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 醫聖之路”

  張仲景,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人。唐代甘伯宗《名醫錄》記載張仲景曾為長沙太守,故後世又稱‘張長沙’,其方書又被稱為‘長沙方’。據《傷寒雜病論集》中記載,張仲景的家族原有兩百多人,由於疫病流行,自漢獻帝建安紀年以來,不到十年時間,就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亡,其中七成死於傷寒。他立誌發憤鑽研醫學,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刻苦攻讀《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等古代醫書,繼承古典醫書的基本理論,廣泛吸取古代流傳下來的治病良方以及當時人民與疾病作鬥爭的豐富經驗,結合個人臨床診治疾病的大量實踐,創造性地著成《傷寒雜病論》,為中醫臨床醫學的發展樹立了裏程碑。

  主講人簡介

  郝萬山,1944年出生,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名中醫學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音樂治療學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委員。多年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主講的《傷寒論精講》(VCD光盤),為全國中醫經典著作示範教學項目。

  編著、主編和參編《郝萬山傷寒論講稿》、《傷寒論講義》等著作26部。

  張仲景是我國的一代名醫,被後人尊為“醫聖”,其所著的《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的醫學名著,是中醫理論和臨床的經典。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不但影響了中國和中醫,也同樣影響了世界醫學界,至今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那麽,張仲景跟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什麽樣的關聯?是什麽原因造就了這樣的一代名醫?張仲景到底為中醫做出了哪些傑出的貢獻?

  在上個世紀末,這話聽起來好像很遙遠,實際上也就是十多年前的事,北京爆發了一次流感,那次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我在門診,來了兩個年輕人,一男一女。女的說,大夫,我們倆都感冒了,您開藥的時候用我的名字,藥量大一點,煮完以後我喝一碗,他喝一碗。我說,為什麽要這樣啊?她說,我的藥費是能報銷的,他的不能報銷。我說,你們倆能吃一樣的藥嗎?她說,我們倆都感冒了,都是流感,怎麽不能吃一樣的藥呢?

  我這個時候就看病人的具體症狀:男的鼻流清涕,特別怕冷,發燒,全身疼,嗓子癢,咳嗽,沒有汗。從中醫的角度說,這是風寒外感。女的嗓子腫痛,咳嗽吐黃痰,發燒明顯,怕冷不太明顯。從中醫的角度說,這是風熱外感。我說,他得的是風寒外感,你得的是風熱外感,他需要用辛熱的藥,你需要用辛涼的藥,你們倆怎麽能吃一鍋藥呢?這個女的馬上接我的話茬,她說,大夫不對啊,不瞞您說,我們倆剛結婚二十天,我們同住一間房,同睡一張床,又同吃一鍋飯,他怎麽得的是風寒,我怎麽得的是風熱啊?

  當時周圍有我幾個學生,這幾個學生也納悶,同樣的環境又都是流感,怎麽一個是風寒,一個是風熱呢?我對病人說,因為你們兩個的體質不一樣,所以都得感冒以後,你們對這個致病因素的反應狀況不一樣,就出現了不同的臨床表現。我就對這個女的說,你是陰虛陽亢的體質,你平常就容易心煩急躁,容易風風火火,性格外向,甚至有俠肝義膽。她瞪著眼睛看我說,你會算命啊?我說,我不會算命。她說,你怎麽知道我的性格呢?我說,陰虛火旺的人就是這樣的脾氣,所以你從小一得感冒就往嗓子走。我說,你以前是不是經常犯扁桃體炎?她說,大夫,真是這樣,我從小就經常犯扁桃體炎,經常發燒,幾次要到兒童醫院做手術,我害怕,結果到現在也沒摘掉,現在一感冒還上嗓子。

  我說,我現在知道了,你的先生是陽虛的體質,平時手腳偏涼。她說,對,他的手腳比其他人的涼。我說,你的先生性格內向,思維縝密,動作和語言沉穩。他這樣的性格,是陽虛陰盛體質的表現,所以他得了感冒以後,就容易從陰化寒,表現就是風寒外感。因為你是陰虛陽盛,外來的致病因素就會從陽化熱,所以你得的就是風熱外感。中醫在診斷這個病的過程中,並不是看什麽樣的氣候條件,什麽樣的流感病毒,他是看那個肌體對致病因素的反應狀態,這個狀態更能夠切合病人當時的實際情況。你們倆的病現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那能吃一樣的藥嗎?

