出動修路的民工,保山最多,達2.8萬人,最少的縣(局)也在1000人以上。省政府要求17個縣(局)每天出工必須在1.5萬人以上。

1938年1月,保山段總工程處成立,段偉負總責。下設6個工程處,每個工程處下設3~5個分段,全線共有16個分段。1937年12月24日,全線開工,至1938年8月底竣工。保山段自坡角至龍洞,長146.4公裏。公路所經之地,大都是高山峽穀,急流險灘,而龍陵至畹町段則是瘧疾肆虐的“瘴癘區”。沒有築路機械,全靠人力挖山開路,肩挑人扛,勞動強度極大。民工自帶口糧、行李、鋤頭、糞箕、扁擔和刀、斧等簡易工具。到工地後,自搭草棚,住洞穴,有的甚至棲息岩石、樹叢之中。施工中,傷亡、病故達551人(男523人,女28人),傷殘不計其數。公路質量要求:路基寬9米,最大坡度為20%,最小彎道為10米,平曲線最小半徑12米(回頭例外),平原長距不得短於100米,山嶺地不得短於60米,最大縱坡為30%,路麵為泥結碎石。工程艱巨地段,允許設單車道4.5米,但必須每隔500米內設置轉車道,寬12米。修路方針為“先修通,後求好”,可先開出路基4~5米,後逐步加寬。路麵完成後,對險峻彎道、陡坡、橋涵、交叉路口、村鎮等立標誌、途程,設裏程號(公路樁),便於公路管理,以保行人及車輛安全。修路過程中,保山民工以飽滿熱情投入勞動中,日出工2.8萬人,占當時保山縣30萬總人口的9%左右。至竣工,共投入300多萬工日,平均每個保山人出工十天左右。修路時間緊,任務重,軍令如山,必須限期完成。據說龍陵縣長楊發光曾接到省府一封雞毛信和一個裝著手銬的木盒,意為在限期內必須完成任務,否則自戴手銬到昆明聽候處分。

經過八個多月的艱苦奮戰,至1938年8月底,公路全線通車。滇緬公路僅保山段的修築,共完成土方1100多萬方,石方100多萬方,大橋4座,中橋2座,小橋236座,涵洞1789道。跨越了三山(蒼山、怒山、高黎貢山)及三江(漾濞江、瀾滄江、怒江)。如此浩繁的工程僅用了9個月時間,被國際上稱讚為一大奇跡。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說這種奇跡“隻有中國人民才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做得到”。

滇緬公路這條國際交通線,日後成為中國抗戰生命線。它修成通車後,擔負著運輸軍用物資及醫藥藥品、醫療器械等方麵的任務,1942年起又擔負起了運送中國遠征軍的軍運任務,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修路不易,保證路的安全與暢通更艱難。隨著戰局變化,滇緬公路經曆了始修、維修、破壞、複修的過程,保山人民都參與其事,見證曆史,無怨無悔。此外,1944年12月後,保山又征調民工,參加了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保(山)密(支那)公路的修築及架設中印輸油管道的任務,累計用工100萬工日以上。

二、投工投勞,修建擴建複建保山飛機場

(1)保山飛機場初建。1929年,雲南省政府為發展航空事業,在昆明設立航空司令部,委任張元養為司令,段彤雲為工程總理,團保局長張定甲、警務局長孔景伯為助理組成領導機構。2月2日動工,機場位置選擇在臥師窩、雙龍村、莊家坡、大樹屯、小溝園一帶,共占農田782.92畝,機場總麵積269606平方米。耗費243640個工日,遷出墳墓576塚,挖土方182355立方,沙方1511立方,石方543立方。修築成長800米、寬400米的簡易飛行場地。

