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四節 時時自責以求全

  由於曾國藩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熏染陶冶、經過嚴格科舉考試而產生的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所以,他對儒家那一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封建人生信條看得非常重要,視為平生待人接物、處世治事的基本準則。然而,在曾國藩的心目中,自宋明以來,一般正統士大夫往往把修身同治國、平天下相對立,割裂開來,強調各自的重要性,到頭來不是治國、平天下缺乏精神支柱和遠大目標,乃至完不成救世大業;就是滿腹文章,而不能任天下大事。也就是把“傳教”與“辦事”對立起來。究其原因,他認為主要的問題就是人們把“修身”二字看得太簡單、太孤立了,從而缺乏實際,難以使“修身”同“治國、平天下”有機地結合。因此,曾國藩主張,修身必須首先結合實際去進行。不管是讀書做學問,還是待人接物;不管是帶兵打仗,還是為官從政,都有修身的大學問體現其中。要做到這樣,曾氏認為重要的問題就是立足於精神修養,即治心。

  眾所周知,精神是人生的本源。有什麽樣的精神狀態,就會有什麽樣的人生觀。曾國藩認為,精神的修養,全是內心所要做的功夫。所謂治心之道,如懲忿窒欲、靜坐養心、平淡自守、改過遷善,等等,都屬於精神方麵的修養。因而,在他的遺著中,尤其是在他的日記和家書中,關於這方麵的言論頗多。他主張,精神修養必須按照靜坐、平淡、改過這三個步驟去進行。

  所謂“靜坐”,這是儒道佛三家所共有的初步門徑。自東漢以來,儒家的積極入世人生哲學與老莊自然淡泊的消極出世人生哲學始終是互為補充的。至於佛家所說的“明心見”,更要求人們先有靜的境界。因而,它們都強調一個“靜”字,也都成為中國士大夫階層最基本的修養功夫。曾國藩綜合儒道佛三家之說,把靜字功夫看得非常重要。他在日記中說:

  “靜”字功夫要緊,大程夫子成為三代後的聖人,亦是‘靜’字功夫足。王陽明亦是‘靜’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動心。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

  在這段話語中,曾國藩反複強調的是,如果一個人的精神不能安然沉靜下去,那麽他的心思總是散漫的,總是浮動的,對事理不會看得清楚,做事不會踏實,乃至於自己的身體也不能保養得宜。

  認為,在物欲羈絆下,一個人要“靜”下來是很不容易的,他欽服顏回的淡泊,也特別指出,如果一個人不經曆高山,就仍會對高山仰止,沒有得到的,總是有乞求,人能大徹大悟,在登臨高山,已獲已得後,就是不容易了。他說:

  顏子三月不違,亦可謂洗心退藏,極靜中之真樂者矣。我輩求靜,欲異乎禪氏入定,冥然罔覺之旨,其必驗之此心,有所謂一陽初動萬物資始者,庶可謂之靜極,可謂之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也。不然,深閉固拒,心如死灰,自以為靜,而生理或幾乎息矣。況乎其並不能靜也,有或擾之,不且憧憧往來乎?深觀道體,蓋陰先於陽,信矣。然非實由體驗得來,終掠影之談也。

  所謂“平淡”,實際上主要是對老莊淡泊寡欲之說的繼承和闡發。我們知道,一個健康的人,如果對世間之事不能看得平淡,一切都視為至關重要,都想去得到它,那麽他的心境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被外物所擾亂,精神就會時時要受到牽累,常常會因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耿耿於懷,就會影響到待人接物、處世治事的好壞成敗。因此,曾國潘在強調靜字的同時,還主張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說:“思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並表示要“以莊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道自克”,要把“世俗之功名須看得平淡些”。因為他認識到,一般人之所以胸襟狹窄,全是物欲之念太重,功名之念太深。更具體些說,則是私欲圍擾於心,精神無安靜之日,自然也就日覺有不愉快的心境。他這裏所謂的宜在“平、淡”二字上用功,即是要使心中平淡,不致為私欲所擾亂,務使精神恬靜,不受外物之累,使自己置身於物來順受,然後可以處於光明無欲的心境。

  所謂“改過”,用曾國藩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如果在心境上不能平淡,則究其所以未能平淡的原因,然後在這個問題上痛下針砭,去檢討、去改過。為此,他在一生中堅持寫日記,把每天的所作所為,認真檢討,如實地記錄下來。綜觀他寫下的一百多萬字的日記,其內容有相當一部分是自艾自責的語句。譬如,他在朋友家中見到別人奉承賣唱之女子,“心為之動”;夢中見人得利,“甚覺豔羨”,等等。於是,他痛責自己:“好利之心至形諸夢寐,何以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聞言尚怦然欲動,真可謂下流矣!”僅在1842年冬天,他就連續一個多星期,寫下了諸如說話太多,且議人短。“細思日日過惡,總是多言,其所以致多言者,都從毀譽心起”;“語太激厲,又議人短,每日總是口過多,何以不改?”等語。對於友人的忠告,曾國藩則強製自己虛心接受,力求改過。邵蕙西曾當麵責他“交友不能久而敬”、“看詩文多執己見”、“對人能作幾副麵孔”,他視為“直哉,吾友”!並決心“重起爐冶,痛與血戰一番”。此外,從他所作的銘聯箴言以及格言警句單字等,大部分體現了他要借以提醒自己不忘改過、立誌自新的精神。

  經過多年仕宦生涯的曲曲折折,晚年的曾國藩總結出十二條治心經,認為終生守之而不改,這就是:

  無貪無競,省事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欽。戰戰兢兢,死而後矣,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繼日。此十二語者,吾當守之終身,遇大憂患、大拂逆之時,庶幾免於尤悔耳。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