  她說,那我明白了,怪不得我們第一天用了同樣的西藥沒有好,第二天、第三天用某一家醫院協定處方的那個藥,燒又沒有退。咱也甭管報銷不報銷了,您給我們倆開藥吧。

  我給男的開的是辛溫的解表藥,給她開的是辛涼的清解藥,每人就開了一劑。當然,吃一劑藥這個病就好了。這就叫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更能夠針對病人當前的實際情況,甚至包括肌體對致病因素的反應狀態在內。

  也是十多年前,醫學界召開過一次國際性的醫學學術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很多國家的醫生討論了許多關於醫學界的很重要的議題,其中有個議題是“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和群體化的治療方案哪一個更先進,更優化”。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什麽叫群體化的治療方案,什麽叫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所謂群體化的治療方案,就是一些人都得了某種病以後,醫生都用同一種方案去進行治療。所謂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就是雖然這些人都得了同一種病,但是醫生要根據這些人的性別、年齡、個人的心理狀況,以及對疾病的反應狀態,製定出針對個體的治療方案。實際上,這兩種治療方案,中醫和西醫都在采用。

  其實,這種最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治療方法,在我國已經延續了一千八百多年,它是由我國名醫張仲景創造的,這個觀點已經得到了國際醫學界的公認。那麽,名醫張仲景生活在什麽時代?他在醫學上的貢獻還有哪些呢?

  張仲景和曹操、劉備,以及華佗都是同時代的人。他比曹操大五歲,比劉備大十一歲。張仲景,名機,仲景是他的字。他生活在東漢末年,生卒年份大約為公元150年到公元219年。

  在曆史書上,無論是《三國誌》還是《後漢書》中,都沒有張仲景的傳記。宋朝時,國家組織校正醫書局校訂了《傷寒論》這部流傳下來的張仲景的著作。校訂過程中,校正醫書局的醫官們寫了一個序,這個序引了唐代甘伯宗《名醫錄》中的一段話。《名醫錄》現在我們看不到了,那麽,這段序是怎麽說的呢?曰:“張仲景,《漢書》無傳,見《名醫錄》雲: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張仲景,《漢書》無傳”。我要說明的是,這個《漢書在這裏應該指的是《後漢書》。“見《名醫錄》雲”,就是唐代甘伯宗所寫的那本書。接下來又說他是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即仲景是他的字。然後說“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等等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張仲景是東漢末年人,也就是三國前期的人,他的家鄉在現在的河南省鄧州市境內。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寫的序,說他是拜師學的中醫,他拜的誰呢?拜他的同鄉張伯祖,張伯祖也是很有名的醫生。從對醫學的貢獻來看,張仲景的功績遠遠要高於他的老師,可以說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我們來說說“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孝廉是當時社會授予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廉潔奉公的優秀青年的一個榮譽稱號,不是官職。政府在選拔官吏的時候,就從孝廉中,也就是從這些優秀青年中選拔。張仲景在年輕時被鄉間推舉為孝廉,這件事情是可信的。

  至於“官至長沙太守”,曆史書上沒有記載。長沙在東漢的時候,是歸荊州所管。長沙太守,在史書上都有記載,比如孫權的父親孫堅做過長沙太守。史書上沒有記載張仲景什麽時候做過長沙太守。有人就推測了,因為這個長沙太守的記載,曾經有幾年空缺,所以就有可能在這幾年空缺之中由張仲景做了太守。而且人們接著又推測了,張仲景又寫書,又看病,又做官,他怎麽能忙得過來呢?張仲景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不辦行政上的事情,打開大堂,讓百姓到大堂看病,所以現在把藥店的醫生叫做坐堂醫就是從張仲景那兒流傳下來的。張仲景後來覺得做官不如當醫生能夠直接為百姓們服務,於是就不再當官,去當大夫了。