(2)擴修。1938年,因抗戰需要,雲南省航空委員會命保山設立飛行場,任命朱治為場長,複征保山2萬個工日,將原簡易機場擴修為長1200米、寬800米的規模。

1940年,保山機場再次奉命擴建。7月24日成立擴場工程處,滇黔綏靖公署派保山縣縣長劉言昌兼工程處長。先後征調14個鄉鎮的民工,用工399004個勞動日,並在臥師窩建蓋了空軍軍官學校,占用農田29.49畝。

(3)自毀。1942年5月,日軍從緬甸入侵我國,騰衝、龍陵相繼淪陷,保山遭到日軍飛機轟炸。日軍多次強渡怒江,保山危在旦夕,形勢十分緊張,為預防萬一,不使機場資敵,兩千多人對機場施行自毀,除留下僅供飛機起落地帶的跑道外,備用汽油、物資、器材全部放火燒毀。

(4)複修。1944年4月,為了配合滇西大反攻戰役,需複修機場,再次征派保山縣10多個鄉鎮的民工99628個工日晝夜搶修機場。同年10月,又征用農田301.73畝,擴充麵積。複修後的跑道全長1800米,寬45米,並在機場附近建蓋營房30多間。1945年4月10日竣工,機場修建完備。

為使機場設置完善,修建了附屬設施。在機場附近修機窩9個,供飛機隱蔽之用。在機場周圍修建寬6米的環形公路,機場四周布上鐵絲網。修建露天油庫1個,護場營房30多間。為加強機場行政管理,設置兩套機構,一是中國空軍機構,二是盟軍美國空軍機構。中國空軍機構為第五總站,總站長兼機場作戰正式指揮官鄧誌堅少校,副站長吳子琦少校,全站共有1000多人,設有六課、二室。六課是航空、運輸、士兵編製、通信、財務軍需、醫藥衛生,二室為中山室(政治指導)、書記室(擬辦文稿、收發電文、繕寫文書)。美國空軍機構人員多為美國空軍,機構設置有工程處、航空站、無線電台、飛行中隊、測修台、運輸中隊、高射炮連等。1944年秋,美國空軍十四航空隊和第十航空隊來保山駐防,對騰衝、龍陵的日軍進行偵察、轟炸、掃射,並擔任空投物資的任務。保山機場熱鬧非凡,經常有各類飛機起降,如萊茵機、北美機、P-40戰鬥機等,歸基地司令格羅斯指揮。此外,因抗戰需要,騰衝奉命在騰衝綺羅鄉修建了小型飛機場。1944年騰衝飛機場每天飛機起降二三十次,對收複騰衝起了重大作用。

隨著滇西抗戰的勝利,盟軍空軍逐步撤離保山,1945年1月6日全部撤離。1947年-1949年空軍第五站調離保山。1949年12月雲南宣布起義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一師正式接管保山機場。

保山飛機場的修建,溝通了對外聯係。特別是盟國空軍進駐後,改變了保山被炸的局麵。盟軍逐步掌握了製空權,在滇西大反攻中參加了轟炸鬆山、騰衝等戰役,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持了滇西抗戰。

三、在抗日救亡運動中捐款捐物,輸送兵員參加全國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保山人民抗日熱情高漲。雲南省組織了“雲南各界抗敵後援聯合會”,號召全省各族人民開展捐獻活動和認購救國公債,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每年7月7日至9日三天搭獻金台組織“七七獻金”,保山人民積極參加這一活動,不少公職人員、學校師生、商店老板、工人和居民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可惜沒有保留捐款的具體數字。我們隻知道愛國僑領梁金山先生多次為抗日捐出巨資。為蔡廷鍇部和宋哲元部共捐白銀9000兩,為國家捐飛機一架,汽車80輛,同時認購了雲南省救國公債的50%,這不僅是梁金山先生的光榮,也是保山人民的自豪。

根據《保山縣誌》記載,八年抗戰中保山縣人民共輸送了兩萬人參加到抗日軍隊行列,“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送兒打東洋”的場麵隨處可見。他們有的參加了台兒莊戰役,殺敵異邦,為雲南人民爭了光、爭了氣,有的參加中國遠征軍,奮勇殺敵,湧現出了不少英雄。如中國共產黨黨員朱家壁(龍陵象達人)受延安派遣回滇軍參加統戰工作,團結了一批滇軍人士,推動了滇軍進步文化的開展,後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邊縱”優秀指揮員。魯道元將軍(昌寧縣人)在三次長沙保衛戰中英勇殺敵,成為國民黨高級將領,抗日名將。寸性奇(騰衝人)將軍率部四十一師血戰中條山,身負重傷,高喊“勇敢殺敵,不成功,便成仁”,為國捐軀,被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蘭馥(保山青陽村人)少將,曾與朱德是雲南講武堂同學,1928年擔任過龍陵縣縣長。1942年他在保山參加李根源組織的軍事會議,大聲疾呼怒江設防重要性,認為怒江天險勝過10萬雄兵,怒江設防是上策,博得了與會者的讚同。抗日戰爭中,保山人在台兒莊陣亡的將士有陳寶祥(楊官屯人),少校團副兼營長;辛朝顯(施甸人),營長;張致雍(金雞村人),中尉連長。另外,李光輔(蒲縹人),團副,犧牲於贛北找橋之役;李鑒濤(城關人),上尉連長,犧牲於中條山;張啟昆,五十六軍高參,犧牲於長沙戰役;段雲(施甸人),十九路軍連長,率全連壯烈犧牲於上海保衛戰;楊景輝(由旺人),少校營長,犧牲於石家莊戰役,他們都是保山人的驕傲。

四、竭力支援滇西大反攻,奪取滇西抗戰勝利

1943年10月,中國駐印軍發起了緬北戰役,經過胡康河穀戰役和孟拱戰役,殲滅了大量日軍。為配合緬北反攻,中國遠征軍決定於1944年5月發起滇西反攻戰役。中國遠征軍長官部移駐保山“馬旺屯”,下轄十一、二十兩個集團軍,源源開進保山,共約16萬人。由於隻有滇緬公路一條主幹道,滇西大反攻軍糧主要由保山縣供給。保山人民深知保山處於戰爭前方,支援反攻責無旁貸,發揚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竭力支援滇西抗戰。首先,保山縣成立了黨政軍聯合辦事處,統籌軍隊補給供應事宜。其次,在滇緬公路沿線各鄉鎮及施甸、姚關等地成立了16個軍民聯合辦事處,負責征調民工、馬匹,運輸糧秣彈藥。再有,在沿江各渡口設軍民合作站,負責挖修戰壕、修補渡口。全縣動員了民夫、騾馬、馱牛,先將糧秣、彈藥運至沿江各渡口附近,以待軍隊推進後,便於補充。當時,在北起緬戛渡、南至打黑渡的五條運輸線上,人挑、馬馱、牛運,男女老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沿江一帶,特別是渡口附近的群眾,任務十分繁重。他們幾乎全部出動,既為江防部隊加強防禦工事,開挖戰壕,修築道路,準備渡江器材,又為兵站人員建蓋倉庫,存儲糧秣及彈械軍品,還為通訊部隊砍伐樹木和栽立電竿,架設電話線,伐木,解板,造船和架橋,等等。如汶上鎮,地處江防前線,每天來往部隊很多,晝夜需要民工、馬匹,連婦孺悉數派盡,猶不足應付。歸仁鄉、仁和鄉的第五保487戶農戶,平均每戶出民夫280多天,騾馬64個工日;位於打黑渡的關南鄉大軍雲集,該鄉出動水手1000多名負責運送部隊過江,全鄉男女老少全部出動。