  正因為在曆史上有張仲景做過長沙太守的傳言56 ,所以後來的醫生都用“長沙”作為張仲景的代稱,或者作為張仲景著作的指代,這一點我們應當知道。所以以後要是看到某些醫學書上說長沙”怎麽說,“張長沙”怎麽說,大家就應該知道這裏指的是張仲景。

  關於張仲景治病的故事,有不少傳說。有一次,張仲景在河南桐柏山采藥,碰到一個山民找他看病,張仲景給他摸完脈就問他,先生,您的手腕為什麽有獸脈?獸是野獸的獸。張仲景夠大膽的,這個人因為被大夫看到了底細,就如實以對,他說,我是嶧山山洞裏的老猴子,這些日子身體實在不舒服,所以請你給我看看。張仲景聽完了之後,把脈,看看舌相,就從藥包裏拿出一丸藥給它吃了,老猴子吃完這丸藥之後就好了。第二天,這個山中的老猿猴扛了一塊大木頭來,對張仲景說,非常感謝你治好了我的病,我沒有什麽其他東西回報,這塊木頭是生長了一萬多年的桐木,是很珍貴的木材。桐木能做樂器,於是張仲景就請人用它做了兩把古琴,又給古琴取了名字,一個叫古猿,一個叫萬年。在中國音樂史上,這個故事和兩把古琴的名字就記載在一個叫虞汝明的人所寫的《古琴疏》裏。

  關於張仲景,有不少故事和傳說流傳於後世,這些故事不但流傳於民間,在一些醫學專著裏也有不少記載,並且還有不少的證據。

  在清朝康熙年間,有個人叫徐中可,他寫了一本書叫《金匱要略論注》,《金匱要略》①也是張仲景的著作之一。這本書裏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有個讀書人叫馮應鼇,他得了重病,身上一陣冷一陣熱,治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治好,把他燒得暈暈乎乎的。那天夜裏,他覺得暈暈乎乎的,眼看就要不行了,慢慢地進入了夢鄉在夢中,飄飄悠悠地來了一個神人,這個人穿著黃色的衣服,戴著黃色的帽子,然後就用手摸他的全身,摸完了之後,馮應鼇頓時覺得全身特別舒服。他又驚喜,又害怕,就問,您是誰啊?為什麽來給我治病啊?那個穿著黃衣服、戴著黃帽子的人就說了我是南陽漢長沙太守張仲景。

  他是神人嘛,沒有名片,不是先遞給他名片介紹介紹,而是自己口述,說我是南陽人。古人介紹自己,先介紹是什麽地方人是什麽朝代的?是漢代的,當然是後漢的了。做過什麽官?長沙太守。叫什麽?張仲景。馮應鼇問,那你為什麽來給我治病啊神人說,我今天給你治病是因為也有尷尬的事情需要你幫忙。馮應鼇說,什麽事情我能幫得上你呢?張仲景說,南陽城的正東四裏處——那時候還沒有公裏的概念,所謂四裏就是四華裏——有一個祠堂,這祠堂的後麵走七十七步有我的墓,過幾年會有人在墓上挖井,你要到那兒阻止他們,不要讓他們挖,因為那是我的墓,你同時把墓和祠堂整修整修,就算是對我的報答。說完了他飄然而去。

  馮應鼇醒了之後,出了一身大汗,燒也退了,身上也舒服了他非常高興。夢中神人的囑托不能隨意忘記,過了幾年,他真的到南陽城東去了,真的發現了這個祠,這個祠的北邊,就是後邊七十七步遠的地方正有幾個園丁,原書說叫園丁,也就是農民在那兒打井。他走過去一看,正好挖出個石碑,這個石碑上寫著十一個字: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這個石碑現在還有,就放在了河南省南陽市的醫聖祠。從發現這塊石碑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年了,遺憾的是這個石碑沒有署立碑的年代,也沒有署立碑人之名58 1981 年,醫聖祠在整修的過程中,就把這個墓碑往下挖了挖,發現下麵埋著個碑座,碑座的一邊寫著四個字:鹹和五年。這不就有年號了嗎?鹹和是晉成帝司馬衍的年號,鹹和五年就相當於公元330 年,離張仲景公元219 年去世也就是一百一十年左右。如果這個墓碑真是那個時候立的話,那張仲景做長沙太守之事,這就是個物證。可是後來大家發現,“鹹和五年”這四個字不是正正經經刻在碑座的中間,而是歪歪扭扭刻在一邊,就好像刻石頭的工人試刀的時候隨意所為,更何況,碑座是漢白玉的,碑體是青石的,從風化的程度來看,那個碑體顯然要比碑座晚。當時看到這個碑座刻著“鹹和五年”的專家們,很大一部分人就想以此作為證據,來證明張仲景做過長沙太守。

  張仲景是否做過長沙太守,至今也沒有更為確切的證據。而張仲景做沒做過太守,也絲毫不會影響他的偉大,因為,在漫漫曆史長河中,人們真正感受到了他留給後世的恩澤。在張仲景逝世一千三百多年後,人們把最高的讚譽送給了他,尊他為“醫聖”!而更多的故事傳說,也充分證明了張仲景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晉朝有一個叫皇甫謐①的,他寫過一本書叫《針灸甲乙經》,是針灸著作的經典。在這本書裏,他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說張仲景遇見了侍中王仲宣。侍中是什麽人?就是皇帝的貼身隨從,是皇帝的秘書,可以出入宮廷,可以參與政事,所以是一個重要官員,但是這個王仲宣這時候還不是侍中。張仲景見到他的時候,王仲宣隻有二十歲。張仲景一看見他就說,哎呀,小夥子,你身體可有病啊。張仲景說,如果不治,二十年以後你的眉毛會掉光,眉毛掉光了再過半年你就死了。可是誰願意讓人一見就說有病啊王仲宣想,我年紀輕輕的,你是咒我,還是忽悠我呢?張仲景接著說,你要想免除這個病災,需要吃我的五石湯。王仲宣更不懂這是什麽意思了。張仲景隨後從藥包裏把五石湯給他,也沒有收他的藥費。王仲宣心裏很不高興,沒有吃這個藥,心想,我好好的,二十來歲吃你這個藥幹什麽?過了三天以後,張仲景又遇到了王仲宣,就問他,我給你的藥你吃了嗎?王仲宣吞吞吐吐地說吃了吃了。張仲景說,看你的氣色,就知道你根本沒吃我的藥你這個小夥子啊,對自己的健康,對自己的生命這麽輕視。王仲宣沒有聽張仲景的話。過了二十年,他的眉毛真的掉光了,眉毛掉光了之後過了一百八十七天,半年稍稍多點,他就真的死了。

  王仲宣是什麽人?此人名粲,就是王粲①,字仲宣。他開始的時候投奔劉表,劉表沒有重用他,後來又轉投曹操,曹操對他很器重,後來他一直做到侍中。曹操為什麽重用他呢?因為曹操是個文學家,他很愛有才華的人,而王粲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很著名的文學家,是“建安七子”②之一,他和曹植並稱為“曹王”。王仲宣生於公元177年,比張仲景小二十七歲,所以張仲景當時說小夥子,你身體有病,如何如何。王仲宣不敢當著張仲景的麵直接發作,他比自己大二十七歲啊,是父輩。王仲宣死於公元217年,死的時候真的是四十一歲。但是這個事情也經不起嚴格的推敲。是什麽病,會讓張仲景預測王仲宣二十年後眉毛會掉光?王仲宣雖然確實是四十一歲死的,但是很多人認為他是死於傳染病。

  張仲景為什麽有這麽多神奇的故事?是因為他懸壺濟世60醫術高明,能為百姓解除病痛,深受大家愛戴。雖然我們不能把這些故事當做曆史,但這些故事,正是被他救治的病人及其後人,對於一代神醫的讚歎和尊崇,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口碑!那麽,到底是什麽樣的環境和原因,造就了這樣一位千古名醫呢?