1944年5月11日,衛立煌將軍下達了橫渡怒江的命令,滇西大反攻全麵展開。保山縣每天出動民工3萬人以上,出動騾馬和馱牛6000匹(頭)以上擔任運輸任務。部隊打到哪裏,民工就將物資運送到哪裏。當時,每位民工肩挑30公斤,騾馬馱60公斤,民工除承運任務外,還自帶運具、炊具、雨具、行李及配發的糧食,勞動強度很大,對有些女民工來說尤為艱苦。由於戰事緊,任務重,民工們不得不晝夜兼程。方國瑜先生在《抗日戰爭滇西戰事篇》中說:滇西大反攻時16萬大軍駐紮保山,保山壩變成了兵營,每個鄉無有不駐兵者,每個農戶無有不應夫者,騾馬馱牛全體出動。然而保山人民義無反顧,無怨無悔,奮勇支前,直至滇西抗戰結束。

根據《保山縣誌》記載,在滇西大反攻直至把敵人趕出國土的8個月中,保山縣共征用民夫4160324工日,騾馬1193652匹,馱牛323297頭,民工犧牲3854人,騾馬死亡4794匹,馱牛死亡1510頭,供應軍糧大米3580萬公斤,豆料8923808市斤,馬草19061574市斤,豬牛肉464599市斤,柴薪1182萬公斤,棺木13000餘具,枋板238123市丈,栽電杆工人18900名次,家具用物68184件。所有船筏器材均屬部隊臨時征用,尚未統計在內。據有關資料記載,大反攻前,怒江前線森林密布,戰事結束,樹林砍伐殆盡。值得一提的是,保山人民1942年5月遭受日軍飛機狂轟濫炸,死傷一萬餘人,房屋被毀三千多間,又遭亂軍搶掠、焚燒,財產損失甚巨。由於日軍飛機投放細菌導致保山城鄉鼠疫霍亂疫病流行數月,死亡6萬餘人。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之下,保山人民傾其所有,對滇西抗戰作出如此巨大貢獻,實屬不易。當時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的國民黨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撰文指出,滇西抗戰勝利的原因為三點:一是滇西人民的支援,二是遠征軍官兵的堅強鬥爭意誌,三是同盟國的協力。這個結論是公正客觀的,是完全符合事實的。他指出:“當時投入這場運輸的滇西老百姓,至少有二三十萬人。尤其是為軍隊直接運送糧食、彈藥、傷兵的幾萬民夫,真是辛苦萬分,但他們忍受了,因為他們知道對日本帝國主義打仗是一場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隻有把日本強盜消滅了,趕出國土,才能安居樂業。所以,他們一方麵忍受痛苦,一方麵以極大的熱情來支援這一反攻。這是戰爭獲得勝利的決定因素。”

五、開展以進步文化為主題的抗日救亡運動,積澱了滇西抗戰精神的文化素養。

全國抗戰爆發後,保山抗日救亡文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37年~1942年5月。第二階段,1942年5月~1945年1月。第一階段,由於保山是全國大後方,抗日救亡文化運動主要是成立各種劇團,傳播抗日歌曲及演出話劇,激發民眾愛國熱情,捐款捐物支援全國抗戰。第二階段,保山成了抗日前線,當地人以實際行動投入抗日洪流。

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騰衝和順鄉人得到華僑從緬甸購贈的一部收音機,每天收聽要聞,刊印《新聞三日刊》,至1937年7月7日前,改為《每日要訊》,每期500份,寄往騰衝各機關、學校以及保山、龍陵、潞西等地,使邊地民眾了解抗戰戰訊。1938年騰衝文化人白階平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橫跨橫斷山脈》一文,以文藝形式反映中國人民修建滇緬公路這一偉大工程,南洋各地競相轉載,轟動國內外,世人知道了滇西民眾在為抗戰而趕修公路,在流血流汗。不久,李生莊、李生勉等帶領男女青年組織抗戰劇社“藝友社”、“怒江劇社”,演出《淪亡以後》、《放下你的鞭子》等話劇、活報劇,並在騰衝、瑞麗等地巡回演出30多天,觀眾4萬餘人,將演出收入交“抗戰後援會”,支持全國抗戰。“七七”事變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湧,原保山省立師範、省立一中組建了大型合唱團,排練了《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大刀進行曲》、《鬆花江上》等歌曲,抗日歌聲在保山回蕩。1939年春,以保山中小學教師為主,組織了一支“保山戰時宣傳隊”,自帶口糧行李到鄉村進行抗日宣傳,很受到歡迎。他們就牆壁書寫“精誠團結、抗戰到底”、“團結禦侮、誓雪國恥”、“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好鐵才打釘,好男才當兵”等大幅標語,並宣傳抗日歌曲,堅定了人們的抗日決心。保山一中教師安建武創作的二部合唱曲《走上戰場》一度流行。第二零零師師長戴安瀾作詞作曲的軍歌《戰場行》在保山廣為流傳,產生了重要影響。歌詞道:“弟兄們,向前走!五千年的曆史責任已經落在了我們肩頭,日本強盜他要滅亡我們的國家,奴役我們的民族。我們不願做亡國奴,隻有誓死奮鬥,隻有誓死奮鬥!”

1942年5月怒江以西國土淪陷後,保山抗戰文化進入新的階段,進入真正的保山抗戰文化階段。李根源的《告滇西父老書》,在滇西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猶如劃破長空的閃電,極大地鼓舞了滇西軍民抗日鬥誌,也讓淪陷區人民看到了曙光。而寫於滇西抗戰時期的《荷戈吟》、《江上集》等,被譽為字字皆真、句句皆切的愛國主義史詩。騰衝和順小學校長寸樹聲在騰衝淪陷前兩天堅持上課,他從曆史到現實,告誡學生學校解散後也要不忘學習,決不當順民和亡國奴,隨時準備戰後來複課,頗有普法戰爭時期“最後一課”之風韻。張問德年過花甲仍擔任抗日縣長,率領騰衝人民堅持敵後抗戰,被譽為“全國500縣長抗日之楷模”和“有氣節的讀書人”,他的《答田島書》在全國各大報紙發表後,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影響,成為保山人民的一麵旗幟,引導保山抗戰文化勇往直前,激勵著無數進步文化人士舍生忘死地投入抗戰的偉大洪流。在愛國主義精神旗幟下,保山抗戰文化運動趨向繁榮,各種劇團紛紛成立,優秀作品不斷問世。特別是到了1944年,16萬大軍雲集保山,各部隊文工團在保山各鄉鎮巡回演出,既改善了軍民關係,也繁榮了保山文化藝術。1942年初徐悲鴻在保山的勞軍畫展舉辦成功,極大地提升了保山抗戰文化內涵。徐悲鴻在保山近兩個月,留下了300餘件作品,觀眾達10多萬人,義展所獲捐款3萬元盡數支援抗戰,其《田橫五百壯士》、《愚公移山》等作品深深地激勵和鼓舞著保山人民抗日的信心和決心。保山遭受“五四”被炸後,有6萬人死於轟炸及炸後帶來的疫病。徐悲鴻聽到噩耗,給保山好友趙國亞寄來了1937年所作《立馬圖》,並題詩一首:“西使宜天馬,由來萬匹強,浮雲連陣沒,秋草遍山長,聞說真龍種,仍殘老驌驦,哀鳴思戰鬥,迥立問蒼蒼。”全詩情調高昂,表達了徐悲鴻先生與保山人民同仇敵愾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堅強意誌。張問德另一首名詞《西江月》問世,李根源《向西行》、《離永昌》等10多首抗戰詩的發表,封少藩的《抗戰詩抄》、劉實甫的《祭騰衝陣亡將士文》、張礪的《騰衝國殤墓園落成祭文》等等,無不展現新的精神風貌,那就是誓死抗日,還我河山,愛國主義精神與日月爭輝,與山河永存。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