  我們剛才提到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他寫過一首詩,描寫他當時逃荒逃難時候的情景,這首詩寫道:“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出門看到的不是滿地莊稼,滿地碧綠,而是白骨滿地。“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一個麵黃肌瘦的、麵色慘淡的婦女,把自己懷中抱著的孩子扔在了草叢中。“顧聞號泣聲,揮淚獨不還”,回頭聽聽孩子哭啼的聲音,擦擦眼淚,自己走了,不回來了。為什麽作為一個母親這麽狠心呢?“未知身所往,何能兩相完”,不知道我活了今天,明天還能不能活下去,怎麽讓兩個生命都完整地活下來呢?這是王粲當時見到的實際情況。

  張仲景生活的年代具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戰爭連年不斷。大家知道,三國時期,從黃巾軍起義到董卓之亂,後來到天下紛爭,三國鼎立,戰爭連年不斷,生產力遭到了破壞,生產水平下降。人們的生活水平下降了,抵抗力就會下降,就容易爆發傳染病。所以古書上常常記載,“大兵之後必有大疫”。這是張仲景生活環境的第一個特點:戰爭頻繁,傳染病流行。第二個特點,是天災不斷。張仲景在世七十年,我查過這七十年的史書,在史書上記載的大的自然災害有旱災、水災、冰雹、地震、蝗蟲、龍卷風、泥石流、雷電、海水倒灌、河堤決口,幾乎我們能夠想到的自然災害,那個時候都出現了,而且這些自然災害能夠記入正史中,說明這些自然災害的嚴重程度不是局部的。自然災害也破壞了生產力,於是生產水平下降,導致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抵抗力降低,也引發大量的疾病流行。所以古人就有“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說法。

  據史書記載,當時的百姓“不死於兵,即死於病”,不是因為戰爭而死,就是因為疾病而死。史書上還說,中原大地,“白骨委積,人相食啖”。廣闊的中原,出現了人吃人的慘景,到處可以見到白骨。

  張仲景正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中。那麽,他是怎樣記述自己的這段經曆的呢?他說,“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說我的家族是一個很大的家族,曾經有過兩百口人,“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說建安元年以來,就是從公元196年以來,不到十年的時間,“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兩百多口人死了三分之二。這些人是怎麽死的呢?“傷寒十居其七”,仲景這裏所說的傷寒是指傳染病,是外感病,十分之七的人都是死於這個病。張仲景作為一個醫生,他麵對這樣一個社會現實,看到眾多的親人和百姓被疾病、傳染病奪去了生命,而他在救治的過程中,發現力不從心難以挽回他們的生命,所以他就發憤圖強,立誌鑽研醫術,來創立一種防治傳染病的方法和途徑。

  眼睜睜地看著眾多的百姓不斷死於戰爭和瘟疫,又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被病魔奪去生命,作為醫生的他卻無能為力,張仲景感到了自己的平庸和無能。動亂的年代呼喚名醫於是張仲景下定決心,鑽研醫術,憑著過人的毅力和智慧,終於寫成一部醫學名著,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那麽他又是怎麽做到的呢?

  關於《傷寒雜病論》的成書過程,張仲景自己是怎麽說的呢“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對古人遺留下來的醫學經典理論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當代和古代人們防治疾病的這些經驗、方子廣泛地收集,這就叫“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他自己接62 著說,寫這本書參考了很多書。他把書名都列上了,有《素問》、《九卷》。這些書名也許大家都沒聽說過,但是大家肯定聽說過《黃帝內經》,素問》、《九卷》是《黃帝內經》中的兩大部分。《九卷》後來更名為《靈樞》。還有《八十一難》,就是《難經》,這些書現在都可以看得到。還有《陰陽大論》,這本書現在看不到了,但是在張仲景所寫的書裏,引了一大段《陰陽大論》的內容。《胎臚藥錄》,從名字來看好像是婦科與兒科一類的書,或者是包括了藥物治療的一類書。他參考了大量的古典書籍,同時自己又親身參加實踐,並平脈辨證,然後寫成了《傷寒雜病論》,一共十六卷。

  《傷寒雜病論》的問世,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基礎。因為在這之前,中國的醫學分了兩大門類。一大門類是基礎理論的著作,就像我剛才所說的《黃帝內經》,它是講人和自然的關係,講人的生理、病理,講致病的因素,是古代的百科全書,上及天文,下及地理,包羅萬象。在張仲景那個時候,已經有了這部書。另外一部分是古人治病的一些經驗。那個時候把它叫做“經方”,就是經驗用方。當時的醫生跟著感覺走,病人來了,說,我頭疼,身上發冷,發燒,咳嗽,喘。醫生就認為他應該用點麻黃,應該用點桂枝,應該用點杏仁,應該用點甘草。那個時候又沒有紙張,醫生就把這些藥寫在竹板上,寫完之後都是醫生自己采藥給病人包好了,甚至給病人煮好了藥,病人拿走喝了。第二天病人來了,說,喝了你的藥我的燒退了,身上也不疼了,也不喘了,你的藥可真好。醫生就說了,哎,這是我的經驗。於是就把這個竹板放在這兒。經驗用方,是通過檢驗而確認有效的。又有病人來了,全身浮腫,尿不出尿來。從今天的角度看,可能是尿毒症吧,他憑著感覺也開了個方子,給了病人。過了幾天,家屬來了,說,大夫,我們家那個病人死了。他一看這個經驗不靈,不能流傳於後世,就把這個竹板燒了。所以流傳下來的都是經過臨床檢驗而有效的東西。那個時候,就把這些用方叫做“經方”。而張仲景就收集了大量這樣的東西,又把臨床治療的經驗和理論結合起來。這就開創了中醫臨床醫學新的裏程。所以,我們說張仲景是中醫臨床醫學的奠基人。而今天人們把張仲景著作中的方劑稱為“經方”,則是“經典”方劑的意思了。

  時代的呼喚和個人的努力,造就了一代名醫張仲景,也造就了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然而,在動蕩戰亂的漫長年代裏,《傷寒雜病論》卻難以保全。在張仲景死後的八百年裏,經過後人的不懈努力,先後發現了散佚的《傷寒雜病論》部分殘卷。人們分別校訂,刊印成書。於是,寫入中學曆史課本的中醫名著《傷寒雜病論》,現在實際上一分為二,成為兩本書——《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而這兩本醫學名著,至今仍然是中醫藥係統的經典教材,是學習中醫的必讀書目。

  張仲景的醫聖之路我們就介紹到這裏,張仲景所創立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法和個體化的治療手段,在今天我們叫什麽?從張仲景的著作裏,我們今天的醫生能得到哪些啟發?如何用他的理論和方法處理我們今天所遇到的疾病?請看下一講。

  ①《金匱要略》,以論述中醫內科雜病為主的中醫臨床專著。全稱《金匱要略方論》。金匱要略》是張仲景原撰《傷寒雜病論》中的內科雜病部分。北宋校正醫書局根據當時所存《傷寒雜病論》古傳本之一的《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本,重新予以整理編修,取其中以雜為主的內容,略去傷寒部分,仍厘訂為三卷。全書共二十五篇,載方二百六十二首。書總結了漢代以前的豐富臨床經驗,提供了辨證論治及方藥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則。

  ①皇甫謐,魏晉間醫學家。鑒於當時醫經之書多有重複,又有浮誇之辭,於是把《素》、《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進行了文獻處理,根據不同內容分類歸納,剔除重複和誇部分,選取重要內容,編撰成《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即《針灸甲乙經》)十二卷。

  ①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金鄉縣) 人。漢魏間詩人,“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詩賦以抒情為主,感情真摯,辭采秀美。

  ②建安七子,漢末建安時期七位文學家的合稱。他們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